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爱欲人格--弗洛依德 >

第25章

爱欲人格--弗洛依德-第25章

小说: 爱欲人格--弗洛依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弗洛伊德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他精通散文文体,练就了一手优美、自然、清澈的文笔。 作为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医生,一位精神分析学大师,他当然想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他未能如愿。 一九三○年,他获得了“歌德文学奖”。有人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弗洛伊德对文学的贡献比他对医学的贡献更大。在现代心理学史上,与文学有着如此密切之联系的心理学家,除了弗洛伊德,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弗洛伊德对文学艺术的最大贡献,还不是他的散文创作,而是他的爱洛斯理论。 当他的精神分析巨著《梦的释义》与二十世纪同步诞生时,精神分析学说就开始与文学艺术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175

    07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弗洛伊德主义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她对心理学本身的影响。 对于心理学这门学科来说,弗洛伊德主义真正算得上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了。让我们来领略这墙外的芬芳。

    1寻找回去的路A最先将精神分析学说与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连在一起的,是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 我们已经记住了弗洛伊德的“梦定义”

    :梦是受压抑的愿望的替代满足。 俗话说,人生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照这样计算,人一生当中的全部愿望,大概有百分之八十或九十,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的。怎么办?只好做梦。 只好到梦中去满足。任何一个个体,对梦的进入,实际上就是从现实生活中退出。 既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自己的愿望,那么只好从不如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退缩之后怎么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退缩之后,便钻进他用自己的想象力所营构的世界中,或沉溺于梦境,或深陷于遐想,或没完没了地回忆,或干脆一醉方休。 对于艺术家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 与普通人一样,艺术家们也做梦,也遐想,也回忆,也喝酒,一句话,也从不如意的现实世界中退出。 不同的是,艺术家们并不就此罢休。当他们从梦中从醉里醒过来之后,他们便开始寻找回去的路。返回何处?

    返回现实。不是以日常生活的方式返回现实,

 176

    爱洛斯——美之根柢171

    而是以审美创造的方式把握现实,再造现实,重新认识现实。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才情、技巧、想象,用自己所特有的符号或媒介,重新营构一个现实,为自己也为他人。 因为每一个读者都能和创造者一样,在这个艺术的世界中,圆他们自己的梦。艺术家们寻找回去的路,也就是在创造活动中,替代性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艺术家的心理需求以及对需求的满足,是非常复杂的,既有远近之别,又有大小之分,既有间接与直接的差别,还有有意与无意的分殊。(1)远近之别。远,指文学艺术家那些遥远的或痛苦或欢乐的记忆,那些因岁月流逝而进入潜意识的儿时的愿望。 中国当代女作家张洁,幼年失父,她从小就在内心深处编织关于父亲的美好的梦。 年过“不惑”

    ,她开始文学创作,儿时的那种感情需求便从她的笔尖流向作品,使得她心中所有的好男子的形象都与“好父亲”的形象重合,使得她小说中的理想丈夫无不带上“慈父”的特征。近的需求则源于眼前刺激,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话说,是源于近期发生的“具有诱发力的物件与事件”。

    丙辰清明的“天安门事件”

    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极大的震动。“四人帮”

    垮台一年多,“四五运动”仍未公开平反。 正是当时那种复杂的政治环境,触使上海的青年作家宗福先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用话剧的形式讴歌“四五英雄”

    ,控诉“四人帮”的暴行,他创作的《于无声处》上演后,立即引起轰动,被誉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一声春雷”。

    按照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该剧

 177

    27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的诞生满足了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心理需求。(2)大小之别对于艺术家来说,大的需求往往影响并决定他本人对终身职业的选择、对题材的决定、对整体风格的建构等等。 鲁迅不去当医生而要当作家,就是因为他有着“用文学去根治国民劣根性”的文化需求;琼瑶专写言情小说,是因为她在经历了恋爱和婚姻的失败后而渴求真正的爱情。 中国当代作家中,冯骥才的“忧患意识”

    、王朔的“胡同情结”

    、史铁生的“地坛氛围”

    、阿城的“道家风范”……都与各自那源于不同的心理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小的需求则影响作品细节的设置、词句的运用等细微之处。 张一弓在广州曾和一洋人吵架,窝了一肚子气,后来写短篇小说《黑娃照相》,让主人公拿起电话筒数落洋人,既为作品中人物增添一生动细节,也替作者出一口闷气。(3)间接与直接间接满足,指作家的某一愿望,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或不愿)在作品中直接说出,而常常用言外之意,用比兴之法。《西厢记》是写爱情的,但明朝大理论家李贽却认为《西厢记》作者的创作动机并不是写爱情,他说:

