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

第60章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第60章

小说: 妙法莲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共66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大师,你去看看他《文钞》,你看看他哪一样不懂,大小乘各宗各派八万四千法门,他门门都通达。我们最近讲的《弥陀经疏钞》,这是莲池大师,莲池大师要不是把世出世间法都通达,你看他的《疏钞》能写得出来吗?我们最近读的「一心不乱」这一节,你看看他所引的经论,将大小乘各宗各派的教义全都提到,一句佛号都包含。怎么个包含?人家说得头头是道,所以没有不通的!这些话都是当年李老师教给我的,他说千万不要以为老实念佛,可以把教义撇开,那是大错特错。我们细细想想,果然不错,哪一个修净土的人不是大学问!
  此地跟我们说出,『本来成佛』是讲的『法身』,历劫修行是讲的『报身』。可是诸位要晓得,报身、化身是依法身而起的作用,「法身」是体,「报身」是自受用,化身是他受用。说到这个地方,诸位必须要想到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给我们讲到三身一体,我们现前这个身体就是报身、就是法身、就是应化身。我再给诸位说,你的平等心就是法身,你的清净心就是报身,你的慈悲心就是化身,我们这一身都具备。像禅宗的大德说,我这个手像不像佛手?我这个脚像不像驴脚?这个话什么意思?上与诸佛平等,下与畜生平等,与饿鬼、地狱无有一法不平等,没有高下,没有差别,这就是法身。法是指的诸法,诸法就是身,这当然是有很深的道理在,为什么?一切诸法依正庄严,都是我们自己本性显现的影像!所以佛在《华严经》里面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为什么?都是自己一心变现之物。这个话说起来实在有些不好懂,我常常在讲席里用作梦来做比喻,如果你们把梦境想透,这个道理你能够觉悟到几分。你说我们作梦,梦里面有我们自己,梦里头也有许多人物,也有山河大地。可是你醒来仔细想想,梦里面所有的境界,是不是你自己一心变现的?全是你自己!
  你梦里头梦到好人,还是你自己变的;梦到恶人要杀害你的,还是你自己变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全是你自己变现的,你要晓得这个道理。西方极乐世界是你自己变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是你自己变的,阿鼻地狱也是你变的,饿鬼、畜生还是你变的,除了你那个一心之外,什么都没有。所以说万法唯心,佛在《华严经》教给我们「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除了你自己有什么!这是什么?这叫做法身。一切诸法都是自己变的,所以一切诸法是自己的身,法身一个。你要问什么是我的法身?你现在懂不懂?没有一法不是自己变的,没有一法不是自己身。诸位要能够悟到这个境界,你才晓得情与无情,跟我们自己这个身体是什么关系。所以从这里面悟出来之后,生出的慈悲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你们想想,同体的意思,无缘是无条件,为什么?一体,不是二体,它有什么条件!我们现在说迷失,不晓得这个事实的真相,不知道万法是自己,不晓得万法是唯心所变,在这里面起无量的分别执著妄想,造种种罪业,受种种苦报,叫冤枉!叫迷失了法身。下课了。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三十四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34
  「寂光与报土无差,法身与报身一体」,这在前面都已经说过,此地也不必再多说。后面这个几句话说:
  【此品开迹。下品显本。】
  『下品』,就是「如来寿量品」是『显本』,这是把这两品的宗旨给我们说出来。
  【惟迹与本。不出自心。】
  可见得真正追究起本源,还是在一心。
  【心滞远因。则旷劫难为成办。】
  『滞』是有障碍,心里面这个障碍是自己生的障碍,给诸位说,不是外来的,外面决定没有障碍,障碍是你自己生的,这是我们要觉悟。我们常常一切障碍都是外来的,这个找我麻烦,那个事情找我麻烦,这叫颠倒、这叫错乱。外面确实没有障碍,如果外面有障碍,外面这个法是实在的,那清凉大师讲事事无碍那就讲不通,确实没有障碍,自己要悟。
  【心能顿悟。则成佛尘点劫前。】
  这就是本来成佛,可见得这个事情,是迷悟之间的事情,除了迷悟之外都无交涉。末后这句话说得更妙:
  【未离兜率已降王宫。】
  补处菩萨在『兜率』内院,没有离开兜率已经在『王宫』诞生了。
  【未出母胎度人已毕。】
  这是不思议的境界,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我们接著再看底下「如来寿量品」,这品经在这个地方先给诸位做个简单的介绍。前面佛说到弘经,当然主要的,就是弘扬这部《妙法莲华 经》,实在讲这部经它的分量适中,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所以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佛教传到日本,日本人特别喜欢《法华经》。可是现在他也迷失了方向,日本人都念「南无妙法莲华 经」,而对於经义他不去研究,这个错误的。正如同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喜欢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他不去想,只念这一句佛号。如果是真正老实念佛,念这一声还有受用,他心可以念到清净,功夫成片带业往生。日本人现在念这句「南无妙法莲华 经」,跟我们中国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样的,是变成了口头禅,不能入这个境界。我们在此地六十个小时是讲这个经的大意,如果这个经细讲,诸位晓得天台智者大师,当年就是讲玄义,还不讲经文,玄义也是全经的大意,玄妙之义理,都讲了九十天了,九旬谈妙。人家那个九十天,给诸位讲一天讲堂是八个钟点,佛门里面讲二时讲经,这个二时是昼夜六时里面的二时,这印度的时,印度一时等於我们现在四小时,二时讲经,二时就是八个小时。一天讲八个小时讲了九十天,讲的什么?《法华经》的五重玄义,还没讲到经文。
