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鬼浒传 >

第24章

鬼浒传-第24章

小说: 鬼浒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仿佛一下子卡住了白袍先生的软肋,让白袍先生喘不开气儿。

    白袍先生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元凶找到了,却不能对他们惩罚,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吉西说:“白袍先生,咱们的谈话就到此为止吧。”

    “吉西先生,我最后有一句话要告诉你。”

    “你说吧,我们是朋友,应该无话不谈。”

    白袍先生语高悠长地说:“爱可以变成天使,也可以变成魔鬼,不变的是怜悯心,你懂吗?”

    吉西点点头。“我懂的。”

    最后,白袍先生说:“非常遗憾,我已经知道了你们人间的游戏和规则,我想我也应该走了。”

    “白袍先生,你要去哪里?”

    “咳!四海为家,不提也罢。”

    说完,白袍先生像一片薄云,被风一吹,不见了踪影。

    吉西正欲出门去追,忽见门前有一幅画,挡住了他的去路。他拾起来一看,原来竟是于沁小姐的那幅肖像。

    吉西把那幅肖像画贴到客厅正中间的墙壁上,端详着于沁小姐那美丽哀愁的眸子,两滴哀伤的泪珠正流下来,落在他的脚面上。

    这时,他听见于沁小姐在说:“吉西先生,往事如烟,爱已成为灰烬,就让我的灵魂恢复为这幅画吧。”

    原来,于沁小姐听了吉西先生和白袍先生的谈话,不禁哀伤,变回了这幅丢失已久的画像。

    吉西怔在那里,原来于沁小姐是这幅肖像画变的。

    一段时间以来,他和白袍先生的交往,就这样结束了。还有于沁小姐。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鬼怪,竟然同他交往了这么长时间。如今他们一个个都离他而去,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重逢的时刻。

第031章 下河镇的四大卫东() 
苏宁自从击退了鬼亦雄,得了许多马匹钱粮,有蕲艾镇、克家寨的许多鬼汉,七八十位,纷纷来到艾山,投靠苏宁,加上鬼蜮学堂的四、五十个鬼娃娃,加起来也有百多号人马。

    苏宁来者不拒,反正有的是钱粮。把那七、八十位鬼汉分成两拨,左山一拨,右山一拨,安顿停当。每日与黄师师、曲和把酒言欢,好不快活。

    一日,苏宁忽然对黄师师、曲和说:“冷大哥自从春上走了之后,如今秋天到了,仍不见归来,不知有何变故。”

    曲和看出苏宁的心思。苏宁少年虽然年幼,可他是一位重情重义的汉子。他和冷大哥一起从丰都城逃出来,如今安稳度日,怎能不思念起之前的难兄难弟呢。

    “贤弟莫挂念,哥哥愿意到江淮走一趟,把冷大哥找回来。”

    苏宁一听,十分高兴,当即和曲和喝了三大杯酒,算是替他饯行,祝他早去早归。

    计议已定。次日一晚,曲和跨上那匹高头大马,带足盘缠,斜挎在肩上,将曲雪白嘱咐了一遍,两腿一夹,“嘚”儿一声,下了艾山,直奔江淮方向而去。

    不说曲和翻江倒海寻找冷卫东,只说冷卫东自打春上,在桃止山西和苏宁道别,回到下河,去瞧他的媳妇儿馒头。其中五味杂陈,容待一一细说。

    那么冷卫东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又杀了谁?一切还得从这江淮四大卫东说起。

    冷卫东、夏卫东、齐卫东、郝卫东。

    在下河镇,一提起这四大卫东,没有人不知道的。其中齐卫东最长,二十八岁,夏卫东最小,只有二十一岁。这四大卫东都会一些拳脚功夫,其中数冷卫东最厉害。他又袓籍山东芝兰庄,性格直爽,好打抱不平,深得人们敬重。

    冷卫东在一家纸箱厂当保安,保安的工资收入并不高,一个月两千多块。然而,每次在一起喝酒,都是冷卫东抢着埋单。冷卫东说,俺是顶天立地一保安,埋个单算个俅?俺骄傲!

