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202章

杂谈-第202章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20分的试飞。5年后的1993年12月17日,美国空军接收了第一架作战型B…2A轰炸机。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隐身轰炸机正式服役。约翰&;#183;诺斯罗普没有看到他的梦想实现的这一天,他于1981年去世,享年86岁。
欧洲早期飞翼方案
利比肖的三角飞翼
一战结束后不久,德国便蓬蓬勃勃开展滑翔机飞行运动。1921年,工程师亚历山大&;#183;利比肖最先制成飞翼滑翔机。经过进一步对飞翼滑翔机、轻型飞机和动力飞机的研究。1930年他精心设计的“三角”I号轻型民用飞机(左上图),在性能、稳定性、操纵性和设备方面,都超过了当时的先进水平。这架三角飞翼最引入注目的设计特点是仍然是小后掠机翼,机翼后缘平直。对发展三角飞翼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霍顿飞翼
在利比肖成功的鼓舞下,德国的瓦尔持&;#183;霍顿和雷曼&;#183;霍顿兄弟,积极从事飞翼的研究。
1931年,16岁的瓦尔特&;#183;霍顿制造了第一架霍顿 HoI飞翼滑翔机(图①)。接着又从试飞中对原型机进行改进,造出HoII飞翼滑翔机(图②)。从1934年至1944年间,霍顿共制有5种不同的飞翼(1941年霍顿 HoV是装了两台发动机的霍顿HoIII型滑翔机)。这两种滑翔机都有很高的升阻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霍顿还为哥特公司生产HoIX飞翼(图③),装两台900公斤推力的容克喷气发动机,试飞中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900公里。这架高速飞翼战斗机在低速和高速飞行中操纵性很好,但由于其他一些技术上的原因最终未能正式投入生产。
第171章中日韩印新型坦克
           在亚洲国家中,率先推出本土主战坦克的中、日、韩、印四国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代表他们最高水平的分别是98式、90式、K1A1式和“阿琼”式主战坦克。前者是刚出道的新锐,日韩二位则是第三代坦克的杰出代表;至于“阿琼”,虽说还是迷雾重重,但它酷似“豹”Ⅱ的面容也着实让人不敢小视。作为亚洲国家自行开发的主战坦克,让人忍不住就想把它们拉到一起来比试一番,看看谁能领导亚洲主战坦克的发展。 
火力比拼 
既然是比试,就免不了要大打出手,首先较量火力。翻开兵器词典你会发现,远东的三种主战坦克的火力较量实际上是俄罗斯血统的125毫米坦克炮与德国120毫米炮之争,只有印度采用奇怪的120毫米线膛炮。 
90式和KlAl型主战坦克装备的都是德国的120毫米滑膛炮。其中,倭国90式采用原版的RH―120坦克炮,韩国的K1A1则是美制M256型坦克炮――RH―120的美国特许生产型。RH―120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大口径坦克炮,由德国莱茵金属有限公司研制,研制工作历时14年。1979年开始批量生产,首先装备了德国“豹“Il坦克。 
不过,真正让RH―120火炮扬名天下的还是美国的MI“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l坦克的研制时间比“豹”Ⅱ稍晚,在最初的火炮选型中,美国人并未瞧上刚刚出炉的德国120毫米炮,而是沿用了老式的N168型105毫米线膛炮。不料,1980年M1坦克定型后,美国人却发现,在火力上比“豹”Ⅱ差了一大截。 
