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不要控制我 >

第9章

不要控制我-第9章

小说: 不要控制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逆向联系是控制行为的开始
  逆向联系总是开始于对其他人的假设和判断,而正是这种假设和判断结束了他们之间的种种关系。它既可能来自于想和他人之间保持亲密关系的念头,也可能会出自于想攻击他们的企图。例如,一旦希尼这么评价李——“你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希尼就不可能再和李交流了,这主要是因为希尼的心目中再也没有真实的李了。
  还是让我们来想想杰克的父母。当他们拒绝正视杰克的真实感受,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想法来重新塑造他的时候,他们不可能听到,也不可能看到一个真实的杰克。他们似乎想要他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小孩,这个小孩既没有受伤,也不会叫痛。他们仅仅愿意接纳一个想象中的孩子。结果是他们再也无法理解杰克。
  逆向联系是一种病态的联系方式,或者说一种无意的、错误的联系方式,这种联系方式使人们不能接受真实世界的人。相比之下,真实的联系却是一种感情投入的活动,它让一个人对其他人听其言、观其行。
  逆向联系的首要征兆是逆向的接触。如果这种接触行为能被人接受,或者让人无法拒绝——如同父母与孩子或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一样——那么逆向联系就正式建立了。
  例如,如果人们认为我“看得太多了”,而我进行了辩解,那么我针对的将是“看得太多了”的结论而不是这个陌生人的行为。这样,我在不经意间已经接受了逆向接触,并且与他建立了逆向关系。我等于让自己接受这样一种观念,即我接受他对我下定义这种方式,但我认为内容是错的。即使某些人不接受逆向接触或联系,一些别有企图的人也会不断尝试去建立。
  2对别人我们经常会有先入为主的看法2 因为“认识别人”包含着对他人的假设,我们可以把这个假设看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或者是一种幻觉。
  例如,我们听到“祖母”一词内心总会勾画出祖母的形象。有些人马上就会想到一位满头银发,戴着老花眼镜,身材臃肿的老太太。碰巧有位祖母是一位身材高挑、披着一头乌黑长发的迷人女性,这是让人很吃惊的事实。
  另外一个例子是,当人们相爱时,会潜意识地想到传说中王子或公主的形象。这一形象似乎也融入到爱人身上,人们会以这个标准来看待他们的另一半。就像戴着有色眼镜,只看到对方最优秀、最有潜力的部分,除此以外,他们一概视而不见。就像人们通常只看到自己最优秀的部分一样,“坠入爱河”的人更是只看得到对方最优秀的部分。
  众所周知,一个女孩会把她的男友视作英雄和勇士,而一个男孩会把他的女友视为充满神秘色彩和富有魅力的天使。
  一般随着恋爱关系的深入,这些幻想的“画面”会逐渐回归现实。彼此熟悉以后,他们都会了解对方的优点和缺点。他们会把他们的伴侣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迷人的幻想被时间和理智冲淡,人的真实一面就会浮现出来,而且这种关系也将变得更加有趣。
  如果幻想仍旧存在,真正的问题就会出现——这一系列的幻想取代了恋人的真实情况。因为这种幻想,他们都不能看到对方的真实面貌。
  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正是我们对别人个性的宽容,才使我们逐渐了解他们,并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我曾经和一些人进行交谈,这些人都认为自己的爱人是一心一意对待他们的。我发现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另一半心存幻想,他们认为自己与爱人是真心真意的。这既是普遍的想法,也是最具破坏性想法。这种幻想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扇错把想象的人当成真实的人的大门。
  2逆向联系的情况在夫妻之间更容易发生2 你可以设想一种情况,有一类人总对你抱有非常顽固的看法,以致于在他们看来,你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因此,无论你怎么解释、怎么做,他们也无法理解你。
  他们认为你就是他们所虚构的人,这个人并非仅仅像幻觉一样在你的头顶盘旋,它已经在你体内扎根了。他们似乎已经把自己思想的触角,延伸到了你的脑海中——闯入你的心灵深处,并在那里驻留。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反向联系也就确立了。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就会大言不惭地宣称,他们比你本人更了解你。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夫妻之间。双方以反向联系的方式相处。我曾经收到数千人的来信,他们在信中都描述了这种特别的经历。他们觉得一开始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每件事情他们都会与爱人商量,交流彼此的想法并互相提出问题。因此就像大家所期望的,他们之间关系融洽,能够及时消除误会,互相理解,统一意见。
  短短的几年时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们的爱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变了样子。以前他们能够耐心聆听对方的话并积极回应,现在他们似乎都对对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恋人之间结为夫妻,这种变化就开始发生了。即使在婚后前几周风平浪静,它也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逐步开始。它可能会开始于男女订婚的那一天,或者是他们同房的那一天,或者是婚礼举行的那一天;也可能是在蜜月里,或者是夫妻中的某个人辞去工作回家带孩子的时候。
