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 >

第26章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第26章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克思早就听说过恩格斯的一些事情,而且对他敢于同情工人阶级、违背父亲意志办事表示赞赏。但在这个时候,马克思刚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说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中的“自由人”组织来往甚密,而“自由人”组织是一个只会说空话、骗取别人信任、自吹自擂的组织,所以马克思对之非常不满。因此,当他与恩格斯见面后,感到恩格斯也名不符实,他同情工人阶级的生活,只不过是一时的兴致所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所以,他就很不热情地与恩格斯作了简短地交谈。
   1842年11月,恩格斯受父亲指派到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去,这对于恩格斯来说,无异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为他早就听说英国工人运动声势很大,他有心看一下英国工人是如何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与资本家作斗争的,他预感到,为了生存与权利,全世界的工人即将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剥削者,推翻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
   于是,他高兴地来到英国工业的中心城市曼彻斯特。到了曼彻斯特以后,恩格斯发现,英国工人运动确实走在了世界工人运动的前列。他们为了自由、平等、幸福,已长时间与资产阶级在作斗争。斗争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就是实现《人民宪章》。
   当恩格斯来到这里时,几百万工人正在组织集体签名,要求英国议会批准通过这个宪章的实施,让每个工人都有选举权。恩格斯也积极地加入他们的斗争行列,与他们一道,争取工人的平等权利。
   不但如此,恩格斯还从更高一层入手,努力从理论方面反映工人所遭受的痛苦、揭露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的本质。他几乎每天晚上都去访问工人,了解工人的斗争情况、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思想、愿望,还积极参加了“宪章派”所组织召开的各种会议,以实际行动支持工人们的斗争。
   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反映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愿望和斗争的一篇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终于完成了,恩格斯把它寄给了法国《德法年鉴》的主编马克思。
   马克思非常高兴地阅读了恩格斯的这篇文章,认为它能够非常及时地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就把它刊登在《德法年鉴》上,并给恩格斯回信,希望他能再详细地反映英国工人阶级所面临的问题。不久之后,恩格斯就查阅了大量的官方文件资料,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
   在这部经典性著作中,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彻底解放,就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战斗,去推翻资产阶级所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
   这部著作为以后的工人阶级斗争指明了出路,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工人阶级的解放点燃了指路明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惊天动地的红色宣言 


