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纯粹人格-黑格尔+苏宁 >

第16章

纯粹人格-黑格尔+苏宁-第16章

小说: 纯粹人格-黑格尔+苏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精神是自由的、无限的,而古典艺术所借以表现神的人体形状毕竟是有限、不自由的。这个矛盾就导致古典艺术的解体。黑格尔认为,不可能也不会有比古典艺术更美的东西了。但是,却存在着比具有直接感性形象的美的精神现象更高的东西,尽管这个形象是由精神本身作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美既然被提高了,它便变成精神美。

    古典主义艺术于是为浪漫主义艺术的接替。

    在浪漫主义艺术中,整个内容处在精神的内在生活上,外在的形式起着从属的作用。在浪漫艺术里,无限的心灵发现有限的物质不能完满地表现它自己,于是就从物质世界退回到它自身,即退回到心灵世界。这样,浪漫艺术就达到与象征艺术相反的一个极端:象征艺术是物质溢出精神,而浪漫

 111

    601黑格尔:纯粹人格

    艺术则是精神溢出物质。所以就无限精神的伸展来说,浪漫艺术处于艺术的最高的发展阶段,但是就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一致来说,古典艺术是最完美的艺术。

    典型的浪漫艺术是近代欧洲的基督教艺术,起于中世纪。

    浪漫主义艺术发展到最后,精神回到它本身,这就是说,有自我意识的人回到他的“自我”

    ,所以浪漫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非常“自我”

    ;它越来越对艺术的题材漠不关心,技巧越圆熟,实质因素越是会消失得一干二净,这是浪漫艺术特点之二;艺术到这个阶段不再有任何奥妙了,而艺术家对于艺术内容来说,则仿佛变成摆弄和展示另一些生活的剧作家一样,精神主宰了艺术,哲学于是取代了艺术。

    那么艺术是否就此消亡呢?黑格尔的回答是:

    我们尽量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学还优美,……但这都是徒然的,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

    一方面,黑格尔的不彻底的辩证逻辑把发展看成是有止境的,而另一方面,他也看到已丧失的东西有恢复的可能,而且每个新的时代,都有新的艺术形式来取代旧的形式。黑格尔的艺术分类说充满了矛盾。

    黑格尔在《美学》第三卷,用一种逻辑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分析一系列个别样式和体裁,补充了历史的发展模式。

    艺术发端于建筑,建筑还只是前期艺术,它的使命是一

 112

    绝对精神——在美的领域 701

    个实用性的,非艺术性的,它的形式完全是象征的,仅要求外在自然近似精神而已。雕刻伴随着古典艺术的始终。尤其是希腊雕刻,开始了真正创作自由;雕刻再发展下去就是下坡路了。在浪漫主义艺术中,雕刻让位于更宜于表现内在经验的绘画、音乐和诗。绘画是最抽象的造型艺术。下阶段是音乐,它以音节代替外在形象及其直观可见性,转而诉诸听觉,这是一种更富于想象的艺术,音乐又导向诗歌,在黑格尔看来,诗歌既以最精神性的方式呈现了美的全部属性,同时也是使艺术趋于衰微的特殊艺术。黑格尔没能对新掘起的艺术门类——小说、散文予以详尽分析,但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达到高峰的美学的发展,强有力地驳斥了黑格尔艺术没落的命题。

    由于黑格尔把人看作艺术中心,所以专门分析了人物性格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这里,他提出了“一般世界情况”和“情致”

    ,“一般世界情况”

    “艺术中有生命的个别人物的所借以出现的一般背景”

    ,是“把心灵现实的一切现象都联系在一起的”。而“情境”是“一般世界情况”具体化成的推动人物行动的客观环境,这是人物行动的“外因”。而要在具体个别人物身上具体化为推动行动的“内因”

    ,或人生理想、人生态度、情趣,就叫做“情致”。黑格尔的发现就在于指出了个人性格与一般社会力量的统一。

    与“一般世界情况”概念密切相关的是黑格尔美学的人物性格冲突说。冲突是指人物性格在具体情境中所遭受到的两种普遍力量(人性理想)的分裂与对立,这个冲突推动情节(人物动作)的发展。经过否定之否定,最终达到调和统

 113

    801黑格尔:纯粹人格

    一,在这里,黑格尔提出了他著名的悲剧观。悲剧所表现的,正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通力量”的冲突和调解。在黑格尔看来,互相冲突的理想都带有普遍性、合理性、都是正确的,某一理想要实现就势必和它的对立面发生冲突,所以又都是片面的。悲剧的结局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他个人虽毁灭,但他所代表的理想并不毁灭,因而这又是一种“调和”。

    悲剧在于每一方面都把一种片面的理想推到极端,因而使它转变成为一种错误,所以互相否定,两败俱伤,冲突才得以解除,又恢复到冲突以前的平衡,因为这个缘故,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恐惧和怜悯”而是“愉快和振奋”。

    朱光潜先生说:“黑格尔对美学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把辩证发展的道理应用到美学里,替美学建立了一个历史观点。

    他把艺术的发展联系到‘一般世界情况’来研究,即联系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系到政治、经济、伦理、宗教以及一般文化来研究。

