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普通心理学 >

第70章

普通心理学-第70章

小说: 普通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所得出的各种练习曲线。曲线D表示受试者采用比较不完善的学习方法,因此技能发展得缓慢而不稳定;曲线C表示受试者采用很合理的方法学习,因此技能发展得迅速而稳定①。

    3.练习者的个性特点不同以及练习者对练习的态度和对练习的准备不同。

    第四节 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

    技能是在练习中形成的。但并非所有的练习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有一些练习可能较快地导致技能的掌握,另一些练习的收效则比较慢;有一些练习可能使动作方式达到高水平,另一些则只能达到低水平。

    为了成功地掌握某种技能,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条件:

    一 明确练习的目的

    有无明确的目的与要求,是区别练习和简单重复的基本特征。练习虽然是多次地完成某一种动作,但并不是同一动作的机械的重复。练习乃是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而“重复”本身没有改进动作方式的目的。因此,有的人虽然天天在写字,可是不良的书法却可能保持终生。

    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练习者为自己确立一定的“目标”

    ,对于提高练习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练习游泳时,

    ①同上书,第484页。

 461

    ·654·普通心理学

    练习者确定当天或一个阶段内所要达到的质量和距离的“目标”

    ,并向这一“目标”奋斗,会有助于练习效果的提高。因为这种“目标”可以加强练习的自觉性,使练习的进行经常处在意识的控制之下。

    二 正确的练习方法

    掌握技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练习效果取决于正确方法的运用。在这里,经前人实践总结出来的方法和通过科学分析得出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练习者从一开始就应该按确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练习,尽可能避免“尝试错误”式的盲目试探。

    所谓“尝试错误”

    ,是指在学习一种技能时,不给练习者提供任何理论知识,也不加以指导。练习者试图用各种方法去完成它,经过多次尝试和失败,才获得正确的方法,从而解决工作中的第一个步骤。然后再以同样的摸索过程解决第二个步骤,第三个步骤……,最后逐步地把整个过程的工作方法摸索出来。由于这种练习活动是试探性的,方法是从多次错误中偶然获得的,所以叫做“尝试错误”。通过“尝试错误”

    所掌握的动作方式,由于缺乏对事物内在联系的理解,因而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练习效率低,不利于适应条件的变化。

    在练习时,教师、师傅或有经验的人的指导和示范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练习的开始阶段,由于练习者不易察觉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别人的监督和检查就更为重要。指导者的指导可以帮助练习者认识动作的原理和结构,了解动作的

 462

    普通心理学·754·

    要领。指导者的示范和监督可以加深正确动作的视觉印象和动作体验,便于练习者把自己的动作与示范动作作对比,提高练习的质量。特别是有些与正确动作相似的错误动作,更应该通过指导者的帮助认识其错误所在,加强它与正确动作的分化。初次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要从练习开始时就使动作正确无误。如果一开始就有错误而不及时纠正,它们可能巩固下来,到了练习后期就很难改正。因为对巩固了的错误的纠正需要经历旧动型的破坏与新动型的建立的双重过程。

    为了掌握技能,从比较简单的动作开始进行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动作比较复杂,可以把整个动作划分为若干局部的动作,分别地加以掌握。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复杂动作的练习。这样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练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练习开始时,动作速度可以放慢一些。这样不仅可使动作少出差错,而且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和动作的难点,以利于对动作进行监督。

    三 了解练习的结果

    了解练习的结果是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之一。每次练习之后,检查一下哪些方面有成效,哪些方面存在缺点、错误,把必要的、符合目的的动作保留下来,把多余的、不符合要求的动作抛弃掉,就能更快地提高练习的质量,促进技能的掌握。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了解动作的效果,就很难掌握技能,甚至完全不可能掌握技能。

    把正确的动作与错误的动作区分开来,是条件反射的分

 463

    ·854·普通心理学

    化过程。分化是通过强化作用实现的。每次正确动作所取得的积极效果,起着强化作用,巩固着正确动作;而错误的动作所产生的消极效果,则抑制着错误动作。活动的效果对于技能的掌握起着反馈作用,也称为练习的“效果律”。

    在布克(W.F.Book)和诺维尔(L.Norvell)的研究中,两组被试者进行减法、乘法、写出某一字母、找出课文中的外文字的练习。要求被试者以最大的速度和准确性来完成任务。在甲组的每一次练习后,都对错误加以分析,并指出改进方向;乙组则不予以任何分析说明。经过这样练习50次之后,改为对甲组不予以任何分析说明,而乙组则予以指示。结果所示,在前50次练习中,甲组的成绩比乙组好;而在后25次练习中,甲组的成绩变坏,乙组的成绩变好了①。

