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驸马传 >

第13章

驸马传-第13章

小说: 驸马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
德全被人识破,也不改方才的猥琐模样,低着头进来:“大师见笑,我早已引身为奴,当不得高人二字。”
佛印大大咧咧的笑:“不管是奴才还是高人,佛印我定要和你比划比划,你留神我要出手了。”
苏轼笑道:“佛印做了僧人,还是舍不去争强好胜的本性,寻常的武者他也不放在眼中,今日我们有眼福,看见识见识高手的对决……”
老太监德全还是那般要死不活的模样:“老奴怎敢和大师动手,大师稍坐,老奴且请示家主……”
说话间,佛印身上已是一连串“咯巴巴”的爆响,仿佛周身的骨节都在延展一般,猛地罡风扑面,佛印虎吼一声已合身扑上。
老太监德全还是那副卑微的模样,苏轼甚至怀疑这老太监定被佛印一拳打个半死。
李二却知道老太监的本事,但见德全的身形猛的一淡,化作一道黑影如同鬼魅一般的飘过,堪堪让过佛印的雷霆一击。
佛印知道遇到了生平仅有的高手,炙烈的战意更浓,蓄势不发,铜铃大小的眼睛死死的盯住老太监。
“师弟不是他的对手,退下!”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二十一章 中国功夫
         (拜托大家推荐几票哦)
一直以为武术不过是公园里那些老太太慢悠悠的太极拳,方才看了佛印雷霆一击,德全轻易化解,李二才明白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远非现代人可以想象。
佛印收了架势,坦然笑道:“你这老家伙厉害,我打你不过。”
“大师的金刚伏魔拳刚猛之至,老奴承让了。”
“哈哈,输了便是输了,哪来这般的废话。”佛印输的也是潇洒,坐在地上继续啃猪蹄,浑不把胜负放在心上:“我师兄比我厉害,你再和他打过。”
“老衲本不该有争强之心,然老施主功夫施主奇异,也是见猎心喜。因老衲腿脚不便,还请老施主先攻,老衲防守就是。”
李二看不出这一直坐着的老和尚有什么高明之处,不过能给老太监多树一个强敌总是好的:“德全,我看你是打不过佛木大师的……”
“驸马爷爷莫激老奴,佛木大师功力深厚,老奴本想找机会讨教的,既然爷爷要看,索性请大师指教一番。”
“大师小心!”说话间老太监已欺身而上,尖利的指甲如森森鬼爪一般的伸出。
也不见那清瘦的老和尚有甚么动作,竟然开口诵佛:“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
老和尚每开口诵一字,老太监攻击的身形便退开一次,又如鬼魅般的飘近。由于老太监身形太过迅捷,如电闪雷轰,旁人只见一圈诡异的黑影蹿高伏低,如同白日鬼魂一般的可怖可畏。
“断诸解使又知彼佛劫数多少,威力弘大,有如是法,有如是慧,有如是解,有如是住……”老和尚佛家梵唱不断,果然有几分庄严气势,也不知是如何化解怪物老太监幽灵一般的攻击。德全的身影拖成一道黑雾,不住的尖着嗓子吼叫。青天白日里房间中竟然充满了阴森森的妖氛鬼气。
苏王二人相顾骇然,不住的后退。
李二却是凝身不动,老太监迅捷的出手,鬼魅的身形使他想起一段记载:“这部《葵花宝典》,武林中向来都说,是前朝皇宫中一位宦官所著”“至于宝典中所载的武功,却是精深之极,三百余年来,始终无一人能据书练成”
按照时间推算,明朝中叶前推三百年刚好就是现在的这个时期,莫非……
李二决定试探一下,于是朗声道:“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那道鬼魅一般的黑影猛地停顿下来,德全诧异万分的飘到李二身边:“驸马爷爷……”
看德全的神色,李二已经知道答案,摆手示意以后再说。
佛木老和尚诵声佛号:“老施主好功夫,只是这功夫戾气太甚,施主好自修行。”
德全还礼:“谢大师指教。”
王苏二人并不清楚胜负,也不好明问。佛印看二人激斗,心中大快,劈手把手上猪蹄递给苏轼:“美酒猪蹄,高手相争,果然是好场面,好痛快!”
