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887章

杂谈-第887章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空武器: 舰空导弹:1座HQ…7(红旗…7/飞蠓80)8联装发射架,无线电指令制导;飞行速度2。3马赫;射程12公里;最大射高5000米;战斗部重14公斤。 
火炮:4座76甲双管37毫米全自动防空高炮。 
反潜武器: 反潜导弹:两座四联装长缨…1(CY…1)反潜导弹发射架,射程18公里 鱼雷:6具324毫米“白头”B515鱼雷发射管(2座三联装)。A244S“白头”鱼雷,反潜,主/被动寻的,30节时射程6公里(3.3海里);战斗部重34公斤。
电子设备: 对抗措施:假目标:2座国产15管箔条于扰发射器。 
电子支援/电子对抗:侦听和干扰机。 “高杆A”敌我识别天线。 作战数据系统: 雷达:对空搜索:米幕381甲相扫三坐标中远程对空搜索雷达。 对空/对海搜索:SR…60(360)搜索雷达,E/F波段。刀架远程警戒雷达。 
导航:1290; I波段。 火控:347G型,l波段(用于反舰导弹和100毫米炮);2个EFR1“谷灯”(Rice Lamp),I波段(用于37毫米炮);汤姆逊-CSF“海狸”(Castor), I/J 波段(用于HQ…7舰空导弹)。
声纳:舰壳声纳;主动搜索和攻击;中频。变深度声纳;主动攻击,中频。
舰载直升机:2架卡…27 机库 
鞍山级导弹驱逐舰
第34章中国63式水陆坦克
           国别 中国  
名称 63式水陆坦克 
Type 63 Light Amphibious Tank  
研制单位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生产单位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 
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现状 按用户需要生产  
装备情况 装备中国部队和用于外贸  
概述
该坦克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坦克,1958年10月开始设计,1959年3月和6月先后试制出2辆样车。在对样车进行试验修改和改的基础上,于196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并交部队试用。 
根据试生产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又作了改进,于1962年5月试制出2辆设计定型试验车,进行了陆上2500km和水上70摩托小时的设计定型试验。然后重新试制样车并进行2650km的补充试验,于1963年3月设计定型,命名为63式水陆坦克并投入批量生产。 
该坦克具有较强的火力,较好的机动性能特别是两栖性能和适当的装甲防护能力,主要用于强渡江河和沿海地登陆与反登陆作战;摧毁敌滩头阵地防御设施,消灭敌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协同步兵作战,实施火力支援,适宜在多河流、湖泊、沼泽和水稻田等水网地区执行战斗和侦察任务。 
结构特点
该坦克在总体设计上考虑到了水陆坦克作战的各种特点,合理地解决了坦克在陆上和水上没要求的矛盾,****了在陆上和水上的使用要求。 
该坦克采取了发动机纵置,动力传动装置后置,战斗部分居中,驾驶操纵部分位于最前部的布置。在陆上使用时,除装甲防护能力舟弱和外廊尺寸稍大外,具有陆上轻型坦克的战斗性能。 
为****水上性能要求,在总体设计上采取了尽可能增大排水量、对全车的零部件设计和外购悠扬的选用尽可能 地减轻重量并采用了中空的大负重轮以提高浮力等措施。通过合理的线型设计和重量重心配置以及喷水推进装置设计使坦克在水上行驶具有较好的适航性和机动性。经试车和水上射击证明车辆在水上有较好的行驶稳定性、射击稳定性和抗巨流能力。车首较高并装有防浪板;车内装有机动泵、电动泵和手摇泵等排水装置,可能保证坦克在水上行驶的安全。 