向来不肯甘居人后的美军不得不回过头来,对M1坦克进行重新改造。于是,来自德国的RH―120横渡大洋,摇身一变成了美国版的M256。7年后,换装M256型120毫米滑膛炮的M1A1问世,M1坦克这才卸下了火力不足的恶名。此后,M1坦克继续升级为MIA2,防护能力和火控系统全面更新,但M256火炮却原封未动。1991年海湾战争中,装备M256火炮的M1A1在与T―72的对垒中大获全胜,2000米距离上将T―72炮塔掀翻在地的情景,令世人对德国坦克炮的威力大为赞叹,由此也奠定了120毫米滑膛炮江湖老大的地位。 
回过头来,再看日韩两国主战坦克的火炮选型,也会发现与美国十分相似的有趣现象。倭国人在研制90式坦克时开始也想摘自己的坦克炮,研制方案是改进74式坦克的L7A3型105毫米线膛炮,而L7A3恰好就是美式M68坦克炮的英国原板。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搞出来的样炮精度和侵彻力都偏低,无奈只好步美国的后尘,选用了RH―120炮。 
韩国的K1坦克则是由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克莱斯勒公司恰好是M1坦克的制造商,于是,K1便成了亚洲版的缩水M1。公平地说,克莱斯勒的技术支持使韩国坦克得到了一个较高的起点,K1继承了M1的诸多先进血统。但不幸的是,M1的致命缺陷M68坦克炮也被原封不动地搬到了K1的身上。10年后,韩国人在使用中逐渐摸透了K1的技术特点,在国际主战坦克发展大潮的驱动下,终于把M256火炮装上了K1;推出了最新的K1A1。至此,韩国坦克具备了与倭国90式平起平坐的火力强度,跻身于世界知名坦克的行列。所不同的是90式采用了自动装弹机,在射速和快速反应上占了些许便宜。 
98式主战坦克上装备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125毫米滑膛炮。单从口径上看,便会使人联想到俄罗斯的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因此,大多数国外评论家便认为中国125毫米坦克炮的身上肯定存在俄罗斯血统。 
2A46型坦克炮出现于70年代初期,装备于T―64、T―72、T―80及其改进型坦克。在德国120毫米滑膛炮问世之前,2A46一直是世界头号大威力坦克炮。国产125滑膛炮最早装备于国产8511M主战坦克,并在此后装备了88C、90式、98式以及巴基斯坦的“哈立德”主战坦克,巴基斯坦改自59型坦克的“阿尔扎拉里”也选用了该型火炮。98式坦克配用的125毫米炮有自动装弹机,射速和倭国90式持平。 
在比较120毫米滑膛炮和国产125滑膛炮之前,首先需要搞清它们配用的弹药,因为再好的火炮也需要优秀弹种的支持。海湾战争中T―72吃亏就吃亏在倒霉的D―81穿甲弹上。该弹弹芯是钢制的,2000米距离上连400毫米的装甲都打不透,造成了125毫米炮打不过120毫米炮的怪现象。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国产125炮的弹药包括半可燃药筒的钨合金翼稳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杀伤榴弹;而120炮的弹药则有美式和德式两个系列,弹种只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两种。德式弹药包括DMl3、DM23、DM33、DM43穿甲弹和DMl2破甲弹,其中前两种穿甲弹是现役型号,后两种属于在研型号。美式弹药包括M827、M829穿甲弹和M830破甲弹,两种穿甲弹分别是在DMl3和DM23的基础上改用贫铀合金弹芯而成。M829有A1、A2、A3三种改进型号,美军现役最先进的型号为M829A2。从现有资料分析,日韩两国120炮的弹药大体相当于德国的DM23。此外,美国有出口型M829A2,两国也可以轻易获得。 
从外观和结构上看,120炮和125炮都装有热护套、抽气装置、炮口校正装置和反后坐装置;制造工艺上也都采用了电渣重熔、身管自紧、内膛镀铬等先进技术。不同的是,120炮的身管长为44倍口径,125炮为50倍口径,125炮的身管长了1米多。一般来说,身管长度越大,对提高炮弹的初速越有利;同时,火炮口径越大,威力也越大,否则各国争相研制140毫米炮干吗? 
