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

第24章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24章

小说: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五荤菜诸位也要晓得,这是佛在经里头也是屡次告诫的,五荤菜是蔬菜。荤腥,诸位要搞清楚,那个肉食叫腥不叫荤,好像我们吃荤了那不对,吃荤还是吃素食,肉食是腥。荤腥,荤你看看草字头,是指的什么?大蒜、葱、韭菜、再一种荞头,荞头像小蒜,这都是我们常见的。还有一种兴渠,兴渠在从前中国没有,大概就是现在的洋葱,很大颗的洋葱,大概是那个东西。这些东西佛为什么禁止我们吃?诸位要晓得,它对我们修行会妨碍。这个东西可以生吃,有很多人喜欢生吃,生吃它刺激我们生理,就是容易增长肝火,容易发脾气。所以这脾气暴躁的人,如果吃这个东西,那真是很容易冲动,很容易发脾气,动瞋恚心,我们修行要断瞋恚烦恼,所以这个东西不吃。熟吃它增长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就是淫欲,我们学佛的人要断除淫欲,所以说熟也不吃它。生的也不吃它,熟的也不吃它,它的性质不好,这个两桩事情,并不是其他的原因。但是诸位要晓得,无论是荤腥,药用都有开缘,这个要记住,合药的时候就可以用。譬如今天治肺病,这些药里头、针剂里面,都是从大蒜里面提炼出来的。实际上如果是有肺病,这个蒜治肺病是最好的,但是要生吃,熟吃没有用处。生吃很难吃,很辣很难吃,要把它当像水果一样吃,要大量的吃,对这个肺是有特殊的功效。
  过去我在佛光山的时候,佛光山有一个就是唐老师,唐一玄老师,那个时候我们民国五十六年的时候在一起,佛光山东方佛学院那个时候刚刚创办没有多久,我在那里做教务主任。唐老师他是学医,医道也相当高明,他就讲这段故事给我们听。在民国初年的时候,他在北京协和医院,那是北京很有名的医院,遇到一个病例,就是肺病第四期,诊断的时候他的寿命只有三个月,没有办法治。所以医院里就嘱咐他的家里面人,把他隔离,他喜欢吃什么东西就给他吃,寿命没有好久,只有三个月。他家里看看也没有办法,这是请的是外国高明的医生来治,都治不好。就把他在家里面,在大陆上差不多人家都有菜园,那菜园都很大,而且菜园里都有小茅蓬,这看果木园工人住的地方。就把他安置在菜园里面,每天三餐送饭菜给他吃,他住在菜园里面,空气也很好。这个菜园里就有很多大蒜,他也不晓得是怎么搞的,就是把大蒜拿来,吃完了饭之后他就吃几颗,他觉得吃得很舒服,所以他就把它当作饭后水果一样吃,每天三餐都吃。吃到了三个月之后他精神很好,医院的医生说他三个月就不行了,看他精神、气色都不错,家里人对医生就怀疑,大概这个医生看病靠不住。以后就再看继续看到六个月,六个月他身体很好,於是乎向医院报告,医院吃了一惊,照诊断他决定活不了三个月,怎么六个月还在?你把人找来,找来一检查这个病好了。於是协和医院就组织一个小组专案来调查,就调查去看他住的地方,每天给他吃的东西,统统检查不出来。以后就问他除这个之外,你还有吃些什么东西?他就告诉他,想好了,没有别的,就是吃了大蒜。以后就研究大蒜,发现大蒜是治肺结核最好的东西,所以以后治肺结核的东西,统统是从大蒜里面提炼出来。