  我们今天这些众生,哪个人有这样大的耐心?不要说九十天,九天听不到经文,那些听众都跑掉了。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讲经,时间是愈短愈好,你要说一部经两个钟点就把它讲完,那是最受欢迎的。走遍全世界大家都欢迎,他一部经两个钟点就讲完。你说一部经要二十个钟点讲完,就得要考虑,三分之二的人不喜欢听,为什么?时间太长,需要二十个钟点才讲完。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耐心,好学而没有耐心。我们今天在台湾,还有这么个清净的环境,让我们长时间的来听大部经论,这个因缘实在不容易,我们自己心里面要满足、要欢喜。为什么?这个因缘真正是开经偈里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我对我自己非常的满足,因为今天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很难再找到我们今天这个环境。
  佛讲到弘经,尤其弘扬《妙法莲华 经》,你看看连住在地底下的这些菩萨,一向都清净惯了。这个给诸位说,这个地就是寂光净土,就是寂光净土里面的菩萨他也出来了,也发愿我们要来弘经,你们想想看这味道。无怪乎弥勒菩萨起了疑问,这就是刚才给诸位说的,弥勒他代表唯识,唯识学家他可以能够到达实报土,他不能见寂光土。所以寂光土里面的菩萨出来,他一个不认识;实报土以下的菩萨他认识,表这个义趣。於是佛在此地接著来行本,说自己的寿量。从这一品经里面开悟的,自古以来是大有人在,诸位要晓得,我们今天只晓得阿弥陀佛无量寿,就不晓得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不晓得佛佛都是无量寿,更不知道自己也是无量寿。所以在这品经里面顶重要的,是希望你自己觉悟到,证得原来自己是无量寿,与佛没有差别。既是无量寿,你想想看看,有什么生死?法身无量寿,报身无量寿,应化身还是无量寿。如果在这里面,诸位要是能得到几分消息,对於佛所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就不疑惑,这才有个门可入;否则的话,真是连入门之处都没有。佛说真实法我们不晓得,说方便法我们能懂,说真实的就不能懂,那我们想想我们的业障有多重?此地一开端,这统统都是经里面所说到的:
  【弥勒据伽耶近迹。以难其本。】
  『伽耶』这是佛出生的所在,现在有很多人到印度去朝圣,这个伽耶大塔就是世尊的纪念塔,建筑得也非常的壮观。这就是代表世间人的看法,世间人只看到应化的这一个阶段,不知道佛的本迹因缘。所以提出种种的疑难。
  【如来据寂光本果。以破其迹。】
  示现的这是迹象,众生执著在迹象上,所以不能够了解佛的根本;换句话说,也就是不能够了解诸法实相。佛说这品的目的,底下几句话说得很明白,这就是这一品的宗旨之所在。
  【欲令后之学者各悟本分。以绝外慕。】
  这个几句话太重要,如果你自己要是悟到你自己的本源,你对於外境不会再有攀缘之心。这个慕就是攀缘,羡慕之心,你见到释迦牟尼佛不羡慕他,见到阿弥陀佛也不羡慕他,见到说七宝宫殿黄金铺地不羡慕,你的心清净,不再向外攀缘。这个时候怎么样?就随缘,随缘多自在,攀缘太苦!『外慕』苦,这个世间常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说什么?说你心往外攀缘那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心不向外缘,随缘度日,那个境界就不一样了,那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事事如意,没有一法不如意。为什么?不向外缘就事事如意,向外缘才是事事不如意。所以我常常劝导大家,学佛的人有弘愿,学佛的人没有攀缘的心。如果没有愿,自度度他都不能圆满;如果你要有攀缘的心,自度度他毕竟障碍,这有障碍!所以攀缘的心决定不可以有。度众生的愿向哪里求?向自己清净心中求,我们自己的心清净,就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可见得实际上外面没有佛菩萨,刚才说过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都是自性变现的,与诸佛菩萨感应就与一切众生感应。众生有福的时候道场就现成,众生没有福报的时候求也求不到,哪能求得到?诸佛菩萨要来建一个道场难不难?不难。为什么不建道场?你要是想,我们这些可怜的众生这么苦,佛菩萨为什么不建个道场来领导我们修行?
  我可以老实告诉诸位,如果你有修行的资格,佛菩萨自然建道场来。佛菩萨建了道场,你要是到那里修行,你还是自生烦恼;换句话说,不够条件,本身不具足。本身具足,佛菩萨就现前,你一个人具足条件,你一个人你自己晓得,道场现前;大众的因缘成熟,那就有丛林出现。大概在二十年前,无上法师在青草湖建了个念佛堂,供养这些念佛的同修们,你看看念佛堂一直建了到今天,有没有人去念佛?一个也没有。建好了之初,我晓得有几个人在念佛,没念几天大家在里头吵架,一哄而散。可见得现前这个阶段,众生的福德因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的时候怎么办?要成熟自己这要紧,不能利益众生,就要利益自己;众生不能利益,自己也不能利益这就错了。所以先要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了,等待时节因缘,这个事情不能勉强的,你要等待时节因缘。有一个人肯学的教一个人,有两个人肯学的教两个人,不一定要人多!前天我们有一个老同学甘贵穗,大概刘居士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