    在练习中,若能进一步了解练习结果的准确程度,对正确的动作给予附加强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练习效率,巩固练习的成绩。在雷诺兹(B.Reynolds)和亚当斯(J.A.Adams)

    的追踪练习器的实验中,被试手执一笔杆,使其尖端与旋转圆盘(每分钟旋转60次)上的一点经常保持接触。由于被试者可以看到笔尖是否接触目标,所以经常了解练习的结果。甲组被试者按照这种方法进行练习。乙组被试者则除了通过视觉了解练习的结果以外,还附加听觉的强化,即追踪正确时每隔半秒钟听到一次音响。实验结果证明,乙组的练习效率较高,并且在取消附加强化以后(第50—55次练习,

    ①A.A.斯米尔诺夫:《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472—473页。

 464

    普通心理学·954·

    两组都不用声音强化)

    ,乙组的练习成绩依然高于甲组。

    这说明附加强化所取得的效果,已经巩固下来①。

    在生产活动中,工作的结果——产量和质量都可以作为强化物起作用。冲床上的计数器、车间的进度表、炼钢的冶炼时间和产量的通报,都是产量方面的强化物。

    可是精确、及时的质量强化,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例如金属加工生产中,工人必须等待检验的结果才能了解产品的质量,而且检验结果常常只能报告一批产品中哪些是废品,哪些是返修品;但不能准确地报告出这些废品或返修品是在什么情况下、是由哪些动作造成的。又如,精细的研磨工的技能,主要是建立精细的触觉肌肉运动觉的条件联系,要获得强化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它是一种很难学习的技能。

    为了保证工人在生产中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强化,应采用综合强化的方法,即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工人尽快地了解自己的操作效果。例如,采用语言指导、仪表记录、样品检查等,都可以增加强化的效果,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强化对于人来说具有社会意义。产量、质量、学习成绩是和社会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强化的社会意义是推动练习进步的重要因素。

    四 适当分配练习时间

    练习时间的正确分配对于练习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如果

    ①R.M.Gagné

    and

    E.A.Fleishman,Psychology

    andHu-man

    Performance,1959,p.246.

 465

    ·064·普通心理学

    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连续地进行相同的练习,那末由于疲劳的缘故,练习的效果不会很好;如果各次练习的时间间隔太短,成绩也不会提高得很快。因此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各次练习的时间间隔不宜过短。

    每次练习时间较长,或者连续不间断的练习叫做集中练习;每次练习时间较短,各次练习之间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练习叫做分配练习。

    一般来说,分配练习比集中练习优越。

    曹日昌的一个实验研究说明了这一点。这个实验研究要求被试者进行镜画描图练习。

    两组被试都练习12次,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在第六次练习与第七次练习之间间隔24小时。

    甲组被试第1—6次练习是分配的,各次练习之间休息1分钟;第7—12次练习是连续的。乙组相反,第1—6次练习是连续的;第7—12次是分配的,各练习之间也休息1分钟。练习的成绩是按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计算的,成绩好表现为速度快、时间短。

    结果表明,甲组前6次练习的成绩较好,而后6次练习的成绩的提高变慢了;乙组前6次练习的成绩比甲组差,但后6次练习时,成绩就较快地上升,接近甲组的水平①。

    集中从事一项较繁重的脑力或体力劳动的练习,其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引起疲劳所致。但是,这个理由却不能解释某些轻微的脑力或体力劳动的集中练习的效果也比较差的现象,因为某些比较轻微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如上述镜画描图练习,即使进行比较集中的练习,也不至于产生疲劳。这种现象,一般可以用内抑制过程来解释。每次练习都有两方

    ①J.C.Tsao,Shifting

    of

    Distribution

    of

    Practice

    in

    Mirr-or

    Drawing,J.Exp.Psychology,1950,V1o.40,No.5,p.639.

 466

    普通心理学·164·

    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即增加了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条件反射的内抑制成分。

    这种内抑制有降低练习效率的作用。

    如果每次练习的时间较短,内抑制就发展得较弱,每次练习之间有休息间隔,内抑制便有充分时间消退,使下次练习顺利地向更高水平发展。

    各次练习之间的时距太长,也会影响练习的效果。最有利的时间分配是:开始的阶段进行较频繁的练习,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然后逐渐延长练习时距,每次练习时间也略可增长;如果有几种不同性质的练习,最好交错起来进行。

    以上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至于每一具体练习的练习时间应当如何正确分配,还要根据练习的内容与性质而定。

    技能形成以后,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不易遗忘。这可能是因为技能的某些成分在生活中重复的机会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