    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作为这种规律的基础,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辩证的对立与统一的原则,例如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特殊与一般,认识和实践,个人性格与当时流行的人生理想等对立范畴的辩证统一。他还隐约见出艺术与劳动(尽管局限于脑力劳动)

    的关系,替美学上的实践观点种下了种子。此外,他从辩证观点所提出的冲突说对于人物的分析与情节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这个概念是非常准确而又全面的。

 114

    绝对精神——在美的领域 901

    六、美与自由——“到主体的内心自由中寻找避难所”

    总的来讲,黑格尔的美学观是消极的,他认为,艺术形式必然走向衰落,“一方面,艺术过渡到描述日常的、庸俗的现实本身,按照事物在我们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描绘偶然和单一的各个特殊事物;艺术现在所关心的是借助于艺术技巧如何把这一存在变为明显可见的东西。而另一方面,这一艺术,相反地却陷入完全主观的偶然的观点和描写中,陷入幽默中,也就是说,借助于机智和对于世界的主观观点的玩弄来歪曲和篡改一切事物和形式;结果艺术便成为艺术的主观性对于任何内容和形式的创作上的支配”。

    黑格尔看到,在现代社会,个人是财产的体现者。很自然,这种生活素材对于艺术是极不合适的,因为艺术需要独立的个性,而现代人却是以抽象的、异化的、不自由的“个人”形象而出现的。对于生活在“贫困和知性”的国家中的现代的个人,只有一条能够通向自由的路,这就是“遁入自身中”。

    因而黑格尔在现代艺术史上第一个提出美——内心自由的问题,他写道:“一切精神活动的目的都在于使人的主观意图与伦理世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结合,即它的自由,并且成为有意识的。

    由此可见,艺术的使命在于与现实调合,如果不能调和,则遁入自身。“

    现代的个人只有作为主体时才对自身有意义。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对现代人来说,出路只有一条,即到主体的内心自由中去寻找避难所。罗马人曾朝这方向走过,他们企图通过自我深化来摆脱社会分解为原子

 115

    01黑格尔:纯粹人格

    ——个体这种世界状态。从斯多噶主义、伊壁鸠鲁主义和怀疑论的流行,即可看出这一点。他们都是使人对于现实中发生的一切抱漠不关心的态度。

    黑格尔认为,从客观上,罗马人和现代人都是不自由的。

    只有人的内心生活中才具有自由。只有在这里,精神才能享受其无限的自由。现代艺术之不同于古代艺术,就在于把人的内心生活作为艺术的对象。那么,它就割断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这样一来,艺术的原素就不再是感性的、客观的原素,而是“内心生活”

    、“无限的精神主观性”

    ,这又超出艺术本身的限制,又是不自由的了,因而,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应该是自由的三段论:正、反、合的循回,直至超越主、客观各自的自由,而创造出统一的自由。

    而在黑格尔的年代、他没能看到这种自由,故在本质上是艺术的悲观主义者。

    黑格尔并不为艺术的消亡而悲伤。因为绝对精神的更高形态——哲学出现了。哲学“用自己的灰色去描绘灰色”。在黑格尔看来,社会的精神发展的整个过程是沿着把抽象思维同感性思维分开的道路进行的。在精神发展中,概括、抽象等等是在增加,而艺术则在消亡——这就是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法。在黑格尔看来,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完成,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失望导致他对艺术的失望,甚至认为“人类社会的整个现今的存在都具有平庸的性质,就连人的面貌也打下了烙印,富于诗意的个性变成了平庸的个人”。

    对德国现实的悲观,是黑格尔对艺术命运持悲观观点的重要原因。

    黑格尔认为社会的“平庸性,首先就表现在现代社会中

 116

    绝对精神——在美的领域 11

    的个人丧失了独立性和自由。现代社会分工使人限制在有限目的的工具的状态。不管个人自己本身的利益怎样希望和追求活动的自由,它们的独立性和意志自由或多或少仍是形式的,为外部状况和偶然性所决定的;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的人是极不自由的,因而他们不能成为真正艺术的对象,也不能成为艺术的主体。只有古代社会的“英雄状态”才是艺术的真正基础。我们在考察黑格尔思想形成时知道,黑格尔是那样专注于古代艺术,他多次如数家珍地谈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因为古代世界的“诗意”

    ,是以各方面都自由的个人的独立自主为基础的。古代世界的社会力量,还没有独立的自主性,还没有从人那里异化出来,个人同其他个人,同国家处于充分的协调和融洽之中。而国家不但不消除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自主,还为人的一切发展创造条件。

    事实上,自从黑格尔从浪漫艺术中划分出了一种自由的艺术,就在艺术中蕴藏了艺术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自由艺术的内容不限于某个特殊的艺术范围。这种艺术能够描绘人在其中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一切。在这里艺术家是从自身中汲取自己作品的内容的,它允许艺术家以任意的虚构去规定它的内容和形式。

    “永恒的人类的东西在具有极其多方面的意义的无限改造方面的表现和活动——这就是在人类的境遇和情感的范围内,在目前可以构成我们艺术的绝对内容的东西。

    在自由艺术中,小说居于显著的地位,因为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