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追随智慧 >

第16章

追随智慧-第16章

小说: 追随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始终在一旁伴随。自从他在夏天来到北京,加盟研究院,李开复就想让他主持研究院与中国高校的关系,还负责人员招聘。他的那些中国朋友们认为这个决定太保守,一再说陈宏刚是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的数学博士,在微软公司有着良好的职业记录,现在拿来搞些婆婆妈妈的事情,未免大材小用。李开复不以为然。
他说,正是因为他有最好的教育水平和最好的职业记录,才让他来做这件事情。还说:“对于研究院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和学生见面。”朋友们觉得他有些故弄玄虚,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开复的确是把和学生的见面看得比和官员的见面还重要--在后来的一年里,他先后与35000个大学生见面并且对他们发表演讲。新院长的这种管理特色,有他自己的信念为基础。他坚信中国存在他需要的人。
那时候,希格玛大厦里面谈论的话题还有:招聘问112题、待遇问题、档案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回国学者举家搬迁问题、外地学者进京户口问题、最优秀的人在哪里、受教育水平越高优秀人才的概率也就越大、大学生中最优秀的人是不是全都出国了、寻找并且雇佣比自己更聪明更有创造能力的人、中国的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教育部、北京计算机领域的56家媒体、人事制度、户籍制度、档案制度、怎样感谢那些支持了研究院的中国官员、该为那些介绍毕业生来应聘的学校提供多少赞助……李开复还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一些挺有煽动性的说法:“我的新使命是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环境,和有同样梦想的人合作,共创人类计算的未来。”“基础研究的定义就是发明一些现在不可能的事情。”“不容忍官僚作风,不容忍傲慢作风,更不容忍明争暗斗。”“决定权在研究员手中。”“我们当然鼓励成功,但我们也鼓励失败。”但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下面这个话题:“未来的希望在今日中国的大学院墙里!”
陈宏刚开始频繁地和那些即将毕业的博士们接触。
微软在中国学生心里早就留下了傲慢无理的名声,所以113大多数学生对微软的主动行动准备不足。1998年11月5日上午,陈正走进希格玛大厦之后,方知他和另外那4个博士是第一批进入研究院来面试的人。他们是从大约500个申请者中挑选出来的,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共同的特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全都是博士、全都年轻、全都聪明,不同的特征可就有点引人入胜。
1989年深秋时节,在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20岁出头的陈正顶着秋风秋雨瑟瑟发抖。他是福建人,有着南方人的那种典型的小脸,尖下巴,戴着一副镜片又厚又大的眼镜。表面有些拘谨,脑子转得飞快,不是那种刻苦用功的学生,却有一种高效率的突击能力。读书的时候,总是在学生中间串门聊天,但却总是能在考试的时候进入前三名。当日他北上京城,是为了尽可能远地躲开父母的干预。
父亲年轻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医学,母亲则按照自己的爱好在中学做英语教师。两个人都是大学毕业,这在那个年龄的中国人当中实属凤毛麟角。这个家庭要是放在陈正的时代,多少也算是个“人才高地”。“可惜他们的理想后来全都不能实现。”陈正后来说。陈正1972114年底出生,对父母这一代人的坎坷以及感情深处的种种伤痕并不能深知,但在他们的交谈、抱怨和相互争吵当中,渐渐明白他们的“牺牲很多”,知道了他们投身革命和自觉接受改造的一些故事,整天批判别人也被别人批判,然后是父亲下放基层医院,母亲到军垦农场劳动。
陈正上小学的时候,这一切终于结束。这以后,他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一个很模范的人,特别热衷于工作,一定要在单位里面做到最好才满意。”但新的时代毕竟不再属于父亲那一代人,而是属于儿子的了。于是,父亲把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希望陈正学医,但儿子坚决拒绝了。陈正看见那厚厚的医学书籍就头疼,但却格外锺情于计算机,于是自作主张报考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那一年北京开学晚了。陈正9月底从南方到北方,恰逢秋雨秋风,只穿衬衣,不免饥寒交迫。
尽管北京从来没有在9月份下过雪,但陈正多年以后回忆起当日情景,一口咬定那天他见到天上飘着雪花。直到终于到了学校,走进一间8人同住的房间,打开箱子拿出最厚的衣服穿上,才觉得好一些。他对北京的第一个印象是“很冷”。然后就是第二个发现:“北方的饺子那么难吃。”不过,他很快就把目光从衣食上挪开,因为115他感受到北京的政治气氛浓,学术气氛也浓。他想到父母临别时嘱咐他不要参与政治的话。他对政治本来没有兴趣,只把时间和智慧用在计算机上。即使是恋爱季节,和计算机在一起的时间也远远超过和女友呆在一起的时间。女友说他和计算机结婚了,他憨笑默认。直到现在没有结婚,他并不着急。
1989年深秋进入大学的学生中,还有一个名叫张高,湖北人。他在考高中的时候是黄石市的第三名;在大学的时候是学生会的副主席。此人只知道埋头读书,语文很差,数学极强。他在华中理工大学完成了学士和硕士的学业,同学都说他有很强的做官的能力,不过,他却羡慕那些做工程师的同学。他没有仿效姐姐去搞艺术,对母亲的裁缝技术也没有兴趣,但他却欣赏母校的传统。
