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

第47章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47章

小说: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不争论。无论什么法你的心是平的,你的心是平静,对於一桩事理的真相就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心不平,心有起伏,就是有分别执著,不能得事理的真相。大约是在民国五十二、三年之间的样子,就是五十二、三年,确实的时间我记不清楚,慈光图书馆办大专讲座,好像是第三届还是第四届的时候,这时候已经很早了,很多年以前。天主教派了四个学生,参加大专讲座,派了四个学生在那里盗法,在我们佛门里盗法。这四个学生里面有三个是大四的,将要毕业,程度很高,另外一个好像大二的样子。每天下课都到教会里面去,把我们这边情形向他们报告,每天都报告。就有同学发现来告诉我,正好我在讲座里面担任代李老师的课。李老师一面要教书,那个时候每天下午有两个钟点的研究讨论,这个讨论会是李老师主持的,以后李老师只主持了一次,从第二天起就交给我,交给我每天代他主持这个研究讨论会。研究讨论会干什么?答覆学生问题,当场提出来当场答覆。所以这个必须把精神养好,没准备的,无从准备起,不知他要问什么。
  那时候学生有一百三十多个人,於是乎有别的同学把这个事情告诉我。告诉我我就说,我听说这个事情上帝要晓得,脸上没有面子,我这个儿女跑到释迦牟尼佛那去盗法去,没面子不好看。给我这么一说,他们没有办法就站起来,四个人都站起来,都承认。我就告诉他,佛法是公开的,什么人都可以学,你们教会如果想了解佛法,又碍於情面,不好意思请法师去讲经,你们要想来参加讲座,可以先来一个公函,我们很欢迎,不会排斥你的。不能偷偷摸摸的,偷偷摸摸的上帝难为情,我这个儿女偷偷摸摸的干这个事情,不光明,不能正大光明。然后我就问他,我说你们听的目的何在?他们就提出来,他说他的教里头讲的上帝,就是佛法里头讲的真如本性,他们现在也正研究佛经,把那个上帝认为是佛法的真如本性。我说那太好了,那你要叫佛法是魔鬼,你不就叫你上帝是魔鬼了吗?这一下说了,他们就呆了。你就说佛是魔鬼,那佛既然是讲的真如本性,你们上帝就是真如本性,那你说佛是魔鬼,你就说上帝是魔鬼。我们原来是一家,你再要分的时候那你不就错了吗?然后我就老实告诉他,我向全体学生来解说,如果要说两样东西说它相同一样,或者说它不一样,这两门东西非要搞彻底。我就问他,你对於你的天主教的教义是不是彻底明了了?不敢讲。不但你不敢讲,你们的教皇也不敢讲对教义彻底明了,你对於佛法也彻底明了了吗?那更是皮毛,才听了几天你怎么敢说就相同,或者是不相同?
  在做学问的立场上,你没有资格开口,你没有资格说同,你也没有资格说不同,同与不同你没资格讲,为什么?你没搞清楚。你现在就说同,或者说不同,你这个胆子未免太大!这不是做学问。你们想想对不对?然后我又告诉他,我说在我的立场上说,可以说同。你一定问我,佛教教义我有没有搞清楚?天主教教义我有没有搞清楚?老实告诉你,我都没有搞清楚,都没搞清楚为什么可以说同?佛法里面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上帝也是众生,当然要成佛对不对?这个佛经里头有的,我说可以说同。我也可以说不同,为什么说不同?佛法成佛要明心见性,你们那个地方不谈明心见性;佛法要自己成就的,你们那靠上帝救你们,这不同。我说在我东说也对,西说也对;在你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外教到佛门里偷东西多,偷得去偷不去?偷不去,为什么?有成见。
  前些年天主教还请我在他们教堂里面讲经,我在那里讲了一个学期,以后我出国去。里面有退席的,有些修女听了二、三次不去了,以后不再来听。里面有人告诉我有人退席了。我说为什么?她们自己商量受不了,说他讲得很有道理,我们信心会动摇就不敢听。这佛法讲得有道理,听下去之后心就动摇,就不敢听了。这就是说明了这是『四辩高悬,弘宣妙法』。我在多玛斯修道院讲,我说你们的主教请我来讲佛法,要请我来讲你们那个经那就高明了。实在的我要讲他们的经,一定比他们的主教、比他们的神父讲得高明,为什么?到了我这里一切法都变成妙法,那个经是《妙法莲华 经》。在他就不是,到我这里来什么法都变成《妙法莲华 经》,这个《妙法莲华 经》本意就是这样。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就是这一本就是,错了!世出世间一切万法就是《妙法莲华 经》,包括天主教《圣经》在内,他们的经典在内,统统都是《妙法莲华 经》。所以你要是悟了,一切法没有一法不妙;你不悟,这个经本子也不妙,妙在哪里?你们说它妙在哪里?这个也不妙!所以说悟了是法法皆妙,真是奇妙无穷。这个底下几句诸位一看就懂,就不要说。底下有一个问题就是:
  【忍难弘经。以慈为首。】
  特别是在今天,今时今地,我们今天在这个地球上,在这个世界上弘经,障难太多了,我们要能够忍。你们看看虚云老和尚,他晚年,就是大陆沦陷之后,他老人家实在是大慈大悲。这个大陆沦陷的时候他曾经到香港,香港那边那些法师们、居士,都希望留老和尚在那里住,而且把他居住的地方布置得非常的幽雅,他年岁大让他在那里安居。这个地方我去看过,去参观过,就是那个时候准备给虚云老和尚住的所在。环境很幽雅,四面都有院子,还有假山,这个树木花草培植得都非常好,在香港能有那样的环境,实在太少。老和尚一定要回去,大陆上有大的劫难,他老人家回去代众生受难,是以这个心去。所以在大陆上受了许多的折磨,几次被人打得活来死去,老和尚没有一点怨言,『忍难弘经』。我们有没有这个精神?我们看看那个地方有难了赶紧要逃掉,逃难;人家在外面回去受难,你们想想,不一样!这种伟大的精神,我们要效法,虚老和尚的行谊值得我们效法。他一生所表现的都是成就人、帮助人,没有一丝毫为自己。他建了不少的道场,他有福报,信徒护法的都是有势力、有财富。他的庙建好了马上交给别人,自己就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再建;看到破烂的庙他就修,修好了都让别人,一生都做这个事情。并不是说他建了庙,庙是自己的,自己要做主持,自己要管事,他不管,建好了就交给别人,你们看《虚云老和尚年谱》,你就看到。这是在近代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不但佛经里面常常这样讲,有老和尚做出样子给我们看。这个灾难,给诸位说还没过去,还有灾难要来,我们要能够承受得了,要有大慈悲心。