该坦克采用4冲程V型12缸水冷柴油机,型号为12150L…2,标定功率为294kW(400马力)。水冷却系统陆上采用管片式散热器和废气引射装置,节省功率,布置合理;水上利用水道夹层式热交换器,带式制动器和侧减速器,水上推进装置和抽水装置等组成。陆上行驶时的动力传递路线是由发动机经主离合器、变速器、两侧转向离合器、侧减速器传到主动轮。水上行驶时由发动机经主离合器、分动箱、万向节传至左右两侧的喷水推进器。 
主离合器为干摩擦多片式。 
该坦克采用带同步器换档机构的定轴式机械变速箱,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为水上推进传动,分动箱将动力向左右两侧传出,并带有1个倒顺机构,可使传动轴带动推进器叶轮正转和反转;后部为陆上变速器,包括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第三、四、五档带有惯性式同步器,第二档带有简单式同步器,第一档和倒档采用滑接齿套换档。整个变速箱的水、陆两部分的传动机构可以互相独立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即可使履带和喷水推进器同时工作以便于坦克下水和上岸。 
转向装置采用干摩擦多片式离合器。 
侧减速器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装置。 
行动装置采用独立式扭杆悬挂,单销小节距金属履带板。高履剌人字形花纹履带板的附着性能好,提高了坦克在水稻田、沼泽、浅滩等地的通过能力和坦克出入水能力。有6对中空的单轮缘大直径挂胶负重轮,第一和第六负重轮处装有蜗卷弹簧限制器,其余装有橡胶限制器。履带的松紧程度由曲臂和双头螺旋式履带调整器进行调整。 
水上推进装置采用轴流式喷水推进器,在传动装置两侧各装有一套喷水推进器和水道,在车尾喷水口处设有可以控制开闭的水门。 
为实现水上倒车,车体后部两侧开有倒车水道,关闭车尾两个水门,水从车后两侧喷水口向车的斜前方喷出,产生向后方的推力,在短时间内即可实现减速、制动或倒驶。当关闭一侧水门时即可实现灵活转向。 
喷水推进器可由分动箱操纵使之正转和反转。正转使坦克在水上行驶,反转时使水道中的水倒喷,以此来除掉水道进口格栅上的水草与杂物,防止堵塞。 
装甲车体由特殊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较好的外形和防护能力,车首甲板相对较厚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前部上斜装甲板上装有防浪板,防止坦克在水上行驶时向车首涌水,在陆上行驶时防浪板可以放下来。 
炮塔体是由6块弧形侧培训甲板和1块顶装甲板焊接而成的半球形炮塔体。炮塔前部有火炮安装孔、并列机枪射击孔和瞄准镜孔,炮塔顶部有指挥塔和炮塔门。 
该坦克在半球形的炮塔体上装有1门62…85Tc式85mm坦克炮,用带滚针的耳轴装在炮塔体的耳轴孔内,方向射界为360&;#176;,俯仰范围…4&;#176;~+22&;#176;。采用电动方向机可无级变速,能快速调炮,高速转移火力,亦可低速精确瞄准,还可实现车长操纵炮塔。车内携带炮弹40发。该炮右侧装有1挺59式7。62mm并列机枪,左侧装有1个63式坦克炮瞄准镜,指挥塔上装有1挺59式12。7mm高射机枪。 
观察仪器有1个装于指挥塔上的61式车长观察镜,2个装于指挥塔两侧的71式坦克指挥观察镜。炮塔两侧各配置1个59式潜望镜,供炮长装填手使用。在驾驶窗上配有3个61式水陆坦克驾驶观察镜,夜间或雾天可用62式坦克夜视仪,还装有61式水陆坦克观察镜,供水上行驶使用。 
电气设备的电源部分主要包括4个65式蓄电池、1个与TJY…1型调整继电器协同工作的ZFC…3000型直流发电机和1个滤波器。蓄电池的连接为串并联式,组内并联,组间串联,总电压为24V,蓄电池容量为280Ah。 
