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123章

汉侯-第123章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嫣、冯林勒马停稳,望向刘彻的方向,看似平静的神色中隐藏了几分兴奋与斗志昂扬。
    刘彻将马鞭收在手中,大声道:“今去边塞,朕在此承诺,他日你等归来绝非雨雪霏霏之时,但凡你胸有锦绣韬略,朕绝不吝惜官禄爵位!”
    韩嫣一马当先轻跃下马,拜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望。”随后便是几十骑轰然应诺。
    刘彻微微颔首,接过陈珏递上的酒盏,朗声道:“朕今日为你们送行!”话音方落,刘彻一饮而尽,随后将酒盏摔在地上,“咣”的一声响。
    接下来是一阵叮咣之声,陈珏按着刘彻地示意也饮了满满一盏,稍稍拭了拭嘴角的酒痕,陈珏一一看了即将远行的羽林骑一眼,目光所到之人,亦是回陈珏以点头微笑,神采飞扬。
    出行宜早,刘彻又勉励了众人几句,韩嫣冯林一行人便打马上路,陈珏和刘彻一起在原地看他们消失在天边,这才相视一笑,准备回转。
    这时大路上行来一个车队,甚是气派,陈珏注目看了看,依稀便是诸侯王规格,这时刘彻也看清了,他笑道:“子瑜,朕的淮南王叔总算来了。”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一百五十三 有客来
     更新时间:2009…9…16 13:35:52 本章字数:3690
    车队来自淮南国,这件事并不难猜。诸侯王之国,各自在封地享受的富贵尊荣,这几日可能出现在灞上的刘家藩王只可能是贤明远播的淮南王刘安。
    淮南王车驾过灞上,早被刘彻的胡为弄得焦头烂额的卫队长终于有了一处用武之地,他向前方一众为袍泽送行的羽林骑士身边行去,这时人影移动了几下,卫队长顿时蒙了,这么些人他上哪里去找跟羽林骑装束一样的刘彻去?
    正着急的工夫,他看见一身中郎将装束不同于他人的陈珏顿时眼前一亮,心想小陈将军在哪里,天子自然就在那里,卫队长一边盯着陈珏不放一边挤开路上的人,总算大喘气着来到刘彻身边。
    “陛下。”卫队长平息了一下急促的呼吸,看了由远而近的车队一眼,恭敬地道:“臣是否该去知会淮南王一声?”
    陈珏看了看刘彻,天子在此,刘彻若是要求淮南王立刻停下马车,面君叩拜也是应当,只不过此时刘彻的状态是常服在外,虽说护卫众多、几乎便与公开出行无异,但淮南王是皇室长辈,总还是有些不便。
    刘彻哈哈一笑,不答卫队长的话,反而一跃上马,手上用劲一勒马缰,那骏马立时长嘶一声,刘彻这才道:“免了,淮南王是朕的叔父,朕还是在未央宫里接见他。”陈珏轻轻一笑,对身边的李英低声说了几句话,李英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身手矫健地上马沿着路飞驰而去。
    刘彻好奇地瞥了陈珏一眼,还来不及问什么,这时长安城方向忽地又来了数骑与几辆马车,这些骑士看也不看陈珏等人一眼。便目不斜视地呼啸而过。
    烟尘四起,陈珏忙侧过头抬手掩面,刘彻等人的反应也不慢。俱是抬袖的抬袖,转身的转身,蹄声如雷晃过,刘彻面上衣间都沾染了尘土,他微青着脸,毫无天子形象地“呸“了一声。
    陈珏见状心中暗自好笑。羽林骑早都习惯了这种事,这次人家又不知道是天子在此,这才没有顾忌的狂奔,但刘彻出门从来都是行来队伍的最前面,哪里受过这种苦,难怪他会气成这样。
    杨得意慌忙寻出一条手巾,小跑几步递到刘彻手中,刘彻接过后几无章法地擦了擦,这才低声喝道:“这是哪家地人,怎地在长安城外就嚣张至此?”