  【慈忍必多功德所就。】
  这是一定的道理,你要想成就无量功德,就要修慈悲,要修忍辱。如果要不能忍,你的功德随时可以丧失掉,佛门里常说「火烧功德林」,那是什么火?瞋恚之火。所以,我们修积功德相当不容易,为什么?要从你没有发脾气这个时候起,算过来才能算;发了脾气以前的那个都烧光了,那没有了。你上午发了一顿脾气,那你上午以前的功德全烧光了;要从你发了脾气以后,心平气和,一直到现在来算,麻烦在此地。所以临命终的时候,快要咽气了发了一顿脾气,一生都完了,什么都烧光,这个事情很可怕。诸位要晓得,凡是引诱你发脾气都是魔,嫉妒你的功德,看到你修的功德,他在那煽火快烧、快烧、快烧,你也就很听话,好,我马上烧,马上烧,你说你这不是冤枉吗?不听佛的话听魔的话。所以要晓得,要认清楚!什么事情要惹得发脾气决定不发,晓得魔来了,你想烧我的功德,我偏偏不烧,偏偏不发脾气,这个功德才保得住。这是我们要提高警觉,给诸位说讲的老实话,福德是有的,功德就烧掉了。功德是什么东西?功德是定,功德是清净心。你想想看,你这个定好不容易修成,譬如念佛人讲念佛三昧,一心不乱好不容易修成了,一发脾气完了,定没有了,一心没有了。所以功德与福德,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
  达摩祖师初来的时候,那个时候梁武帝做皇帝,梁武帝一生是佛门大护法,盖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那就是梁武帝盖的,度了多少人出家。他见了达摩祖师,很夸耀他自己,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一瓢冷水浇了他,「并无功德」,真的没有功德。如果梁武帝说我的福报大不大?那达摩祖师一定说甚多,福报!你做了那么多事情,你的心还是不清净,你心不定。功德是清净心,功德是一心不乱!所以诸位要记住,我们讲戒定慧,因戒生定,这个戒要能够达到了定,戒也算是功德。如果持戒而没有能够达到定,持戒是福德;持戒达到了定,戒是功德,大家要记住。没有达到定,持戒是福德,不是功德;成就了定,这决定是功德。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全都是福德一边的事,禅定、般若是功德。六度里头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哪些是功德,哪些是福德要搞清楚。我们看有些寺庙,门口摆一个装钱的箱子,写著「功德箱」,丢几个钱它就得心不乱、就得禅定?那我得多丢几个是不是?那是福德。广种福田这个意思是对的,功德一点都没有,与功德不相干,诸位要晓得真话。外面人分不清楚,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分清楚,修福德果报是三界之内的痴福,一定要重视功德,就是重视定慧的修学。这是讲到「忍难弘经」,一定要修慈悲、忍辱,才能够成就无量功德。下课。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二十七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27
  这后面的几行,倒数第六行:
  【宝塔中有全身者。即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也。】
  这句很重要,因为我们都是不太容易在经本上,能够看得出这个意思。若不是古大德给我们这样详细的注解出来,可以说许多人都是迷惑在字里行间,不晓得佛所说的真实义趣。底下这念下去:
  【过去者。言前也。东方者。动处也。】
  这个意思前面都曾经说过。
  【言前则静。】
  说前意思是在静,说东方这个意思是在动。
  【此心非静非动。】
  动静不二,『非静非动』也就是动静不二。
  【故复过无量千万亿阿僧只世界也。】
  这是诸位对照经文意思就明显。
  【实相心宝。清净无垢。故国名宝净。清净实相。出生一切法宝。故佛号多宝。】
  由此可知,『宝净』与『多宝』,都是说我们自心的体用,自心的德用。
  【作大誓愿者。】
  什么誓愿叫『大誓愿』?
  【发心弘经。】
  这就是「大誓愿」,就是『发心弘经』,要是从事相上来说当然是弘扬《妙法莲华 经》。就如同我们中国过去天台宗所建立的,这是狭义的;广义的是指大乘一切经典,弘扬大乘一切经典这是广义的。「弘经」向下大概都是开示这个意思,要具备些什么条件?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弘扬?这些事情,概略的在前面都已经给诸位说过,诸位要是忘记也没有什么关系,我看你们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个录音机,你们可以重复再温习两遍,就不会忘记。我给大家在此地这几天,三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