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

第107章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107章

小说: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著,他对於世间法真的不执著吗?他真放下了吗?这个事情不能欺骗人。如果世间还有一丝毫没有放下;换句话说,六道生死轮回他还是有分。我执没有破,我所有的没有舍掉,他怎么能离开轮回?他也没有能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带业他也去不了。带业是只带种子习气,不带现行;换句话说,只带旧业不带新业。如果你这个新业还天天在造作,依然样样都放不下,那怎么行?怎么能往生?所以这点带业往生的意思,我们要搞清楚,绝不是说西方极乐世界能带业往生,我们可以多造业没有关系,到时候我们可以带业往生,那就大错特错了,要晓得它是只带旧业,不带新业。
  所以你要能够放得下,这个比什么都重要,要看破放下你这才能够入正定聚。就像诸佛菩萨一样游戏人间,得大自在,身心清净,决定没有累赘。我们这心里有一丝毫放不下,这就是累赘,这就是一条绳索,我们要想往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条绳索牵著我们就去不了。放下从哪个地方放起?从身外之物放起,身外之物能舍,最后身也能舍,这样你才能得自在。我身外之物统统放下,身放不下,对於身命非常的爱惜,非常的留恋,这个事情麻烦。纵然你身外之物什么都放下,死了之后你还当个守尸鬼,为什么?你爱惜这个身体。你的神识,所谓说灵魂不会离开你身体,你太爱惜你身体,这种鬼叫守尸鬼。诸位想想有什么意思?死了变成骨头、枯骨了,他还念念那是他自己的身体,他还舍不得,这守尸鬼不能去投胎,因为他离不开。所以学道之人身要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样的人才能得度,得度的机缘才算是成熟。所以这四法里面,修行的纲领是当中的二法,这个二法换句话讲,前面植众德本就修一切善,后面入正定聚就离一切相。这《般若经》里面所讲的,「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在此地佛所讲的「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就跟《般若经》里面讲的这两句意思完全相同。你能够这样修,认真的修学,这就具足了小乘的资格,声闻、缘觉、权教菩萨就是到这个境界。
  后面这条就是大乘菩萨,「发救一切众生之心」。我们晓得二乘人没有这个大心量,他自己是成就,确实他是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二乘人是做到这个。可是他并不主动的去度众生,众生求到他了,他度他,决定不吝啬;你要不找他,他不会来找你的。菩萨不一样,菩萨发的心大,你看《无量寿经》里面所讲,「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众生不来请你,菩萨主动的去找他,主动去度他。但是诸位要晓得,主动去度也有度众生的方便,你不必去怀疑,佛与大菩萨们太多了,菩萨竟然主动的来度化众生,为什么观音菩萨没有到我这来?普贤菩萨我也没有看到,他说他作众生不请之友,我没有请他,他来才对!实际上这些菩萨天天都来,你自己不认识,不是他不来,他哪一天跟你远离了?而是你自己不能够觉察,你不晓得这些大菩萨就在你的身边。换句话说,这是你本身有障碍,佛菩萨确实未曾远离,我们对这个应当有坚固的信心。这条也就是前面所讲的「诸佛护念」,包括这些菩萨,这些大菩萨都是倒驾慈航之人,他们虽然是在菩萨地位,实际上都是古佛再来。他怎么不护念!所以我们今天要修的当中两条,要发心的是最后一条,最后一条实际上就是四弘誓愿里面,「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发的这个心。我们发了这个心,就是念念要为众生做得度的增上缘,我们能力只能够做到这个地方。诸佛菩萨度众生能力也只做到这个地方,给你做得度的增上缘。
  你要是把这个机缘错过,这是你的事情,佛菩萨在他来说他功德圆满;他没有说是没有尽到心、没有尽到责任,他该做到的统统做到。众生接受不接受那是他的事情,佛菩萨对众生平等的,你接受我也给你这么做,你不接受他还是这么做。这跟二乘人不一样,二乘人你接受他给你做,你不接受他不做,这是二乘心。所以二乘心不平等,大乘心是平等的。我们暑假要办大专讲座,刚才发通知,我问了一问,大乘心普遍发,来不来是你的事情,我心尽到。这是有十天的机缘,十天当中我们要讲一部《了凡四训》,讲一部《普贤行愿品》,另外还有唯识简介,还有其他的课程。十天当中这么短的时间,你在那里听这些经论,这个机会难得。所以中南部的同修我们应当通知都要发,你不能来是你自己把机会放弃;如果我们不通知,我们的责任没有尽到。万一你有时间来,我们没有通知,这是我们对不起人,过失在我;我通知发到,你不来那是你的事情。所以二乘人是你来我就通知,你不来我不通知你;菩萨你来通知你,你不来还是通知你。所以菩萨心跟二乘心,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菩萨心念念想到众生,众生可不会念念想到菩萨,众生要是念念都想到菩萨,他也就成了菩萨。后头这两句好:
  【以能克绍善护家国。】
  你能够说是依这个方法来修,不但你这个家庭是幸福、美满、兴隆,也可以护持国家,护国、护家在於菩萨的如法的修学。底下这是讲到我们现前的环境:
  【故后五百岁有能持经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不令恶鬼之所侵恼。】