    卫队长答应了一声。就要派人追上去查问,陈珏笑着阻止了他,温声道:“不用去了。”
    “子瑜?”刘彻有些不解。
    陈珏莞尔一笑,指着东南方向道:“陛下请看,方才大约是田大夫的车驾,说不定是田大夫急于遵照陛下旨意迎接淮南王驾。这才心急些。”
    灞上一马平川,视野极好。
    刘彻等人正好站在高处,他顺着陈珏所指的方向望去,正见一个看不清面目,但身形却极熟悉地矮小男子下了车,可不正是他那年纪一把还在朝中任大夫的舅舅田。
    刘彻心里的火撒不出来,只得瞪了远处一无所觉的田一眼。低声道:“迎接一个淮南王而已,平日里怎么不见他做事这么积极。”
    正说着,刘彻远远地又望见几个女子从田身后的马车上下来,他皱了皱眉,又压低声音对陈珏道:“子瑜,那是……刘陵?”
    陈珏眯眼望了望,道:“陛下。似乎正是淮南王翁主。”
    刘彻笑了一声。他倒要看看这对父女能搞出什么名堂,手下用力握缰调转马头。刘彻朗声对众人道:“都随朕往上林苑去罢。”
    陈珏一笑,不远处的李当户手中彩旗一挥,羽林骑便列队扬鞭,不多时便在灞上地路上蜿蜒成一条黑龙,逶迤着延伸开来。
    韩嫣等人打马上路,不多时行出几里,耳边风声阵阵,殿后的韩嫣忽地听得身后又有蹄声响起,微微转头望去正是李英。李英大声道:“公子有言,请韩公子小心,不要灰头土脸。”说着李英掷过一个小包,待韩嫣接稳了,李英便告辞而去。
    韩嫣减了马速打开一看,隐隐有几分青草之味扑面而来,就算不打开韩嫣也知道那正是长安土,随附一张便笺,上书:拾人牙慧,聊赠吾友韩嫣,知名不具。
    韩嫣微微一笑,收好小包后拉缰扬鞭,只见眼中青山绿树飞驰向后,边关路远,他可要早去早回。
    马车中熏香阵阵,淮南王刘安一身锦衣,正同他携入长安的几个宾客说笑着,他抚须笑道:“孤此来长安,皆为《鸿烈》一书,孤原想《鸿烈》成熟之日尚须几年,不想各位与孤门下众多贤士齐心协力,竟然早早编成。”
    车中几个淮南王门人对视了一眼,伍被当先道:“王爷礼贤下士,我等岂敢怠慢误工?”伍被此言出口,其余几人也不约而同地点头赞同,能与所侍淮南王同车,可见淮南王对于人才是何等宽大广博的胸怀。
    淮南王爽声一笑,掩不去神色间的几分得色,道:“不是孤目中无人,传说前秦吕不韦门客三千,方成《吕氏春秋》,孤不才,也厚颜称一声有汉以来第一人。”
    伍被等人与有荣焉,淮南王满意地一笑,又道:“这次孤既来长安,绝不会亏待列位,这两年天禄阁校书如火如荼,孤说不得便要将《鸿烈》之书呈于太皇太后和陛下,届时说不定还要劳烦各位同孤一起,与天禄阁校书之人辩学。”
    淮南王与几个亲信门客商议了几句,这时外间持刀的武士来报田奉天子之命迎接淮南王,翁主刘陵也跟随其侧。
    “快去唤王太子出来见他妹妹。”淮南王开怀道。
    那武士躬身道:“启禀王爷,王太子已经去见翁主。”
    淮南王闻言也不恼怒,只在仆从的搀扶下缓缓下车,外间正与刘迁叙别情的刘陵见他下车美目一亮,脆声道:“父王总算来了长安,可把女儿等坏了。”
    淮南王对刘陵点了点头,并不多话,而是上前亲热地同田打着招呼,客套了几句之后道:“田大夫,我们真是许久未见啊,记得上次……”顿了顿,淮南王一副欲言又止之色。
    田神色一暗,上次淮南王曾言下次见时田必已封侯,但如今他还只是一个大夫而已,田强打起精神道:“王爷言重了,淮南之长安千里迢迢,路途遥远,还请王爷随我入城歇息。”
    淮南王颔首,笑道:“那孤就多谢田大夫了。”说着,淮南王四下望了一眼,问道:“王重呢?”
