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烧大唐 >

第133章

红烧大唐-第133章

小说: 红烧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走了神,所以才有这等丢人的事情发生。
    但是偏偏的,那人明知道大家肯定是这么想,还无法开口为自己解释什么!当下一边心里恨恨,一边越发手忙脚乱。
    这时,殿内倒是静得可以,萧挺甚至觉得自己都能听到身侧那个小宫女急促而慌乱的呼吸声,这时,皇后娘娘的目光却越过了那个失手掉落杯盏的官员,在萧挺的脸上打了个唿哨儿之后,却是一副丝毫不以为意的样子咳嗽了一声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看来即便是我大唐朝中饱读诗书的官员也不脱此理呀!”
    听了皇后娘娘这句话,那来济终于坐不住了,当下他突然站起来道:“百官之前如此失仪,按我大唐律,理应闭门思过……”
    这话说得那官员两腿一软,几乎当时便要避席跪下。
    但此时皇后娘娘却笑着抬抬手,打断了来济地话后,她淡淡地道:“不过真情流露而已,倒也没什么!”
    来济闻言一愣,刚才他还以为,按照皇后娘娘地性子和行事风格,只怕要借着这件事将那人扫出朝廷了,却没想到她竟是如此轻轻的便把这件事放过了。
    他哪里知道,现如今地皇后娘娘经过了与萧挺的一番对话之后,已经对自己的政策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他又哪里会知道,此时的皇后娘娘刚刚做了一件一旦传出则必将震惊天下的大事,心情正处在诡异到让人无法揣度的时候。
    当下那丢了人的官员闻言,立刻便如闻大赦一般屁滚尿流地避席而出,到殿中跪下谢了恩,然后在众多大臣不屑的目光中一脸大汗地回到座上之后,却是再也不敢抬头了,更是不敢再看萧挺。
    经过这么一打岔,殿内的气氛似乎有些尴尬,来济一脸狐疑地坐下了之后,大殿之上便再也没人说话,除了萧挺之外,大家都是低着头默默地看着几上菜肴,却又并没有几个真的下筷子夹菜,更是没人饮酒。
    这个当儿,那武三思不由得看向萧挺,见他神态怡然地吃喝不停,不由得脸上怒气再现,然后,他想了想之后突然站起身来,道:“娘娘大宴群臣,群乐熙熙,臣本不想扫大家的兴,但是,念及近日朝中之事,臣又不由得忧心不已,竟至无心酒菜,因此,臣斗胆进言,关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人选一事,臣恭请娘娘早日定下人选,以免影响了朝廷的稳定。”
    武三思这话说出来乍一听突兀之极,但是他这话说出来,举座上下却竟是不约而同的轻轻吐了口气,心想总算是有人出来解开这个尴尬局面了!
    当下皇后娘娘闻言笑着看了自己的娘家侄子一眼,配合默契地问道:“哦?这么说,莫非你心里有了合适的人选要推荐给本后?”
    萧挺闻言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然后低头喝酒。
    这时武三思颇为潇洒的一施礼,道:“娘娘圣明,因为此事迁延日久,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我大唐朝廷的日常办公,是以,臣实在是忧心不已,觉得实在是不可再拖下去了,这才在满朝诸公之中仔细考量,这才决定不计毁誉的为娘娘,也为我大唐朝廷荐贤……臣要推荐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人,乃是现任尚书右仆射的阎立本阎大人!阎大人三朝老臣,德高望重,由他来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万望娘娘俯允为幸!”
    萧挺闻言不由得心中冷笑,这武三思的语气听上去谦恭之极,而且句句忠心为国,其实呢,这口气可是大得紧,考量满朝诸公?就这一句话,便已经足见他的嚣张。只怕光是这个语气,便已经足够让来济那些人受不了了!
    而果然不出萧挺所料的是,武三思话音方落,来济已经站了出来,他一开口便毫不客气地道:“武大人此言大谬!”
    此言一出,武三思的脸色顿时一沉,萧挺则低头微笑了起来。
    好戏,终于开始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道歉才好,说一千道一万,都是我的不对,不该轻易的许下诺言,事后却又做不到,所以,对于最近很多读者骂我,我无话可说。
    此前在章节里封推感言里也零零碎碎的说过一点我眼下的处境,不是想借此为自己找借口,错了就是错了,不对就是不对,这个没理由可找,我只是想说,我真的不是有心要欺骗读者的,之所以会有眼下这个局面,都是因为我此前对自己的北京之行和工作等等太过乐观了,等到真的去做才会发现,原来这些事情比我想象中的要缠人多了!
    眼下这个情况,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敢再给诸位读者什么承诺,我只能保证我会把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每天都会力争写出更多字数奉献给大家,同时我可以保证,红烧大唐的后面会越来越好看,而且,完本是肯定的!
    半日闲 第十三章 诡异的丈母娘
     更新时间:2009…6…29 10:12:25 本章字数:7057
    武三思的话自然有他的立场,而且这个立场应该说是并不偏颇,他推荐阎立本出来担任这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实实在在的是最合适不过,而且,能在这种情形下想到重新把阎立本这碗本已冷了的饭拿出来炒一炒,借以把萧挺一脚踢开,足见他的聪明。
