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第20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0章

小说: 毛泽东思想概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大量吸收先进的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20页。)  1937年10月,毛泽东在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指出“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我们要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苦战到底。”(《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在强调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的同时,又特别指出“它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是“人民群众的先锋队”、“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343、347页。)

总之,“两个先锋队”的要求既反映了党所肩负的阶级使命和民族使命的统一,又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质。正是在“两个先锋队”旗帜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优秀分子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英勇奋斗,迅速壮大了党的队伍,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从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  在农村战争环境下建党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在农村战争条件下展开的。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及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的农村环境和长期严酷的战争条件下,建设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能否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成败。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1929年底,毛泽东为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即古田会议决议),着重强调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多数的情况下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如何在武装斗争的环境中建设党,是亟待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三湾改编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古田会议则把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下作为建军原则确定了下来,从而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就是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党的建设经验。

第一,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 当时海陆丰的革命力量比井冈山大,各种条件比井冈山好,但结果还是失败了。其中主要教训“就是由于那里无产阶级领导的思想没有展开,由于领导上还带有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气味的缘故”。(《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页。) 井冈山却不同,毛泽东在这里采取了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许多措施。1929年由毛泽东起草,经大会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建军的纲领性文件。它强调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指出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巨大危害,分析了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错误观点与倾向的表现及其社会根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毛泽东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逐渐得到了全党的认同,经过延安整风,全党的思想空前统一,党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如何才能保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呢?毛泽东和党中央作出了明确而深刻的回答。

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最主要的是确立无产阶级思想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解决党员思想入党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分析党员情况后指出,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有许多人加入党组织时,还拖着一条或长或短的小资产阶级尾巴。因此,能否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直接关系到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党的事业的盛衰成败。可以说,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以马列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党员的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

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必须对广大党员进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中树立了白求恩和张思德两个榜样,要求共产党员向他们学习。毛泽东号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强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自由主义思想和态度。自由主义在党内有各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流行。为此,毛泽东要求全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要求全体共产党员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做到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

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还必须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就像“天天洗脸”、“天天扫地”一样,对于清除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保持党的肌体的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毛泽东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相互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共产党人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的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二,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要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实现自己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并在全部活动中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纲领,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在总结党的建设经验的时候对这一思想作了完整的论述:十八年来,党的建设过程,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是这样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是这样同党对于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之正确处理或不正确处理密切地联系着。毛泽东提出的这条建党原理,为实现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党要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必须要有马列主义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在一定时期的具体化,规定着党在这一时期的总任务和总政策,以及实现总任务需要依靠和团结的力量,达到目的的策略方针和方法步骤。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党的政治路线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决定着党的兴衰。

党要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必须提高全党的政策和策略水平。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策略是实现战略任务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般是将政策和策略并提,它们都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相连,相互统一。对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来说,政策和策略是其“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6页。) 因此,“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8页。) 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记住党的具体的个别的工作路线和政策,而且要记住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否则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工作。   

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领导原则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的建党学说,在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正确地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领导的原则和实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为在中国建设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和原则。他认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一致。他还进一步指出,民主集中制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就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同群众相结合。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就是要做到“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各个部分统一服从中央”。

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的组织原则。所谓集体领导,就是在党的领导工作中,凡属重大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作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为什么要实行集体领导制呢?毛泽东指出,只有把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党的领导才会富有成效。坚持党的集体领导的原则,一定要处理好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在党的委员会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

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干部问题,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斯大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最好的干部。要很好地解决干部问题,必须执行一条正确的干部路线。毛泽东指出,在使用干部问题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来就有两条对立的路线:一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共产党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按“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和培养干部。他还认为,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必须善于培养和爱护干部,具体办法有五条:一是指导他们,二是提高他们,三是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四是对于犯错误的干部,一般地应采取说服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只有对犯了严重错误而又不接受指导的人们,才应当采取斗争的方法。五是照顾他们的困难。干部有疾病、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