  我们佛门里面有很多年轻人有肺病,那个时候我在佛光山,佛光山就有差不多十几个肺病。这个星云法师、唐老师、我都劝他们吃蒜,他们不肯吃,这个吃了犯戒的,不肯吃。这是有开缘的,你不肯吃去打针吃药,那个针与药还是从蒜里头提出来的;换句话说,你不直接吃,还是间接去吃,不是一样的事情吗?所以这样子学戒就学死了。诸位一定要晓得,我们这个身体留在世间,最要紧的是要成就道业,道业没有成就,甚至於死了,你这个戒律守得再清净也是枉然。为什么?你还没见道,你念佛还没有到一心不乱!所以这身体有疾病的时候,一定要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里面不要去考虑,这个动物不可以,那个又是犯了戒了,不要去考虑,药用没有的。还有酒,酒是戒,可是有些老法师们年岁大了,血液循环很缓慢,身体不健康,这好像没有什么大病,但是酒很有用处,能够帮助你血液循环。所以老和尚饭后喝一杯酒,你不能说他犯戒,不可以这样说法,那是我们对戒律无知。如果你要是假借我的身体不太好,血液循环不太好,那我也每天喝一杯酒,我给医生看的时候,医生就说我血液循环缓慢,好了,我每天也可以多喝几杯,那就叫犯戒。为什么?那是假借这个来贪图去饮酒,那就错。真正为了治病,帮助健康,这是对的。
  所以你们读欧阳大师的《内学院训释》,他在民国十几年办支那内学院,支那内学院的院训,你去看看他讲得就很清楚、讲得就很明白,那真正是正法,正知正见。这个书最初出版是问学出版社,当时一出来,台大有个教授就寄了一本送给我,以后广定法师就是佛教书店曾经翻印过,我不晓得你们有没有?我们图书馆在去年也曾经翻印过一次,大概印了有一千本的样子,将来如果我看有多的话,找出来送给大家。你看看人家说的,真正正法是什么样子。所以佛法里面讲求的是通权达变,它是讲这个,讲活活泼泼而不是死呆板。这个欧阳大师特别提示出来,佛教不是宗教,我们不能把它看作宗教来看待,它也不是学问,也不是哲学,你把它看作哲学也是不对的。所以他说得很好,「宗教是戒取见,哲学是见取见」,说得很好,我们愈想愈有道理。戒取见、见取见佛教都要把它去掉,见惑里面那身见、边见、戒取见、戒取见、邪见,确实不错,愈想愈有道理,所以我们要离开。我们要懂得真正的佛法是什么,他讲的不是随便说的,他是根据一切经论义理发挥出来,给我们指示出来。我们中国人从前讲宗教,宗是讲宗门,教是讲教下,跟现在的宗教的意思不一样。这是附带说这点,希望诸位留意。如果我们自己身体有病要治,小病开始治很容易恢复,如果拖久了,拖久了就很麻烦,拖久了就没有办法,小病容易治,拖不得。下面这就讲果了:
  【离垢故清净严饰。】
  『清净严饰』就是『离垢』的结果,「离垢」是修因证得的果报。你说我们读《华严经》,看到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我们读《无量寿经》、读《观经》,看到西方世界的庄严。它为什么有那么清净庄严?人家前面有修因,什么样的因,后来得什么样的果报,是一定的,因与果一定相符合,一定是相应的。
  【除惑故安隐丰乐。惑断垢除。宜乎地如琉璃也。】
  佛国土的地都是琉璃为地,琉璃类似我们世间的翡翠,就是绿色的玉,这是七宝之一。要是讲到佛国的庄严实在是说不尽,讲佛国土的庄严也并不是引起我们的贪心,那个地方太好了,我们赶紧去,贪图享受,不是的,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可是说出来,那是事实上他修因所感的果报是如是;对於那些初机、根性下劣的人,也有点鼓舞的作用,就像此地比喻里头三车鼓舞的作用,也有这个作用。可是你大彻大悟之后晓得事实,这个理与事是相应的,确实是这样一点都不假,不是骗人。西方极乐世界琉璃为地,七宝楼阁,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为地。黄金为地就像我们柏油马路一样,铺的柏油一样,人家路面上铺的是黄金的,黄金就像我们柏油一样,黄金的路面。我们想到佛国土这样殊胜,我们学佛的人哪个不想去?这想去诸位要晓得要把这个世界舍掉,不舍掉的时候不能带著这个世界去,要舍掉,心地里面舍掉。换句话说,我们的家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到娑婆世界来是作客的,千万不要在娑婆世界,在这个地方置这些产业准备在这里常住,这就麻烦。