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 >

第8章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第8章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中等身材,苍白瘦削,有些虚弱。一双深陷的眼睛,时而热情滚滚,喷射出太阳一般的光辉,时而又若有所思,显得镇定深沉。
   只听他慷慨激昂地说:“我反对在宪法中规定国王有否决权。如果大多数人的政治权利被剥夺,那么,《人权宣言》中说的权力归人民就是虚伪和欺骗!是谁完成了我们的光荣的革命呢?难道是一些名人和富人吗?不!只有人民才想革命,只有人民才能完成革命。”
   台下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这位演讲的人就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最杰出的革命家罗伯斯比尔。
   1758年5月6日,马克西米连·罗伯斯比尔生于法国北部阿尔土瓦省的首府阿腊斯城。祖父和父亲都是律师。罗伯斯比尔11岁到巴黎上学。当时巴黎有许多反封建的启蒙思想家,比如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他尤其崇拜卢梭,把卢梭看成是自己的导师。1778年,罗伯斯比尔进入巴黎大学的法律系,他亲自拜访卢梭,受到卢梭热情接待,两人倾心长谈,这对他以后从事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
   1781年大学毕业后,罗伯斯比尔回到阿腊斯当律师。他熟悉法律,思想敏捷,口才出众,同情穷人,经常无偿为平民辩护,很快成为阿尔土瓦省的名人。1788年,他被推选为阿尔土瓦第三等级代表参加会议。起初,这个外省青年并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他在制宪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激昂的演说,提出消灭等级特权,保障人权,出版和信仰自由,代表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名字在人民中很快流传开来。在革命初期,巴黎有很多革命俱乐部,以雅各宾俱乐部最为有名,因为其成员经常在圣雅各教堂开会,所以人们称他们雅各宾派。罗伯斯比尔是该俱乐部成员,后来他又成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他主张彻底消灭封建专制,建立一个真正人人平等的共和国,因此,他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日俱增。
   1791年6月,国王路易十六企图逃亡国外勾结外国反动势力镇压法国革命,结果被群众抓获,罗伯斯比尔主张严惩国王,废除君主制,但被保守的君主立宪派拒绝。但罗斯伯比尔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他说:“我已决定把我的生命贡献给为真理而作的斗争。”
   这时,奥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联合发表宣言,宣称要派军队惩罚“罪犯”,恢复法国的“君主统治”。外国的专制势力企图武力干涉革命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而国民公会中的保守派竟然无动于衷。罗伯斯比尔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发表演说,鼓励人民捍卫革命的成果,他说:“我们或者重新堕入以前的奴隶制中,或者重新拿起武器!”他的这句话成为传送一时的名言,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1792年春天,普奥联合出兵进攻法国。战争一开始,法军就遭到惨败,因为国王和王后早把作战计划送给了敌方,贵族军官,不是叛变投敌,就是有意怠战。法军节节败退,革命面临空前的危险。
   雅各宾派的三个主要领导人罗伯斯比尔、马拉、丹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保卫祖国的呼声,罗伯斯比尔说:“战争一旦开始,就必须是胜利的。”丹东在立法会议上作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就要响起的警钟并不是警报,而是袭击国家敌人的号令。要战胜他们,诸位,我们必须勇敢,勇敢,再勇敢,法国就能得救!”这几句话获得两次热烈的掌声,并成为流传至今的名言。
   法国人民勇敢保卫祖国,各地的义勇军纷纷开往前线,最终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土。
   1792年8月,国王路易十六被人民逮捕,全国上下一致要求审判国王。执掌政权的吉伦特派,故意拖延时间,不审判国王,说什么“国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民公会无权审判“国王”。等等。他们咒骂罗伯斯比尔是“独裁者”,马拉是“独裁的鼓吹者。”
   这年10月,人们发现了路易十六藏在王宫后面墙壁里的秘密文件柜,里面全是路易十六写给逃亡在外国的法国贵族的信,命令他们想法“邀请”普奥等国军队进攻法国,而他自己则宣称要“重新掌权”。路易十六叛国和反对革命的罪行暴露无遗。
   1793年1月15日晚上,法国议会大厅里召开国民公会表决对国王路易十六的判刑问题。表决的方法叫“唱名表决”,由议长对700多名议员,被点到的议员逐个上台发表意见。当点到罗伯斯比尔,他步伐矫健地步上台,握紧拳头,以充满哲理的语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不能蹂躏真理和正义,而把暴君的生命看得比普通公民还重要。我不能玷辱智慧,而把这罪大恶极的人从理该灭亡的命运中拯救出来。我投票赞成死刑。”
   表决整整进行了两天三夜,大多数议员赞成判处死刑。1793年1月21日,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处决国王是法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引起了欧洲各国反动君主的极端仇恨。1793年春天,普鲁士、奥地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法军在敌人的大举进攻下,节节败退。国内到处发生保王党叛乱,革命形势非常危急。1793年5月31日,巴黎警钟又一次敲响,人民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掌权的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
   雅各宾派的首领罗伯斯比尔,面对国内外的危急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很快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但是,这时雅各宾派内部发生了危机。三位领袖人物中马拉被反动派暗杀,丹东变成了暴发户,丧失了革命斗志,反对罗伯斯比尔的政策,结果被处决。为了镇压反对派,罗伯斯比尔采用恐怖政策,通过了改组革命法庭的法律,规定可以随意处死反对派。从1994年6月10日起,平均每天处死50人。这样做的结果,使雅各宾派陷入孤立的处境,给了反对派分子可乘之机。
   1794年7月27日,法国的“共和历”共和2年热月9日,罗伯斯比尔,圣鞠斯特等人在国民公会的会场上被捕。第二天清晨,罗伯斯比尔等人未经审判便被送上了断头台。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为“热月政变。”
   “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专政,法国大革命的高潮也随之而结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刽子手·国王·断头台 


   1793年1月21日,刽子手亨利·夏尔显得特别兴奋,天刚蒙蒙亮,他就从床上爬了起来,洗漱完毕,穿上红色制服,头戴高帽,准备去“上班”。他绰号叫“巴黎先生,”不知有多少人在他手下做了鬼!但今天却非同往日,因为今天要杀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大概因为紧张,也可能是过于激动,亨利头天晚上一夜没合眼,但他一点也不感到困倦,照样和往常一样精神头十足。走在巴黎街头,亨利不知怎么了,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曾祖父桑松·夏尔,“当初我那曾祖父选择干刽子手这个行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的后代会亲手杀了国王吧?!”亨利在心里说,不禁有些得意起来,心头竟然涌上一种职业自豪感。
   要说到亨利·夏尔的曾祖父桑松·夏尔选择刽子手这个职业,还真有点传奇色彩呢!
