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第1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1章

小说: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石忆邵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Urban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SHI Yishao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urbanization since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in China; and raises several issues of the advancing research。 

  Keyword:urbanization; retrospect; prospect; China 

  提要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的若干课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回顾 展望 中国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1)03…0024…04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1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回顾

  城市化是20世纪人类社会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城市化作为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历来广受关注,成为多学科常究常新的热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曾吸引了社会学、地理学、规划学、生态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及=部门的关注,有关论作更是风起云涌。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研究
  80年代中国选择了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农村城市化战略,出现了小城镇一枝独秀的局面。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小城镇的作用、小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关系、小城镇空间布局与规划、小城镇类型与模式、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同时,对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道路等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如①小城镇道路。80年代,人们大多认为,中国应走“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的城市化道路。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小城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发展小城镇不是城市化的终极目标,因而后来有人又提出了中国应走“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为辅”或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化道路。②小城镇发展动力。一般认为,农村工业化或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后来由于城市化的推动主体由一元转变为多元,除=投资、乡村基层社区集体投资外,个体投资、吸引外资和吸引内资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出现了城市化多元动力机制论。③人口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初认为,“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这两种方式,是解决我国农村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只有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而没有农村人口城市化、只有分散的农村工业化而没有相应的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模式是不完善的。因此,“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只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初始形式,而“离土又离乡、离乡又背井”甚至向国外输出剩余劳动力才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④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要注意科学界定城市化、工业化的内涵及其测度指标,不能过分夸大两者之间的差距,并重视两者随时序推进而出现的动态变化规律。此外,对小城镇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小城镇发展的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尚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而且,在新一轮农村城镇化浪潮中,已经分散的产业和居民建筑如何处理?集中建设面临的土地、户籍、产权问题如何协调?不同发展水平和条件的区域城镇化目标和对策如何制定?这些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2 大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改造与人口疏解问题研究
  90年代以来,我国大中城市中心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旧区改造运动。旧城更新、城市土地置换、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域结构优化、城市内部的社会分化等成为学界研讨的重点。
  1。3 大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和管理及城乡一体化研究
  伴随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和大城市中心区工业和人口的向外扩散,大城市边缘区或城乡接壤地带曰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大城市边缘区的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建设、土地非农化开发、景观形态演变、空间规划、社区管理等倍受青睐。与此同时,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本质、模式、动力机制及实施策略等一直成为不同学科的学者们探索与争鸣的焦点。
  1。4 郊区城市化研究
  我国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城市化过程。工业郊区化、人口郊区化、商业和办公楼的郊区化的时序过程、动力机制、空间效应、存在问题及其调控对策等被逐步纳入学术界和=部门的视野中来。此外,大都市郊区乡村——城市转型的特征、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及协调发展对策等也成为近期研讨的新课题。
  1。5 城市国际化与建设国际城市问题研究
  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融合正在加速进行。东部沿海个别城市进入国际城市行列为期不会太远。国际城市的标准、类型、特点、成长条件与机制、发展对策等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如长江三角洲正在逐步形成以国际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
  1。6 城镇密集地区空间形态演化及空间组合研究
  近年来,城镇密集地区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特点、方式和规律及经济和人口在城镇集聚与扩散的内在动力机制、外部条件和空间演化规律等成为城市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探究的新重点,这些研究旨在揭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新开发模式及其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
  1。7 城市群、都市连绵区或都市经济圈联动发展与跨区域城镇规划与管理研究
  城市群的崛起或都市连绵区的形成,迫切要求开展跨越行政区域的市域规划和都市圈域规划和管理研究,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胸怀来思考区域城市群的功能定位、资源开发、产业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协调联动,以达到提升区域整体竞争能力之目的。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研究成果还不多,且比较零散,亟等深化和系统化。
  1。8 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高强度开发中,各城市之间由于缺乏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规划、分工与协调,出现了大量盲目重复建设,空间布局无序,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水平,既制约了市场需求的扩大,又导致了分散集镇化的蔓延扩张,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后果。因此,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便应运而生。如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及小城市、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相继展开,并取得丰硕成果。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倍受瞩目。
  1。9 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开发研究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化过程的外在表征之一。城市空间扩展取决于城市诸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城市土地开发的时空过程必须与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相适应,才能持续地发展。张新生等(1997)从研究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机制人手,分析了城市新增工业项目及城市居住空间选择行为,并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构建城市空间增长的动态模拟模型,为预测和调控城市空间增长和土地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邱友良等(1999)则对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区的土地利用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外来人口经济活动方式与文化心理特点是形成聚集区土地利用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刘卫东(1999)在总结我国大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和模式构想,即大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应以“非均衡的多核组团集中开发方式为主”,近郊外环带、中郊产业带、远郊田园带应各有侧重和分工。

2 中国城市化研究瞻望

  21世纪全球将步入“城市时代”,中国也将进入城市化“换档提速”的新发展阶段,城市必将逐步成为未来我国人口容量的主要空间或载体。
  2。1 开展都市经济圈协调整合发展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体在空间上重组和融合的趋势曰益彰显。但由于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各城市之间在资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缺乏相互协调,出现产业结构同构化、城市功能趋同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环境污染曰趋恶化等尖锐矛盾,严重制约了区域整体力量的发挥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如以上海市为中心,南京、杭州两市为副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领航区,又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和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基地,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大中小城镇密集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也表明,一个国际中心城市的崛起不能脱离一个城市群的发展,两者互为依存、互相促进。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要跻身于世界大都市圈行列,就必须创新其发展的思路、机制和模式,走协调整合发展之路。
  笔者在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协调联动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树立“五种观念”(经济全球化观念、区域整体观念、竞争与合作的联动发展观念、双赢互利的价值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创立一个圈域一体化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经济技术协作联合会),建立五个机制(圈域资源统一配置机制、产业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机制、投资管理机制、城乡耦合联动发展机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转换一个模式(由=推动型为主的圈域联动发展模式转向以经济促动型为主的圈域联动发展模式),构筑与完善五个网络(交通与信息网络、商贸与市场网络、企业与产业网络、城镇网络、生态网络)的战略思路。
  2。2 加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方法论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功能的国际化曰益明显。一方面,城市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逐步增强;另一方面,城市之间的国际竞争亦曰趋激烈。加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既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城市的现状和潜力,制定恰当的竞争与合作战略,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格局,实现区域内各城市的优势互补,又有助于我国城市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分工。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创新力、整合力和影响力,内在涵义包括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市民综合素质等五个方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是塑造国际中心城市的功能。
  一个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来源于“流量经济优势”。一个城市只有成为各类经济要素流动的枢纽,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的聚散地,才能真正构筑“流量经济优势”。一个城市的创新力、整合力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