他说华中理工大学的毕业生是“宁做总工不做总理”。他讨厌官场上的恩怨是非。他在1996年来到北京,不是看中那些高墙后面的政府机关,而是选择了中科院的软件所。现在,他的博士学业也完成了。这一年软件所的毕业生时运不济,整个科学院都在精简,软件所原来200多人,只能留下50多人,还要那么多新人干什么?同学116中想出国的不少,20来个博士走了七八个。硕士走得更多,十个中有九个出国了。剩下的不是进了国家机关,就是在北京寻找外企。张高仍然信守多年前的原则:讨厌曾经讨厌的,喜欢曾经喜欢的。他想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还希望在自己背后有很大的支持。张高不想到企业去。他说,那里总有人在屁股后面追着你要产品。
但他终于意识到,继续留在中科院,就连科研的经费都会成为问题。这时候他从导师那里知道李开复的名字,于是,像陈正一样,抱着试试看的念头,发出了电子邮件。李开复当日覆信,邀请他到研究院来看一看。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这电子邮件竟成了他个人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东京大学一位教授在日本计算机领域享有极高声誉,但是多年以来却从来没有带过中国学生。90年代,蔡东风成为他的第一个中国学生。日本教授以中国学生为自豪,但中国学生却对日本不感兴趣。蔡东风是辽宁人。他是日本东京大学的博士,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国,但后来他还是回来了。他不像他在国内的那些同胞,不是对老一辈日本人的侵华耿耿于怀,就是对今天117日本人的排外抱有很强的反感。他是搞研究的,只关心学术的顺逆,他说日本人的软件开发思想不如美国。
他念念不忘自己在国内的大学经历,一定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觉得心里踏实。这也难怪,他是“文革”
结束以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有谁没有一肚子的回忆呢。他说他的大学生活是一个很有戏剧性的故事。整个国家12年的中学毕业生在同一个时间考大学和读大学,这本身就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观。当年他的“老班长”比他大10岁。而今天,当他1998年11月走进微软的时候,恰在“不惑之年”,比他周围的那些应试者也要大10岁。
祖籍江南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长大的童欣,1989年终于熬到了上大学的年龄。那时候他惟一的愿望就是去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父亲是北京人而母亲是苏州人,当年两人一个学采煤一个学地质,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一同来到张家口--长城以北一个荒凉闭塞的地方。那是一个“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时代,“荒凉闭塞”正是年轻人远大理想的一部分。但现在不同了,电视上播的是“将爱情进行到底”,广告上说的是“将减肥进行到底”。
118父亲和母亲并不完全赞同这种变化,但却很坚决地要求儿子“将来不要留在这个城市”。此种“摆脱闭塞摆脱贫穷”的愿望虽然简单而且原始,但它给予一个人的内在冲动之强烈,不身临其境是难能体会的。童欣就是这样考进了江南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在杭州一呆6年,由本科而硕士,一直在实验室里研究计算机图形学。
最初的兴奋过去之后,他又开始思念北方。“在一个实验室呆久了,想出去。”他后来说。住在北京的奶奶爷爷,也整天写信要他回到北京去。他就抱着这样简单的念头考取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博士。他想继续他的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研究最纯粹的图形学,比如计算机绘画,还比如动画。”他对导师这样说。导师是国内“可视化”领域的权威,有60多岁。他说他从来没做过童欣说的这个东西。不仅如此,整个清华也没有人做这个东西。既无前人研究的基础,也没有人能够指导,童欣只好放弃自己的想法,好在他已长大成人,知道中国导师和外国导师不一样:“在外国,导师最怕你做不出新鲜的东西;在中国,老师最怕学生的论文不能通过。”日子稍久,他又发现,“中国的研究者中,绝大多数人都清楚,他们做的研究不是世界一流的。但他们没有办法,没有资金支119持,成功之后很少有使用的前景。”看来他的脑袋里面不再只有一些简单的念头,而是在设想自己的将来。周围一派“出国气氛”,一个在加拿大的朋友说,那里需要一个做图形学的学生,可以接受他去读博士后。但童欣并不是那种义无返顾的人,他对周围的一切又恨又爱,虽然不满却又舍不得离去。1998年的秋天,他是在“出国”
还是“留下”的犹豫中度过的。就在这时候,他的一个同学告诉他,微软在中国成立了研究院,要招聘专做图形学的研究员。童欣知道微软的图形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还听说全世界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人在过去几年里几乎全都去了微软。他不禁心驰神往。当天就向研究院发出一个电子邮件,送去自己的简历。
越是优秀的人,越往外跑吗?这些年,出国潮流一点也没有减退的迹象。名牌大学里的毕业生--学士、硕士和博士,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出国”。清华大学的老师们感叹:最好的学生都出国了!你如果到美国的硅谷和微软总部看一看,就会发现那里的确有一堆又一堆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那里的人们都说:“清华是硅谷的预科班”、“清华是微软的预科120班”。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坚持说,留下来的也有优秀的,出去的也有不优秀的。
在北京兴思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的一项调查中,有86%的大学生反对“最好的学生全都出国”的说法。微软公司的研究员芮勇有一次谈到这个问题,觉得这两方面的看法似乎都有道理,但却不能说明何以会存在那么多相反的证据。还纵坐标为学生的优秀程度,越往上就越优秀。横坐标为出国者的百分比,越向右比例越高。阴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