    余览斯记,想见其为人,当其时必有大不得意于君臣朋友之间者,故借夫妇离合姻缘以发其端。

 178

    爱洛斯——美之根柢371

    中国古代的作家中,借男女爱情来表达官场失意,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建安大诗人曹植,受其兄曹丕的迫害,政治上很不得志,他的《洛神赋》,写作者情场上的失意,而深层含意,则是抒写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 从诗经到楚辞,到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多少作品都是像李贽所说的:

    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借酒浇愁,获得的是间接的心理满足。文学创作中的直接满足,多见于自传性作品。 在这类作品中,作者无须借酒浇愁,而是直抒胸臆,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是一个极好例子。 卢梭十八岁时,曾经陷害过一位无辜的少女,此事成为“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他的良心之上,“摆脱这种良心的重负的要求,大大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

    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作者坦率地叙述了此事的全部经过。由此事所引起的长久的心理紧张,只有当他深深地、直接地忏悔之后,才渐渐趋向平衡。 许多女性作家都有着坎坷的爱情经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的爱之绿洲,在其自传性的小说中都能直接找到。 比如,夏绿蒂。 勃朗特在《简。 爱》中的爱情描写,实为作者经历之理想化再现。 这些女作家的爱情小说之所以格外动人,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她们的那些未能在生活中实现的爱的愿望——炽热的需求煎熬着痛苦的灵魂,以致于蓄积良久,势不能遏。(4)有意与无意

 179

    47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在大多数情况下,作家对自己的创作所要达到的心理需求,所要替代的目标,心中是有数的。 司马迁为何要写《史记》?他受了宫刑,遭受了奇耻大辱,他要发愤著书,要写一部千古不朽的史书,来弥补他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所受到的极大的伤害。 曹雪芹为何要写一部《红楼梦》?不是写“理治”

    ,不是颂“善政”

    ,也不是“伤时骂世”

    、“干涉时世”

    ,只是要“写儿女之真情”。

    《红楼梦》第一回里说:

    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可见《红楼梦》与前人许多小说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如实地叙写、真实地表现儿女之真情。与此相反的情况是,作家的需求被深埋在潜意识深底层,即使他在创作中获得了替代性满足,他也并不清楚那被替代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或选择对象。 前面提到的《黑娃照相》,起初作者也不知道为何要冒出一个“黑娃打电话奚落洋人”

    的细节,直到作品发表后好久,一次十分偶然地触发,才使他挖掘出那已被无意地满足了的潜在的需求。 张洁将她儿时的“慈父”的梦,化为笔下的“好男子”的形象,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这种无意识的满足,心理学上称之为“模糊的紧张”

    ,尽管主体竭力地寻思,却也记不起自己真正所要的东西是什么。“模糊的紧张”

    ,既为创作积蓄了情感,又为

 180

    爱洛斯——美之根柢571

    灵感储备了燃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而最终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收获。弗洛伊德用“寻找回去的路”

    来描写艺术家们的工作,既揭示了艺术活动的本质,也挖掘到了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返回现实的过程,就是主体爱洛斯人格的流变过程,也就是爱洛斯能量的转移与升华的过程。

    2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A标题中的这句话是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一书中说的,他指出:

    我坚决认为,“美”的观念植根于性的激荡,其原义乃是“能激惹性感者。(德文中reiz一词兼含二义:在专门用语里,有”刺激“之意,而在日常用语里,则与英文里的charm〈迷人的〉、atBtraction〈诱惑性〉相当)。

    弗洛伊德在这里所说的charm又可以译为“魅力”

    ,atBtraction则可以译为“吸引力”。从心理效应上看,美,也是一种刺激,美之“魅力”也,就是一种“迷人”的“诱惑性”和“吸引力”。弗洛伊德又说:

    美的享受有一种感情的、特殊的、温和的陶

 181

    671弗洛依德:爱欲人格

    醉性质……对美的爱,好像是被抑制的冲动的最完美的例证。“美”和“魅力”是性对象的最原始的特征。

    艺术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性的激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原始艺术就是“性的激荡”本身,这一点能从一些原始壁画和原始部落的舞蹈中得到证明。 而在古希腊的裸体雕塑中,这种“性的激荡”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肉体的赞美,不仅是古希腊的一种社会习惯,更是一种包含着智性和哲理的审美观念。 雕塑家由于性的激荡而产生出审美创作的强烈欲望,当他们将这种欲望化为人体(主要是裸体)雕塑时,赞美肉体的艺术品又引发欣赏者性的激荡。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在他们的“性的激荡”之中,都是既有着生理的或感性的成份,又有着智性的或审美的因素。 人类第一次从人自身——人的形体和运动——发现了美,发现了艺术,发现了人的艺术价值,而这种发现,从起因到结果的全过程,都与爱洛斯能源密切相关。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羞耻心”也发展了,肉体的赞美成为淫荡,裸体艺术成为色情。 艺术史上,一班专门“给人穿裤子的画家”

    ,拿着教会的赏赐在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耶稣和圣母的裸体上,画上了“遮羞”的布条。“布条”又慢慢地“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