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

第18章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18章

小说: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法确实是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是众生的机感太复杂,就是程度太不整齐了,没有办法将一乘法普遍的教化众生。这个时候怎么办?那就是:
  【复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这就是说三乘、说五乘的因由,为什么原因?就是这个道理,以种种这是异方便。我们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诸位要记住,佛法里面真正学佛的人,就是到大乘佛法,真正学佛的人,大乘以下权教,大乘的权教不说,为什么?因为大乘权教还有分别心,执著还没去掉。到大乘实教菩萨,这是讲明心见性的菩萨,他看一切众生,给诸位说,跟我们不一样,他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是以平等性来看的。我们现在平等性没有现前,我们用第七识,第七识执著,第六识分别,我们用分别执著来看。人家见了性,就是转识成智的人,人家是用妙观察、平等性来看,所以看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都是善知识。你要不信,你就看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就是用平等性看、用妙观察看,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善人,学生就是他一个人,没有同参的伴侣。为什么?有一个同参伴侣,心就不恭敬:他是我同学,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两个同学,这就不行了;这个人是老师,老师不一样,对他要恭敬。所以善财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老师,学生就他一个,他没有同学。诸位想想他这个恭敬心,真是印祖给我们讲的十分恭敬,恭敬心圆满了,所以他的成就圆满了。
  换句话说,这都要提高我们自己的警觉心,我们今天的恭敬心不圆满,所以我们的成就不圆满。祖师说得很好,一分诚敬一分成就,两分诚敬两分成就,十分诚敬十分成就。我们今天看到一个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父,我们不会把他看作佛菩萨一样,所以我们的成就不圆满。善财童子眼睛里看的一样的,那都是佛、都是菩萨、都是善知识。我们得问,到底善财看得对,还是我们看得对?给诸位说,我们看错了,善财看得对。为什么善财看得对?这个经里面讲『道虽一乘,机难概施,复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这个话不说清楚了吗?那一类根性的人,佛菩萨就要示现什么?譬如他那些喜欢基督教,佛菩萨就要示现牧师的身分教化他们;那些喜欢天主的,佛菩萨就示现神父去教化他们。都是一乘法,慢慢的来,慢慢的教,他喜欢什么就用什么方法,这就所谓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明眼人恭敬,只有执著的人才分彼分此!所以我对於外教的这些神父、牧师,他们很愿意跟我接近,为什么?因为我不毁谤他、不骂他,我赞叹他,不毁谤他,我都是称赞他。道只有一,他就是把那些众生接引到天堂里,你要晓得,天主常常请释迦牟尼佛、请诸菩萨到天宫里头讲经,那行,他们信天主的,天主的儿女到那里去,天主都请佛菩萨讲经,他当然也得跟著学佛了,拐个弯他就学佛了,没错,哪有错处?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他跟我们对立,是他迷惑颠倒;我们如果对他也对立了,那我们就错了!
  这点道理,在我初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教训过我。我那个时候刚刚学佛还没有多久,那个时候基督教欺负佛教,佛教常常讲经的时候,基督徒去捣乱、去破坏,甚至於还有打架,有破坏道场,不得已找这些警察来维护,那时候确实很张狂了一阵子。而我们佛门有个护法大将煮云法师,写了《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他的讲演小册子是风行一时,大概出了有几十万册。那个时候我也得到一本书,一看到佛教里有人才,这是能够对他们很有力量的一个批评。有一天我这个小册子装在口袋里,到章嘉大师那里去,他就问我看什么?我拿给他一看,摇头,他老人家摇头。这个对的,人家欺负我们,我们应当反击人家。章嘉大师很不以为然,他也没多话说,这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一样。他举了个比喻说,他说「基督教像个三岁小孩一样,他的小拳头打你两下,你这个大人还用得著跟他打一架吗?」我听了这个话真是味道,这个话里头有很深的学问。凡是能够相打、相骂的,诸位要记住程度是一样的;一个高、一个低,决定打不起来的。换句话说,我们跟他一反驳,我们也变成三岁小孩了,只有小孩跟小孩才会打架。所以你看章嘉大师他不罗嗦,轻描淡写两句话,就把这个事情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他尽管骂他的,尽管捣乱他的,他捣乱多了,社会人看到哪个有理、哪个没有理,大家的眼睛很亮,哪个道高,哪个道低,大家有批评。
  你这个一回答,人家一看,基督教跟佛教一样的,确实我们的亏吃大了。所以老师实在是高明,真高明。你要不回他,他打你、破坏你几次,到以后你的声望在地位上提高,他下降,他怎么样拉他也拉不上来。为什么?社会大家舆论他,这个制裁力量太大,所以说这个东西,用不著我们自己去操心去。我们中国古人所谓说,「无欲则刚,有容乃大」,能够容忍这就大,这两句话是《老子》的。他来破坏我们,我们马上反驳,没有容忍之心,那就是一样大。所以这要晓得,佛法里头方便之门,我们要晓得忍辱。如果我们要能够容忍,譬如说前年高雄美丽岛的事件,我们政府表现的态度就是容忍,他这些人没有办法,为什么?整个社会舆论制裁。所以这个容忍了不起!你打人的时候永远是你自己吃亏,人家要是回打你占便宜,为什么?两个对打占便宜。如果你打人,人家不回手,你就倒了大楣,吃了大亏。一般人说某人错了,那个人了不起,被打的人了不起,有风度、有肚量、有修养,到处赞叹。
  所以我想想,如果那个时候我们有这个见解,都像章嘉大师这样的见解,我们佛教的声誉在台湾,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是我们要能保持容忍,这个大的肚量,我们今天佛教的声誉,在社会上的地位那早就提高了。你像这样要有智慧,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出来;以我们那时候程度,看看煮云法师这个讲演,出这种小册子,我们心里都欢喜,我们也有人出来对付你,我们是这个眼光。哪里晓得,章嘉大师看得比我们高,看得比我们远,我们跟人家一比就差远了。像这种高瞻远瞩的人不多,这种人才是我们真正的导师。所以说诸佛菩萨在十法界里面,这个心是平等普遍的慈悲,你毁谤佛、骂佛、侮辱佛,你要想杀害佛,佛对你还是大慈大悲,没有一点差别。佛看了这些众生难道不度吗?当然要度,他喜欢哪个道,佛菩萨就现什么身在那个道去接引他。这是「异方便」,异是不一样,以种种不同的方便法,逐渐都把他拉到佛门里头来,帮助大家,「助显第一义」。入了佛门之后,再由三乘把你接引到一乘。
  【始於六度。终至一色一香举首低头。皆入佛乘。】
  诸位想想,这个话的味道,你们想想看这个味道。
  【既一色一香皆归佛道。昔何不说。今乃始说。】
  这是把真正教化众生,这些方法、意思全都给我们说出来了。从前为什么不这么明白说,法华会上才说?
