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人生智谋串串烧 >

第41章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41章

小说: 人生智谋串串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国精密机械株式会社实行了这一独特的管理制度,即让职工轮流当厂长管理厂务。;一日厂长和真正的厂长一样,拥有处理公务的权力。;当一日厂长对工人有批评意见时,要详细记录在工作日记上,并让各部门的员工收阅。;各部门、;各车间的主管,得依据批评意见随时核正自己的工作。;这个工厂实行“一日厂长制”后,大部分干过“厂长”的职工,工厂的向心力增强。;工厂管理成效显著。;开展的第一年就节约生产成本300多万美元。;    
    评估一个决策能不能顺利实行,目标与每个参考者的目标是否一致,两者越一致,最后的效果就越好。;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必须让每一个相关人都有机会献言献策,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对从多方面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    
    美国企业家M•;K•;阿什从自己的切身经验出发,指出:只徒有责任而没有权力,会摧残一个人的自尊。;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集团公司,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任总裁后,认为公司管理太多,而管理得太少,“工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比管理者清楚得多,经理们最好不要横加干涉”。;    
    为此,它实行了“全员决策”制度,使那些平时没有机会互相交流的职工、;中层管理人员都能出席决策讨论会。;“全员决策”的开展,打击了公司中官僚主义的弊端,减少了繁锁程序。;    
    实行了“全员决策”,使公司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取得巨大进展。;他本人被誉为全美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    
    杰克·韦尔奇的“全员决策”有利于避免企业中的权利过分集中这一弊端。;让每一个员工都体会到自己也是企业的主人从而真正为企业的发展作想,绝对是一个决策者的妙招。    
    如果希望别人全然支持我们的决策,就必须让他们参与决策,而且愈早愈好。;因为钱不是惟一有效的刺激,让别人参与了解影响结果的机会是第一位的。    
    杰出决策需要行动    
    齐景公来到已被兼并的原诸侯国纪国视察时,在其京城内发现了一只金壶,里面藏着一幅帛,帛上有一行红色的字,是一句八字箴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齐景公将丹书仔细看了看,说道:”对呀,为人行事的确应当如此。吃鱼只应吃一面,不要翻动,因为鱼刺容易扎到嗓子呀;出门时应当不骑那种跑不快的马,因为它走不远啊。“    
    


治事智谋第13章 折节樽俎的智谋(35)

    陪伴在一旁的晏子接口道:”这八个字说的还不仅是您理解的这个意思。所谓‘食鱼无反’,是在告诫国君和大臣们不要贪得无厌,不能将民力耗尽,否则就会损伤国家的元气;所谓‘勿乘驽马’,则是比喻国君不能给道德败坏的臣子委以重任,否则会误国害民呀!“    
    齐景公点了点头,转念一想,又不解地问晏子:”既然纪国有这样好的治国箴言,它又怎么会亡国呢?“    
    晏子回答说;”这并不奇怪。凡是有道的国君,总是将一些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公开张贴在大街小巷,广而告之,让全国上下共同遵守,同时发动民众随时监督;纪国虽然有这样好的治国箴言,却将它投注到金壶之中,束之高阁,并不实行。这样做不亡国反而怪了。“    
    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很多情况下,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准确的预测,一个近乎完美的决策做出来了,但是后来却失败了。反思这个过程,人们发现,决策没有问题,只不过是随着犹豫和拖延,实行的的时机却错过了。    
    优柔寡断会使好事由好变坏,而当机立行可将危机转危为安。;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说: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作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王安在他的回忆录《教训》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6岁的时候,在路上捡到一只活的小麻雀,欢天喜地拿着往家赶。;到了家门口,他想起母亲不喜欢这类小东西进房间,但是决定去争取一下。    
    于是他将小麻雀放在家门口,进屋去请示。;妈妈竟然破例同意了!王安急着去拿他的宝贝。;但是他看见小麻雀已经在猫的嘴里了。;    
    王安小小年纪受到如此重大打击,促使他6岁时就立下志向:做出一个决定就马上实行,造成不可犹豫。    
    现实中,我们却经常陷入”宁可不做,千万别错“的退缩中。;不做不错,因为错的对象都不存在了。;    
    法国管理学家H•;詹姆斯说:那些犹豫着迟迟不能做出计划的人,通常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当一个人企图拖延执行决策时,就会既不准备执行,也不准备否决,无休止地把一件事拖下去。表现为继续收集材料,或者将任务向别人推诿。;    
    出现这种犹豫不决的情况原原因之一,就是长期在一种失望的氛围中工作,生成了一种习惯性懒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事能拖则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糟糕的是,他已将之上升为无意识的习惯,还自认为慎重。;    
    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就职演讲有这样两段话:”正处于鼎盛时期的美国重视并期待每个人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鼓励人们勇于承担责任不是让人们充当替罪羊,而是对人的良知的呼唤。;虽然承担责任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但是你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更加深刻的成就感。;“    
    “在生活中,有时我们被召唤着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但是,正如我们时代的一位圣人所言,每一天我们都被召唤带着挚爱去做一些小事情。;一个民主制度最重要的任务是由大家每一个人来完成的。;”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不愿主动地去执行决策,看上去没有损失什么,但实际上却是在原地踏步。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我们无关,我们的精神也就天天在萎缩。;    
    英国A•;J•;S公司副总裁普赛尔一针见血地指出:思虑过多会阻碍迅速行动。;一个人确立了目标,制定了战略,作出了决策,但是却不执行,这和没有决策或者决策错误并无本质的区别。    
    当我们完成一个决策之后,首先要做的不是休息一下,而是要提醒自己:杰出的决策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克敌智谋第14章 常胜不败的智谋(1)