通信设备为A…220A坦克无线电台和A…221A车内通话器。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该坦克针对部队在使用中所暴露的问题,于1979~1980年进行了较大改进,主要是将变速操纵改为单杆操纵装置、增加高射机枪防护板和锁扣式安全门开启装置、蜗卷弹簧限制器改为橡胶缓冲垫,冬夏两用驾驶椅靠背;轮辐式诱导轮以及加工工艺和材料等方面的改进。从1980年起按改进后的标准投入生产。 
63式水陆坦克的变型车有: 
1。11…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
该车1965年4月开始研制,当年制成2辆样车,经试验改进,于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小批量生产。 
尔后又进行过4次大的改进,1977年11月经审查定型命名为77…1式水陆装甲输送车。该车以63式水陆坦克为基础,去掉炮塔,将原车战斗舱的装甲板加高以作为运载车厢。动力、传动、水上推进、操纵、行动、通信设备等主要部件与63式水陆坦克相同。主要改变有: 
(1)车体首上甲板设有驾驶员窗口、车长窗口及高射机枪。 
(2)车尾部设置供上下火炮用的可折叠的尾跳板、中跳板和火炮牵引钩。 
(3)运载舱顶盖装甲为固定密封式,火炮可驮载于凹的顶盖上。在顶部开有供步兵、物资器材、弹药进出的窗口3个,运载舱还开有侧门。 
(4)驮载火炮的半刚性固定装置。 
(5)增加拉炮上车的由蜗轮蜗杆传动的电动牵引绞盘及其可移动的电缆连接的手控操纵盒。 
(6)运载舱两侧各设置2个射孔,其上方开有观察孔。在前围和后围甲板上左右各增设一个通风口。 
(7)驾驶员和车长座椅为上下可调式,运载舱内的乘员座位中间两个可币折叠并可拆卸,两侧的为固定式。式水陆坦克具有相同的机动性,可乘载步兵,运载和短距离牵引火炮,输送物资、器材、弹药和油料等。 
乘载步兵可从车的前后两侧,踏翼子板,分4路上下车。20名步兵上下车时间不超过80s。装载火炮上下车的时间不超过13s。 
2。77…2式水陆装甲输送车
该车是在77…1式车基础上简化结构的一种不运载火炮的水陆装甲输送车,主要用来输送步兵配合水陆坦克作战或转运伤员。 
该车于1978年开始研制,1980年定型,主要改进是: 
(1)取消与载炮有关的火炮固定装置、跳板、绞盘、尾部拖炮牵引钩等。并将运载舱顶部下凹部分甲板升高,增大运输舱空间,在其四周增设装载物资器材用的围栏。 
(2)取消右侧射孔和观察窗,开1个侧门,便于人员和制式担架出入。 
(3)运载舱左前方射孔增加1个安装班用机枪球形回转射击固定装置。 
3。76式水陆坦克抢救牵引车
该车系63式水陆坦克的配套车辆,是在该坦克上取消炮塔后改装而成,配有绞盘、驻锄、刚性牵引装置、小吊车、大吊车、滑轮组等,1965年研制,1976年定型。 
该车主要用于: 
(1)在野战条件下,抢救受损伤、淤陷或有故障的水陆坦克。 
(2)在陆地、水上牵送失去自行能力的水陆坦克至维修点。 
(3)运载坦克零部件和修理人员,必要时可利用抢救车上的设备和工具在战场上或行军中进行换件修理。 
刚性牵引性能 
平均行驶速度(土公路)22。5km/h 
最小转向半径9。4m 
最大爬坡度30% 
陆上牵引最大行程370km 
绞盘钢绳出口拉力147kN 
绞盘纲绳有效工作长度100m 
驻鳃最大支反力 
干土地294kN 
水稻田245kN 
起吊性能 
标定起吊重量1t 
最大吊距4。4m 
最小吊距1。4m 
起吊高度5m 
旋转范围360&;#176; 
大吊杆额定起吊重量3t 
4。水陆两用新122mm自行榴弹炮
该车1979年研制,以63式水陆坦克底盘为基础,增大了战斗舱空间,车体前下甲板上面开1个宽敝的大门。炮塔内安装1门新122mm榴弹炮和1挺12。7mm机枪。 
该车主要是用作第二线的压制武器,配有周视间接瞄准镜和直接瞄准镜,具有克服水障碍的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车辆底盘性能,采用了能防止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