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244章

汉侯-第244章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珏点了点头。微笑道:“岁末以来所有人都诸事繁忙。这有什么好怪的?”口中这么说着。陈珏心中却暗道了一声惭愧。年前年后正是跑官之人最疯的时候。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行踪就是防着被人缠上。这却不巧把金仲也挡住了。
    金仲看清陈珏面上无有一丝不悦之色。这才放心的道:“实不相瞒。我急着寻武安侯。实在是有要事往侯爷能相助一臂之力。”
    陈珏看金仲一副说来话长的样子。便将手一伸示意他边走边说。口中说道:“你且说来听听。我若力所能及。定当尽力就是。”
    金仲神色一喜。旋即将前因后果皆说与陈珏。原来金俗一家三口身份不高不低的在长安城住着。刘彻心中有几分放不下。但也对此无计可施。恰巧金娥到了出嫁的年纪。刘彻便给金俗透了口风。将为金娥寻一个王太子匹配。再不济一定是个宗室列侯。这么以来金家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刘氏宗亲。
    金仲将事情说完。有点儿不好意思的道:“各位王子本都是人间俊彦。但舍妹却是凡俗之人。总要寻个能匹配之人方好。楚先生看我神思不属。便告诉我最好来请武安侯帮忙参详。”
    陈珏听的笑着点点头。金仲说的委婉。实际上就是怕金娥成婚的对象纨绔霸道。但金氏本该与王、田等人相熟。特来找他询问却有些耐人寻味。
    两人步子不慢。不多时已行到殿门口。听的里间的谈笑之声。金仲一拍脑门。惭愧的道:“差点忘了。今日不是说话之时。我却拉着侯爷说了这么长时间。”
    “无妨。”陈珏微笑着看了金仲一眼。想了想道:“照我看来。楚王一脉是上佳之选。长沙王子、河间王子都是俊杰人物。中山王……”陈珏说到这里住了嘴。他家虽然无波无浪平安富贵。但人口太复杂。还是算了。
    金仲闻言连连点头。暗自将陈珏提及的名字都记下。打定主意回去后和他打探出了消息相对应。务必定下最合适的人选做金娥夫婿。
    陈珏微微颔首后正要进门。忽的又被金仲叫住。陈珏看着金仲一脸迟疑之色。不由眉尖微动。笑问道:“还有何事不能直言?”
    金仲犹豫了一会儿。想起方才陈珏还在和和气气的给他答疑。鼓足勇气道:“武安侯爷。太学的事您还管着么?”
    太学那里。他不过是挂个名罢了。陈珏不动声色的问道:“太学那边怎么了。我能帮上什么忙?”
    “我也不知这算不算大事。”金仲心底下虽然犯嘀咕。顿了顿还是继续说道:“我听到一些风声。也亲眼见不少太学中的寒门子弟因前途之事和旁人相争。他们尝言许多人无才无德却居于高位。天子选官。本该重孝中才学等等……就是博士们似乎也各有倾向。他们岁末前就有打斗之事。其间凶狠之处让人心惊。我就怕他们出了人命。”
    知道一点皮毛就四处宣扬的那位仁兄害人不浅。陈珏思及近来弄到的许多消息。不由在心中暗自诅咒那人。他一边想一边笑了起来。对金仲满口承诺太学不会出差错。相熟的吏员说上话。酒盏敬到他身前还未来的及饮下。一个满色红润的圆脸小黄门便走进门东张西望起来。他看见陈珏的身影后没有惊动别人。连忙上前压低了声音唤道:“侯爷。”
    陈珏赞赏的看了看这圆脸年轻人。小黄门也是久在宫中的人物。并不怎么把低位的官吏放在眼中。视线扫过周遭众人后便不再多看。只附在陈珏耳边说了几句话便转身离开。
    孔安国皱眉看着小黄门离去。按捺下对他无礼的不快。凑过来说道:“难怪世人不屑阉人。真是……”
    说话间。陈珏注意到旁边几人神色有些奇妙。略一思索便知是宫中小黄门与他的亲密不太合适。旋即微笑着道:“这倒也不怪他。方才太皇太后提早离席。我放心不下。那小黄门便是来给我传话的。任务一了。他自然急着回去。”
    孔安国神色一惊。道:“太皇太后娘娘怎的了?”
