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

第98章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第98章

小说: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月19日,阿独立工会号召全国工人罢工,声援绝食学生。

    20日,地拉那数千人,乃至数万人涌向市中心广场,推倒和砸坏了霍查塑像。同时,在都拉斯和科尔察市也发生了此类事件。此后,地拉那等城市继续发生骚乱,军警和示威群众发生冲突,互有伤亡,全国形势顿趋紧张。

    这些风潮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民主党步步进逼,劳动党节节败退;各次风潮均以劳动党作出退让,民主党如愿以偿而告结束。

 626

    41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在经历了接二连三的风潮冲击以后,阿尔巴尼亚于191年3月31日举行了人民议会换届选举,这是阿解放以来的第一次多元差额选举,也是一场劳动党和民主党之间夺权和反夺权斗争的重大较量。民主党自它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公开宣布,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击败劳动党,“以和平手段”夺取政权。

    选举结果,在全部250个议席中,劳动党得169个,占676%;民主党得75个,占30%;希腊少数民族民主联盟得B5个,老战士全国委员会得1个。

    可见,劳动党获得了大多数席位,取得了这次大选的胜利。但出人预料的是,阿利雅落选,仅得票3625%。

    不过,在4月30日举行的人民议会上,B他当选为共和国首任总统。

    5月4日,根据总统不得担任其他职务的规定,阿劳动党九届十七中全会决定解除阿利雅劳动党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和中央第一书记职务。从此,阿劳动党“九大”

    (1986年11月)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已不复存在,以法托斯。纳诺为代表的一批新人登上了阿尔巴尼亚政治舞台。

    新选举产生的人民议会,由于各党议员对宪法草案意见分歧难于弥合,不得不于4月29日先通过《宪法主要条款法》。该法把“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改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宣布阿为“民主法治国家”

    ,实行三权分立和“政治多元化”

    ;国家经济建立在所有制多样化、所有经济实体自由经营和国家调节作用的基础上。

    此后不久,即191年6月10~13日,阿劳动党召开“十大”

    ,决定改组为社会党,并宣布,社会党“放弃马克思

 627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516

    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会后,它正式宣布自己是“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理想的全民党”。这样,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最终退出了阿尔巴尼亚政治舞台,阿尔巴尼亚现代史上经历了整整50年的劳动党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经过这一年多的斗争和动荡,尤其是191年,阿尔巴尼亚出现了工人不出工,农民不下地,职员不上班,学生不上学的状态。国家生活处于瘫痪状态。自191年起,阿尔巴尼亚居民口粮靠外国紧急救济,冬天取暖靠砍伐路边大树。民主党承认,“这个国家只差一步就要陷入灾难之中”。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阿尔巴尼亚于192年3月22日提前举行了人民议会大选。结果,民主党在议会140个席位中赢得92个,约占657%。这样,民主党获得大选胜利,从而B作为阿解放近48年来第一个非共产党登上了执政党的宝座。

    民主党之所以在大选中获胜并上台执政,除利用劳动党的错误外,得到美、德、意等西方国家的物质和道义上的援助。

    此后,它就亮出了“反共”旗帜,宣布民主党,“是阿尔巴尼亚最大的反共力量,同时是阿民主进程最大的领导力量”

    ①,而“美国是(阿)推翻共产主义的决定因素”

    ②。

    ①阿民主党主席塞拉米在党的“二大”

    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193年12月8日,载阿《民主复兴报》193年12月9日。

    ②阿总统贝里沙对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的贺电。

    193年1月20日,载阿《民主复兴报》193年1月23日。

 628

    61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第七章南斯拉夫全面危机的总爆发——南共联盟解体和南联邦瓦解

    第一节 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80年代南斯拉夫长期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生产停滞和滑坡,使得原来与西方国家之间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日益扩大。

    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深感不满。南共联盟作为唯一的执政党长期未能扭转局势,党的威信下降,党员人数减少,青年人尤其是发达地区的青年人不愿入党。各地持不同政见者乘机大肆活动,纷纷成立组织,要求进行根本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行政治多元化,确立多党制,举行自由竞选,从刑法中去掉“敌对宣传罪”。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面临生死考验。

    1988年末和1989年初,在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等发达地区,先后成立了各种政治组织和协会。它们有的宣布参加南斯拉夫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统一战线组织)

    ,在其内部与共盟争夺群众;有的宣布不参加社盟,不承认共盟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引导作用,公开与共盟唱对台戏。

 629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16

    当时南党政领导人曾公开反对实行多党制。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主席舒瓦尔在1988年底说,“实行多党制将导致更大的冲突”

    ,会产生“多政治中心的、封闭的和分割的社会”。

    南联邦主席团也发表声明说,南宪法禁止反对党的存在,联邦主席团将坚持要求国家主管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