    但是,当这个官职的任命会牵涉到整个朝堂的动向,乃至几十上百的官员的前途的时候,即便是再合理的说法,都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并且也一定会找到极其恰当的理由,然后,还会提出一个听上去比这更合理的人选……中国的事情,从来都是如此。
    利益,决定向背。
    因此,当来济站起来一脸大义凛然的说了好长的一段,几乎把武三思那原本很是合理的提议给七零八落敲打得不值一提的时候,萧挺丝毫都没有感觉意外,只是在看着武三思张口结舌几欲发狂的样子的时候,会感到有些好笑罢了。
    历史记载固然不免有春秋笔法,自然也就难免会有失真之处,但是像武三思这么一个在大唐盛世纵横了几十年,举手之间废立皇帝与太子,甚至玩遍了当时的公主皇后的大牛人,史书上的记载纵有失误,也应当是相去不远才对。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许敬宗李敬业等人虽也厉害,却顶多算是一个真小人罢了,而这武三思。却是一个实打实的伪君子。
    也因此。满朝上下包括许敬宗李敬业来济在内那么多人,萧挺都并不认为他们可以威胁到自己,但是这个武三思,却是从听到这个名字地那一刻起,萧挺便下意识地已经在留意他。而此时看到他吃瘪,他心里自然也就难免很是有种小人得志的满足感。
    而且,坐山观虎斗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窥见很多平日里难以获得的信息,这种信息说来玄妙,甚至无法单纯的用语言解释出来。也很难说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因为那或许只是一个眼神儿,甚至是那个眼神儿会首先看向谁的问题,但就是这样一些细小的地方,却每每让萧挺与会于心颇有所得,并且坚持认为,这些东西,比所有那些看似精密的推证抑或情报更加地可信。
    例如。许敬宗在听完了来济地一番滔滔雄辩之后,第一个看向的人却不是自己这一派中以词彩激昂善于雄辩著称的太常少卿刘之,而是另外一位,他在任礼部尚书期间的重要臂助,也是现任的礼部侍郎李观鱼。
    但凡对许敬宗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可不像来济那种莽夫一样什么事情都急着亲自出面,没有什么宰相风度,像这种撕破脸皮似的辩论,他总是会矜于身份,不屑于亲自站起来与之对驳地,但是,他选择的第一个做眼神交流的人,却是他的老朋友老下属,也是同样以善于辩论著称的李观鱼,而并不是眼下他最该寄予厚望地刘之……与他相反。武三思却是脸红脖子粗的与刘之狠狠地交换了几个眼神
    这一来一去的。里面能说明的东西,可就大了去了!
    萧挺躲在最最角落里。一小口一小口地砸着杯中的美酒,眼睛在殿中众多大臣们的脸上扫来扫去,一边看一边瞎寻思,不一会儿就贼兮兮地眉开眼笑了起来。
    正是因为这一团乱麻一滩浑水,所以他才一直都不太愿意掺和进来。不过现在想想,这样子其实也蛮有意思的,而且,如果不这样,倒只怕反而会没什么意思了!
    当下在武三思的目光示意下,最终还是刘之长身站起,细细的丝剖缕析间,他已经一寸寸的反驳起刚才来济地观点来,大体意思就是,你说地那一套,纯属胡扯!
    在最近这些日子的朝堂上,这几乎是每天都要上演地一幕,所以,这来回的套路甚至说辞大家都已经有点滚瓜烂熟了,说实话,双方都有点疲于奔命的厌倦,但是牵涉到这么重要的一个官职,双方又是谁都不愿意放弃,所以,虽然心中不喜,却还是不得不拿出一副堂皇正大为国分忧的样子来,努力的再一次驳倒对方。
    尽管这一套连百官们都已经听得烂熟,但是当下这种氛围,还是没有人敢不在意,大家还都是停下杯箸,认真地听着双方的辩论,不时还会缓缓地点点头。
    如果说这殿中还有人和萧挺一样,纯属抱臂旁观的话,那么除了那些不晓事的宫女之外,就只有一个皇后娘娘武氏了。
    皇后娘娘高踞陛座手持金杯,漂亮的丹凤眼微微眯起,似乎在回味刚才那一口葡萄美酒的甘美,但是那微微漾起涟漪的嘴角却泄露了她的心事…………眼下的她和萧挺一样,都在看戏呢!而显然的,乾元殿内这场气势雄浑的大辩论,正是这天下最好的下酒菜!
    趁着旁人不注意,皇后娘娘偷偷地瞥了萧挺一眼,见他竟是和自己一样的正在欣赏这出戏,她不由得微微一笑,再看看殿中脸红脖子粗的来济,和低头不语的李弘,她不由得放下金杯,道:“好啦……每天都这么吵,你们不烦哪!”
    场中的辩论戛然而止,百官齐齐看向高踞殿陛之上的皇后娘娘武氏。
    她拂了拂华美而宽大的衣袖,并不看下面翘首以盼的群臣,只是淡淡地问道:“来侍中,你既然不同意阎老尚书做这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想必是另有人选推荐给本后喽?你可不要还是跟本后说,你觉得中书侍郎李义府最为合适……这个话你说了几十遍了。李义府是个合适的中书侍郎。却未必能做一个合适地宰相……李义府,你自己说呢?”
    被皇后娘娘当众这么问,李义府顿时满脸尴尬地站起身来回了声“是”。都已经被这么说了,他不说是,还能说什么?
    等他说完了坐下,来济已经站起身来道:“回禀皇后娘娘,老臣此次要举荐地,的确不是李大人,而是另有其人……”
    “萧挺,你笑什么?”来济正说话呢。皇后娘娘却突然开口问了这么一嗓子。一下子打断了来济的话不说,也顿时让百官都下意识的随着皇后娘娘的目光看了过来,而萧挺,则差一点没把口中的酒喷出来。
    当下他赶紧站起来,在万众瞩目之下不由得很是尴尬,“回禀娘娘,臣……没笑啊!”
    “胡说。本后明明看见你笑了,难道还能是本后眼睛花了不成?我还没老呢!”皇后娘娘闻言顿时反驳起来,而且一张口就是一副仗势欺人不讲理的口气,反正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人家是皇后娘娘乎?
    不过。她这最后一句话说的可是有点重,当下萧挺听了几乎立刻就要避席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