王安石笑道:“晋时东林寺慧远大师以荤酒招陶渊明,遂成千古佳话。今朝佛印以猪肉待苏子瞻,果然是古今相映,真是有趣的紧。”
苏轼哈哈大笑,狂放之态毕露,顺口吟诗:“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果然有趣。”
王安石看苏轼顺应情景出口成章,赞道:“苏郎真墨客也,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李二看出空档,急忙插话:“交趾小国进贡之物非是麒麟……”
王安石诧异道:“不是麒麟那是何物?”
“总要见了才知道,我对天下禽兽颇多涉猎,想来一见之下,定能识得。如此可免去朝廷对交趾的回礼,亦可保存我天朝体面……”
王安石道:“那两头怪物体态粗笨,怕有几千斤的重量,我看它体表无毛,定是炎热之地所产。你真的能够认得?”
既然是大型动物,李二自认不会不识:“一见之下,定可识得。”
王安石看李二神态自信,也是信心大长:“如此甚好,明日早间我带你去建章宫!”
方一出王府,德全便对李二行礼:“驸马爷爷受我德全真心一礼!”
李二笑道:“以往你对我行礼便是虚心假意?”
“以往老奴确实看驸马爷爷不起,今日方知爷爷才是真正的武学大家。老奴生性好武,穷一生之力,阅尽天下武学典籍方练成神功。本以为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我这功夫确是要自宫方可习得,却被爷爷一眼看破……”德全心悦诚服。
“你说的过了,我哪里是什么武学大家,还不是手无缚鸡之力被你捉了?”
德全收起那幅故意装出的猥琐模样,正色道:“爷爷差亦,真正的武学大家未必就会武艺,前年我也曾遇见一武学高人,便如爷爷一般不习武术的。”
这话引起李二的兴致:“我怎不晓得有什么武学大家?是何人物?”
“便是龙图阁中大夫黄裳,此人亦不习武,对于道家延年养生之术最是精通。黄裳为圣上搜罗天下道经,并详刊校阅,役工镂版,终于也写出部武学奇书……”
“《九阴真经》?”
德全郑重道:“驸马爷爷也见过那《九阴真经》?我曾有幸看过一回,受益良多。黄裳一代奇才,虽不习武,武学造诣胜我甚多亦。”
李二道:“那《九阴真经》偏重致胜克敌,偏离道家养气保命之根本,虽是变化奇幻,终究算不得上乘。”
老太监德全闻言,对李二愈加的钦佩:“爷爷果然一语便中,黄裳也是如是所说。虽是下乘,亦比我那以残缺之身修炼的阴毒武术要高明的多。”德全念及此,大生感慨:“武学一道终究是要讲究天赋的,爷爷比老奴要强的太多。”
“天赋固然重要,却是无法改变,若是勤加修炼也不难有一番成就。”李二做出“武学大家”的学究模样,诵了几句武侠小说中的《九阴真经》总纲,来卖弄自己的渊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哪里晓得德全对那总纲知道的更多,接着就诵了下去:“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二十二章 祥瑞麒麟(上)
         当天晚间,公主夫妇宽衣解带,同枕而欢。
直睡到卯时刚过,长平公主便醒来,看李二犹自熟睡,强弄醒了他。再摆个交颈鸳鸯的式子,将朱唇紧贴了李二的胸膛,笑吐舌尖,**李二的心口,津津甜唾生生搏弄得千般旖妮。李二看公主樱桃口微微气喘、星眼朦胧,娇艳的真似牡丹一般万种妖娆。也是把持不住方刚的气血,遂翻身而起,又要了一回。
云雨才罢,公主慵懒的不愿起身,李二欲整衣衫,却被长平公主一个娇呼压住:“我的亲达达,急甚哩?再温一会子……”
