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特种兵王 >

第854章

水浒之特种兵王-第854章

小说: 水浒之特种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云将士看着死战不屈血染战场的宋军死士,感佩不已,

    情不自禁地向他们行了一个军礼。随即关胜率军追击敌军。

    吴麟率领兵马后退十余里,依靠地势列阵,与燕云军又大战了一场,眼见燕云军山崩海啸一般攻来,麾下将士虽然拼尽全力,却还是抵挡不住,败下阵来。吴麟知道无法战胜面前的燕云军,于是放弃了原来的计划,率军急退,同时不断派出小部队阻截追击的燕云军。

    捷报传入成都,原本提心吊胆的人们不由大大地松了口气,喜笑颜开了,许多人忍不住放起鞭炮来,成都城一下子变得好似过年一般热闹。而那些翘首期待宋军来到的士族以及乡绅却个个如同听到了晴天霹雳一般,面色变得煞白煞白的,许多人忍不住痛骂起吴麟来。

    吴麟率军一路后退,退到简州城下,简州知府已经得知吴麟战败的消息,因此紧闭着城门,不许吴麟进城。吴麟没有时间教训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立刻绕过了简州向普州撤退。退入普州城的时候已经是半夜时分了。

    吴麟等人坐在普州府衙的大堂之上,大堂中间点着一堆篝火,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面庞,显得阴沉沉的,大堂内的气氛很是压抑。吴麟长叹一声,感慨道:“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啊!燕云军果然是名不虚传!”

    一名部将抱拳问道:“大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吴麟皱眉道:“事已至此,只有撤退一条路了!”众将感到十分遗憾,却也知道目前只有撤退这一条路了,就眼下的局势而言,恐怕撤退的慢一点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了!

    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众人不由的朝门外看去,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官匆匆奔了进来。传令官奔到堂上,单膝跪下,一脸惶急地道:“大将军,不好了,涪州失守!”

    这话一出,堂上众将大惊失色,一名将领忍不住叫道:“涪州失守!这不可能!”其他众将也是议论纷纷,大堂上一片嘈杂。吴麟皱眉喝道:“安静!”众将闭上了嘴巴,大堂里安静了下来。

    吴麟问传令官:“你是说涪州失守?你没说错吧?”

    传令官急忙道:“小人说的就是涪州!小人跟李将军一同逃出了涪州城,李将军令小人兼程来向大将军报讯!”传令官口中的李将军,叫做李同江,是奉吴麟将令留守涪州的将领。

    吴麟的脑筋一时转不过弯来,他实在搞不不明白,燕云军是怎么攻占涪州的?这时,传令官继续道:“攻占涪州的是骑兵,有差不多万来骑,领军主将是燕王本人!”吴麟一惊:“燕王本人?”传令官点了点头。

    吴麟连忙命亲兵打开地图,吴麟仔细看过地图后,目光看着合州和恭州之间,皱眉道:“合州和恭州之间有一条涪江,河水湍急,而且两岸山势险峻,他们怎么可能绕过我们正面的大军而直接袭击了涪陵?他们究竟是从哪里绕过来的?”吴麟现在并不知道,其实陈枭率领的七千骑是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从普州和合州之间绕到了合州的东边,然后从合州东边直下西南,过了数条江河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了涪州城下。当燕云军攻入涪州城时,涪州的敌军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一名部将焦急地道:“大将军,燕云军是怎么绕过去的,如今已经不重要了!如今燕云军夺取了涪州,等于切断了我军的退路,得想个办法才行啊!”

    另一名部将道:“立刻全力回夺涪州!”

