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

第26章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第26章

小说: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这个孩子那样,把别人的东西偷偷地拿回家,这种现象在4~6岁的孩子中并不少见,产生这种行为的常见原因有: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的观念还没有形成。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加以区分,只要他喜欢的,他就认为可以拿回自己家,至于是否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他还没有这个概念,或者这个概念的约束力还不够强。    
    ——家长过于迁就满足孩子。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过于迁就或立即满足的话,孩子就会习惯于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在他看来,他想得到的,就是他的,拿别人的东西也就是自然的、不足为奇的了。    
    ——孩子为了显示自己强大。如果此时在边上的其他孩子也欣赏他拿别人东西的行为,那么,他就会以为自己拿别人的东西就是一种“勇敢”的表现。    
    ——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由于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他们从家长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又羡慕别人的东西,于是他就会采取“拿”别人东西的办法。    
    ——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当孩子看到父母从工厂或办公室把东西拿回家时,他会以为拿别人的和公家的东西是正常的,于是他自己也会效仿父母去拿别人的东西。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1。不听之任之。即使在家长看来是不值钱的东西,也绝不能默然处之;也不能因为爱面子,怕孩子的举动会引起别人的误解,索性教给孩子如何隐瞒;更不能采取赞赏纵容的态度,使孩子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这样都会助长孩子的占有欲,使孩子养成贪小便宜的坏习惯,将来就有可能发展到去偷窃。    
    2。不大发雷霆。在孩子的心目中,“自己”和“别人”的基本概念尚不十分清楚,只知道“我想要”,不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是不道德、不应该的。此时家长应该以温和又严肃的态度引导孩子讲出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东西,然后耐心告诉孩子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你喜欢的玩具不见了,你觉得怎么样?会难过是不是?”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不便和烦恼,并要求孩子及时把东西送还人家。送还的时候家长最好能陪孩子一起去,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加深对孩子的教育。告诉孩子:“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必须把它送回去。”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家长刚一发现孩子这种情况,就斥责他是“偷”别人的东西,甚至加以打骂,这只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他连送还东西的勇气都没有了。因此,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在与孩子交谈时,切不可使用“偷盗”等词语,而要用“拿走”、“带走”这样的词来代替。    
    3。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家长从小就教孩子识别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的不同,可以常常告诉他:“这是你的玩具。”“那是爸爸的书。”还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想要用别人的东西,就要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用完之后马上还给别人,而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家长还可以在平常带孩子逛街买东西时,让孩子体会“不是自己用钱买的东西就不可以拿回家”,这样,孩子慢慢地就了解了什么是可以拿的,什么是不可以拿的了。


