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做最好的老师 >

第38章

做最好的老师-第38章

小说: 做最好的老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调皮蛋”的确是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本来初中我并没教他,但是初三快毕业时,教他们班的语文老师病了,于是学校便派我去给杨嵩他们班代了两个星期的 课。在上课时,班上的同学都很专注,毕竟毕业考试已迫在眉睫了。但我发现最前排有一个年龄、个头看起来都和班上其他学生差一截的小男孩,表现很特别——他 很少说话或干扰别人学习,但总是不停地搞小动作:不是在草稿本上画画,就是折纸飞机之类的玩艺儿,或者把钢笔、圆珠笔拆了修修了拆……总之,一到上课,他 就忙个不停,似乎他总有做不完的事。
  我和他的班主任谈起这个小男孩。班主任说:“你说的肯定是杨嵩!这个学生脑子特别聪明,九岁就读初中。他 是从上一年级因病休学降到我班上来的,现在才12岁半!他性格比较内向,不是很爱说话,就是‘阴到费’(方言,‘暗中调皮’之意)。有时,甚至上课都悄悄 溜出教室玩!唉,娃儿是很精灵,但我怀疑他有‘多动症’……”
  我当时想,幸好我只是代他几天课,要是我班上也摊上这么一个“阴到费”,那才够我伤神啊!
  然而,几个月后,我接任高一一个新生班班主任,在我的新生名单上,“触目惊心”地印着两个字:杨嵩。
   据我校一位与他同住一个院子的老师讲,杨嵩是“哭死哭活”要到我班上来的:初三毕业前夕给他们班上了几堂课,我对他印象不太好;他却对我产生了崇拜之 情,说我的课讲得好,特别适合他的口味……于是,暑假里,当他得知我将担任高一班主任,而他又没有分在我班上时,他便在家一次次哭闹着纠缠其父母,要他们 到学校“做工作”,希望能把他调入我班。经过其父母的一番口舌努力,他总算如愿以偿。
  而我却有些哭笑不得:“唉!杨嵩啊,杨嵩……”
  但有一点我是懂的,那就是杨嵩及其父母对我真诚的信任。我当时真的很感动,并在心中发誓:我一定应该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然而,刚进高一的杨嵩确实太调皮了:贪玩,好动,酷爱打乒乓球——每当下课铃响起,他就迫不及待地紧握球拍跃出教室向操场边的乒乓球桌冲刺。上课(至少是上我的课)也不太认真,很少参与课堂活动,从不发言,只是坐在自己位子上忙自己的“活路”。
  不过,每次考试,他的分数总不会太低,毕竟他的确很聪明。
  像这样的学生,我还真拿他没办法!
  但是,有一次,在我的语文课上,杨嵩终于让我看到了希望。
   那堂语文课,我给学生读《 文汇月刊 》上的一篇报告文学《 16岁,在金字塔尖 》。这篇报告文学写的是复旦大学少年班的事迹:年仅十二三岁的少年班孩子们,在同龄人还只知道在妈妈怀里撒娇时,他们已经把目光对准了下一个世纪的中国和 世界,因而以常人难以置信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贪玩欲望,顽强地在求知的山路上攀登着。
  当时,我一边读,一边联系我班学生的实际评论着。整个教室十分安静,但我能感受到此刻全班学生的心灵都正在受到震动。其中,杨嵩的神情我至今不忘:他身子前倾着,情不自禁伸直了脖子,一动不动,两只眼睛一直凝视着我,眼里闪烁出激动的光泽……
  当天放学时,平时很少主动和我说话的杨嵩找到了我:“李老师……”
  “什么事?”我和蔼地问。
  “能不能……能不能……把,把您今天……”他欲言又止。
  “哎呀!爽快些嘛!”我拍拍他的肩膀,“都是小伙子了,有什么尽管说,说错了也不要紧的。”
  他的话终于连贯了起来:“李老师,能不能把您今天读的那篇报告文学,借给我拿回去再看一看?”
  我当然很乐意地把那本《 文汇月刊 》借给了他。
  过了几天,他还书时,还给了我一份他写的读后感《 战胜自我 》:“李老师,这是我写的一篇读后感,请您帮我看看。”
  一向不喜欢作文的他,居然主动写了一篇读后感,而且写得很真诚。
   听李老师为我们读《16岁,在金字塔尖》时,我的心灵的确受到了震撼。李老师把书借给我后,我又把这篇作品复印了一份。反复阅读,我感到的是惭愧。我四 岁即读小学,以后不断听人说我很聪明,我也很得意,觉得自己不怎么刻苦学习,可每次考试成绩还可以。现在比比少年班的学生,我简直脸红!要说聪明,他们才 是真正的神童,可是,他们没有一个有半点骄傲自满。我呢,总以为自己学得很轻松,不愿深入刻苦地钻研,贪玩,特别迷恋乒乓球。我有时也下决心控制住自己, 可就是缺乏毅力。现在,我总算找到学习的榜样了!……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杨嵩还主动为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以前,我每天中午都是在乒乓球 桌前度过的,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现在,我决定,以后每天中午打乒乓球不得超过1点钟,到了1点钟必须进教室学习。当然,我一开始不一定能做到,但我请 李老师提醒我、监督我,发现我中午1点钟过后还在玩乒乓球,就叫我回教室。”
  我丝毫不怀疑杨嵩这个决心的真诚,但我确实担心他这是一时冲动。然而他很快就以自己的行动回答了我的担心。
  有一天吃了午饭后,我在校园散步,走过操场时远远地看到杨嵩正在那边乒乓球台前厮杀。我一看表:刚好1点正。于是,我高声呼喊他:“杨——嵩——”
  他回头看着我,好像在问:“什么事?”
  我对着他扬了扬左手腕,并用右手指了指表,意思是“已经1点钟了”。
  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有些犹豫地收起了乒乓球拍,正要离开球桌时,又高声问了我一句:“李老师——是已经过了1点呢,还是刚到1点,或者是还差几分钟到1点?”
  我也高声对他说:“刚、好、1、点、正——”
  于是,他立即大步向教学楼走去……
杨嵩:在顺境中不断战胜自我(2)