    陈珏摇了摇手。笑道:“没事。只是宣誓大殿空气憋闷。她老人家早些清净罢了。”这也不是什么机密之事。明早便会传开来的消息。陈珏没有必要隐瞒。
    孔安国脸色惊疑不定。陈珏看了心中苦笑。却也不好说什么多余的话。窦太后的身体的确是越来越差。。
    又过了一会儿。孔安国才道:“宣室殿里的环境的确糟糕了些。难怪太皇太后离席。”
    陈珏深有同感的连连点头。偌大的空间中又要做好保暖。那空气的闷热劲就不必提了。难为刘彻还的在那种工作条件下。逐一的召见、勉励一些人。
    薄酒小菜。陈珏在偏殿和熟人们厮混了一阵子。等到身处正殿的陈须遣人来传话叫陈珏过去。陈珏才同孔安国等人打招呼离开。回到宣室殿中去。
    这时司马相如带来的热闹已全然退了去。刘彻朗声说了些话便也先行退场。留臣子们自行散去。陈珏和陈午、陈尚、陈须以及一个出来见世面的陈弘。一家几口挤在同一辆马车中。彼此叙话。
    陈午揉捏了一下酸疼的臂膀处。看了看车中的三儿一孙。道:“你阿母她们派人传话。她们就在长乐宫歇了。”
    陈须神色担忧的道:“太皇太后娘娘缠绵病榻。别是害了什么大病吧?”
    陈午皱眉道:“这话不可乱说。”
    陈珏笑道:“义和太医们的医术你们信不过吗?太皇太后的病已好的差不多了。今日纯粹是因为还要修养的缘故。”
    窦太后也是陈须的亲外祖母。他闻言也松了一口气。转而对一言不发的陈弘道:“岁首一过。你也可以准备出发去外的了。”
    陈弘在长辈面前。原本噤若寒蝉的不敢说话。他听的陈须还没有忘记这回事。一颗脑袋便垮在两肩中间。满面颓然之色。
    蜀郡险道密布。比之繁华的长安几乎就是穷乡僻壤。陈弘思及前路无光。便只觉的眼前一黑。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308 事有异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11 本章字数:3669
    陈弘神态古怪。陈珏看的心中好笑。陈午摇摇头不说话。还是年纪奔四的陈尚心疼年轻的侄子。插口道:“男子汉在外面走走有好处。你这般沮丧做什么?”
    陈弘眼帘下垂。神色间竟有几分颓丧和泫然。他一抬眼见陈须还冷着一张脸。便又飞快的低下头去。陈珏看的不由莞尔。道:“别听你阿父的话。哪有寒冬时节把人撵出长安的?”
    陈弘心中涌起一线希望。抬头道:“四叔的意思是说。我不用离开长安了?”
    “那可不成。”陈珏微微一笑。道:“一开春。你们就可以出发了。”
    陈弘重重的一叹。忽的察觉蹊跷。猛的扬首道:“你们?”他可不信陈珏会特意提到随行的那些家仆。
    陈珏看了他一眼。微笑不变。道:“陈举和你一起。今年你三叔和隆虑公主的儿子的了伤寒。他们走不开就没能回长安。”顿了顿。陈珏又看着陈桓的眼睛道:“你和陈举都是大人了。应当担负些责任。开春就替长辈们走一趟罢。”
    被流放到蜀郡和往隆虑走亲戚不是一回事。想着兴许还能顺便把馆陶、武安等的都走一遭。陈弘听完陈珏的话就看着他嘿嘿直乐。兴致也一下就升到顶点。恨不的马上就到春来雪化之时。
    陈午看着小孙子神色变化不停。时喜时悲的样子。带着几分疲惫的脸上多了浓浓的笑意。他看了看陈珏。心道这小儿子什么都好。就是从来没有让他尝过这种做长辈的愉悦。
    陈珏看见陈午莫名其妙的冲着他笑。只觉一阵奇怪。随后便跟兄长凑在一处。聊起乐府的诸事来。
    因陈午事先说明。次日众人要齐聚堂邑侯府祭祖。陈珏便没有回武安侯府麻烦一趟。反而跟着父兄一道回了堂邑侯府。
    一灯如豆。
    侍女已经恭谨的出了房间。陈珏坐在榻上。武安侯府属于自己的高房大屋看惯了。他看着卧房中本来熟悉的陈设竟有一阵异样的感觉。宣室殿上的热闹好像还在耳边回响。这又是一年了。
    正半靠在榻上的工夫。陈珏蓦的听见外间传来一阵细碎的声响。不过片刻的工夫。李英的声音便在外头响起道:“公子。可歇下了吗?”
