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87章

汉侯-第87章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郢已经醉得直不起身来。这时一个年轻武士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随后卫右渠略带讶色地问道:“什么都没变?”
    那年轻人肯定地点了点头,道:“无论我们怎么试探,汉人地大司农就是守口如瓶,眼下只知天子的回赐既没有多出什么,也不曾少什么该有的东西,只是丝绢之物比往年多些,但这些东西其他藩属也有一份……”
    “我知道了。”卫右渠挥手制止了他的话。心中思索开来。他故意在宫宴上酒后挑衅,这事情可大可小,眼下这模糊不清的情况到底是天子授意,还是那个绵里藏针的少年大夫对天子说了什么。
    想起天子刘彻对他所报乌桓之事的态度,卫右渠心中渐渐起了一股气,“君君臣臣。这套东西我真受够了。”
    “那日我在阿姐窗外提心吊胆了好几个时辰。今日见到你一切安好,我也总算能放下心来。”陈珏目光温柔地看着阿娇,这个实际上被他当做妹妹来疼的小女孩也已经为人母了阿娇喝了一口李青刚刚端上来的补汤,随后微笑着道:“别说是你,我自己也吓坏了,好几次都觉得自己像是要死了似地。”
    “皇后娘娘!”一边的绮罗不满地轻轻喊出声,“这话哪是可是随便说的。”
    小公主的出世彻底消除了刘彻的某种心结,阿娇这个曾经的太子妃已经正式从太子宫旧处搬到椒房殿,只差大典还没有进行而已。
    阿娇噗嗤一笑,却也不斥责绮罗地贸然插口。随后略带忧郁地道:“那日彻儿好像也是很着急地样子,只是这几日他每次都来去匆匆,如今小公主还连个名字都没有,真不知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陈珏对于阿娇的时而开心时而忧郁有些不解,随后他轻轻一拍额头,想起貌似刚生过孩子的孕妇心理上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波动,当即认命地为刘彻解释道:“陛下处政之余。一直在为小公主的名字翻阅古籍。从来不曾闲着,这点我可以作证。”
    阿娇点了点头。算是勉强接受了这个解释,转而如数家珍一般与陈珏说起小公主的种种事情,那个小女娃的一颦一笑一哭一泪都被她说得极为详细,陈珏则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插口几句。
    母爱的光辉,似乎真的可以存在啊,陈珏轻轻一笑,不经意地看到外面地天空已经开始放晴,冬天的阳光,也很温暖。
    十月初十,新生的小公主得到了她的第一份封地,齐地东莱郡的当利邑,一个靠近海边又可以产盐的地方,同时也是让景帝留下的几个不受宠地公主又羡又妒地摇头叹气地富庶之地。不管怎么说,嫡长女总是不一样的,与此同时,小公主地名字也被确定下来,姓刘名。
    外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名字背后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荣而实者谓之秀”,屈原也留下过“容则秀雅;稚朱颜只”的句子,刘彻的本意是为小公主取名刘秀,只是这个让他颇为得意的名字却被陈珏找茬似的一次次地挑出不妥,最终刘彻还是选了一个“”字。
    建元元年在一片和谐安乐的气氛中开始,陈珏在窦太后和刘彻的准许和信任下,花费了几天的工夫对椒房殿中的种种来了一次大清洗,从椒房殿建筑本身到伺候的宫女宦官,无一没有经过他严格的检查。
    日日陪在刘彻身边看他处理政事,陈珏的眼界也更加开阔。马政的事情两人一起合计了数次,刘彻和刘舍窦婴和卫绾几人商量了一下,一起拍板决定启用七国之乱时有功的灌夫为太仆。至于窦太后那里,不管她老人家是否了解窦婴和灌夫之间良好的关系,总之这件事情在窦太后那里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阻碍。
