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特种兵王 >

第637章

水浒之特种兵王-第637章

小说: 水浒之特种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听了众臣此言,心中十分受用,瞥了一眼面色阴晴不定的秦桧,扬声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扩军之事作罢!任何人再也休提扩军之事!”众臣一起应诺,沈与求固然心中欢喜,就如同打了一场大大的胜仗似的,而秦桧却是一脸的阴郁。

    沈与求瞥见了秦桧的脸色,心中更是欢喜,简直每个细胞都在兴奋地跳跃。朝皇帝躬身道:“陛下,燕王是我们大宋的臣子,燕王开疆拓土,便是我们大宋开疆拓土啊,自打当年李元昊反叛开始,西北便脱离了中原皇朝的控制,那是自强秦开始从未有过之事,百余年来,众位先帝虽然文才武功均是当世无双,然而却始终不能平灭西夏,收复旧疆,成为终生遗憾!如今陛下一举完成了诸位先帝终生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业,可告慰诸位先帝的在天之灵了,同时也必然彪炳史册,光耀万世!”

    皇帝心情激动,一时之间真的觉得自己就是君临天下威盖山河的明君圣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与自己相比,也不过那样。

    礼部侍郎李成谋出来抱拳道:“陛下,臣建议在城外修建一座三十三丈高的石碑以纪念陛下的丰功伟业!千秋万代之后,只要人们看见这块石碑便能记起陛下的盖世无双的功绩而油然心生敬仰之情,陛下的光辉将照耀千年之后的子民们!”

    赵构大为心动,不由的点了点头,随即装模作样地问道:“如此会不会使百姓平添负担啊?”

    沈与求无比感动地道:“陛下时时刻刻顾念百姓福祉,微臣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随即抱拳道:“微臣躬逢盛世,得以侍奉陛下,真乃微臣几世修来的福分!微臣别无所求,只想用这毕生所学和满腔热血报答陛下!”赵构大为感动,点了点头,“朕有爱卿这样的忠臣辅佐,才能成就如今这样的盛世华章啊!”沈与求连忙惶恐地道:“陛下过奖了,臣哪有功劳!大宋之所以能转危为安继而成就如今的局面,那全都是陛下威德所致,我们因为有陛下这样的圣主,所以才沾上一点光彩,这都是陛下所赐!”赵构龙颜大悦。

    李成谋连忙道:“丞相大人将微臣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关于陛下担心的百姓负担问题,微臣认为完全不必担心,一来国家富裕,

    一块石碑耗不了几个钱,完全不会有问题,自然也不会增加百姓们的负担;二来百姓们也一定想要做件事情以表达自己欣喜的心情,因此修造这块神功碑,真可谓是与民同乐的大好事,此事臣以为不要由国库出钱,应当让百姓们都来出钱修这座石碑,如此便是真正的与民同乐了。”

    赵构十分高兴,点头道:“好好好!李爱卿此言甚合我意!就如此办吧!”众大臣一起拜道:“陛下英明!”

    赵构思忖片刻,看了一眼秦桧,随即目光落在沈与求身上道:“此事就由沈爱卿负责!”沈与求心中大喜,连忙拜谢,秦桧的神情则更加阴郁了。

    沈与求道:“陛下,燕王在陛下的领导下立下如此功劳,陛下也不可不有所表示啊!”

    赵构点了点头,看了沈与求一眼,“爱卿的意思是……?”

    沈与求道:“燕王如此大的功劳,陛下的表示可不能小啊!微臣的意思是,不如册封燕王为一字并肩王,赏赐半朝銮驾!”这话一出,朝堂之上立刻嗡嗡起来,不过随即声音便停止了,因为大家虽然对这样崇高的册封感到惊诧,却也觉得是实至名归的,同时在心底深处都觉得,朝廷的这种册封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燕王如今的威权,只怕大宋的皇帝都远远不及了,就算要开朝称帝那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赵构见无人反对,同时也觉得只有如此才能对应燕王的巨大功劳,因此点头道:“沈爱卿之言甚合我意!就这么办!”顿了顿,扫视了众大臣一眼,问道:“你们谁愿意出使燕云?”