  【良由法大机小。不堪领受。】
  佛的心太大了,佛的教法太大了,确实不是小根性的人能够体会的,纵然说了,也不是小根性的人能够接受。所以一向不说,只是在做,一天到晚都在做,做了不说;到这个时候这批人成熟了,成熟的人可以跟他说。说了之后大家再一回想,才晓得佛的慈悲,才知道佛的伟大,才知道俗话常常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话我们才相信。我们一天到晚只念著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究竟怎么不舍一人,我们不晓得。到这个时候我们才晓得,九法界的众生,确实佛没有舍弃一个人;如果要舍弃一个人,那个佛就不叫慈悲,那个佛就不叫平等。所以说一个都没有舍弃,我们不晓得。法华会上说的有因缘。
  【思欲息化。诸天启请。不说则违彼所请。说之恐众生不信。反损善根。处此二难。故循诸佛法式。将此一法。开作三乘。是故诸佛同声印许。而末云。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悔。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这是说明,确实这个事情是事在两难,说出真的是有麻烦,说也不好,不说也不好,不说什么?因为法华会上佛是将要入灭了。我们人间众生是烦恼障重,不知道这个情形,诸天清楚,天人知道,佛要入灭,赶紧来启请。既然启请,如果你要不说,不说对不起他,说了有许多根性、程度不够的人,他又不能接受,又不能相信。诸位要晓得,这个不信就是损坏了善根,善根里面第一个就是信根。佛讲的话有一句不信,就可以有两句不信,有两句不信,就可以有个十句八句不信,再有个十句八句都不信了,就可以完全都不信。所以佛为什么要说诚实语,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世间古圣先贤要建功立业,他第一个就要建立信用,因此,说了话就要算话,说错了就要错做,为什么?信誉要紧。譬如说我们走路,我叫你往东走,忽然一下讲错了往西走,这个不能收回,就是让你往西走,走的时候然后再叫你回头,再叫你向后转,为什么?信用第一。佛法里面「信为道元功德母」,学佛你看程序上信解行证,五根五力「信」是在第一。世间法里面,你们学唯识,《百法明门》里面十一个善法第一个是信,世出世间的善法、善根都是在信心上建立。诸位要学道,你要不在这个字上建立,我们这个道业就不会成就,你将来弘道也不会有人相信。
  我要讲信用我吃亏了,吃亏了也要讲信用,吃亏事小,失信事大,诸位要记住这个。甚至於丧失身命这个事小,失信事大,绝不可以失信於人。我们能从这一点建立的话,世出世间法都会有成就,一定有成就,那就是各人早晚不同,你一定会有成就。纵然你有业障,这个信心能除业障。所以佛,你看就怕损及众生的善根;换句话说,众生能够信得过的法再说,信不过的法不说,你们要记住这点。你将来在外面弘法,譬如现在一般的学生满脑袋的科学,你跟他讲六道轮回他不相信,不相信怎么样?不说,不说这个。他相信什么就给他说什么,他相信般若就给他说般若,他相信唯识我们就跟他说唯识,说这些道理他相信,他不会反对。讲到什么六道轮回轻描淡写带过去就行了,不要细细去发挥,不要勉强他,为什么?程度不够。等到他什么?将信还怀疑,将信不信的时候,这时候可以给他讲这问题,一讲怎么样?他相信了。你看诸佛菩萨弘法他都是这个说法,为什么不一下说这一乘了义大法?因为大家不能相信。所以说给你讲人天乘的,就是我们眼前的生活,这一说大家很容易明了。更进一步给你说二乘,再给你说大乘法,逐渐的;换句话说,你的智慧增长,烦恼轻了,信心也随著增长,逐步给你讲。我们要学佛,处处都要向佛学习,这不向佛学习不行!我们看到这个世出世间十全十美的,确实只有佛陀。
  所以大家学佛,不要呆呆板板的只学文字,知道里面的意思,懂得善巧方便,运用在我们生活上。拿佛法的名词说,运用在我们自行化他上,自行就是我们的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