    日子一日一日有条不紊地过,刘彻心中越发地踌躇满志。统领羽林军的事情刘彻并未再向陈珏提起,显然是要陈珏决定之后自己给他答复。
    一个皇帝能给臣子这么大地自主权,陈珏心中不是没有感动过。这几日。陈珏也在琢磨着去长安郊外为刘彻练少年军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
    虽说军事敏感,但刘彻是雄才大略之人,一般说来这样的皇帝年轻力壮的时候对于自己控制范围之内地人和事并不会有什么猜忌,何况羽林军还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
    十月十五,属部使臣带着大汉天子的赐礼返回家乡,诸侯王之国。
    宣室殿,侧殿书房。
    “这下子长安城中总算清净了。”刘彻不无快意地道。
    正在为刘彻做苦力的陈珏闻言也放下手中的笔,以手支颌道:“这几日长安的大街小巷确实是安静了不少。”陈珏没有说出口的是,章台街口络绎不绝的马车也消失不见了。诸王之国,实在百是姓之乐事,商户之淡季也。
    “张欧这么刻板的人也会有为刑狱之外的事情上表地时候?”刘彻兴致昂然抽出数份奏表之一,看了几行之后脱口而出道。
    陈珏微感错愕地看向刘彻,廷尉张欧的公正和耿直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事情,作为廷尉这种必须按照天子旨意做事。又不可避免会得罪许多贵戚的官员。张欧也甚少掺和到非本职工作之外的朝政中去,上表奏报其他事情,确实算得上稀奇。
    “子瑜,王孙昨日在阳陵那边吗?”刘彻看着手中的奏表,脸色愈来愈沉。
    “启禀陛下,王孙昨日向娘娘告假迁了新居,因而并没有在阳陵。”陈珏这回是真地有些讶异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出韩嫣怎么会跟张欧地奏表扯上关系。
    刘彻冷笑一声道:“赵王车驾过阳陵,车马奔驰之下踏死农户鸡鸭若干。”
    陈珏先是松了一口气,知道刘彻只是想从韩嫣那里了解些事情。之后他便觉得奇怪起来,廷尉是朝廷高官,虽说事关赵王,但这种事情按理该是先到长安内史那里,内史处理不了再上达廷尉,断没有一天的工夫就摆到御案上的道理。
    又过了一会儿,刘彻将手中又一封奏表狠狠摔在几案上。冷声道:“朕这位兄长是真的出息了。居然能让卫太傅亲自弹劾他。”
    陈珏被刘彻那边的动静吓了一跳,刚回过神来便听得刘彻对他道:“子瑜。你看看太傅的奏表。”
    陈珏答应了一声,上前几步捧起被刘彻摔在几案上的奏表,匆匆看完之后他也不由微微锁住了眉头,卫绾弹劾赵王刘彭祖的理由是赵王无君无父,刘彭祖车驾过阳陵而不拜,反而擅闯阳陵山下王为景帝守陵之所。
    王和景帝之间的事情人人都知道却又装作不知道,人们一直以来都刻意忽略阳陵边还住着天子的亲母,只有寥寥数人知道刘彻新年当日派了特使前往阳陵,为王这位实际上地太后娘娘贺新年。
    “陛下,韩中郎求见。”
    陈珏听得杨得意的声音不由一笑,这才真是说韩嫣,韩嫣就到。
    不多时,新年后被刘彻除为中郎的韩嫣便大步从殿门外走进来,韩嫣走进来的第一句话便是:“陛下,臣有罪。”
    刘彻单刀直入地问道:“是不是赵王的事情?”
    韩嫣微微一愕,看见陈珏不着痕迹地对他点了点头之后才道:“正是赵王,昨日臣凑巧向娘娘告假,不想赵王离京前居然就冲撞了娘娘……”
    “岂有此理。”刘彻霍地起身,如今他对赵王的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已经汇成一股足够让天子一怒的洪流,“朕这就去见太皇太后,这件事情不能这么算了。”
    天子家事,韩嫣自然不能跟过去,陈珏则犹豫了一下,没有选择跟刘彻一起离开。
    望着刘彻地身影渐渐消失在远处,陈珏转头问道:“王孙,赵王昨日是去做什么?”
