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鬼浒传 >

第2章

鬼浒传-第2章

小说: 鬼浒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宁和冷卫东也不恋战,取路便走。

    早有城门楼上的一个鬼卒冲着凌成大喊:“凌成大把逃犯放走了。”

    鬼卒们本是起哄,没想到这一声喊,被天子殿殿前侍卫鬼亦雄听到了。他正赶着五百鬼军从城外返回,经过城门口,便大声喝问:“鬼逃犯在哪里?”

    鬼卒们站在楼顶,朝下一指:“在那里。”

    苏宁和冷卫东各提一把朴刀,与五百鬼军撞个正着。鬼亦雄大喊一声:“贼逃犯哪里走!”五百鬼军一拥而上,杀将起来。

    苏宁和冷卫东相互使个眼色,端起朴刀,呐喊一声,扑将过去。只见刀片上下翻飞,于微暗之中白刃闪闪,所到之处,鬼头落地,血溅城门。

    眨眼功夫,五百鬼卒扑倒在地,剩下几个,丢了器械,躲到远处去了。鬼亦雄大吃一惊,挺起手中的长枪,来战苏宁。苏宁诱敌于身边,趟起连击交错步法,一时间鬼亦雄被苏宁的文圣拳打得眼花缭乱。苏宁瞅个机会,一个暗腿攻击,将鬼亦雄踢出一丈开外。

    苏宁没有杀死鬼亦雄的意思,只想取路逃走,故而踢开鬼亦雄,回头冲着冷卫东大喝一声:“快走!”

    冷卫东夹起刀柄,紧随苏宁而去。

    鬼亦雄爬将起来,只在苏宁背后嘘声喊道:“鬼逃犯,哪里跑。”其实,苏宁和冷卫东早就跑远了。

    鬼亦雄折了五百鬼军,气不打一处来,提了长枪回天子殿,参了凌成大一状,一心要治凌成大死罪,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苏宁和冷卫东逃出城外三百余里,走在漫无边际的原野上,又饥又渴,身无分文,不知如何是好。忽见前方走来一个瘦鬼,瘦得什么样?只如一副骷髅。他怀抱一个包袱,正沿一条小路急急前行。

    话说阎王都不嫌鬼瘦,更何况苏宁和冷卫东已经饿得屁都放不出来了。想必那个包袱里有一些钱物吃食,权且抵挡一阵子。于路边的高草丛中掩住身子,专等那个瘦鬼走到身前,一跃而起,将两把冰凉的刀背架在瘦鬼的脖颈上,喝令道:“识相的,把包袱放下,饶你不死。”

    瘦鬼当即荒了神,轻飘飘地往地上一倒,一个鼓囊囊的包裹从怀中滚落出来。

    苏宁探手提起包裹,掂了掂,沉甸甸地。打开一看,竟是一堆元宝,心中大喜。冲着瘦鬼道了一声谢,提起朴刀朝大道走去。

    走了一个时辰,看见一个酒店,在一个坡前立着。苏宁和冷卫东走进店内,拣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大喊一声:“店里面有人吗?”

    一个鬼伙计慌忙从里边奔出来,堆上笑:“两位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莫问这些,且将店里好吃的好喝的统统端上来。”

    伙计道:“我们这里备有米酒、各式点心、果蔬、上好的陈血。不知两位客官点赞些啥?”

    “照例都来一份,酒要一壶,一并算钱给你。”

    “好嘞!”伙计答应一声,去了。不一会儿,端来一壶米酒,甜品果蔬铺开,陈血用一只琉璃瓶盛着。

    伙计站在一边只管筛酒,苏宁和冷卫东一边大口嚼着点心,一边说着这一路的遭遇。冷卫东说:“凌成大的功夫不在你我之下,却念山东好汉的情面,放了你我,不知回去如何交差。”

    “冷大哥说的是。那个殿前侍卫更惨,折了五百鬼军,轻则受杖责之苦,重则充军发配,一定有他的好戏。”

    苏宁和冷卫东一边说笑,一边品那陈血,感其鲜美。不经意那个被劫的瘦鬼一路跟踪而来,进了酒店,往他们身边一坐,说道:“把钱还我。”

    苏宁和冷卫东抬起头,看了看那个瘦鬼,态度坚决,有几分硬气,绝不是在开玩笑。各自收敛了笑容,道:“钱是不还,听一听道理可以。”

    瘦鬼说:“这钱也不是我的,是鬼蜮学堂众学子的教育经费,多由世间家长及爱心人士捐赠。”

    苏宁张了张嘴巴,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

    半响,才问道:“你是谁?为何说这钱是鬼蜮学堂众学子的经费?莫不是说谎骗取我们的信任,想讨回去?”

