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特种兵王 >

第1083章

水浒之特种兵王-第1083章

小说: 水浒之特种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志看了一眼段至纯,道:“至于你,我也不想骗你。原本投诚等同立下军功,是要论功行赏的,可是这一次的大战之所以爆发,可以说你是其中的罪魁祸首之一。如何处置你,我无法做主,须得由陛下来裁决,结果如何,我也无法预料。我可以明白地告诉你,以你之前所犯的事情来说,你即便此刻投诚,陛下未见得会原谅你,说不定会判处极刑!是否还要投诚,你最好现在就想清楚了!”

    段至纯看着杨志,不解地问道:“将军为何要和我说这番话?难道就不怕我反悔吗?”

    杨志哈哈一笑,傲然道:“我们燕云军不屑用这种卑劣的方法欺骗对手!是什么情况便是什么情况,你要降便降,要战便战!你若负隅顽抗,我燕云骁锐自然会一鼓荡平了你们!难道你们还真能抗拒不成?”这番话说得光明磊落之极,也霸气之极。段至纯情不自禁朝杨志一拜,感叹道:“我现在总算明白燕云军为何能够所向无敌了!”

    杨志道:“你现在就回去。如果真的要投降,明天一早,便率领所有人马出城投降。否则,你也不必做什么了。”

    段至纯朝杨志拜了拜,离去了。

    当段至纯离去之后,一名部将忍不住问道:“段至纯真的要投降吗?”杨志毫不在意地道;“投不投降都不重要!投降我们就省了点力气,不投降的话,打就是了!”众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杨志扫视了众人一眼,道:“虽然敌人有可能投降,不过我们却要做好战斗准备。各军继续赶制攻城器械,等候命令;斥候四面洒出,侦查敌人的一举一动。”众将抱拳应诺,随即鱼贯而出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志便率领大军进逼城下。杨志已经想好了,等对方一个时辰,如果没有任何动静的话,便立刻攻城。

    时间渐渐地过去,眼见一个时辰的时间就要到了。杨志缓缓拔出横刀,准备下令攻城。

    就在这时,前方的城门突然打开。杨志本要下令攻城了,见此情景,当即打住,观察起来。

    只见一身便服的段至纯领着十几个将领骑着马首先奔驰出城。紧接着近两万兵马奔涌而出。片刻之后叛军人马便全部涌出了城外,面对着燕云军。杨志好整以暇,倒要看看对方究竟想干些什么。

    段至纯举起右手。众叛军将士当即放下了兵刃脱下了铠甲。随即段至纯等人策马朝杨志奔去,奔到杨志马前数十步处便即停下。纷纷翻身下马,徒步奔到杨志马前。段至纯上前一步,双手捧起自己的宝剑,拜道:“罪臣率领全部兵马,向燕云投诚!”

    杨志翻身下马,走到段至纯面前,接过他的宝剑,高高举起。燕云将士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岁!”杨志对段至纯道:“我接受你们的投诚!”段至纯抱拳拜道:“多谢将军!”

    武松接到杨志的报告,得知段至纯率领麾下兵马投降了,十分高兴。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军官奔了进来,兴冲冲地禀报道:“大将军,陛下到了!”武松大为惊喜,当即站起身来奔了出去,刚出大厅,便看见一身便服的大哥面带微笑地迎面走来,身边跟着许多隐杀和飞凤女卫,领头的便是众位嫂子之一的颜姬嫂子。

    武松不由得激动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奔到陈枭面前,拜道:“小弟见过大哥!”陈枭扶起武松,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兄弟,辛苦了!”武松呵呵一笑,抱拳道:“小弟分内之事,没什么可辛苦的!”随即朝颜姬抱拳道:“嫂子好!”颜姬微微一笑,行礼道:“见过二叔!”

    武松领着陈枭和颜姬走进了大厅,陈枭随便在一张茶几边坐了下来。陈枭这么坐,武松和颜姬便不敢就坐了。陈枭见两人站着,笑道:“这又不是正式场合,没什么君臣,只有兄弟亲人,都坐下吧。”两人笑了笑,便各自坐了下来。颜姬坐在陈枭的下首处,而武松则坐在陈枭的对面。

    陈枭看了武松一眼,笑道:“二郎,你干得好啊!仅仅不到三十万的兵马,便连续挫败两轮百万敌军地攻势,最近这一仗打得更是漂亮,我听到报告,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啊!”

    武松十分兴奋,抱拳道:“大哥过奖了!小弟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

    颜姬笑道:“当初局势紧张之时,许多人内阁大臣都建议大哥亲自来大理坐镇,可是大哥却没有答应,二叔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武松流露出感动之色,道;“大哥对于小弟的信任,小弟唯有粉身碎骨以报!”

    颜姬笑道:“大哥之所以没有答应,可不全是出于对二叔的信任啊!我当时不明白大哥的意图,忍不住出言询问,大哥言道:二郎智勇绝伦,可是唯独缺乏独自领军面对强敌的经验,这次便让二郎独自领军对付强敌,败也好,胜也好,仅此一次之后,二郎必将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名将!”

    武松闻言,大为感动,眼圈都红了,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也难怪武松如此激动,一个兄长,一个君主,能够为了培养他而不惜一场大败,这样的情义,这样的气度,岂同寻常?

    陈枭笑道:“二郎表现的比我预料的还要好得多!这场大战打得十分漂亮!我原本以为最多能和敌人形成僵持状态,却没想到你竟然能够再次一举歼灭蒲甘大军,这一次是五十万啊!经此一败,蒲甘人必然一蹶不振了!”