    众大臣争先恐后上前来请命。这代表皇帝前往燕云,宣布皇帝的恩典,那是一件大大的美差,因此谁都想去!

    赵构见大家争先恐后,不由的十分高兴,随即为难地道:“诸位爱卿都想去,倒叫我为难了!这个,究竟谁去比较好呢?”

    沈与求笑道:“相信每一位大臣都能办好此事。不过此人选也不能过于随便,首先身份得够,皇室成员最好,要不然也得尚书以上的大臣才能足显重视,除此之外,还须得一直主张南北和平共处的大臣,只有这样的大臣,才能注意到方方面面,注意到细枝末节,为陛下办好此事!”

    赵构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问道:“爱卿觉得谁人合适?”

    沈与求抱拳道:“微臣以为王孝直大人最为合适!”沈与求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一个和和气气财神模样的老年官员脸上,那人便是礼部尚书王孝直,赶紧朝皇帝躬身道:“陛下若降下诏命,微臣定当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绝不辜负陛下重托!”众官员心中暗暗好笑,都在心里道:如此美差,肯定能捞到无数的好处,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简直就是胡说八道。然而皇帝对于王孝直这话却是十分高兴,只觉得此人忠贞不二,真是一个可以托付重任的人选,于是道:“王爱卿便代表寡人出使汴梁,宣布寡人的恩典!”王忠躬身道:“微臣遵命!”

    散议后,秦桧回到家中,脸色依旧十分阴郁,简直可以说比在朝堂之上时更加阴郁了。

    门口传来脚步声,秦桧的儿子,秦缃来了。看见父亲神色不佳,猜到今天朝堂之上父亲一定遇到了什么事情,也不由得紧张起来,疾步走到父亲身旁,弯下腰小声问道:“父亲,是不是,是不是今天朝堂上出了什么事情?”秦桧的儿子秦缛缃袷橇侔彩乇福官职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应当是要参加朝会的,不过秦缢乩床幌不对缭缙鹄慈ビγ,今天早上也就没去,因此对于今天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并不知道。

    秦桧叹了口气,却没有说话。秦缂父亲这个样子,登时急了,在一旁坐了下来,没好气地问道:“父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唉声叹气的?”

    秦桧摇了摇头,忧心忡忡地道:“儿啊,为父担心啊!咱们家的处境不妙啊!”

    秦绺加着急了,急声道:“父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秦桧不由的又叹了口气,说道:“如今满朝文武不说,就连陛下也是一门心思的要和燕云和平共处!”随即调侃似的道:“今天在朝堂之上,满朝大臣和皇帝,居然把燕云荡平贺兰山之事归为皇帝的一大功劳,超越众位先皇,光耀千秋后世!”

第八百二十章 凯旋而归() 
秦绲纳袂橛行┕殴郑嘲讽道:“他们也真会自欺欺人啊!那燕王虽然还未称帝,可是威权之重却早已超越了皇帝不知道多少!皇帝居然有脸将燕王的功劳据为己有!可是如此说法,除了聊以**以外,又有何用呢?”秦桧冷笑道:“可不就是聊以**!”随即皱眉摇了摇头,“他们要**那也没什么,可是咱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秦缧耐芬欢,他意识到父亲在担忧什么了。他们这一家人是受金人指使才回归宋庭的,在那之前他们都写下了对金人的誓约书,这一辈子都将受金人的操控,有人也许会说,仅仅一份誓约书而已,可以有很多借口去解释,又有什么好担心的?然而以秦桧父子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搅得天怒人怨了,只因为皇帝昏庸,这才没有遭到应有的处罚,可一旦他们对金人的誓约书公布,那么他们的罪行便再也无法掩饰,就算皇帝要包庇他们也是形势所迫,不可能做到。那样一来,秦桧一家人的下场如何便可想而知了,死无葬身之地怕都是轻的。