    “不敢。老生是晚清的秀才黄师师,三次求取功名而不第,家人备责,郁闷不得,悬梁自尽,发誓自此再不投胎转世为人。因见许多鬼婴飘泊流浪,只在此间开了一所鬼蜮学堂,不求富贵,聊以度日。看得出来两位都是英雄好汉,许不会为难这些鬼娃娃。”

    “果然像你说的这样,我们自会把这些金银钱财还你,但是我们要亲眼见到你的鬼蜮学堂,才肯相信你说的是事实。”

    “这个有什么难。”黄师师说。“两位好汉随我走一趟,不就全都知道了。”

    也罢。苏宁和冷卫东匆匆吃喝完毕,算了酒钱,提起朴刀,在黄师师的带领下,折转向北,朝鬼蜮学堂走去。

    约莫走了一天一夜,二百足里的路程,来到一座艾山脚下,果然山坳里有数间草房,传出朗朗书声。四五十个鬼娃端坐在草房里,看见黄师师回来,一个个放下手中的书本,朝黄师师奔来。

    苏宁和冷卫东看了草房里的孩子,又看他们围着黄师师问这问那,十分亲密,看来,这个黄师师说的是真的,没有骗他们。当下两个商议道:“既是助学济困的善款,哪有不还之理,也别枉辜了咱的英名。”

    当即把那些钱从怀里取出来,交给黄师师。黄师师千恩万谢。命娃娃们都去山后,挖了许多野菜,又把草舍里珍藏的一块熏肉拿出来,从善款中取出一些散碎纸钱,去山下的蕲艾镇打了十斤素酒,款待二位好汉。

    席间,苏宁问黄师师:“你这个鬼蜮学堂,好虽好,只是你的教学条件忒简陋,只教些国学之类的知识,远远不够。”

    黄师师说:“我也知道不够,怎奈老生是个秀才出身,除去国学,其他一窍不通。前一段时间,趁着阴雨天气,我也偷偷去人间学堂看了几遭。我推门,他们都看不见,以为是风把门吹开了,复又关上。我再推,他们便警觉起来,头发直了,直呼有鬼,一哄而散。”

    黄师师一边管待二位吃酒,一边继续解说:“后来,只在晚间,偷偷地蹓进人间学堂,观摩了一阵子,弄得那所学校人心惶惶,谣言四起,自此再不敢去了。”

    “没关系,这个我可以帮你。”

    黄师师大喜,拉住苏宁的手,道:“若是英雄肯屈居鬼蜮学堂就太好了。”

    苏宁当下决定留下来,反正他也没地方去。和黄师师对了一下教案,新添了数学、自然科学、体育三个科目。至于英语就算了,学了也派不上用场。体育是不能少的,苏宁发现那些娃娃们面色蜡黄,缺乏必要的锻炼。

    从此,苏宁就在鬼蜮学堂担当起教学任务。苏宁在琅琊读书,成绩是非常棒的,如果不出车祸,明年的高考,进一所211大学不成问题。这点科目,对苏宁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只是苏宁喝了孟婆汤,记忆迟钝,数学和自然科学自己都一知半解,怎么教他们。最后,只得先从体育教起。

    黄师师也上苏宁的体育课,着实让他大开了眼界。

    这样教授了半月有余。一日,黄师师对苏宁说:“上次,我从泰山经过,听说山下有一个茶摊,看茶摊的是一位五十左右的婆婆,人都唤她鬼姑。听说她那里有五指汤,能解孟婆汤,可恢复记忆。”

    “是吗?”苏宁惊喜地叫道。“这样最好,修复了记忆,就可以教授数学及自然科学了。”

    冷卫东是个粗汉,使枪弄棒还行,咬文嚼字就差远了。数日下来,落寞不得,对苏宁说:“你在这里教学,俺回一趟淮州看看如何?”