门外有宫娥战战兢兢的小声通禀:“驸马爷爷,王安石王大人来了好一会子,说是要带驸马爷爷上资政殿……”
长平公主甚是恼怒:“泼贼也似的的王獾郎这是催命哩,他不睡觉本宫还要睡,叫他等着就是。”
“王大人要带我去看那麒麟,事官朝廷体面……”
不待李二说完,公主低头吻住李二的嘴唇,手又伸到李二的腰下裆间……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李二才哄了长平公主,更衣洗漱,饭也顾不得吃就去前堂见王安石。
“王大人久候了,公主不让出来……”李二脸红的解释。
王安石自然知道长平公主的秉性,可公主虽然不堪,毕竟算是半个君上,也不能直指其非,淡淡的说道:“少年夫妻多是如此,咱们走吧。”
这个时候的皇帝基本还算是勤政,朝会还能够定期的进行,所以御街上准备上朝的官员络绎不绝,或马或轿时可见到。
宽阔的御街两旁修建了许多的小巷,低级官员远远见到上司的车马立刻躲进小巷,让上司先行,如此一来,越是官小的上朝时间愈晚。好在李二跟在王安石的轿子后面,也不至于浪费太多的时间。
一进建章宫,李二就闻道臭哄哄恍如牛粪的味道,见到资政殿旁的两个巨大木屋,不时从那木屋中传出野兽的吼叫,这大木屋想必就是那“祥瑞麒麟”的起居之所了。
“圣上还要好半晌才能过来,你先去看看那是甚么野兽,看能不能识得。”王安石为人谨慎,小声的叮嘱李二先去看看。
木屋旁有几个交趾的使者,都是头戴鸡冠帽,耳垂巨大环饰,肩披蓑质斗篷,脚穿六耳木鞋,果然是南洋人物的打扮。
李二瞅个空档溜进木屋,见了那一大一小两头怪物,不禁哑然失笑。这交趾小国也真能胡扯,竟然生生的把白犀牛说成是麒麟。这犀牛之产地极其燥热,为了抵御中原的寒气,交趾人不仅专门修建了这可以活动的木屋为犀牛御寒,而且在犀牛的身上涂抹了各色的桐油,牛头上更是披红挂彩,说不出的滑稽。
木屋里生了炭火,门窗封个严实,闷热的厉害。且和了犀牛粪尿的恶臭,不仅人难驻足,便是那犀牛也烦躁不安的时时躁吼。
“那怪物不会真的是麒麟吧?你可曾识得?”王安石关切的问道。
“识得。”李二轻松回答,便是幼稚园的娃娃也认识那是犀牛:“那怪物不是麒麟,也非交趾所产之物,定是他们从别地弄来。”
白色犀牛一般产于非洲或者南亚大陆,而交趾只不过是越南中部的小邦,自然不是他们本地出产。
虽名曰早朝,不过是对臣子而言,这些官员必须早早的报到,直到日上三杆天气渐暖皇帝方才临朝,想必是又睡了几个回笼觉才想起外面那一大堆苦苦等候的臣子。
皇帝打着呵欠,睡眼惺松的开始了这一日的朝会。
王安石最先陈述在川蜀一代驰罢榷茶法的事情,这些长篇大论听的那皇帝混混欲睡,不得不几次三番的要茶水提神。要不是皇帝还算器重王安石,早就叫他闭嘴了。
对于这些国家大事,李二也不是很明白,何况王安石又是用的半文半白的官话。只是隐约感觉王安石是要朝廷考虑停止茶叶在川蜀的专卖,以此措施来提高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不少的官员反对王安石的说法,反对的理由虽然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主要还是“如此必减少朝廷税赋,天家内库将入不敷出”云云。
沈括沈大官人表现出了一个合格政治家的眼光,大谈废除茶叶专卖政策以后,百姓的收入会有所增加,深合圣贤“藏富于民”的教诲。
其实沈括虽然不咱们赞成王安石的变法,他的思想却这正符合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