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西藏生死书 >

第27章

西藏生死书-第27章

小说: 西藏生死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一束闪耀的水晶白色光(音「嗡」),从上师的额头射出,进入你的额头的气轮,注满你全身。这道白光代表一切诸佛的身加持,它洗净你的身恶行所累积的一切恶业,它净化你身心系统的气脉,它给你诸佛的身加持,它强化你做观想的练习,它开放你准备证悟遍一切处的本觉的慈悲能量。
    其次,一束红宝石光从上师的喉嘴射出(音「啊」),进入你喉嘴的气轮,注满你全身。这道红光代表一切诸佛的语加持:它洗净你的恶语所累积的一切恶业,它净化你身心系统的内部空气,它给你诸佛的语加持,它授权给你持咒,它开放你准备证悟本觉的光芒。
    第三,一束闪烁的青金石蓝色光(音「吽」),从上师的心射出,进入你心的气轮,注满你全身。这道蓝色光代表一切诸佛的意加持:它洗净你的恶思想所累积的一切恶业,它净化你身心系统的能量或原创的本质,它给你诸佛的意加持,它授权给你可以做高级相应法,它开放你准备证悟本觉的本初清净。
    明白并感觉你现在已经透过加持,受到莲花生大士和一切诸佛金刚不坏的身、语、意灌顶。

   4。安住在本觉中

    现在让上师溶化成光,在你的心性中由于你合而为一。确信不疑地了解你这个天空般的心性就是绝对的上师。一切觉者,除了在本觉中,在你的心性中之外,还会在哪里呢?
    在那种证悟之中,在那种空灵自在的境界之中,你安住于你绝对心性的温暖、光荣和加持里。你已经抵达本来的基础地:自然纯一的本初清净。当你安住在这个本觉的状态时,你就会了解莲花生大士这句话的真理:「心的本身就是莲花生大士,除此之外,别无禅定。」
    我在这里说明上师相应法,当作此生自然中阴的一部分,因为它是我们活着时最重要的修行法门,所以也是临终时最重要的修行法门。诚如你将在第十三章〈给临终者的精神帮助〉所看到的,上师相应法构成颇瓦法(phowa)的基础;所谓颇瓦,就是死亡时意识的转换。因为在死亡时,如果你能信心十足地把你的心与上师的智慧心结合,而后在那种平安中去世,那么我向你保证一切将顺利美好。
    因此,我们活着时候的功课,就是要一再练习把我们与上师的智慧心结合,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包括坐、走路、吃东西、饮水、睡觉、做梦和醒来,都能够很自然地越来越溶入上师的存在。慢慢地,经过多年专注的恭敬心,你开始知道并体悟一切现象都是上师智慧的展现。一切生命情境,即使一时似乎是悲剧、无意义或可怖的情境,都将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它们是上师和内在老师的直接教诲和加持。诚如顶果钦哲仁波切所说的:

    恭敬心是修行的核心,如果我们心中只存有上师,
  只感觉热诚的恭敬心,不管发生什么事,都看作是
  他的加持。如果我们能够以这种永远现前的恭敬心
  来修行,它本身就是祈祷。
      当一切思想都充满对上师的恭敬心时,就会产
  生自然的信心:它将照顾一切事情。一切形状都是
  上师,一切声音都是祷告,一切粗细的思想都是恭
  敬心。万事万物当下就在这种绝对性中解脱,就好
  象结在空中解开一般。 