    真正善战的人,所面对的都是那些已经陷于必败境地的敌人,所获得的胜利都是必然的。    
    运筹于帷幄之中    
    运筹帷幄,也就是说在帐幕之中谋划军机大事,不出营门,即可战胜对手。    
    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第一要靠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不知道战场上的情况,怎么能够对敌我双方的态势、运动、动机了若指掌,从而作出取胜的决策?第二要靠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找出解决办法,有时甚至可以制造假的信息为我所用。    
    如下围棋,每走一步,心里部盘算着往后的几步、十几步乃至全局。因此,获得和处理信息是运筹帷幄的第一要素。有了事先存储在心中的信息,并随时有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的补充,才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凭借智慧作出取胜的决策。    
    南朝宋时,有人说萧道成(后来成为南朝齐高帝)面相异乎寻常,南朝宋的皇帝对他产生怀疑,召他进京任宫中的黄门侍郎,萧道成不想去,但又想不出办法来使自己留在原来的任所。    
    于是,荀伯玉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派遣骑兵进入北魏境内进行侦察,作出似乎要进攻北魏的样子。北魏果真以为宋军要有所行动,便马上派遣大量的骑兵在边境上巡逻。南朝宋的皇帝听说后,以为北魏要有所行动,感到很害怕,于是让萧道成恢复原来的职务,留守在边境。    
    有时,真正的英雄不必亲自披挂上阵,驰骋疆场。他的岗位不在战场之上,却在帷幄之中,即以大智大意大谋大略指挥千军万马去拼搏厮杀,去决战取胜。    
    疆场上的英勇无畏固然可嘉,而帷幄中的智能则是取胜的关键。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或许手无缚鸡之力,但如果没有他的智谋,即使有十个百个勇将,刘备也不可能有所作为,恐怕早作了曹操的阶下囚了。    
    运筹帷幄者虽不出头露面,只在幕中操纵指挥,却如技术高杆的猎手与狡猾的狐狸周旋,以明察秋毫的敏锐去辨别蛛丝马迹,以道高一丈的智慧去同魔鬼较量。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卧平阳被犬欺。    
    小小的毒蜂只凭借自己一根毒刺,就可使强壮的大汉不敢靠近,而威振山林的百兽之王,离了大山森林,失去了险峻的山势做依托,便威风尽失,就是个孩子手持长戟也可以吓退它;叱咤风云的巨龙,出了深潭大渊便无法施展本领,连虾蟹都斗不过;连犬羊之类的小家伙也奈何不得。    
    古人称聪明出众为“英”,胆力过人为“雄”。只有兼具这两个特点,才能称得上是真英雄。    
    虾蟹入龙潭斗龙,犬羊入虎穴擒虎,光有运筹帷幄的谋略不行,还要有胆识。不仅要周密地考虑筹划出击的时机和方式,投入的力量,要达到的目的,而且要果断地作出决定,坚决地采取行动。尤其在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体之际,胆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克敌智谋第14章 常胜不败的智谋(2)

    因人而宜用谋略    
    在人生的竞争中,我们经常遇见的情况是,竞争对手往往只有一个地方是最薄弱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需要集中最优势的力量,对准其处,发出致命一击,使对手落败之处。;    
    不同的人性格特点不同,因此,对付他们要使用不同的谋略,从而克敌致胜。    
    宋朝时候,秦桧建造格天阁,江南有一位官员为巴结秦桧,,想出一个法儿叫秦桧意外地高兴一下。于是他以重金贿赂筑工,得到格天阁中秦桧卧室的大小尺寸,然后找了定做了一块地毯,进献给秦桧。    
    地毯送到以后,铺在新阁中大小正好合适,谁知秦第二天就罢免了这个人,把他打发到边远的沧州去了。    
    他说:这个人太精明了,也太危险了。我不知道他还知道些什么。    
    明代周忱巡抚江南时,富豪王振当权,周担心王振会阻碍他工作。当时正遇上王振刚开始修筑自家宅第,周忱就暗地里命令人丈量王的斋阁内部大小,然后派人到松江订作一块剪绒毯赠送给他。尺寸大小正好合适。王振得到更是喜上加喜。    
    此后,凡是周忱向朝廷申报有利于当地建设的项目,都有王振从中赞助,江南一带至今受益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