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207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207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儒跟佛可以相辅相成,能帮助我们入佛,佛能帮助一个人成就大儒,他们里面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特别是在中国,中国佛教是大乘法,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大乘一定要以小乘为基础,没有小乘怎么能入大乘?但是在中国可以说晚唐之后,中国人就不学小乘了。小乘在盛唐的时候,唐朝中叶以前有成实宗、有俱舍宗,十个宗派里头这两个宗派是小乘,但是唐朝晚年之后小乘就没有了。
  中国人为什么不学小乘就可以学大乘?儒、道代替了,从这个地方才知道儒重要!你要不学儒,你必须得学小乘法。佛在经上讲的话,我们应当要记住,佛说「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我们是不是按照这个顺序学的?在中国可以说你先学儒学,或者是先学道学,然后再学大乘,这个可以,儒学、道学代替了小乘,这个行。现在佛法衰落,衰落的原因在哪里?基础没有了。从前学佛的人,他先学儒、学道;现在学佛的人儒跟道都不学,小乘也不学,一下就走大乘之门,真的是不得其门而入,完全学一点形式,实质上完全学不到。
  所以我们早年追随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儒跟佛并重,一起教。因为我们都是在家居士,哪有时间天天来上学,不可能的,所以一个星期佛学一堂课,儒学一堂课。我们在一个星期当中,可以把工作分配好,抽出两个晚上来上课。儒跟佛同时并重,从这个地方扎根。又何况李老师教初学的时候,选了不少部小乘经教我们。讲小乘经几乎都是引用儒家、道家的典籍来解释,所以我们跟李老师学习,儒、道、佛几乎都融合了。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法,能够帮助我们拓开心量,包容不同的学派,包容不同的宗教,真正开智慧,拓开心量,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读这首颂,亲近善知识,永远不离开善知识,这里头有很深的意思。
  自己没有成佛,等觉菩萨了,等觉没有成佛;既没有成佛,你就不能离开老师。普贤菩萨在这里是示现的等觉菩萨,你看看,『遍往十方亲近佛』,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自己要成了佛,要不要再亲近善知识?还要。老实说普贤菩萨早就成佛了,成了佛他不作佛,他作菩萨,这在佛门里面讲是倒驾慈航,这是真正慈悲到极处。可以成佛不成佛,留级,留在菩萨的地位上,干什么?帮助佛教化众生,担任佛的助教。我们今天在华严会上看到了,普贤菩萨是毗卢遮那佛的助教,实际上普贤菩萨早就成佛。这个「普贤」,你看古大德注解里面讲「道后普贤」,成道之后退居菩萨位。
  所以普贤菩萨有三种:一种是「道前普贤」,我们现在如果学普贤菩萨是道前普贤。「当位普贤」,当位他是等觉;换句话说,等觉以前都叫道前普贤,当位是正式的普贤菩萨的位子是等觉。成佛之后叫「道后普贤」,你听到道后普贤就晓得这是佛示现的。佛示现的是帮助道前普贤菩萨,帮助这些小学弟,希望他们快速的成就。由此可知,亲近善知识永远没有间断的时候,我们要做样子给别人看,要给初学的看,要给新学看,这是教学。现身说法,我们讲身教。经文当中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普贤广大功德海』,这句不就是明显的显示出来,普贤菩萨已经成佛成就了;否则的话,哪有广大功德海?这就是讲他退居菩萨位,退居在等觉位。
  「遍往十方亲近佛」,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到十方世界去拜佛、去参访。佛家参访的条件是开悟,我们平常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有这个条件,你就可以离开老师出去参学。参学学什么?「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时候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在这个以前跟老师一门深入,只学一个法门。从一个法门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时候成就戒定慧三学。慧里面成就根本智,《般若经》上跟我们说得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根本智是无知,在老师这个地方要成就根本智,成就无知,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根本智现前了,你有能力辨别真妄,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具足这样的能力了,老师一定会劝你出去参学,寻师访友,就是「遍往十方亲近佛」。哪里都可以去,什么样的知识都可以亲近,成就你的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诸位晓得,「无所不知」是你要去接触,你不接触,你的后得智怎么会现前?