    秦桧一家若是不听从金人的命令,挑拨燕云和宋朝的关系,那可以说是当然的结局,不会有任何悬念。然而听从金人的吩咐,继续挑拨的话,群臣和皇帝的态度显然已经大异以往了,

    都一门心思地想要和燕云交好,谁也不愿得罪了燕云而惹祸上身,这种情况下,他若继续撺掇皇帝,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怕最终会让皇帝彻底厌恶自己而抛弃自己。他秦桧虽然位高权重,可是这一切都是皇帝赐予的,一旦皇帝抛弃他们,他就什么都不是了。这还不是最糟的,权力斗争从古到今都是无比残酷的,你若显达之时,自然人人争相献媚,可一旦失势了,当初那不计其数的献媚之人恐怕会转而争先恐后地落井下石,他这一家子只怕会死无葬身之地!总之,不管他们秦家如何选择都不会有好下场!

    秦缦氲娇膳麓Γ脸上流露出惊恐的神情,原本白里泛红的面颊此刻比白纸还要白。

    猛然回过神来,连忙看向父亲,惶急地问道:“父亲,我们,我们该怎么办?不能坐以待毙啊!”

    秦桧皱眉道:“我就是在为这件事伤脑筋!可是不坐以待毙,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啊!”看了一眼秦纾道:“儿啊,咱们现在就好像行船到了江中间,却被两根巨大的铁索拦住了前后,既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哎,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啊!”秦缃糁遄琶纪罚苦苦思索脱困的策略。

    ……

    陈枭等人在数百护卫下朝汴梁北城门走去,官道上的行人商旅纷纷停了下来,早已得知捷报的他们忍不住对着燕王王旗高声欢呼,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将陈枭他们送往城门,聚集在官道两边的百姓越来越多,欢呼声也越来越高,每个人都无比激动的模样。

    城墙上战鼓声大响起来,轰隆隆直冲云霄,原本挡住阳光的云朵仿佛被这巨大的鼓声渐渐地震开了,万道金光降落下来,仿若神迹。

    陈枭一行人走到城门下,一早就守候在门口的文武官员及城防将士在梁红玉的率领下跪地迎接,梁红玉当先抱拳道:“臣妾率领留守汴梁所有文武官员及士兵迎接燕王凯旋!”眼眸中异彩连连,在无限敬仰之中是无限的柔情。众文武官员及士兵跟着一起拜道:“恭迎燕王凯旋!”

    陈枭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梁红玉面前,将她扶了起来。四目交投之下,不禁情意绵绵。

    陈枭对跪在地上的众人道:“都起来吧。”众人齐声道:“谢燕王!”随即站了起来,却垂首恭立着。

    这时,耶律特里、扈三娘和琼英牵着四匹马走上前来,而飞凤女卫的统领官蒋丽也将梁红玉的马牵了上来。众女相见,难免互致问候。梁红玉道:“我们回去再说!”陈枭首先翻身上马,众女跟着翻身上马。陈枭骑马朝城门走去,众女骑着马紧随在他的身旁及身后,亲兵卫士,文武官员以及城防官兵则簇拥在他们的前后。

    进入城中,巨大的欢呼声便如海潮一般扑面而来,百姓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燕王’,‘燕王’这两个字如海潮翻涌,如雷声滚滚;笔直宽阔的大街上被激动的百姓挤得只剩下了一个马车位的宽度,

    而激动的百姓依旧拼命地往街道中间挤,那股疯狂劲头简直就是要见他们心中虔诚敬仰的神;负责维护秩序的官兵拼命用打横的长枪使出吃奶的力气抵住涌动的人潮,勉强保持着一个马车位大小的通道宽度。

    陈枭等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很是吃惊。一行人朝前面走去,行走在人山人海之中,接受着万人敬仰,感受着无上荣光,而跟随在陈枭身边的人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