    武松点了点头,想起一事,抱拳道:“大哥,你来之前我刚刚收到报告,是杨志发来了,段至纯已经率领两万叛军投降了,兰溪郡不战而下。”

    陈枭和颜姬都感到有些意外,互望了一眼。陈枭笑道:“没想到段至纯这个茅坑里的石头竟然投降了。”顿了顿,思忖道:“这一点我可没想到啊。”

    最快更阅读,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收获不小() 
武松道:“那段至纯可以说是这一次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应该斩首示众,可是他又率部投诚,算是立下了军功。该如何处理这个人,还得由大哥来定夺。”

    陈枭笑道:“先前他又不是我的部下,也不是燕云的将军臣子,对大理皇帝的谋反行动,却算不上是对我们的什么罪过。至于与我们为敌,那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更非罪过。既然他如今来投诚了,便该按照我们的赏罚条例给予奖赏。”武松点了点头,抱拳道:“大哥所言极是!”

    陈枭站了起来,笑道:“这苍山洱海美如仙境,咱们还是到城墙上去说话吧。”武松和颜姬跟着站了起来,武松笑道:“小弟为大哥领路。”

    一行人便离开了行营,来到了东城墙上。站在城墙上极目远眺,只见洱海碧波无垠,清澈的好像一块无比巨大的蓝色宝石一般,在阳光的映照下七彩斑斓;回头看另一侧的绵延青山,就好似横亘在洱海旁边的一座巨大屏风似的。苍山洱海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美轮美奂,仿若仙境。

    陈枭不由得感叹了一声,道:“这可真是人间福地啊!”颜姬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眼眸中全是陶醉之色,有些渴望地道:“要是能够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该有多好!”陈枭看向颜姬,笑道:“那还不简单,我们就在这里呆上个把月就是了。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急着处理。”颜姬眼眸一亮,温柔地看了陈枭一眼。

    武松道:“大理皇宫我已经收拾好了,大哥和嫂子随时可以入住。”

    颜姬笑问道:“二叔是不是早就料到我们要来啊?”

    武松笑道:“我可不会神机妙算。只是觉得大理皇宫是用作大哥行宫的好地方,想必大哥迟早是要到这边来巡视的,所以便派人好好收拾了一下。”颜姬笑道:“这还不是神机妙算吗?二叔,你处理事情如此周到,我看啊,就算是诸葛亮也比不过你了!”武松哈哈大笑,“嫂子取笑了!我不过是一介武夫,哪里能和诸葛武侯相提并论啊!”

    陈枭微笑道:“诸葛武侯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年他六出祁山未建寸功,二郎却率领燕云雄狮一举定鼎西南,比之未建寸功的诸葛亮,可要厉害得多了!二郎将来所要建立的功绩更非诸葛亮能够望其项背的!”武松不由得激动起来,眼中放射出熊熊的火焰来。

    陈枭道:“二郎,我来之前已经和内阁商量好了。任命你为西南行军大总管,主管西南军务。”武松一愣,随即无比感激地抱拳道:“多谢大哥!”陈枭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不必谢我,这是你自己努力得来的,望你再接再厉,立下更多更大的功勋!”武松激动地道:“小弟绝不辜负大哥的期望!”

    三个人沿着城墙漫步起来,陈枭道:“鲁智深的十万直属军团大军,我依旧让他们调过来。这样一来,你的手中便有三十八万大军了,在这西南的大地上定然大有一番作为!”武松十分兴奋,随即却皱眉道:“可是如此一来,北方面对金人的兵力岂不是减弱了?这好吗?”

    陈枭道:“我现在无意与金国开战,金国也没有兴趣与我们打仗,他们现在的主要精力都在西边,而且我判断短时间内他们是不可能转移转略目标的。……”说到这里,陈枭面露思忖之色,似乎想到了更多的事情。扭头看了一眼武松,道:“因此我们如今的战略目标是开拓西南,争取在西南方向打出一个出海口,同时看看能不能解决吐蕃问题。”武松感到大哥的计划十分庞大而且雄心勃勃,不由得兴奋不已。

    陈枭问道:“朱武率领的民军与敌军交过手了?”武松点了点头。就在这时,身后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朱武激动的声音传来:“臣拜见陛下!”

    三个人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见朱武正躬身站在不远处。陈枭微笑道:“老猪不必多礼。”老猪,这是陈枭等人对朱武的戏称。当初,大家还在燕云十六州时,经常聚在一起喝酒,这个‘老猪’的称呼便是那个时候取的,本来是老朱的,也不知怎么就变成了‘老猪’,呵呵,朋友之间,这种情况那是司空见惯的。

    武松道:“老猪,刚才我和大哥正说起民军的事情,民军是由你带领的,还是由你来向大哥说明吧。”

    朱武应了一声,面上突然流露出气愤之色,对陈枭道:“陛下你知道吗?这些民军真是乌合之众,战场之上,难以指挥,乱糟糟地乱打一气!”

    陈枭三人笑着互望了一眼,陈枭笑道:“老猪好大的火气啊!不要急,慢慢说,我想听你说那些民军的具体情况,越详细越好!”

    朱武应了一声,理了理思绪,道:“整体来说,民军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四十万人马面对三十几万天竺军,也能够平分秋色。”随即眉头一拧,“可是民军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打仗全凭血涌,一杀红眼了,谁的话都不听,各自为战,乱打一气,好在天竺人也算不上如何精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另外,民军虽然战力尚可,不过野战中难以对付真正的精锐骑兵,那一战中,天竺人的骑兵前来冲阵,我布置了六道防线居然都抵挡不住,如果面对的是金国辽国的精锐骑兵,会被一举冲垮的!”

    陈枭思忖道:“抵挡不住敌人骑兵的冲锋,是不是装备问题?”

    朱武道:“民军的装备自然不比正规部队。不过主要原因还在于民军缺乏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