    刘陵不动声色地拉了拉田,笑道:“他出门了。”
    淮南王眼神一闪,笑道:“好了,将近午时,孤还是尽管入城朝见天子如长龙一般的车队重新浩浩荡荡地起行,淮南王没有想到的是他今日不赶巧,天子刘彻不在未央宫中,而是在去往上林苑观看羽林骑比赛地路上。
    田面对刘安心里有些不适,刘陵此时正与父兄叙旧,他又想着要不要再同淮南王拉拉关系,等到想起方才故意摆了陈珏的羽林骑一道,田这心里边松快多了,开始思索起皇帝外甥交给他的事情怎么办。
    宣室殿大朝,刘彻头戴通天冠,身着朱色朝服端坐于御座之上,神采奕奕。
    例行的朝事处理之后,丞相窦婴奏道:“陛下,自新农具应用以来,关中百姓田中产粮渐高,去岁时有天灾,然而总体看来各地粟米充足仓库满盈,灾地并无大碍。”
    刘彻看着朝臣列中的陈珏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这就好,自先祖高皇帝以来,孝文孝景两代先皇皆言农者乃天下之本,朕欲继承先皇之志,百姓仓禀丰足,朕心亦悦。”
    刘彻如今是真的高兴,去年那几场灾,若是放在原先,恐怕朝中还要采用减免宫中用度、减少御马数量等等措施来显示亲民,今年这些事倒是全免。
    大农令见天子神色轻快,亦奏道:“天下农人赖农具之功,民力丰足,无主之地尚遍布于天下,臣请陛下下诏,鼓励农人开垦荒田。”
    刘彻又笑着颔首,秦末白骨遍野、十室九空地惨状是彻底地过去了,如今大汉虽时有小灾,但总体说来仍旧风调雨顺,开荒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
    “这件事卿等与丞相细细商讨,若是有了可行之道再呈给朕不迟。”刘彻道。
    窦婴感怀天子信重,躬了躬身道:“臣遵旨。”
    大朝会仍在进行之中,陈珏望了刘彻一眼心中暗笑,他再了解刘彻不过,刘彻他虽然高兴,对于这种细致的民事活仍旧没有什么兴趣亲力亲为,这才丢给丞相和大农令等人了事。
    朝会散去之后,刘彻叫住陈珏,在御辇边对他正色道:“子瑜,朕以为这回可以把淮南王用个彻底,不想他也有后招,居然带了一部《鸿烈》来。”
    “鸿烈?”陈珏皱了皱眉,道:“光明鸿大?”
    刘彻点了点头,愤然道:“朕听说,淮南王叔自夸这部《鸿烈》为秦汉以来,黄老之学成书第一,真是气煞朕也。”
    陈珏也明白《鸿烈》到底是什么了,明明就是那部正史野史里都有各种记载,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联系在一起的《淮南子》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一百五十四 淮南子
     更新时间:2009…9…16 13:35:53 本章字数:3797
    窦太后好黄老,淮南王亦然,从景帝朝开始,淮南王刘安便时不时地遣人入长安献一些文章,深得窦太后欣赏,否则当日陈珏放出谣言,说有人试图恢复周公旦旧事的时候,窦太后也不会是那副将信将疑的样子…………换一个不知检点的刘氏藩王,他想做刘公都没有那个声望能力。
    刘彻正是心烦的时候,淮南王上奏要求入长安朝天子的理由是献书,刘彻也不曾当回事,这年头河间王献书便不只一次,实在不大稀罕,谁知道淮南王献书是真的,除故老藏书之外还有一部集黄老之学于大成的《鸿烈》。
    “陛下放宽心,不过是一部书罢了,淮南王的门客还会强过天禄阁中的博学之士吗?”陈珏看着刘彻眉头紧锁的样子,笑着提醒道。
    刘彻心中一喜,抚掌笑道:“不错,天禄阁那帮人校书校了两年,学问应当长进了不少,朕就不信这么些人还会让淮南王的门客占了上风。”
    陈珏但笑不语,思想文化,只有碰撞之后的火花才能燃出燎原大火,这次淮南王携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