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78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78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看我们这么多的典籍、出版物,没有一样是买卖的,全部是赠送,愈送愈多。你说钱从哪里来的?我不知道,我没有见过钱,我也没有摸过钱,自自然然有许多人来找:「法师!我们要印这个书。」我说:好!要我给他写书名,行!三宝威神加持。
  我们是宣扬佛法,帮助人觉悟;世出世间第一等好事就是帮助人觉悟、帮助人回头。人家有苦难、遭难了,我们去救济他,送一些食物、送一些衣服、送医药,当然我们要做,这不是我们主要做的。主要做的是要教他,要把他唤醒,要教他觉悟,要帮助他有智慧、有能力,这才叫真正救度众生。一个人如果一生靠救济过生活,他的生活很苦,他怎么发得了财?你要怎么教他?教他生财之道,教他独立经营,这就对了,佛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这些年新加坡九个宗教这样的团结合作,我们常常聚会,这些宗教领袖们常常在一起吃饭聊天。在居士林吃饭,看到居士林每天成千的人在里面吃饭,都是免费的。有一天有几个宗教领袖跟我说,他们很赞叹:「你们居士林的财产摸不到底,你们钱从哪里来的?」李木源居士很滑稽,跟他们说,说得很有趣味。李居士说:「我们有后台老板。」那些人眼睛都瞪大:「你们的后台老板是谁?」李居士说:「我们的后台老板是阿弥陀佛!」这个话说得没错,佛力加持的。实际上,我跟他们解释是从理论上讲的,布施,愈施愈多!
  我们是佛弟子,我们信仰佛陀的教诲,不是信别的,信他老人家教导我们的,这是最普通的、最简单的。世间人都想求发财,都想求聪明智慧,都想求健康长寿,而大乘法里面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教给我们方法,我们依照这个方法照做,我们就能得到。你做的心不相同,做的方法不相同,做的面的广不相同,做的时间长久不相同,事相千千万万的差别就从这里来的。财有差异,财从哪里来?财布施不一样。布施最重要的是心地,心地里面还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念头掺在里面,你布施得再多,你得的福报不大。为什么不大?因为你心量不大。你的心量是求自己个人的福报,求我家庭的福报,求我这个道场的福报,这心都很小;求我这一个国家的福报,你心量还是不大。佛教菩萨求福报是求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难众生,这个福报太大了。点点滴滴都以此为境界。
  我与许许多多宗教家、传教师们在一起,我们心量要大,如果只为我们这个地球,你以为心量很大了,不行。为什么?科学家告诉我们还有星际战争,星球跟星球还要发生战争,那还是有事情,所以心量要大,要包容整个虚空法界。我们求和平要求宇宙和平,我们世界才会有和平;宇宙不和平,这个世界和平没有用处。宇宙和平靠什么?靠我们的心力,靠我们的愿力。我们的心愿确确实实跟经上所讲的「光明悉充满」,是充满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这个大的心量,「华严会」上每个菩萨都是这个心量,确确实实「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两句话不是形容词,不是赞叹词,是真的。心量愈大,福报就愈大。中国古人谚语常讲「量大福大」,心量真的要大,心量小怎么会有大福报?
  居士林、净宗学会做得够不够?不够,心量还是不够大,所以影响力还没有显著的效应,道理在此地。我们要问:「怎样才能契入佛境界?」最重要的天天要读经,天天要跟佛学习。我们为什么做不到那么样的圆满?实在讲读经不够,读得太少了。尤其是一个道场,弘护每个成员都要深入经藏,对於佛法有透彻的理解,你做的才圆满,做的才如法;这一点我们自己承认没做到。我天天在讲,这里头许多工作人员忙著自己工作,没有时间来听经,没有认真来学习,所以做得不够圆满。在我们网路上,无论在哪个地区,你们同学们要记住,每天至少要很认真听经两小时,天天不能间断,你的思想见解自然就不同,你才能把弘护工作做得圆满。
  经文里面说重重无尽的世界,这样说法诸位容易懂,世间确实重重无尽,差别的相无量无边,但是『悉平坦清净』。这一句很难懂!「平坦」是平等的意思,所以我们读佛经最怕的是依文解义,那你就讲不通了。大乘佛法的难处就在它所说的往往是意在言外,所以你要会听,听它弦外之音,你才真正能够听出如来所说真实义。开经偈里面讲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所以你要懂得它言外之意。平坦是平等心,清净是清净心,我们面对无尽的重叠的世间,我们用什么心?用平等心、清净心来对待,你就能见到事实真相。清净,这里面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五欲六尘」,没有「贪瞋痴慢」,那个心才清净。我常常教同学,务必要把这十六个字在修学过程当中,渐渐把它消融(消除、融化),恢复到你的真心,处事待人接物用真心,决不用妄心。
  『帝青宝所成』,这句就是讲真心,真诚心,「真诚心」是宝!世间什么样的宝物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哪里算得了是什么样的珍宝!珍宝是真诚心,是宝!真诚心里面具足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宝。心清净,身就清净。修行人为什么不生病?为什么不衰老?没有别的,清净心而已!不需要任何东西、补品滋养,那些东西世间人看得很贵重,其实都有副作用。用这世间种种补品,主要还要看跟你的体质相应不相应,与体质不相应,补品就变成毒药;最好的滋养就是清净心、真诚心。
