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05老子的大智慧 >

第56章

05老子的大智慧-第56章

小说: 05老子的大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明明德”而平天下   
  儒家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大学》卷首已将“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阐述得淋漓尽致。“大学”者,最大的学问也。“大学之道”,是最大最重要的学问,道理何在?目的何在?历程如何?   
  人生最大最重要的学问、道理在于“明德”二字上,目的是“明明德”。先明自己的“明德”,就叫“自觉”。自觉后还要“觉他”,让所有人都明了“明德”,就叫“亲民”。做到自觉觉他圆满,就是“止于至善”。可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大学之道”。“大学之道”,佛家称为“成佛之道”,因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所以,“大学之道”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之道。从历程来看,“大学之道”,要先发无上菩提心。无上菩提心的根本就是两条:上求佛道(“明明德”),下化众生(“在亲民”)。上求佛道,入佛之知见,开显自性般若德,就是“在明明德”;下化众生,同体大悲,不舍一人,就是“在亲民”。上求下化,所做圆满,就是“止于至善”。   
  “明德”者,吾人本具妙明之性也,称为“佛性”。“明德”,人人具足,凡圣一如,本自圆成,非假修证,称般若德。犹如镜体,本自明彻净亮,只因众生无始劫来的极性污染,致使明镜蒙垢,光明蔽隐,故需拂尘除垢(明),使“古镜”重明,即“明明德”,亦称解脱德。此“明德”无关明与不明,不明也不减,明也不增。“明”,“明德”真空常住,随缘而不变;“不明”,“明德”妙用无穷,不变随缘。可知“明德”非有非无,是非极性之妙性也,故称法身德。对“明德”最具体的表达,无过乎惠能的五个“何期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坛经》)   
  “明明德”之“明”,便是修证。“明德”虽本具,非修非证,但“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自本心,本来如是,若无无明迷惑,一切现成,故所谓“明”者,实为不污染也。要完成“大学之道”,先要发无上菩提心,以突破极性思维的束缚,开显常住之妙明,为本因地之心;然后六度万行,行菩萨道,救度一切众生,圆满菩提大愿,“止于至善”(“道亦乐得之”),完成修证历程。   
  “大学之道”的根本在于“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推广;“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完善程度。明白了“大学之道”的这个根本道理,就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标清楚,就是“知止”。如何开显自性之“明德”呢?就有知、定、静、安、虑、得的六个阶梯。关键在“知”,因为“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因地心真,初发心即至果地。“不识本心,修法无益”,见地十分重要,因地以本具“明德”开显为目标,这就是五祖弘忍讲的“了本真心”。“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后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也。”(《弘忍·最上乘论》)“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曾不开悟,性净妙常。不循所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消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楞严经》)知情想识念为障,知而歇息(“二俱远离”),当下真心现前,亦是“知幻即离”之妙道。故“知”极为重要。   
  知道以“明明德”、“止于至善”为目标,时时直契“明德”,守此真常,注心一处为“定”。定功加深,物境不扰,见境不著,转物已胜,名为能“静”。“静”功深化,心境相融,不分内外,唯自心现量,名为能“安”。“安”功深厚,慧光生焉,迷惑渐消,妙智开启,名为能“虑”。“虑”、“安”互资,寂照不二,日久一如,“寂灭现前”,明心见性,名为能“得”。   
  “大学之道”属于圆顿法门,直指“明德”,是直接从意根上转正觉。六根上均可转正觉(古人有以耳根圆通对应,以耳根转正觉最方便),在本性上无别,但依根性不同,六根上转正觉有异。“明明德”明到唯此明德为是,一切事物皆是“明德”的幻化相。知“明德”为体,“物”、“事”为相用,称体起用,“明德”的非极性无相的信息态,现化为极性的有形有相的能量态和物质态,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一切事物皆是“明德”不明所现(佛家称循业发现),就是“知所先后”。了悟“明德”明则真空无相,不明则真空妙有。妙有就是物是事,本末、始终、先后等。明了“明德”不异“物”、“事”,“物”、“事”不异“明德”;“明德”即是“物”、“事”,“物”、“事”即是“明德”,“则近道矣”。   