   为了促使他不断战胜自己并体验战胜自己的感觉,我给他出了不少作文题:《 两个自我 》、《 一次战胜自我的经过 》、《 灵魂的搏斗 》、《 做自己意志的主人 》等等。在我那次提醒他“刚好1点正”不久,他在一篇《 灵魂的搏斗 》的文章中,真实细腻地描写了那次他从乒乓球台走向教室的心理过程:
  当时,我是多么希望李老师回答“还差几分钟到1点”啊!那样的话,我还可 以多玩一会儿,因为当时我正赢着。但时间毕竟是无情的,我只好向教室走去。也许在李老师和同学们看来,当时我走得很爽快很坚决。可是,对我来讲,从操场到 教室不过百米的路程,却是那么遥远,走起来又是那么艰难:我的脚很沉重,简直可以说是一步一步地挪动!当时,我是多么想回头看一看乒乓球桌啊!然而我在心 里对自己说:“千万不能回头啊!如果一回头,你可能就控制不住自己而弹回乒乓球台旁去了!不能回头,一定不能回头!”我终于走进了教室。这是一段十分痛苦 的路程,却又实实在在是令我无比自豪的!因为我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当我在班上朗读这篇文章时,全班同学都被杨嵩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所表现出来的毅力感动了!杨嵩高中毕业已经七年了,可是他10年前写的这篇作文,我至今还保存着,并经常给我后来一届又一届学生念。
  如果说,“克制打乒乓球”是杨嵩在我的引导下自己为自己出的一道“难题”的话,那么,我决定借助他这个良好的开头,继续给他出“难题”——让他在越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潜力,进而“超越自我”。
  杨嵩的本性其实是比较活泼开朗的,但由于他年龄很小,因而在班上显得很幼稚而且胆小。比如,他很难在课堂上发言,更不要说在班上当众讲演了。所以比起程桦来,他各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我准备就从能力培养入手,“折磨”一下他。
  一天放学后,我把他请到我的家里,高度赞扬了他最近在战胜自我方面的进步后,又同他聊起了“志向”的话题。
  我说:“看来,你很佩服复旦大学少年班的同学。我认为,他们值得你学的,首先是他们都有明确的志向,即一生的奋斗目标。你想过没想过自己这一生的志向呢?”
  杨嵩回答:“我想过。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建筑大师。”
  把“志向”理解为具体的职业,虽然很认真,但确实表现出杨嵩特有的幼稚和纯真。不过我仍然满腔热情地表示赞赏:“很好!”
   我进一步引导他:“当然,最后你是否真能成为一名建筑大师,除了取决于你本身的努力外,还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不管 今后你是不是真的成了一名建筑大师,或者阴差阳错干了别的什么行当,你这一辈子不打算过得很平庸,而希望干一番事业,是吧?”
  “是的!”他很真诚地使劲点了点头,脸上呈现出与他这个年龄不相称的庄严。
  “那么,你现在就应该仔细检查一下自己:为着将来大干一番事业,自己目前还缺些什么?”
  我和他一起分析起来。论学习成绩,他显然是没多大问题的;论品格意志,他已经开始磨炼自己了;最后,说到能力,他感到惭愧了:“我就是不好意思做抛头露面的事,怕做不好,被同学们笑话。”
  我说:“我不是给你讲过吗?不喜欢做的事,而强迫自己努力去做并且要做好,这正是战胜自己啊!”
  “可是,我从哪儿入手培养自己的能力呢?”
  我给他出主意:“最近班上的班委正好要改选。你去主动争取竞选,怎么样?”
  “可以是可以,但是……”他有些踌躇,“我从没当过班干部,如果同学们不选我,怎么办?”
  我毫不犹豫地说:“即使你没被选上,对你来说也是胜利!因为你又一次在‘面子’上战胜了自己,而且经受了一次难得的受挫锻炼。”
  我又说:“当然,你应该尽量争取获胜!这样吧,在同学们投票前,你发表一下演说,谈谈你为什么要竞选班干部,你打算怎么为同学们服务,并请同学们给你一次机会。我想,同学们会被你的真诚感动的!”
  他说:“哎呀!我是最不敢上台讲话的,一说话我的腿就发抖。”
  “不要紧的。”我笑着对他说,“我给你出个主意,今天晚上回去你写一篇讲演稿,明天拿给我,我帮你改一改,然后,你再回家把稿子背下来——你的记性不是特别好吗?同学们又不知道你是背稿子,听到你有条有理的讲演,一定会佩服你的口才。”
  “好吧!”他同意了。可临离去的时候,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李老师,你说我竞选什么班干部好呢?”
  我说:“这就是你自己考虑的问题了。不过,我提醒你,哪一项班委职务最能锻炼你的能力,你就考虑竞选哪一项职务。”
  第二天,他果真交给我一篇写得很认真的竞选演说,他打算竞选体育委员。我问他原因时,他说:“体育委员经常要组织同学们集队集会,每天都要组织课间操。我觉得事情多,更能锻炼自己;而且,这些事情都是抛头露面的,正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