  色界天人饮食没有了,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他靠什么来养身体?佛在经上常常跟我们讲「禅悦为食」。什么是禅?清净、平等是禅,就是这句话「平坦清净」,这是最好的营养、最好的滋补!我们来学这个,学到少分我们这个身体就很得利益;年岁大,不老!这个很自在,精神体力跟年轻人一样,不会老化,心在道上。第五首:
  【或覆或傍住,或似莲华合,或圆或四方,种种众形相。】
  这首偈完全是比喻,比喻世界。我们今天从天文望远镜里看到许许多多的星系,这个世界不是讲星球,是讲星系,前面讲的大千世界。每一尊佛的福报不相同,他在因地当中的缘不相同;有的佛他的教区一个大千世界,也有佛教两个大千世界、三个大千世界,甚至於十个大千世界、一百个大千世界,福报不一样!佛所证得的,就是说他的智慧、他的德能、他的相好是完全相同的,「佛佛道同」;但是佛的教区不相同,佛度化众生的多少不相同,这就是事相不一样。
  我们在星系里面看到的世界,《华严经》讲的比我们现在观察得到的还要多。由此可知,我们近代天文学虽然很发达,要跟《华严》相比,小巫见大巫,不能比!星系的形状『或覆或傍住』,我们见到了。「覆」是什么?像一个碗一样,上面是高起来的,下面是平的,我们的银河系就有一点像这个样子;银河系的当中确实是像一个弧形,边缘散下来,星系愈来就愈薄,有点像盘子覆下来的样子,覆盖的这种形状。
  『或似莲华合』,有的星系像莲华,莲华不是开的,莲华是合起来的,这个我们也在天文照片里面见过;或者是圆的,圆的最多,椭圆形的,或者是四方的,四方的我们现在还没有见到,将来到「世界成就品」里面,跟我们说许许多多形相。『种种众形相』,这是讲星系的形状,「世界成就品」说得很多。我们拿到现代天文学里面从望远镜上照的这些照片,我在澳洲,这是台湾同修给我在摄影棚里头做了一个背景,那个背景就是太空的星系,他们是从天文台拿到这个图,把它放大,做为我们的一个背景,我也用了几次,但是这个背景并不是很好,许多同修看到不了解这背景是什么,所以用了几次之后我就没有再用了。但是太空里面的星系很多,有很多的图片、很多非常好的东西,确实可以用来做背景的,我们慢慢的来选择。
  这一段就是说明三千年前,佛在讲经的时候讲到星系的一些形状,我们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没有望远镜,凭著我们的肉眼,我们肉眼眼力最好的只能看到银河系,在空中像一条带子一样。一般好的眼力可以能够看到六等级,七等、八等以上的我们就看不到,必须要靠望远镜。普通我们一般人用的望远镜,大概能够看到十几等级,天文望远镜看的星就多了,许许多多的光芒非常微弱的都能看见。
  读《华严经》,再看看现代天文学里头一些报导,我们对释迦牟尼佛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三千年前怎么知道?所以佛说慧眼、法眼、佛眼不是假的;小能够看到基本粒子,大真的能看到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星系,他能把这些星系的状况用这些比喻来为我们说明,这个经典不是伪造的。《华严经》的原本失传,但是《华严经》末后那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我们现在讲《四十华严》,我过去听方东美先生告诉我:「这部经的原本这个世间还有。」梵文的原本我没有去深究,收藏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其他部分失传、散失了。这是证明这部经绝对不是后人伪造的,两三千年前确实它就存在,从这些地方我们能够体会、能够认知,佛陀的智慧德能不是普通人能够相比。
  有桩事情我们必须要记住,佛说这个能力不是他一个人独有,不是只有他有别人没有。出现品,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佛这样肯定的说这种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我们每个人统统都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能、相好,三个圆满我们统统有。现在佛有,我们没有,这什么原因?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把我们的病一句话道破。我们的智慧失掉、能力失掉、相好也失掉,原因就是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著。这三样东西在佛法里面又称为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大小乘经论里常常用这三种烦恼,《华严经》上才说出「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妄想分别执著是不觉。换句话说,智慧、德能、相好是本有。我们从马鸣菩萨这个开示要醒悟过来,本有决定可以证得、决定可以恢复;本无决定可以断掉、决定可以放下,它本来无。佛菩萨这些话,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讲有很相似的!中国小朋友念的《三字经》,开头那几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佛性、本善就是本觉。儒家也肯定,一切人的心性本善。现在为什么变成不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不善是习性,不是本性。习性不是真的,本性是真的。既然本善,本善是本性,决定可以恢复;不善是习性不是本性,习性决定可以改变。
  世出世间圣人,他们没见过面,没有通过讯息,所说的完全相同,我们中国谚语讲「英雄所见大略相同」,都是见到宇宙人生真相,我们从《华严》教义里面可以体会得到。孔子、老子是不是佛菩萨化身?大有可能。像《普门品》里面讲的,应以孔子身而得度者,即现孔子身而为说法,对中国人;应以老子身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