  所以「入法界品」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你看善财,善财的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他在文殊菩萨那个地方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在这一门当中大彻大悟之后,文殊菩萨就教他出去参学,这就是《华严经》上有名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什么用意?五十三参就是后得智,无所不知,示现给我们看。广学多闻,智慧没有开不可以。智慧没有开,你要搞广学多闻,你永远不会开悟,把你的悟门堵塞了,你广学多闻,你学的是知识,不是智慧。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不能证果。智慧才能解决问题,佛法所求的是真实智慧,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成就真实智慧,所以一定要根本智现前,然后才能广学多闻。根本智是把烦恼断尽,根本智破无明烦恼,你的智慧才能够现前。然后你到外面参学,一接触统统明了,学东西学的快得不得了。
  『一切尘中所有刹』,刹是佛刹,佛教学的地方,我们今天讲教区,他所教学的区域就叫做佛刹。佛教化众生的区域多大?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区,这个教区大得很。你们千万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灭度了,不在了,是释迦牟尼佛没有在我们这个教室,在隔壁、在那个教室。阿罗汉证得的果位都不生不灭了,佛哪有生灭?佛是示现。到我们这个教室来,好像我们看到了,佛生了;下课了,到别的教室,佛灭了。我们看的生灭是这个现象。他的教区太大了,十法界,哪里是凡夫想像的境界!又何况前面所说的一毛孔、一微尘,一一毛孔、一一微尘里面都现无量无边的佛刹,你看一切尘中所有刹、一切毛端所有刹、一切毛孔所有刹,一定要懂得。你要不懂得,你不知道华严境界。
  『悉能诣彼而明现』,「明」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在那里现身,亲近诸佛如来,普贤菩萨在那里现身。《华严》才真正跟我们讲清楚,世界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重叠,普贤菩萨有能力,统统都能够在一切刹土里面现身,亲近佛,向佛学习,这个后得智慧才叫圆满!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学习尊师重道。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偈颂第四首:
  【佛子我曹常见汝,诸如来所悉亲近,住於三昧实境中,一切国土微尘劫。】
  清凉大师说这一首偈是「赞常定」,这个真话说出来了。前面我们看到普贤菩萨入定、出定,定有出有入就不是常定。这一首偈是很有必要,显示出普贤菩萨入定出定是表演给我们看的,而实际上他是在常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是真实功夫,真实的受用。定有出有入不是常定,那不是真正的功夫,也不是真实的受用,我们要懂得学习。
  『佛子』,这个佛子就是大众,参加大会的这些菩萨众。这些大众称普贤菩萨为佛子,真正的佛弟子,百分之百的向佛学习,也学到百分之百的佛法,跟佛没有两样,称他作佛子。《华严经》上说普贤是佛的长子,文殊为庶男,文殊是排行老二,普贤菩萨是大哥,继承佛位的,继承大法的,是取这个意思。『我曹』,这个「我曹」就是我们,现在人讲我们,现在人讲我们、我们大众、我们大家是这个意思。常常见到你。因为与会的这些菩萨都是等觉菩萨,都是法身大士,哪有不清楚,哪有不明了的。普贤菩萨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些菩萨也入;他要不入,他怎么能见到普贤菩萨?他们的境界是平等的,彼此互相赞叹表演给我们看,教导我们。我们大家常常看到你。『诸如来所悉亲近』,这是接前面一首,十方三世,乃至一切毛孔所有刹、一切微尘所有刹,你统统都现身,统统都去参访,亲近一切诸佛如来,我们大家都看到了。
  这首偈最重要的是第三句,『住於三昧实境中,一切国土微尘劫』。我们要学就是学这两句,这两句是真实的佛法,真实的受用。一定要住於三昧,唯有三昧才是实境,实是真实,境是境界,诸佛如来的境界,法身菩萨的境界。你能住到这个境界里面,你就成佛了,你就证得法身菩萨的果位。现在这一首偈子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正受」,受是受用、是享受,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受用。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说,六道众生一切享受都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享受,佛为我们归纳为五大类,六道凡夫的享受不出这五大类。每一个众生,生生世世一切时一切处,你的受用都不出这五大类。这五大类中,身有两类:有苦、有乐。心也有两类:有忧、有喜。这身、心就四类了。另外一类是什么?身现在没有苦乐的感触,心里也没有忧喜的感触,这时候叫舍。舍很好!中庸,没有苦乐、没有忧喜。舍,实在讲就是三昧,为什么不叫三昧?因为你舍的时间很短暂,一转眼你的苦乐忧喜又现前了。如果永远停止在舍这种受里头,那就叫三昧。
  所以六道凡夫这个三昧是很短暂的,他不能住,他不能常住;常住就叫三昧。由此可知,「住於三昧」就是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这个叫三昧。从什么地方学习?从哪里去锻炼?这真用功,这是修定。所以《华严经》上讲修大定、修法界三昧、法界大定,首楞严大定,这是性定!不是盘腿面壁。盘腿面壁是修小定,那个定有出有入,大定没有出入。怎么个修法?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里头,待人接物应酬之中,学著不动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
  顺境、善缘,佛家讲境、讲缘,讲境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环境。顺境是很好的物质环境,你的物质生活样样都能够称心如意,这叫顺境。善缘,缘是人事环境。善缘,你所接触的都是你很欢喜的人,这叫善缘,在这个境界里面没有喜受,没有乐受;不是没有喜乐,喜乐是决定不执著。换句话说,对这个喜乐决定没有贪恋。我们讲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不生贪恋的念头。要起了贪恋,你就堕落在五种受里头的喜乐的受,你是六道凡夫,你就不是菩萨。如果在逆境,逆境就是物质生活条件很差,生活过得很苦,样样都不如意,在逆境里头。恶缘,你所遇到的这些人都是冤家对头,都是你不喜欢的、讨厌的这些人物。在这个环境里面,你不生瞋恚心,你的心依旧保持得很平静,不生瞋恚;不起心不动念就是不起瞋恚心、不动瞋恚的念头,这是正受。如果有一点点讨厌的心理,我看不惯,我不喜欢,你是凡夫,你是十足的凡夫、道道地地的凡夫。为什么?你的享受是苦乐忧喜舍。凡圣在日常生活当中,受用差别就在此地。觉悟的人、佛菩萨恒顺众生,什么都好,逆境、恶缘不讨厌不拒绝。并不是这个环境不好,我赶快找个好地方,我离开此地,起这么个念头,坏了,你堕落在苦乐忧喜舍里头,正受失掉了。
  这些菩萨们在此地赞叹普贤菩萨「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