   “他们一直在坚持他们的意见,态度很坚决,我们该怎么办?”
   “我认为,我们应该盛情邀请他们,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这对我们同盟的未来有莫大好处!否则将是不明智的。”“不,那样将改变我们同盟的性质,那也是不堪设想的!”“没有什么不堪设想的!既然我们的同盟有不少缺点,而他们的思想体系是正确的,那么,抛弃落后的东西代之以进步的观点又有什么遗憾呢?”
   这是1847年发生在“正义者同盟”总部的一场争论,争论非常激烈,争论的问题是:是否全盘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进而改组“正义者同盟”。因为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是“正义者同盟”盟员,所以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又因为这是本同盟高层人士会议,所以会议开得激烈而又严肃。
   最后,“正义者同盟”中的先进人物从全局着眼,以多数赞成的表决结果同意了接受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的方案。并立刻全权委托同盟代表约瑟夫·莫尔前往布鲁塞尔和巴黎,与马克思和恩格斯面谈、盛情邀请他们。
   “我们可以接受邀请,并全力配合你们的工作。但只有一个条件,你们必须同意。那就是,同盟必须摒弃原有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因为这类做法是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无产阶级的事业相抵触的。”
   莫尔见到住在布鲁塞尔同盟街5号的马克思时,马克思仍然态度坚决地说道。
   “可以,请您看一看,这是我们同盟全体领导成员签名的‘委托书’,我们同意全部采纳您的意见,并邀请您和恩格斯先生为我们同盟——啊,今后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同盟了——写一个宣言,正式改组它!”
   莫尔说着,双手交给马克思一封集体签名的信件。信中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请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同盟。
   “可是,恩格斯现在还在巴黎。”
   “这个没问题,我马上就去把您的意见传达给他。”“好吧,谢谢你们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把这件事作好,因为其意义非常大!”
   马克思说完伸出双手,与莫尔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在关心着“正义者同盟”的活动,因为当时在欧洲的许多工人团体和共产主义小组中,“正义者同盟”影响最大,而且其思想、宗旨也较为进步。同盟在欧洲各国都有会员。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有意参与他们的工作,只不过时机不到。而且,同盟中陈旧的宗派主义传统很严重,要参加的话,必须彻底改组,使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领导组织,让它带领全世界无产阶级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改造世界。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全面改组同盟作了充分的准备。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一切基本准备就绪了。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因为经济困难,马克思未能出席。恩格斯根据事先同马克思商量的好计划,与威廉·沃尔佛一起指导了同盟的改组工作。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大会决定把“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还通过了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的章程。章程已经删除了旧章程中所有过去秘密活动时和宗派活动时遗留下来的东西,而代之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其第一条明确规定了同盟的行动目的,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型社会。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建议,同盟原有的口号“人人皆兄弟”予以废除,代之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的、富有战斗意义的伟大口号。
   这样,一个最具进步意义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诞生了,此后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同盟成立后,为了避免反动势力的迫害,其活动仍然是秘密的。同时,为了扩大阵营,同盟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组织建立了一个“工人教育协会”,又把《德意志——布鲁塞尔报》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宣传阵地。1847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还组织了一个“国际民主协会”。这些,都是公开的群众性组织,其目的是教育和组织革命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经过马克思、恩格斯和同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1847年12月29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席了会议。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新的《章程》和制订纲领。大会共开了10天。早在两个月前,同盟中央委员会曾用一种问答的形式写成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的象征》,同盟把它分发给全体成员讨论。因为这份纲领还具有不少空想成份,如把共产主义看成是思想家的发现。为此,恩格斯又草拟了一份纲领,也是用问答体,名为《共产主义原理》。新章程的讨论比较顺利,但在讨论纲领时,第二次代表大会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耐心地做了宣传和解释工作。渐渐地使代表们的意见趋向一致。最后,大会同意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并且决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宣言,作为共产主义同盟的行动纲领。同时,也作为同盟的重要文件,向全世界公开发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共产主义原理》中的基本观点,在大会结束以后,积极投入新宣言的写作,不久,《共产党宣言》顺利完成了,并于1848年2月在伦敦正式出版发行。《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总纲领。它着重阐明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客观规律,明确规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和目的,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思想。
   《共产党宣言》的结尾,马克思、恩格斯豪迈地宣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最后,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为《宣言》庄严的结语。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很快就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者从此可以用崭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资本论》的诞生 


   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们认真地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从中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这对于指导今后的工人运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马克思领导了工人运动,他也成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1849年夏末,马克思第四次接到“驱逐出境”的命令,以前,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为此,马克思曾愤然退出普鲁士国籍,要做一个没有国籍的“世界公民”。
   马克思在巴黎住在百合花大街45号,这一天,几个警察奉命向他宣读了驱逐令,这对于当时的马克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并不是因为法国不欢迎他,而是因为他此时正陷入“财政危机”,自己家的所有积蓄已全部用作革命经费,连家俱也早已变卖,仅有的一套银质餐具也送进了当铺。而且,妻子燕妮又即将分娩,此时被赶走,困难可想而知。
   但是,既然不为反动派所容,就只有另奔他国了。马克思携带全家,变卖掉所有日常用品,来到了著名的雾都伦敦。来英国之前,马克思一家是两手空空,到了伦敦,仍然是身无分文。因此,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迫举家迁移。
   开始,他们住在伦敦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这对马克思一家来说,简直是不让他们吃饭了!因拖欠房租,房东叫来了警察,收走了马克思一家的全部东西,甚至连婴儿的摇篮、女儿的玩具也没留下。
   他们搬进了累斯顿大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