    韩嫣神色古怪地道:“赵王留下许多珍馐与丝绢,说是往日多有得罪,请娘娘原谅……”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日话
     更新时间:2009…9…16 13:35:45 本章字数:3849
    赵王是去贿赂王。
    这个从韩嫣口中说出来的事实让陈珏惊讶了一下,他心中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随后问道:“然后呢,娘娘收下了?”
    韩嫣摇了摇头,道:“娘娘哪里肯见赵王,赵王却偏偏要求娘娘一句恕罪,这才与卫士们发生争执,惊吓了娘娘。”
    陈珏低头思索了片刻,刘彭祖怕天子追究他当年的过失,居然不求窦太后反求被困在阳陵的王,这种明摆着怕窦太后活不过王的行为不是找死是什么。
    “王孙,这些日子忙完了就来帮我为陛下组羽林军罢。”陈珏缓缓开口道,窦太后至少还可以活很多年,为了前程,韩嫣是不能再在王身边呆下去了。
    韩嫣还不知道羽林军的事情,陈珏对他仔细说了一番,韩嫣面上露出一个笑容,道:“子瑜,你知道不知道我的新邻居是谁?”
    陈珏怔了怔,啼笑皆非道:“我又不是什么有神机妙算之能的仙人,你要我到哪里去猜?你直说好了。”
    韩嫣笑道:“冯敬冯太守的遗孤,冯林。”
    冯敬的名声在陈珏的暗中推动下已经达到了最高峰,有志男儿无不以之为榜样,韩嫣自然也不例外。
    陈珏轻轻咳嗽了一声,又与韩嫣说了些他搬新居的事情,末了韩嫣认真地道:“子瑜。我在阳陵这段日子以来阿母和小说多蒙你派人照料,我也不言谢,得友如你,是我韩嫣之幸。”
    陈珏笑了笑,道:“韩夫人待人亲和,得母若此才是你最大地幸事,下人伺候得再周到总不及你亲自在旁尽孝。”
    韩嫣感慨的点了点头,道:“这些道理我原也不知,还是这些日子以来渐渐明白的。”
    陈珏唇角浮起一丝笑意。转念想到王,他心中又是一阵不适,刘彭祖的做法提醒了他,王再怎么落魄,只要她人活在世上一天就仍然是刘彻的亲生母亲。蓦地,一个念头突兀地出现在他脑海中,等韩嫣脱离了阳陵那边,他要不要趁机做什么事情?
    赵王刘彭祖的事情并没有在长安城中掀起太大的波澜。刘彻在与窦太后简单地商量几句之后便下了一道诏书,言道赵王失德,去其封地四县,一年不得领封地租税。
    时值冬日,政事上并不是很忙,刘彻最近烦恼的是另外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即位的时候,总有一些先帝地老臣因为种种原因离开朝堂,太子宫中的旧人们虽然有些才干。又更能得刘彻信任,只是大都资历尚浅做不得高官。这就需要刘彻想办法培养建立自己的班底。
    汉高祖刘邦曾下求贤诏,汉文帝也曾经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入朝为官。有此先例,刘彻下诏要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列侯极其他两千石级官员举荐人才的时候就显得顺理成章,没有任何人敢说一个不字。
    雪后初晴的天气,宣室殿。
    刘彻啜了一口热茶,自在地对陈珏道:“子瑜,你身边若是有适合的人才也可以推荐给朕。”
    陈珏闻言心中微动,他几乎立刻便想到了楚原楚先生和家中颇有些乐不思蜀味道的东方鸿来。只是这个念头随后就被他自己否决。楚原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研究上,东方鸿更是特意同他说过不愿入朝为官地事情。
    陈珏不同于那些有资格举荐贤良方正的高官。他们多少有些门客故交,而陈珏除了这两人,他所认识的人不是早已经立于朝堂之上,便都是一些世家子弟,凭祖上积荫就足以为官,实在没有哪个人是需要他来进行推荐的。
    所幸刘彻也不是真的那么迫切地需要陈珏的答案,语毕之后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