下篇:怎样纠正坏习惯喜欢说谎的习惯

    说谎是儿童常见的行为,也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区分真实与想像、理想与幻想的不同,有时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向,可在大人看来像是在说谎。在4岁以前,儿童是把父母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与错的标准。比如:孩子把碗打碎了,认为妈妈一定会生气。这时他就会说:是猫把碗打碎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说谎行为的性质的。    
    然而,对于6~7岁的儿童,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是因怕家长生气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没从道理上使其明白行为的性质和界限,也不做必要的、耐心的纠正,就会慢慢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用说谎的行为来逃避责任。    
    说谎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家长“逼”出来的说谎。孩子做了好事会被赞扬,所以做了任何好事都不会瞒着大人。但是孩子犯了错误往往会以说谎来掩饰,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错误,这种教育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家长“教”出来的说谎。孩子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家长的一言一行,他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说谎。这种情况常见于5~6岁的孩子,他们为了得到某种利益而说谎。    
    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知道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说谎都会陷入更糟糕的麻烦中,这非常重要。    
    亚历克的妈妈接到校长打来的电话,告诉她两天前亚历克在休息时间揍了某个同学,老师让他带张字条回家让父母签名,但是,亚历克并没有把父母签名后的字条带回学校。    
    当然,妈妈对字条的事一无所知,她谢过校长,答应等亚历克回家后她马上处理这件事。妈妈知道亚历克的脾气很暴躁,以前就没少惹祸。    
    亚历克放学回家来了。    
    “你好,妈妈!”他像天使一般。    
    “你好!”妈妈抑制着怒气。她努力提醒自己小孩子常常会做这样的事。    
    “今天学校没有东西要交给我吗?”妈妈想给亚历克最后一次机会。    
    “没有呀。”亚历克一面平静地回答,一面仔细地在饼干罐中翻找着。    
    “我刚接到你们校长的电话。他说几天前你就应该给我一张字条,上面说你在休息时间行为不当。字条还得由我签名。”    
    她很快提醒自己,觉得没有必要再问他“你肯定吗”之类的问题,那只会给他再次撒谎的机会,且使自己受挫。    
    “哦,我弄丢了。”亚历克低头看着地板说。    
    “我知道了。”妈妈点点头,”那你至少也要告诉我这件事。”    
    “我忘记了。”亚历克耸耸肩膀说。    
    “但是我很怀疑。你可能只是希望我不会发现吧!”妈妈就事论事地说。    
    亚历克又耸了耸肩膀。    
    “亚历克,你知道我不喜欢你总是惹祸,我想了解你究竟做了什么。但让我更难过的是你还说谎。”    
    “我没有!”亚历克抗议说,“我什么也没有说。”    
    “那就是说谎。没有把字条带回家,于是说‘我弄丢了’,但事实上你没丢。”妈妈做出解释。    
    “我很抱歉。”亚历克温顺地说。    
    “因为你打人,我该罚你两天不能看电视。你知道爸爸和我已经跟你说了很多次,生气时,要动口,不能动手。这次你还不把字条给我们看,所以罚你4天不准看电视。”    
    “这不公平。”亚历克大叫。    
    “这很公平,因为你说了谎。我们家是不准说谎的。而且,亚历克,你以为会发生什么事?你当然知道我们早晚会发现字条的事,你以为我会怎么做?”    
    “我不知道……”亚历克咕噜着,“我知道你会大发雷霆。”    
    “那又怎么样呢?”妈妈平静地说,“就算我大发雷霆又怎样呢?我还是爱你的。”妈妈微微一笑,“即使你4天不能看电视,那也是很短暂的时间。你现在明白了说谎会得到加倍的惩罚了吧?”    
    亚历克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撒过谎。亚历克撒了谎,但和妈妈的对话却让他摆脱了心理上的包袱。其实,他内心明白父母早晚会发现的,而现在他知道了惩罚虽然令人不快,却并不恐怖。他告诉自己下次他会承认错误,那样的话,他才不会错过一个星期《猫和老鼠》的电视节目。    
    培养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目标,这样的孩子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不会感到自卑,反而会勇敢面对。称赞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父母看重的是他的诚实,而非他的错误本身。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会认识到即使为此受到惩罚,但明白了一个道理,还会感觉到被爱和受到重视。    
    说谎是种不愉快的经验,不管说谎者还是被骗者,都会感觉不舒服。简而言之,如果能够选择的话,孩子很可能更愿意不去说谎。他说谎只是因为他不想惹麻烦,会失去某种权利,无法再做某些他很想做的事情,等等。    
    谨记,父母清楚地表明说谎会受到加倍的惩罚,孩子就会在冒险之前,再三考虑,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明白谎言被揭穿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要想有效制止孩子的撒谎行为,父母还可以注意掌握以下一些技巧。    
    1。深入探究孩子说谎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惩罚。如果孩子是害怕你生气,你就需要解释你的怒气其实来自失望和受到伤害,因为你相信你和他之间存在某种信任感,可以包容他偶然地犯错误。你应该要求他坦言是否做了错事,你也向他坦言他应该接受相应的惩罚。这样,你就不会太失望,因为你不喜欢他再用说谎去错上加错。    
    2。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不撒谎,而且要注意不要提示孩子撒谎。因为很多父母经常用启发孩子说谎的方式了解他们干的事情。    
    3。如果在证据确凿时,他仍坚持不承认撒谎,你应该平静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换言之,你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说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父母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可以试着问他一个问题:“如果真相大白,你想你会怎么样?”    
    4。如果孩子决定不再撤谎,并告诉你实情,—定要记住称赞他,但也不要忘记惩罚。你可以说:“我很高兴你告诉我了,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的。你如果不说实话,我会罚你两天不准骑自行车。但现在,你只需要为那个错误承担一定的责任,我把惩罚减少一天。”    
    5。你要试着诚实地评价:身为父母,你是否无法接受坏消息呢?你是否有强烈并且令人畏惧的情绪反应呢?如果是,那么是你自己给孩子提供了撒谎的基础。说谎并不是悲剧,不过这种行为表示孩子有所隐瞒。他不是害怕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害怕你。不管哪种情况,如果孩子知道你会适当地处理不当行为,并且考虑他的需要,那么说谎的情形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最后,提醒有些父母,如果你认为孩子小小的谎言没有什么危害,甚至觉得他们很滑稽可爱,那么切记:撒谎一旦形成习惯,在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罪恶的根源。并且,如果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再期望去改变它,只能是事倍功半。


下篇:怎样纠正坏习惯感情脆弱的习惯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为了一点小事,就伤心落泪;因考试分数不理想,或者因为家长、老师批评了几句,就离家出走;因被人误解,还会产生轻生的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