    陈珏笑着道:“进来吧。”
    房中烛火还亮着。李英却不是多此一问。约莫着陈珏足够休整衣饰了才从外面翻进来。恭谨的道:“公子。事情都查访清楚了。”
    陈珏早下了榻。指指桌案边命李英一起坐下。道:“说说看。”
    李英沉声应是。接着道:“我们借着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分飞时安排的事宜都奏效了。但司马相如近来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他那宅子也单薄的很。藏不下什么秘密。”
    “这倒奇了。”陈珏喃喃自语道。李英胆大心细。他既然敢下断言就一定不会出错。陈珏自然信的过。
    虽说陈珏有些时候能够心想事成。但他也觉的自己运气够差劲的。本来就是海中捞针般的事。好不容易觉的司马相如有几分不对。哪料人家还一切行为如常。
    李英见陈珏陷入沉思也不打扰。等到陈珏微微摇头时。他才道:“但这中间却也有件好事。”
    陈珏听的一怔。想不起还能有什么好事。
    李英压低声音说道:“我查出司马相如月来常与一个名为吾丘寿王的太学学子对弈。今晨我和郭远去问了东方先生。他说这个学子曾经差点拜在董仲舒门下。颇善辞赋。只是平日里为人处事激进了些。”
    陈珏略一思忖。急问道:“怎么说是激进。”
    李英虽然奔波了数日。却也不知陈珏究竟为何命他追查相关事宜。一边回忆着一边说道:“他是支持天子驱逐匈奴人的学子之一。对朝政也常有些见解。素日里没少同人争执。”
    说话间。李英取出几张纸恭谨的递到陈珏手上。陈珏接过一看。原来是吾丘寿王的一些人际往来。他看了看之后不由低声道:“原来他还定期向寥侯请教学问。”
    陈珏站起身来回走了两步。忽的回身道:“寥侯家的宅邸不是就在我武安侯府之后……”
    陈珏看了看李英。忽、使劲拍了拍李英的肩膀。忽的觉的他的运气其实并不差。相反还好的出奇。按李英所的的信息看来。这个年轻人颇有才学。若真从他的只字片语中悟出些心的。再与好友如司马相如交流也不足为奇。
    陈珏呵呵笑道:“李大哥。这件事还是要你继续追查。”
    李英躬身应是。陈珏仔细叮嘱了一番。最后才轻叹道:“时候不早了。这时候还让你奔波忙碌。我实在是对不住你。”
    李英忙道:“公子这话从何说起……”
    陈珏挥挥手。朗声笑道:“我记的你儿子虎头虎脑的。只比陈桓大一岁多?等到这事了后。你和郭大哥便在家休养一段时日。好好陪伴妻子。”
    李英走后不久。月色渐渐深沉了。陈珏躺在榻上。对着白月光的时候心里一顿。忽的想起了所谓科举的另一番影响。这事或者对他有利也说不定。
    从当日刘彻的表现来看。显然他也知道科举取士不能拿来就用。那种疑似科举的制度必须经过层层掩盖。才会有一点不被贵族反对的可能性。相对的。这种改良或多或少都会削弱外戚之流的力量。
    思及汉武朝卫青、霍去病乃至李广利一众层出不穷的外戚。陈珏心中又亮堂了不少。他原先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