  我们会问:为什么环境的变化,会使夫妻关系从积极健康走向消极抑郁呢?对于任何环境来说,引发这一转变的共同因素,就是控制方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安全了。既然他们已经订婚、同居或结婚了,或者是有了孩子,他或她的伴侣不可能离去了。自始至终,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要为自己的另一半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当他们确信自己配偶不会离开,他们才会把虚构的人与真实世界中的人混在一起。这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安全感。虽然控制者是不知不觉中,把一个虚构的人嵌入真实的世界,但我们往往很容易找到那些导致他转变的事件。下面这个案例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一位女士结婚16年了,她所面对的却是一个对她视而不见、脾气暴躁、常常恶语相向的丈夫。她告诉我,最初8年的婚姻根本不是这样子的。
  “你是不是有个8岁大的孩子?”我问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她说。
  “如果你原来有工作,为了照顾孩子而辞职,就会造成现在的变化,”我说道。
  情况正是如此。
  我们可以看到,辞职之后,她会更加依赖她的丈夫。此时丈夫感到安全了,因为她已不可能离他而去。可以这么说,他让他自己虚构的人,也就是梦中情人,直接替代了真实世界的人。
  我并不认为这个女人的丈夫,能意识到他已经用虚幻的情人代替了现实的妻子。恰恰相反,就像多数案例一样,我觉得他过得太舒服了,所以他不再把妻子看成是一个与他“保持一定距离”的人,觉得并不需要对她加以关注。像一个已婚男人经常表现的那样,他完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他梦寐以求的女人就再也找不到了。
  2当我们迷恋“梦中情人”的时候,爱人却在逐渐远去2 为了避免这种逆向联系,我们必须首先了解逆向接触。逆向联系在最初并不那么令人厌恶,“他认为我就是他的梦中情人”或者“她认为我就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但是,逆向联系一旦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逆向关系就会渐渐向控制关系转变。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探讨到控制关系。
  有一位成功的中年男子向我叙述了他的成长过程。他能理解“梦中人”这个概念,因为他的确有一个“梦中人”。她似乎一直发自内心地对他说着:“你很伟大,你很杰出。”
  是的,她总是在那儿。她像是满足他内心需要的“人”。当他逐渐长大,这个梦想中的人变成了他的“梦中情人”。我知道,他相信有一天自己会真正找到一个活生生的、能说会动的女孩,这个女孩就和他梦中的那个女孩一样。
  直到他到了恋爱的年龄,他开始主动出击去寻找“梦中人”。他从歌曲、电影以及其他小伙子那里学会了怎样去追求女孩。
  他说:“我不得不去约会、购物、送花、送礼物,说各种各样的甜言蜜语。”
  他不断尝试各种女孩来充当他的梦中女孩。正如他所说,“我甚至努力想找出衡量各种不同女孩子的尺度。”
  他马不停蹄地寻找与梦中人相符合的“女性活体”。他做了所有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并且坚信自己能够找到梦中女孩。
  “梦中女人”就像是男性阴柔一面的化身——但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面的存在。这部分包含着他那些“无法让人理解的”感觉、直觉和感情。在年轻时,他就和自己想象的那一部分联系在了一起,而不是和他真实的自我相联系。
  与此相反,对一个女人来说,一个梦想中的男人应该是女性阳刚一面的化身——充满自信、活力。这种“梦中人”出现的频率不像以前了,因为现在的女性(在我们的现代文明中)已经比五十年前更加自信和活跃了。
  在各种夫妻关系中,生活在一起的男男女女维持着表面上无限巨大的安全感(认为他们永远不会分离),试图避免他们因无法相互沟通,而造成的后果——悲伤、孤独、容易受伤、犹豫以及恐惧。他们热爱那个自己虚构的爱人,因此不会去热爱真正的爱人。而似乎是为了再次肯定他们对梦中人的热爱,在一顿拳打脚踢之后,施暴者会毫不内疚地说:“我太爱她(或他)了。”
  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当某些人杀害了代表其“梦中人”的那个人,他们就亲手切断了与“梦中人”的联系。因此除非他们能够迅速找到可以代替“梦中人”的人,他们常常会有自杀的感觉。虚构“梦中人”是那么的强有力。那些控制者把它当成了现实,这一想法深深扎根于那些控制者的头脑之中。
  为什么控制者要用逆向方式接触其他人,虚构一个想象中的人,并且定位在别人身上呢?这种现象与自我分裂有什么关系呢?
第十二章 泰迪――假想的爱人
 只有意识到它的影响,才能知道它的存在。
  夫妻关系中,如果压制者试图控制他们的配偶,自己就会创造一个虚构的人。他们认为这个虚构的人就是他们的配偶。他们经常和那个虚构的人交流,以至于把它误认为是自己真实的配偶。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虚构的人是怎么造出来的,看看控制者如何看待虚构的人,以及如何与虚构的人交流?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控制者如何“虚构”他人,那么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以免受到别人的控制,即使面对很多人,我们也能够识别到底什么是控制。
  控制者总把虚幻的“梦中情人”与真实的情人混淆在一起
  下面,“泰迪幻觉”会告诉你,控制者是如何“制造”一个虚构的人,你会知道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泰迪”开始时只是假想中的朋友,只是虚构的泰迪熊而已,后来泰迪却成了真正的主角。
  一个想象中的泰迪是一个好例子,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控制者是如何发展和制造虚构的人,同时它也会告诉我们,想象的人和真实的人到底有什么差别。泰迪是没有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