    大家就乐,就让冷卫东埋单。

    纸箱厂的厂长是这四大卫东中的齐卫东。有事没事地,齐卫东就找冷卫东说说话。离得近嘛。

    所以,冷卫东和这个齐卫东走得最近,关系最好。

    夏卫东是个辅助警,**儿啷当,没有正形。但他年龄最小,所以大家对他包涵担待。

    郝卫东是修手机的,在下河镇开了一家手机专卖店,四个人中惟一的老板。

    四大卫东有一个中心业务,站场子。在淮州,只要四大卫东一出面,对方多多少少会给一些面子。

    所谓站场子,就是打架。但不是真的打架。打架斗殴是二十年前的社会恶习。现在都不兴打架,都兴站场。就是说,双方为了争夺某些利益,都找人,亮示亮示,互看对方的实力。实力强的自然就有了话语权,实力弱的就做出一些让步,双方开始谈判,分割具体的利益。

    这样很文明,不会出现恶**件,也不会被警察盯上。

    四大卫东就干这个。至于报酬,可多可少。但最少出一次场一人不少于二百块钱。

    每次都是由齐卫东接活,告诉其他三位。挣了钱,就去饭店里消费一顿。

    齐卫东的老婆杏儿,刚强自负,事事都想把持住齐卫东。齐卫东名声在外,在家里,对这个老婆却惧怕三分。

    齐卫东惧怕杏儿,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纸箱厂里有一个馒头妹,在齐卫东的手底下干活。齐卫东和她的关系颇为亲近。

    杏儿三番五次地去厂里闹,搞得齐卫东在厂里灰头灰脸。

    杏儿追问齐卫东:“你到底和那个小妖精是什么关系?”

    齐卫东说:“什么关系也没有。”

    “什么关系也没有,为什么天天在一起?”

    “我就是觉得她一个人在外边,不容易。”

    “在外边的女孩多了,都不容易,你为什么单单就怜惜她?”

    时间一长,一看到杏儿来,冷卫东就马上给齐卫东打电话,告诉齐卫东。因为,杏儿进厂子,必然要经过大门口,第一个获知消息的当然是冷卫东了。

    事后,齐卫东冲着冷卫竖起大拇指,说:“够朋友!”

    次数一多,冷卫东忍不住问齐卫东:“你和那个馒头妹,到底什么关系?”

    齐卫东一愣,“吔?你怎么也这样认为!”

    “不是?你和馒头妹要是没有私情,干嘛这样避讳着杏儿。”

    “我不是避讳杏儿,我是怕她到厂里来闹。”

    “你跟她说清楚,她不就不闹了吗?”

    “这种事情,越说,越说不清楚。”

    “你还是没说清楚。”

    冷卫东半信半疑。悄悄地观察那个馒头妹。

    馒头妹走路风风火火地,乍一看,倒象个没心没肺的野丫头。有一次,冷卫东悄悄地跟踪她到宿舍。在楼道拐角处,冷卫东一探头不见了踪影,正纳闷儿。背后突然“嗨”地一声,他突遭袭击,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上,骨碌碌向前滚去。

    原来,馒头妹发现冷卫东举动异常,早有了防备,躲到墙壁跟,冲着冷卫东的屁股,抬腿就是一脚。这一脚十分给力,冷卫东爬了半天,愣是没爬起来。

    “你咋还踢人?”

    “你鬼鬼祟祟,还不该挨踢!”

    两个人话一出口,不约而同伸出手指,指着对方:“你是山东人?”

    “俺是山东芝兰庄。”

    芝兰庄?冷卫东一阵惊喜。

    从芝兰庄出来的馒头妹,多少也会一些拳脚功夫。

    冷卫东问:“你咋起了这么个名字,还馒头妹?”