要想在小口径、短身管的条件下获得足够的威力,就必须增大火炮药室,通过增加发射药的装药量提高火炮膛压,从而达到增大威力的目的。从这一点说,德国火炮的工艺技术的确十分先进,因为增大膛压势必会对身管强度和内壁抗烧蚀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德国120炮采用短身管设计的好处有两点,一是短身管火炮的初挠度小,有利于提高火炮精度,RH―120炮比法国52倍身管的120滑膛炮射击精度高了足是5倍便可以证明这一点,不过,在达到实用要求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精度,似乎也有点太过理想主义,德国人常常就是这样;二是短身管设计具备较大的升级潜力,德国最新的“豹”IIA6采用55倍口径的改进型120滑膛炮便是明证。从另一个角度说,125炮在工艺水平落后的情况下,采用长身管设计,使火炮达到了理想的威力,不能不说是设计师的高明之处。 
让我们看一看两种火炮的几个具体性能指标:RH―120炮发射DM23穿甲弹时,火炮膛压510兆帕,炮口动能接近10兆焦――这一能量的作用程度就像一个巨人轻易地可以将50吨的钢铁举高到20米,炮弹初速1650米/秒,直射距离2000米,在20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450毫米匀质钢装甲。 
根据北方工业公司10年前在防务展览上散发的资料表明,当时装备国产90式坦克的125毫米火炮使用国产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火炮瞠压470兆帕,炮口动能超过11兆焦,炮弹初速1730米/秒,直射距离大于2100米,在20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500毫米匀质装甲。可见,在10年前,我国的125毫米炮威力已经超过了配用DM23穿甲弹的120毫米炮。同一资料中还显示,我国自行研制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配用国产120毫米穿甲弹时,火炮膛压550兆帕,2000米穿甲厚度550毫米,最大射弹散布为0.28X0.28米,超过德制120毫米炮。上述指标表明,当时的国产120毫米炮威力超过了125毫米炮。 
作为国产最新型坦克,98式没有选用120毫米炮,说明125毫米炮在后续改进中性能又有大幅提升。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巴基斯坦的125毫米炮加以佐证。巴基斯坦军方公布的数据表明,配备“阿尔扎拉里”坦克的125炮在2000距离上穿甲厚度为550毫米,“哈立德”坦克的125炮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更高达600毫米。后者的威力与美国最新出口埃及的M829A2穿甲弹完全相当。可以肯定地说,配备国产弹药的125毫米坦克炮在穿甲威力上至少不会低于使用最新出口型美制炮弹的120毫米炮。 
从国外坦克炮目前最新发展水平看,法国52倍身管的CN―120型120毫米滑膛炮配用新型穿甲弹,2000米距离上穿甲厚度为640―700毫米,而德国最新的55倍身管120毫米炮的炮口动能已经达到13兆焦,2000米距离穿甲能力超过800毫米。根据我国坦克火炮和弹药的发展水平,国产新型125毫米炮的穿甲能力,与同际先进水平不会有太大差距,因此,98式坦克的火力大幅超过倭国90式和韩国K1A1式坦克应该是一个比较可信的结论。 
跟原宗主困英国一样,印度坦克也把火力放在坦克三大性能要求之首。尽管印军现有80%的武器属于前苏联制式,但“阿琼”却异乎寻常的采用和英国类似的120毫米55倍身管的线膛炮,没有配备自动装弹机,坦克成员依旧是4人。线膛炮精度虽高,但初速低,炮管磨损较大,重量较重,制造工艺也较复杂,采用制导炮弹和反坦克最有效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也比较困难。 
据国外材料介绍,“阿琼”坦克的120毫米炮采用电渣重熔钢和自紧工艺,设置有热护套并且在膛内涂有MKII护膛剂,以减轻身管烧灼。配用的弹药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杀伤榴弹和碎甲弹,药筒为半可燃式,弹药所用的发射药有单基,双基和三基等3种。穿甲弹初速1370米/秒,弹丸重10.3公斤,有效射程2000米;碎甲弹重17公斤,有效射程8000米,适合打击敌方土木工事,显示出印军对坦克多用途的要求:另外印度巴拉特公司正在研制口径120毫米的反直升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