到这来是作客的,我们是客居,你果然是作客来客居的,给诸位说我拿一句俗话说,「譬喻品」,都打譬喻!你今天在这个世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可以说客观,你会看得清清楚楚,你不受欺骗、不受蒙蔽。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纯粹的客观。如果你要是娑婆世界的人,打算在这里置产业常居,在这个地方说安家立业,以此为家;换句话说,你今天在世间样样你是主观。主观是什么?主观就是执著妄想,这个观念要是转过来,确实是两种不同的看法,两种不同的感受。所以说千万不要把这个世界看作是自己的家乡,这个世界一丝一毫都不可以留恋,诸位要记住这点,然后才能真正做到出苦飞航。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下面这一段讲:
  【彼佛亦以三乘教化者。】
  这个『彼佛』就是指的华光佛,像释迦牟尼佛、像诸佛一样也以『三乘教化』。不但他以三乘教化,还给诸位说,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是「三乘教化」。怎么晓得他三乘教化?你一看经典就晓得,极乐世界有声闻弟子,无三恶道,无三恶道就有人天两道!可见得他有人天乘,有二乘、有菩萨乘,所以说极乐世界亦是有三乘教化。它三乘教化:
  【有二意。一以智慧通达权实并行。】
  这是不但诸佛是如此,菩萨、祖师大德们可以说都是效法诸佛,在教学里面必定是权实并用,当用权的时候他用权,权就是方便法,随顺众生,恒顺众生;当用真实,就用真实。如果说一昧用权而没有实,众生不会开悟;要是完全用实不用权,众生不容易接受。所以一定要能够配合得很好,完全看时节因缘,应当在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法就说什么。
  【二由因中婆罗门乞目。知菩萨行难以顿行。故立愿兼说如此。】
  这是讲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在小乘法里面,他豁然发了大心,修菩萨道了,这段故事你们大家都晓得。行菩萨道在路上碰到一个人哭哭啼啼,他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家里老人有病,现在要配药,找不到药引子,所以我很难过在这哭。」他说要什么药引子?他说「要阿罗汉的眼睛配药。」他一想好!我是阿罗汉,他说「我的眼睛好!布施一个给你去配药。」他就挖了个眼睛给他,结果挖了之后他说「唉呀!错了、错了,这个药引子要右眼,你挖的是左眼,没有用处。」於是乎那怎么办?「你不早讲,早讲我还可以留一个眼睛,好,这个眼睛再挖给他。」挖了那个人拿来闻一闻,不行这个还是不好,丢在旁边不要了,算了不要了,走了。这个舍利弗气死了,菩萨道难行,算了,我还是行小乘,不行菩萨退了心,菩萨道难行。这是什么?这是举个比喻,说个例子,菩萨道真的难行。如果说挖这两只眼睛,给诸位说,这个不是难事情,为什么?这个痛痛的一时。有些众生刚强难化,一天到晚找麻烦,一年到头来刁难,这个难!这要是没有极大忍耐的功夫,不容易。所以菩萨道难,这个比喻菩萨道难行。
  因为菩萨道难行,真正发大心、行菩萨道的人就不多。说老实话,我们今天虽然讲的三坛大戒,受了菩萨戒,比丘戒也受了,菩萨戒也受了,不但菩萨行没有,连比丘行也没有,你们细细想想,有没有比丘?比丘行都没有。真正像弘一大师讲,如果能做个出家优婆塞,那在今天就不得了。所以我们今天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