    苏宁想想也好,嘱咐冷卫东路上多加小心,探视完赶紧回来。

    黄师师对苏宁说:“既然冷英雄回家探视,你不妨一起走,去泰山游寻五指汤,一路上也有个伴儿。”

    苏宁赞同黄师师的意见,当晚收拾了行装,饱餐一顿,提了朴刀,黄师师又一位塞给一包散碎纸钱,上了大道。

    夜行晓宿,一路无话。

    行得桃止山西,冷卫东须向南,往淮州方向走,苏宁则取路往北,去泰山寻五指汤,两个双拳一抱,道一声“保重”,就此分手。

    单说苏宁来到泰山脚下,果然瞅见一个茶摊,一位婆婆背坐在茶摊跟前,摇着蒲扇。苏宁上前召唤一句:“婆婆,俺行得渴了,大碗的茶来上两碗。”只见那婆婆慢慢地转过脸来,苏宁一看,当即啊呀一声,呆呆地站在那里,动也动弹不得了。

第003章 游寻五指汤() 
话说苏宁来到泰山脚下,瞅见鬼姑的茶摊,叫上两大碗茶,看见鬼姑后啊呀一声,动也动弹不得,却是为何?

    这话还得从阳世间的一段情缘说起。

    自从苏丙坤夫妇于泰山拜求子嗣归来,三十二岁时喜得一子,欢天喜地,以为从此可得幸福康宁生活,于是给刚出生的婴儿取名苏宁。苏宁长到十三岁,已是一位英俊少年,夫妇俩疼爱有加。

    意外的是,苏宁十三岁时经受了一次劫数,差点送了性命。

    一天,苏宁放学归来的路上,不慎掉进路边的水池,正是初冬时节,受了寒凉,咳喘不止。苏丙坤的企业很大,夫妇俩夜以继日地工作,竟给耽搁了,落下个病根。

    后来,从南方来的一位客商,略懂相术,将苏宁上下左右打量了一遍,对苏老板说:“你这位公子,哪里都好,只是命里单薄。”

    苏丙坤追问:“啥叫命里单薄?”

    那客人笑而不答,建议道:“可去请一位好身手的高人到家里来,教一些拳脚功夫,强健体魄,方可无虞。”

    苏丙坤一听,这个好办,家里有的是钱,什么样的高人请不到?当即打听得到,泰山之中,有一位隐居的文圣拳高手贾道长。苏丙坤三请贾道长,来到琅琊,开始传授苏宁文圣拳法。

    文圣拳又称长寿拳,这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只是,苏宁一个人练功,没有同伴,时常练着练着就跑开了。最后,苏丙坤想出一条对策,给苏宁找来几个伴儿。

    苏丙坤有两个好友,一个是吉昌,一个是周新元。吉昌有一个儿子叫吉西,周新元有一个女儿叫周晓葵,年龄同苏宁相仿,过来陪伴苏宁习练拳法。后来,周晓葵的一位表妹,叫于沁,因为身体羸弱,寄养在周家,便一同过来,也陪着苏宁习练拳法。

    却说这位小表妹于沁,说她美若天仙也不为过。身材匀称如旧时宫中选秀的尺寸量着长成,皮肤恰似天鹅湖里缤纷的羽绒一样丝滑,一席谈笑浸润着处子的晕红。于沁小姐虽然身子羸弱,但动如春风,笑如银铃,与文静的周晓葵表姐形成鲜明对比。

    自从于沁小姐来到苏家一起练功,苏宁和于沁很快好在一起,苏宁的帅气和于沁的美丽,像一块磁铁的正负两极,互相吸引在一起。

    时光荏苒,在贾道长的持续教授下,苏宁发育得四魁有人。但见身长七尺,眉眼齐整,腹肌如砣,肩板似铁。一脚可踏地,一拳能撑天。

    怎奈,苏宁少年和于沁小姐都是命里单薄的人。两年之后,这位于沁小姐竟然患上了白血病,住进了医院,眼见得只在旦夕之间……

    苏宁少年来到泰山脚下,忽然瞅见卖茶的婆婆,音容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