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

第10章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第10章

小说: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他要求按苏联模式消灭资本

    ①引自耶。雅盖沃:《通向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1984年华沙版,第111页。

 59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4

    主义和小商品经济。

    哥穆尔卡等驳斥了上述不顾波兰历史传统和民族特点的左倾教条主义观点。他说:“目前我国具有人民国家的性质,最重要的任务是坚定地沿着人民民主的路线走下去”。

    ①

    波兰工人党“一大”批准了哥穆尔卡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通过了政治决议和经济决议。人民民主道路为全党所接受,成为全党的行动纲领。一届一中全会选举哥穆尔卡为总书记。

    1946~1947年,以波兰工人党为首的民主阵线在全民投票和立法议会的选举中获得胜利,资产阶级反对派遭到失败。

    “谁战胜谁”

    的问题在政治战线上获得解决。

    在波兰工人党内,又出现了对“波兰道路”的争论。明兹等人把商品经济和市场视作祸害,要求消灭由三种经济成分组成的混合经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在政治上,明兹等人要求建立苏联式的一党制和无产阶级专政。他们的言论再一次受到哥穆尔卡的批评。

    1948年,国际冷战形势的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变化,导致了波兰工人党党内危机的发生,以贝鲁特为首的党内教条主义者,在外部力量的帮助下,终于在1948年八九月中央全会上,推翻了总书记哥穆尔卡的领导,抛弃了工人党“一大”

    确立的根据波兰特点制定的人民民主路线,全盘接受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1948年8月31日至9月3日,波兰工人党在华沙召开

    ①同上书,第117页。

 60

    84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中央全会,由贝鲁特作《关于党的领导右倾民族主义倾向及其克服办法》的报告,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党的领导右倾民族主义倾向及其克服办法的决议》。

    哥穆尔卡的“右倾民族主义错误”的主要罪状有两条:第一,他反对建立共产党情报局,对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持不信任态度,对苏联共产党和南斯拉夫共产党的争论采取调和妥协的态度;第二,他提出“通向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

    ,没有说明它是“建立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的共同道路”

    ,他还反对1948年6月情报局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对农村阶级斗争熟视无睹,实际上是助长了资本主义因素。

    中央全会解除了哥穆尔卡总书记的职务,选举贝鲁特为总书记,处分了犯有“右倾民族主义错误”的克利什科、洛加—索文斯基等中央委员。

    1948年波兰工人党八九月中央全会是战后波兰历史的转折点,它给波兰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第二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经济政策

    一、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波兰工人党在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着手建立反法西斯民族阵线。

    1943年1月15日,波兰工人党中央发表了致波兰政府驻国内代表处的公开信,号召一切爱国力量为赶走德寇而团结抗战。

    这封信没有得到流亡政府和国家军方面的响应,因为他们把波兰工人党看作“苏联代理人”。

    自从1939年9月17日苏军越过苏波边界并占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后,

 61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4

    波兰流亡政府就开始奉行“两个敌人”的政策,不承认1939年9月17日以后的波苏边界。

    波兰工人党继续为建立民族阵线而努力。

    1943年2月,哥穆尔卡以波兰工人党和人民近卫军的名义同波兰流亡政府和国家军的代表斯。帕甫沃夫斯基举行会谈。由于双方在战后波苏边界问题上意见分歧,谈判失败。

    1943年4月25日,苏联政府鉴于波兰流亡政府坚持1939年的苏波边界和当时出现的“卡廷事件”

    ,断绝了同波兰政府的外交关系。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德黑兰召开会议,讨论了彻底击败德国和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斯大林同罗斯福和邱吉尔就未来波兰边界问题达成初步协定,即未来的波兰将处在奥得河和“寇松线”之间。

    “寇松线”是指波苏战争期间(1919~1920年)由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建议的分界线,即以布格河划分波苏边界,在北部把比亚威斯托克地区划入波兰版图。

    1943年底,波兰工人党决定建立没有流亡政府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阵线和人民政权。

    12月31日夜,代行议会职能的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在华沙建立。

    第一次会议选举了主席团。

    鲍。贝鲁特(波兰工人党)当选为主席,爱。奥苏布卡—莫拉夫斯基(波兰社会党左派)当选为副主席。瓦。柯瓦尔斯基(农民党)

    等当选为主席团委员。

    会议决定在人民近卫军和部分农民营的基础上建立人民军,任命米。罗拉—日米尔斯基将军为人民军总司令。不久,旅苏的波兰爱国者联盟承认全国人民代表会议为波兰人民唯一的合法政权。这样,在波兰出现了两个平行而对立的政权:一个是得到苏联支持的在波

 62

    05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兰本土的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另一个是英美支持下的伦敦波兰流亡政府。

    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的建立,在流亡政府中引起了一片惊慌。西科尔斯基将军已于1943年7月4日因座机失事遇难。