         第十章  心要

    人们在真正证悟心性之前,没有人能够毫不恐惧而完全心安地去世。因为只有经过多年不断修行而加深的证悟,才能够在死亡过程的消解混乱中,保持心的稳定。就我所知,帮助人们证悟心性的所有方法中,大圆满法是最清晰、最有效、最适合现代环境的法门。在佛教的各种教法中,大圆满法是最古老、最直接的智慧之流,也是中阴教法的来源。
    大圆满法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本初佛普贤王如来,由传承不断的历代大师传到今天。成千上万的印度、喜马拉雅山和西藏修行人,透过这个法门得到证悟和觉悟。有一个美妙的预言说:「在这个黑暗的年代里,普贤王如来的心要将像火般地照耀。」我的生命,我的教法,还有这本书,都是为了点燃世间众生心中的这把火。
    在这个使命中,永远给我支持、启示和指导的就是莲花生大士。他是大圆满法的主要精神、最伟大的发扬者和化身,他具有殊胜的功德,如宽宏大量、神通力、预言式的见地、觉醒的能量、无限的慈悲。
    大圆满法并没有在西藏广泛教导,而且有一段时间,许多最伟大的上师们不在现世传授这个法门。为什么现在我要教它呢?我的几位上师曾经告诉我,目前是大圆满法流传的时刻,是预言中暗示的时刻。我也觉得,如果不把如此殊胜的智慧法门与大家分享,那就是不慈悲。人类已经到了他们进化过程中的生死关头,这个极端混乱的年代,需要极端有力而清晰的法门。我也发现,现代人所需要的教法,必须避免教条、基本教义论、排他性、复杂的形而上学、属于外国文化的东西;他们需要当下就能了解的简单而深入的法门,他们需要不必在寺院道场就能修持的法门,他们需要能够溶入日常生活和随地都可以修持的法门。
    既然如此,大圆满法又是什么呢?大圆满法不只是一种教法而已,它不是另一种哲学,不是另一种复杂的系统,不是另一套诱人的技巧。大圆满是一种状态,本初的状态,全然觉醒的状态,一切诸佛和一切修行法门的心要,个人精神进化的极致。藏文的Dzogchen在英文中往往翻译为Great Perfection,我并不赞成这种译法,因为Great Perfection带有一种漫长艰苦旅程的目的,这实在与Dzogchen的真义相差太远了。Dzogchen(大圆满)的真义,莫过于它是我们的本性自我圆满的状态,根本不需要去完美它,因为一开始它就是完美的,仿佛天空一般。
    一切佛教法门都可以用根、道、果(Ground; Path; and Fruition)来说明。大圆满法的「根」是这个基本的、本初的状态,是我们的绝对性,它本来就是圆满的,永远现前的。贝珠仁波切说:「它既不是要从外面去寻求,也不是从前没有而现在要从你的内心生出来的。」因此,从「根」(绝对性)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本性与诸佛的本性相同;上师们说,毫无疑问的,在这个层次上,无法可说,无行可修。
    不过,我们必须明白,诸佛走的是一条路,我们走的是另一条路。诸佛认证他们的本性而觉悟;我们不认得那个本性而迷惑。在教法中,这种情况称为一根二道(One Ground; Two Paths)。我们之所以处于相对世界。就是因为我们的本性被遮蔽,所以我们需要遵循教法和修行,才能回到真理:这就是大圆满法的「道」。最后,体悟我们的本性就是证得完全解脱和成佛。这就是大圆满法的「果」,如果修行人能够用心去修,实际上是有可能在这一世证果的。
    大圆满传承的上师们,深刻觉察到把绝对和相对混淆是非常危险的。不了解这种关系的人会忽视,甚至蔑视修行和因果业报的相对层面。不过,真正掌握大圆满法意义的人,却会更加尊敬因果律,也会更加重视净化和修行的需要。这是因为他们了解被遮蔽了的内在是多么广大,因此会更热切、更精进、更自然地努力扫除他们和真性间的障碍。
    大圆满法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够以如此活泼自在的清净和如此纤尘不染的清明,来反映吾人本性的「根」,因此我们本质上就受到安全保障,不被任何思维性的知识所禁锢,不管这种知识多精细、多具说服力或多诱人。
    那么,大圆满法对我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一切教法都是导向觉悟的,但大圆满法的殊胜是,即使在相对的层面,它的语言也不会以概念去污染绝对的层面;它让绝对的层面保留纯真、有力、庄严的素朴,却仍然能够以如此生动、令人兴奋的语气,把绝对的层面介绍给任何一个开放的心灵,因此即使在开悟之前,我们都很有机会瞥见觉悟境界的光辉。



    大圆满道的实际训练,可以依据传统而最简单的方式,用见( view )、定( meditation )、行( action )来描述。「见」就是直接看到绝对的状态或我们存有的「根」;「定」就是稳定那个「见」和使它变成连续经验的方法;「行」就是把「见」溶入我们的整个实相和生命之中。
    「见」又是什么呢?它无非是看见事物如是的实际状态;它就是了解真实的心性就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本性;它就是领悟心的真性即绝对真理。敦珠仁波切说:「见就是对赤裸裸的觉醒的认识,它包含一切事物:感官的认知(能)和现象的存在(所)、轮回和涅槃。这种觉察有两个层面:绝对层面的空和相对层面的境相或觉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广大无边的心性中,所有一切境相和一切现象,不论是轮回的或涅槃的,永远都是圆满具足的,无一例外。不过,即使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的,都是「自始就是纯净的」,但它的性质仍然富有高贵的品质,涵藏各种可能性;换言之,它无边无尽不断在创新而当下圆满。
    你也许会问:「如果体悟『见』就是体悟心性,那么心性又像什么?」心性的体,就像空无一物、广袤无边、自始清净的天空;心性的相,就像太阳的光明清澈、无所不在、自然显现;心性的用,也就是慈悲的显现,就像阳光大公无私地普照万物,贯穿四面八方。
     你也可以把心性想成镜子,具有五种不同的力量或「智慧」:它的开放性和广阔性是「虚空藏智」,慈悲的起源;它巨细靡遗反映一切的能力是「大圆镜智」;它对任何印象均无偏见是「平等性智」;它有能力清晰明确此辨别各种现象是「妙观察智」;它有潜能让一切事物成就、圆满、随意呈现是「成所作智」。

    在大圆满法里,「见」由上师直接介绍给学生。这种直接教授是大圆满法的特色所在。
    上师象征诸佛智慧心的完全证悟,透过他的加持,可以把它的直接经验,在教授「见」时传达给学生。为了接受「见」的传授,学生必须先发愿和净业,达到心灵开放和恭敬心具足的地步,以容纳大圆满法的真义。
    诸佛的智慧心要如何介绍呢?请想象心性就是你自己的脸;一直都在你身上,但你自己不能看到它。现在请想象你从来没有看过镜子。上师的教授,就好象突然拿起一面镜子,让你首次看到你自己的脸在镜子上面反映出来。就好象你的脸一样,本觉这个纯粹觉察力,既不是你过去没有而现在上师才给你的「新」东西,也不是你可以在身外发现的。它一直都是你的,也一直都在你身上,但在那一个惊人的时刻之前,你从来不曾看过它。
    贝珠仁波切解释说:「根据大圆满法传承的伟大上师说,心性,本觉的面貌只有在概念心溶化的时候,才能传达介绍。」在介绍的时刻,上师把概念彻底切除,完全显示出赤裸的本觉,清楚地呈现出它的本性。
    在那一个震撼有力的时刻,师徒的心融合在一起,学生就确切地经验到或瞥见本觉。就在那一个当下,上师介绍了心性,学生也认证了本觉。当上师把他本觉的智慧的加持导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