    吴麟皱眉摇头道:“不行!近万燕云精锐据守涪州,我军即便全力进攻,也是攻不下来的!况且刘锡那一部燕云军就在恭州,我军进攻涪州,他必然前往增援,弄不好夺取涪州不成,反而要陷入敌军重围之中!”众将觉得大将军说的有理,都不由得更加不安起来,觉得己方似乎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之势了。

    吴麟突然响起一件事情,急忙对传令官道:“你立刻赶去薛将军营中,令他绝不可回军去夺取涪州,立刻挥军北上来合州与我军汇合!”传令官应诺一声,奔了下去。吴麟跟着对众将道:“如今形势紧迫,全军连夜启程前往合州!”众将齐声应诺,然而心中却不明白去合州做什么,如今涪州被夺,己方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了,难道去合州就能脱困吗?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一千九十八章 二帝的决定() 
张浚抱拳道:“太皇、陛下英明!”

    李纲却焦急地道:“太皇,陛下,燕云军强悍异常,而陈枭又野心勃勃!这种情况之下,求和又有什么用?无非白白招人轻视!”

    徽钦二帝见李纲依旧如此说话,心里很不高兴,于是脸上便不由的流露出了不悦之色,觉得李纲真是危言耸听让人不得安生啊。一念至此,二帝的心中同时起了罢免他的心思。宋徽宗不悦地道:“丞相何必总是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想那燕王终归是我大宋的臣子,只要朝廷表现出足够的善意,他哪里还有道理来侵犯我们?以下犯上的事情,晾他还不敢做的!”

    李纲将皇帝如此说话,心头一惊,急声道:“陛下,那陈枭绝非一个忠诚君子,而是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啊!其志向其实早已经表露无遗,他是要混一天下一统山河的!他不会放过吐蕃和金国,更加不会放过我们啊!”

    宋徽宗没好气地道:“丞相休要妄言!你说的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事情!”

    李纲哭笑不得,

    道:“毫无根据?那燕云名义上是朝廷的臣子,却丝毫不将朝廷的命令当回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最近更是主动出兵攻略朝廷之下的四川,这已经是公然谋逆了!若说那燕王不敢对朝廷用兵,如今恐怕连贩夫走卒也不会相信了!”

    徽钦二帝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宋钦宗喝道:“大胆!李纲,你是在嘲讽阵和太皇吗?”

    李纲心头一凛,连忙抱拳道:“臣绝不敢有丝毫不敬之心!然则燕云的野心还请太皇和陛下明鉴啊!”

    张浚道:“太皇和陛下怎会不知那燕王有不臣之心!太皇和陛下的意思,并非是说燕王是大宋的忠臣,而是要与他维持现状!那燕王不管怎么样,名义上终归是大宋的臣子,如果朝廷处处针对他,反而会落了口实,百姓们会说燕王谋反那都是朝廷给逼的,可若重恩待他,他便没有借口可以南下了!若南下,便是背信弃义大逆不道,恐怕天下人都会唾弃他,他不能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因此太皇和陛下的意思是,以厚恩来羁縻他,令他没有借口南下而维持双方现状!”

    徽钦二帝高兴地点了点头,宋徽宗道:“张爱卿说出了寡人的心事啊!此事就这么定了!”

    李纲一惊,连忙抱拳道:“太皇!”

    宋徽宗皱起眉头,不悦地道:“寡人说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不要再说了!”李纲无可奈何,心中忧虑不已,道:“既然太皇和陛下已经决定了,微臣遵命,可是那陈枭是豺狼,不可不防啊!微臣认为,应当在湖北布置重兵,并且派遣得力大臣主持以应对不测!太皇和陛下仁厚,却也不可不防备小人啊!”

    宋钦宗道:“李爱卿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是你提出的这个建议,那么就由你留守襄阳,负责整个湖北地区的守御事宜!”

    李纲大喜,连忙跪下拜谢。其实李纲并不知道,皇帝之所以让他留守襄阳,是因为皇帝已经决定离开襄阳,将行宫迁往更加安全的岳州(如今的湖南省岳阳市),而李纲非常让皇帝不高兴,把李纲留在湖北地区,在皇帝这里并非是要重用他的打算,而是出于眼不见为净的心思。

    李纲斩钉截铁地道:“微臣定不辜负陛下的重托,誓死捍卫湖北,保证陛下和太皇的安全!”