    “俺小名叫馒头。在车间里,年龄最小,所以大家都叫俺馒头妹。”

    事后,冷卫东把这件事说给齐卫东听,齐卫东听了,哈哈大笑。

    齐卫东说:“你这个小老乡,厉害着呢。”

    “咋个厉害?”冷卫东问。

    齐卫东说:“听她说,她上高二,一天晚上肚子饿了,爬墙头到学校外边买吃的,被班主任逮着了。她班主任是教数学的,罚她做一百道数学题。结果,她只做了十道,就趁着数学老师不注意,从后边狠狠地踹了数学老师一脚,撒腿逃回宿舍。所以,她这一招,已经练了好几年了。”

    “后来呢?”冷卫东问。

    “后来,学校里让她写检查,她不写,就退学了,来到咱这个纸箱厂。”

    “再后来呢?”

    再后来就不用再问齐卫东了,冷卫东全都知道了。

    尽管冷卫东跟杏儿打马虎眼,杏儿还是识破了冷卫东的诡计,指着冷卫东的鼻子,把冷卫东臭骂了一顿。

    最后,杏儿找到馒头妹,真刀真枪地干了一仗。馒头妹架不住,从纸箱厂辞职不干了。

    没了工作,失去了工资收入。馒头妹寻思了三天三夜,决定蒸馒头卖。馒头妹拿手的活路就是蒸馒头。

    馒头妹没有钱租门面,就在自个儿住的地方蒸好了,放在一个箩筐里,赶到饭点的时候,带到纸箱厂前边的四叉路口上卖。

    由于馒头妹蒸的馒头又大又白又好吃,买的人络绎不绝。

    冷卫东在纸箱厂干保安,经常门前门后地撒目。过往车辆、行人一个也不放过,更别说附近几个做营生的小商小贩。

    这几个商贩,一个卖早点的,早晨五点就在四叉路口那里,八点准时收摊,这是冷卫东给规定好的。一个是卖袜子鞋的,中午才来,晚上七点收走,干净利落。再一个就是馒头妹。早、中、晚饭点的时候来,过了饭点就撤。

    由于馒头妹是老乡,冷卫东对馒头妹尤其高看一眼,随便她在那里怎样卖。如果有哪一天不见她来卖馒头,冷卫东的心里竟还没着没落的。

    这真是一个巧遇呀!

第032章 芝兰庄里的馒头妹() 
且说这个馒头妹,年龄十八、九岁,听名字不咋地,看一眼却似水蜜桃,招人喜爱。风风火火的举止,遮盖不住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水嫩。

    馒头妹做的馒头是手工制作,揉得团团的,柔柔的,吃到嘴里,劲道,面香味浓郁。

    有时候,馒头妹也蒸包子,不过不是北方的那种大包子,而是用糯米做的,里包馅的鬼馒头。糯米是上等的糯米,经水浸透,细磨为浆糊状后再榨干,为包馅的皮。馒头分两种馅:一种用红糖掺苦菜干,另一种将山豆磨成细粉后掺入白糖。“鬼馒头”洁白晶莹,爽口柔软,老人小孩都喜欢吃。

    “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这一天,礼拜香火,请僧道斋醮,并做馒头分发给族人祀奉祖先,民间亦称为“鬼馒头”。这便是“鬼馒头”的由来。

    这种鬼馒头,南方人爱吃,爱得不得了。

    因此,馒头妹的生意特别好,一旦生意上来,一个人忙都忙不开。这时候,冷卫东就跑过去帮忙。

    馒头妹对冷卫的热情记在心里,悄悄地往他手里塞一个包子,说:“趁热吃了吧。”

    冷卫东受宠若惊,用袖子擦一擦手,接过来放在嘴里,啊嗡就是一口。

    馒头妹用手指一指冷卫东的脑门,说:“你呀,不讲究卫生。”

    冷卫东当然幸福地要晕过去。

    从此,每天中午,冷卫东都赶着饭点,跑出去帮馒头妹出好摊。到了晚上,他又帮她把摊儿收好,目送她离开。

    冷卫东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快就和这个卖馒头的小老乡好上了。

    纸箱厂的人们,没有一个不知道,冷卫东和馒头妹好上了。馒头妹听了,也不反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