  这个话是佛说的,『后五百岁』,这是指佛灭度之后,五五百年的后五百年。《般若经》里面常讲的,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叫戒律成就,持戒的人多半能证果。第二个五百年叫禅定成就,持戒证果已经就很难,必须再修禅定。第三个五百年叫多闻成就;换句话说,禅定也不太容易修。可是讲经说法很普遍,所以讲是多闻成就,学问上用功夫。第四个五百年,人的根性愈来愈走下坡塔寺成就,闻法得用头脑这些事情不愿意做。著重在什么?著重在修福,建个寺庙、去建个塔这功德很大,拼命的就在这里建筑,修福,修福不修慧。第五个五百年这就斗诤坚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斗诤坚固,福慧都不要,不但是慧不修,福也不修,修什么?修斗诤,满脑袋的就是斗诤,嫉妒、瞋恚搞这个东西。这就讲纵然在后五百岁斗诤坚固的时代,如果有人持经,这个持经狭义的说,就是受持《法华经》,受持《法华经》的人。广义的说,就是受持一切大乘经典,凡是受持大乘经典的,如理如法的修行,诸佛菩萨没有不保佑你的。为什么?这个末法时期,尤其是现前斗诤坚固的时代,这些恶鬼、恶魔总是要找麻烦。这些恶鬼、恶魔在什么地方?都是已经混进佛门来,佛门里面四众都有。
  这个经上记载得很清楚,魔王波旬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就给佛说,「他发心要破坏佛法。」佛当时告诉他,「我这个法不能破坏,你没有能力破坏。」波旬就说,「在你末法时期的时候,我把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叫他们出家,混到你佛门里面来,破坏你佛法。」这就是所谓是渗透,他的人进入到里头来做法师、做长者、做居士,四众里面统统都有他,佛听到这个话流眼泪,一句话不说。所以《楞严经》佛讲「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是什么意思?就是魔混进佛门里面来,也在这里讲经说法,也在这里普度众生,而且法缘还非常胜。为什么?他能够投其所好,你说正法人家听了不相信,不喜欢听,不称他的意思;你说顺著他这个心去讲,他听了欢喜、他高兴。所以什么是魔、什么是佛,你自己要有能力去辨别、去拣别,别人不会跟你讲的,知道也不能讲。为什么说知道不能讲?知道要讲魔的力量更大,对佛法的障碍愈深愈重。所以有人问,好,你看到那个人被魔引诱去,看到他堕落,你的心能忍吗?不能忍也要能忍,那个事小不算太大,诸佛菩萨都能忍,我们为什么不能忍?他与魔有缘分;换句话说,他命里头注定的该要受这段挫折。佛菩萨度众生是生生世世的,不一定说这一生成就,不是的,生生世世的。这一生成熟的人这一生成就,这一生没有成熟的人后世成就,不是一生一世的,著个什么急?操个什么心?
  所以在今天,最重要的自己不落魔道,这个要紧!自己要有慧眼要能够辨别,他人一概暂时放在一边。根熟的众生,就是你给他暗示,你给他提醒,他会觉悟,他马上就回头,这是根熟的众生。你给他提示、给他暗示他不觉悟,他还要跟著魔走,他的机缘没成熟,没成熟的随他去。我们也不毁谤他,也不必去责备他,各人修各人的道,各人走各人的路,大家见了面欢欢喜喜。如果你要是责备他变成什么?变成冤家对头,这个事情就更难办!所以我们要记住,菩萨度众生第一个条件,就是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他是魔、他是鬼、他是冤家对头,也要叫他生欢喜心。他不喜欢我们,我们躲著他,看他来了,我们躲在一边,他心里欢喜,这是佛菩萨。所以我们读了这句,我们要真正能够信得过,就晓得诸佛菩萨常常在护念我们自己。具体表现是『除其衰患』,佛门里面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要如理如法的修学确实有求必应,我们的「衰患」当然可以离开。这是佛菩萨冥冥之中在保佑我们、在加持我们,一切魔外不会侵入,不会扰乱,这就是佛菩萨的护持。
  【若人行住持经。我乘六牙白象。而自现身。供养安慰。】
  这是普贤菩萨,普贤这是等觉菩萨,『若人行住持经』。前面是讲「有能持经者」,你注意看这个句子不同的地方,这边说的「行住持经」,行住怎么个说法?行是指我们的行动,我们起心动念、一切的作为就叫行;住,住是止住,就是我们身口意三业,没有造作的时候叫住。身口意三业在活动的时候叫行,这个不活动的时候叫住。这个意思就是很明显的告诉我们,把佛经里面的理论、方法,完全跟我们实际上生活融成一个,这种持经的人,这是叫行,修行。前面的若能持经,譬如读诵这是持经,你每天把《法华经》念一遍,我们常常劝人你能够念到三千部,这是前面若能持经者。如果将《法华经》这些理论方法,统统都融会在心中,跟自己实际上生活打成一片,就是这个境界,与文殊、普贤就感应道交。所以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而自现身,供养安慰』,普贤菩萨就现身,菩萨来供养你、来慰勉你。
  【若人思惟此经。我亦乘象王。现其人前。若人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还令通利。皆克绍护持之义。】
  这都是讲『护持』的意思。这是讲经很熟,偶尔的时候忘掉了,忘掉一句、两句,这个时候菩萨加持你,使你又能够恢复了记忆。『通』是通达,『利』是利益,又能叫你对於经文义理通达,而没有障碍,这些话都是说明,佛菩萨护持末法时期持经的行者。由此可知,我们生在末法并不可怕,生在斗诤坚固的时代,不必自怨自艾,不必。实际上来说,这个时代是大好时代,为什么?成就快。为什么成就快?挫折太多,愈是挫折多不成就,那就是堕落。如果要成就,比一般的时代那要快得多,这是一定道理;换句话,就是你禁得起考验。我们讲过去正法时期、像法时期,他们那种考验没有我们经过的这么多,我们今天所经过的考验,比他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