    二帝听了李纲这样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语,也不由得有些感动。宋钦宗道:“有丞相防守湖北,朕和父皇可以高枕无忧了!”

    李纲请求道:“微臣有两个请求,还请陛下和太皇恩准。”宋钦宗点了点头。李纲道:“微臣有两个请求,一是请陛下将吴麟大将军留在湖北帮助微臣,二是请陛下准许微臣就地招募壮士编练军队。”

    两个皇帝沉吟起来,一副非常为难的模样。

    李纲连忙问道:“不知太皇和陛下有何难处?

    宋徽宗皱眉道:“吴麟大将军要随同保护皇室和朝廷,怎能留在湖北?”宋钦宗接着道:“至于就地招募壮士编练军队,这完全不符合朝廷制度,怎么能行?”

    李纲急忙道:“太皇,

    陛下,如今湖北守备空虚,若不赶紧就地招募壮士编练军队,只怕燕云军会乘虚而入!如果一定不能如此做,就只能从吴d大将军那边抽调军队,可是如此一来,岂不耽误了平叛大事?事急从权,还请太皇和陛下明断!”

    二帝觉得李纲所言也有道理,互望了一眼,宋钦宗对李纲道:“好吧,朕就特许你在湖北就地招募壮士编练军队!”李纲大喜拜谢。二帝见李纲如此欣喜,心里不由得泛起了嘀咕。李纲道:“至于微臣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守备湖北,还请太皇和陛下恩准!”宋徽宗摇头道:“这个绝对不行!吴麟必须随同朝廷南下岳州!”李纲见二帝态度坚决,也就不再说了。

    宋钦宗道:“如今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出使汴梁,向燕王宣布朝廷的恩德!”扭头看向张浚,道:“这件大事,朕就交给张爱卿了!”张浚当即拜道:“多谢陛下信任,微臣定不负使命!”

    几个人又商议了一阵,然后便散会了。

    张浚和李纲一前一后离开了皇宫。

    “张大人请留步!”李纲在后面叫道。张浚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只见李纲快步走来,微笑着抱拳拜道:“李大人有何指教?”李纲哼了一声,没好气地道:“张大人为何极力主和?难道不知道燕王狼子野心,和平是不可能的吗?与燕云谋和,简直就如同鹿羊与虎狼和谈,这简直就是笑话!”

    张浚道:“大人误会了,下官也不是极力主和,只是目前形势,必须先解决内部问题,因此不得不与燕云媾和,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李纲皱眉道:“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看了一眼张浚,“张大人,你这一次前往汴梁,除了表达朝廷的恩典和善意之外,还应该仔细观察一下燕云的情况!燕云离经叛道,废除圣人之道,想必民间十分疾苦怨声载道吧,说不定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张浚点了点头,抱拳道:“下官记下了!”

    成都,行宫。

    陈枭悬崖上的凉亭中,看着刚刚收到的报告,笑道:“朝廷的使者,有意思。”放下书信,扭头对立在身旁的王开道:“准备笔墨纸砚。”王开应了一声。就在这时,洛嫣然和安茜捧着笔墨纸砚过来了,王开连忙躬身行礼,陈枭呵呵一笑。两女将笔墨纸砚放到陈枭面前的石桌上,看了一眼陈枭,洛嫣然戴着面幕看不见神情,安茜却是巧笑倩兮的迷人样儿。随即安茜铺纸,洛嫣然磨墨,陈枭温柔地看着两女,面带微笑。

    洛嫣然磨好了墨,拿起毛笔,双手递给陈枭。陈枭接下毛笔,饱蘸墨汁,在信纸上飞快地写了起来。两女早就听说过陈枭的才子之名,不由得对陈枭的书法颇为期待,然而待亲眼看见了陈枭的书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