    新任总理、右翼农民党人斯。米科瓦伊奇克发表广播讲话,声明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

    1944年7月20日,苏联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同它并肩作战的波兰第一军强渡布格河,开始解放波兰本土。

    7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团和波兰爱国者联盟代表会晤于莫斯科,双方决定建立全国人民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并起草了《告波兰人民书》。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由15人组成:波兰工人党5人,农民党4人,波兰社会党3人,民主党1人,无党派人士2人。由左翼社会党人爱。奥苏布卡—莫拉夫斯基担任主席兼外交部长,副主席是共产党人、波兰爱国者联盟主席万。华西列夫斯卡和农民党人安。维托斯(兼农业和土改部长)。其他主要成员是:国防部长米。罗拉—日米尔斯基,情报和宣传部长斯。英德里霍夫斯基,公安部长斯。拉德凯维奇(以上均为波兰工人党)

    ,国民经济和财政部长扬。斯。哈纳曼(波兰社会党)。

    1944年7月22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在刚解放的赫尔姆发表《告波兰人民书》,史称“七月宣言”。这一宣言向波兰和世界人民宣告波兰人民政权的诞生。

    宣言宣布:“全国人民代表会议是波兰政权唯一合法的源泉”

    ,“伦敦流亡‘政府’及其在国内的代表机构是欺世盗名

 63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15

    和非法政权“。

    ①宣言确定彻底击溃法西斯德国是人民波兰的主要任务。宣言提出了通过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没收德寇财产,接管大中工业、银行、交通运输等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宣言还提出以民族分界线划定波苏边界,以奥得河和马日茨—尼斯河为波德边界。宣言宣布波兰对外政策的原则是同苏联结成永久的同盟。从8月1日起,卢布林成为波兰的临时首都。

    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成立和全国的即将解放,加剧了两个阶级争夺全国政权的斗争。波兰流亡政府及其在国内的代表处和国家军的领导人,力图在苏波军队到来之前占领首都,迫使苏联政府承认他们是波兰唯一的合法政府。

    为此,他们发动了华沙起义。

    起义从1944年8月1日开始。

    由于力量悬殊,在坚持了63天后,起义遭到血腥镇压,有20万军民牺牲。

    一座美丽雄伟的华沙城被变为废墟。

    在1944年7月到12月底间,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在解放区建立了省、县、市、乡各级人民会议,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获得巩固,而伦敦流亡政府却发生分裂。在邱吉尔的压力下,流亡政府总理斯。米科瓦伊奇克同意同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谈判,但是政府的多数部长仍坚持对苏联和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采取“强硬方针”。

    11月29日,斯米科瓦伊奇克辞去了总理职务,农民党退出了政府。由右翼社会党人托。阿尔齐舍夫斯基担任总理的流亡政府几乎处于分崩离析状态。

    1944年12月31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波兰共

    ①《告波兰人民书》译文见《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12期。

 64

    25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和国临时政府。该政府是四党联合政府,由17名部长组成:波兰工人党5名,波兰社会党5名,农民党5名,民主党2名。

    总理是爱。奥苏布卡—莫拉夫斯基(社会党)

    ,第一副总理是瓦。哥穆尔卡(工人党)

    ,第二副总理是斯。雅努什(农民党)。

    1945年1月4日,苏联政府承认临时政府。

    1月17日,华沙解放。

    临时政府所在地迁至华沙。

    5月初,苏波军队解放了全国领土。临时政府执掌全国政权。

    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雅尔塔举行的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会议,对波兰边界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决定。

    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关于波兰边界议定书上指出:“三国首脑认为,波兰的东疆,当依照寇松线,而在若干区域应作出对波兰有利的自5公里到8公里的逸出。他们承认,波兰必须在北方和西方获得广大的领土上的让予”。

    ①三国首脑认为,临时政府应在更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吸收波兰国内外民主领袖予以改组,这个政府应定名为民族统一临时政府。

    在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美国、英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克拉克—凯尔的斡旋下,以贝鲁特为首的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和临时政府代表团同斯米科瓦伊奇克等国内外政治家于1945年6月17日至21日在莫斯科就建立民族统一临时政府达成了妥协。

    6月28日,民族统一临时政府成立,由21名成员组成:波兰工人党7名,波兰社会党6名,农民党6名(其中米科瓦伊奇克集团4名)

    ,民主党2名。

    总理仍是爱。奥苏布卡—莫拉夫斯基,副总理是瓦。哥穆尔卡和斯。米科瓦伊奇

    ①见《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编第1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9页。

 65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35

    克。

    民族统一临时政府立即得到苏美英法中五大国的承认。

    与此同时,西方大国撤销了对伦敦流亡政府的承认。政权问题终于得到了有利于人民的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