  发菩提大愿,要“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大愿成就。这和老子讲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应。“欲明明德于天下”,这是佛陀出世的本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为让天下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何入佛之知见,最根本最基础的操作是“格物致知”。“格物”者就是穷竟“物之本末”也,认识物是什么?物从何而来,由何所起?古人有以“穷至事物之理”为格物,此为格外物也;有以摒除物欲为格物,此为格内物也。二种“格物”不无道理,可以普化,但仍不究竟。因为,“明德”,非内非外,“格物”就是二相归一相,转主客对立的极性观念为主客合一的非极性认识。因无明的根本就在于“不了法界一相”,故“格物”非是研究物理,研究外物仍是二相。同理,清除物欲亦是二相。可见,格物就是要转识成智,突破极性思维,开显非极性的“明德”。于是,问题的实质就在格“根尘同源”之“物”。此物既是外物六尘,又是内物六根,还是极性分别之六识。六尘六根称物,六识称事。所以,“格物”是格“物”之本末,“事”之终始。格清事物的终始本末,才叫“知至”。但若只以“物”来说,“事”在其中,“因尘发识”,故只讲格“物”而已!“格”者观也!更明确地说,“禅观”也!格物要格到“会万物为己者”,格到心境一如,本无内外,根尘识同是自心现量(是“明德”本体的幻化相),格到唯此“明德”是存,见物见“明德”,才是真正的“明明德”。   
  佛陀讲:“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楞严经》)“格物”格到“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明德)中物”,才是究竟的“知至”。明白了外物不外,色身不内,皆“明德”所现之“物”,无内外,无主客,即能转六识为妙观察智。此智开显,自然破除思维极性,再不二相分别,我执破除,自然“意诚”(“知至而后意诚”)。“意诚”,即是破除坚固我执,转为平等性智,再不执著太极图中一半为见分,一半为相分,抽掉“S”线,再不“自心取自心,非幻而成幻”,必然“心正”(“意诚而后心正”)。心为一身之主,心正而明了“明德”,自性开显(“心正而后身修”)。“明明德”而智慧光照,触着皆化,故先家齐(“身修而家齐”);“明明德”于全家族,智德更盛,足以普化邦国(家齐而后国治);国国皆“明明德”,自然天下平(“国治而天下平”),这是从外来说。从内来讲,“意诚”则我执破,“心正”则法执亡。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自“明德”之相,相不异性,性不异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直下承当,则可谓“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实质也!从“格物致知”到“天下平”,这是儒家“从事于道”、“同于道”的修证历程。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四摄、六度,行菩萨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佛家“从事于道”、“同于道”的修行过程。“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故儒释道三家本质不异!                    
四、如何“同于道” 
  1、“知常曰明”   
  “同于道”的内容,老子阐述得很多。“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中的“根”、“命”、“常”,都是“同于道”的状态表达。“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其中“容”、“公”、“全”、“天”、“道”、“久”,都是“同于道”的属性的表达。“同于道”的状态属性一体不二,都是突破思维、自性开显的说明。修道修到“同于道”,就转凡成圣了。故“同于道”的状态属性,就是圣者的人格、心灵、智慧的境界,亦是圣者普化、救度世人的大智慧、大慈悲的流露。“同于道”的“常”,佛家称为涅槃,亦是了脱生死的不生不灭的状态。   
  守“真常”、达“真常”的“从事于道者”,“同于道”时,“没身不殆”。因我与“道”相合,与“道”同一,“道”我不二。“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当然我则“没身不殆”,这是“常”的表现。“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有国之母”者,显示道为万事万物之母之本,国土山河皆是“道”体的所现之物。既然日月星辰、山河国土皆是“道”所现之“物”,治理国家之事仍不离道,那么“以道莅天下”,就可长久。身“同于道”,“没身不殆”;国“同于道”,“可以长久”;心同于道,“死而不亡者寿”。   
  主客内外无不是“道”的体现。开显自性,“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圆觉经》)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