   桑松原是路易十四手下的近卫军军官,出身贵族。真是姻缘巧合,有一次桑松到巴黎郊外骑马,突然从马上摔下来,人事不省。他被人救起来,送到附近的一所房子里,主人的女儿名叫玛格丽特,长得漂亮迷人,又端庄大方,对桑松悉心照料。桑松一见到玛格丽特马上忘了伤痛,对她一见钟情,不禁坠入情网。在热烈的初恋中,桑松只想到和姑娘频频约会,花前月下,消磨美妙的时光。至于说姑娘家里情况怎样,父亲是干什么的,他一点也不关心,所以从来没问过自己的恋人。
   正巧有一天,桑松从巴黎的“咸井广场”经过,当时那是处决犯人的地方,桑松突然发现玛格丽特的父亲正在绑一个即将受刑正法的犯人。原来,他是刽子手,名叫皮埃尔·儒埃纳。真没想到自己心上人竟然是刽子手的女儿!桑松不禁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他考虑了很久,狠心和姑娘断绝了关系。
   几天之后,失魂落魄的桑松又回到姑娘身边,说他没有玛格丽特就活不下去,为此他和家里闹翻,还辞职不干了,决心带玛格丽特私奔。两人慌忙收拾行装,正准备出门儿,老头子皮埃尔·儒埃纳回来了!他一把扭住桑松的衣领,大声说道:“你这混蛋!你玷污了我女儿的贞洁。你必须娶她,并且做我的助手,将来接我的班。不然,我把你们两人都杀了!”“为什么连玛格丽特也杀了呢?我……”不知怎么的,桑松一见老头子就觉着心里别扭,说话也有些结结巴巴了。“因为一个失去了贞洁的刽子手的女儿,还有谁愿意娶她呢?”
   就这样,桑松答应了儒埃尔,1688年9月24日,桑松继承了岳父的衣钵,正式当上了刽子手。
   后来,桑松的儿孙也都相继做了刽子手,这一家成了刽子手世家。
   亨利·夏尔到了刑场,发现阵势和以前大不相同。刑场周围没有坚固的栅栏,不许任何围观者越雷池半步,几千名士兵紧紧围住断头台,四周戒备森严,几十门大炮严阵以待,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各个路口,防止保王党来劫法场。上午10点左右,囚车来到刑场,国王下车后行刑官催他上断头台,刽子手的两名助手过来替他解衣,路易十六拒绝了,他步履蹒跚,颤颤悠悠地往断头台边走去,两腿发软,直想瘫倒在地上,只是想到临死也要保持国王的尊严,才那么硬撑着。路易十六看看断头台上的斩首机,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除了死亡即将到来的恐惧之外,路易十六还有对自己的嘲笑,因为这斩首机还是他参与发明呢!也是他亲自批准用斩首机处决犯人的!想不到今天就要用它斩自己的头!
   原来,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政府处决死囚用的是车裂刑,类似中国古代的酷刑“五马分尸”。这种刑罚极其残酷,令人惨不忍睹。有一次,夏尔奉命处决一位失手杀了人的年轻人。临刑时,犯人和情人诀别,场面非常凄惨。旁观者看了大为感动,一拥而上放了犯人,烧了刑具,有人对亨利大声喊道:“今后处死犯人要干脆利落,别让人受罪!”
   1789年12月1日,国会议员约瑟夫·伊里亚斯·约吉坦医生在国会大声疾呼,要用新方法,使犯人在瞬息间无痛苦地死去。于是,议会通过决议:今后处决不见血,改用绞刑。亨利·夏尔是第一个用绞刑送犯人归天的法国刽子手。一根绳索不能让犯人立即一命归天,约吉坦医生还在想别的办法。
   1790年4月的一天,约吉坦医生和夫人一起去剧院看哑剧《埃蒙的四个儿子》,剧中有一个机器飞快地砍下了一个木偶脑袋。约吉坦大受启发,突然又想了一个新的主意。第二天,他找来法国第一号刽子手亨利·夏尔,问他处决犯人能否用斧砍或剑斩,亨利告诉他,斧与剑力量太小,而且砍多了要卷。约吉坦听后说:“那制造一个快速斩首的机器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