    可是斯洛文尼亚共盟中央主席团在1989年3月6日的文件中主张结束一党制,实行多党制。克罗地亚共盟领导人拉昌认为,南共联盟应拒绝“垄断和指挥一切”的社会作用,“日益减少权力因素”

    ,“不以统治党的形象出现”。贝尔格莱德市社盟主席团建议南社盟尽早就多党制问题开展自由讨论。

    4月14日舒瓦尔也改变论调,在南共联盟中央全会上说,政治多元化是南共联盟改革的基本先决条件之一,南共联盟国必须放弃执政垄断,否则将无法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

    在东欧邻国政局剧变的影响下,南共联盟在1989年10月21日的第28次中央全会上,面对各地反对派政治组织纷纷出现的既成事实,在《政治体制改革提纲》中决定把多党制引进南斯拉夫政治生活。

    190年7月25日南联邦议会通过了《政治结社法》,正式实行多党制。

    在此前后,各共和国也制定了类似的法律。

    这些法律规定,申请成立政党所需的公民人数:联邦和塞尔维亚为100人,黑山为50人,克罗地亚和波黑为30人,斯洛文尼亚为20人,马其顿只需10人。法律规定,各政党不得以暴力破坏宪法制度,不得损害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侵犯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不得煽动宗教、种族和民族偏见,不得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者的党徽和名称,不得

 630

    81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接受外国法人和自然人的捐助或匿名捐助。

    实行多党制后,各地一下子出现了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政党。其中少数是在联邦登记的全国性政党,多数是在各共和国登记的地域—民族性政党。各种已经成立的反对派组织取得了合法地位。战前在政治舞台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党派纷纷复活。具有保皇色彩和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也大肆活动。尤其是各种民族主义政党,打着代表和维护本民族利益的旗号,宣扬民族沙文主义,竭力扩张势力。联邦总理马尔科维奇也自立门户,以坚持改革和维护南联邦统一为号召,成立了南斯拉夫改革力量联盟。各反对派组织为了在共和国议会选举中与南共联盟机相抗衡,结成了种种政治联盟。

    实行多党制后,马上就出现各政党地位平等的问题。各反对党要求从宪法中取消关于南共联盟是“思想上和政治上有组织的引导力量”的规定。由于政治形势发生变化,这一规定不言而喻已经失效。

    各政党的基层组织都设在地方上,在地区里开展活动。

    反对党要求取消共盟在企业、机关和军队中的组织,实现“企业非政治化”

    、“国家机关非政党化”和“军队国家化”。这些要求已在190年逐步实现。4月5日南经济联合会主席宣布,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市场经营和自由交换劳动的基本主体,它不应成为争夺权力的政治斗争场所,因此在企业中不成立任何政党组织,南共联盟也不例外。

    4月19日南联邦政府决定,联邦国家机关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应对所有政党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南共联盟组织应退出联邦机关。到11月5日,联邦国家机关中的共盟组织(有15万盟员)已B

 631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16

    停止活动。在南人民军部队中,如果共盟组织继续存在,其他党派势必也要求打入,这将威胁军队的内部团结和改变军队的全南斯拉夫性质,因此在190年12月17日军队中的共盟组织也停止活动。

    实行多党制后,各反对派联盟充分利用国际的有利形势,国内的经济困难和共盟的失误,大肆攻击共盟的政策,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煽动狂热的民族沙文主义,以便笼络群众,向共盟夺权。

    第二节 南共联盟的解体

    在经济困难、政局动荡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南共联盟内部形成了以共和国共盟为基础的东西两大对峙的集团,它们在党的体制改革问题上意见截然不同。西部的斯洛文尼亚共盟和克罗地亚共盟认为,各共和国共盟应是独立自主的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有各自的纲领和章程,它们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组成南共联盟(即“联盟的联盟”)

    ,在南共联盟内部取消民主集中制,代之以协商一致和民主统一。

    东部的塞尔维亚共盟、黑山共盟和伏伊伏丁那共盟则坚持南共联盟应保持组织上的统一,反对“联盟的联盟”

    ,不同意取消民主集中制原则。

    190年1月20日召开了南共联盟非常第14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主旨是确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政治原则,制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南共联盟改革的纲领性方针。会上斯洛文尼亚共盟代表提出把南共联

 632

    02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盟改组为“联盟的联盟”的动议,被多数代表否决(169票赞成,165票反对)。

    斯共盟代表团集体退出代表大会,使准备好的大会文件无法通过,会议被迫中断。

    斯洛文尼亚共盟退出代表大会后,在1月23日发表声明,冻结与南共联盟的关系,宣布14大的一切决议对它均无约束力。

    2月11日克罗地亚共盟也宣布,只有在南共联盟放弃民主集中制并允许党内存在政治竞争倾向的条件下,克共盟才留在南共联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