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 >

第60章

世纪之坝--一部关于三峡工程纪实文学-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家铮院士说:“主厂房和尾水洞开挖质量之高,出人意料,确实称得上是一个少见的精品工程。”

        8月3日,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在水电十四局局长李跃平、副局长洪坤陪同下,到三峡地下电站主厂房进行检查,曹广晶说“地下厂房工程施工面貌精美,开挖极具艺术性。”

        9月15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莅临厂房施工现场视察指导,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介绍道:“厂房顶拱误差控制在7。1cm,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这样高品质的工程来自十四局。”听完汇报后,曾副总理对十四局在三峡的贡献表示满意。

        查看三峡发展监理工程师监理记录,至2005年8月底,在已验收评定单元工程159个中,优良单元158个,合格率100%,优良率99。4%。其间,进行爆破效果检测237次,测得开挖半孔率为94。6%,地下厂房顶拱平均超挖7。10cm,上游侧平均超挖10。1cm,下游侧平均超挖11。7cm,比规范20cm以内的要求要好多了。

        通风散烟:这里的环境很舒适

        文明施工是所有地下工程的一个难题,特别是解决通风散烟问题。这并不是因为有多少技术难题不能解决,而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习惯于从成本考虑,尽量减少此项费用,所以地下工程给人们的印象总是乌烟瘴气。但是,在三峡地下厂房完全是另一翻样子。

        在1号施工支洞口,首先电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线条清晰的电站透视图以及醒目的安全宣传警示标语,洞口几十盆铁树在混凝土、塔吊、车辆这些单调的背景下,显得特别清新。走进施工支洞内,混凝土路面一尘不染,边墙上风水管电线整齐划一。进入主厂房,除了有足够的照明外,最让人意外的是场地平整干净、空气清新、视线良好,不要说与别的工地不一样,就是与六七年前的三峡船闸地下输水廊道的开挖也大不一样。

        “我们确信,只有在舒适的环境下才能创造出精品工程”。项目部副总经理付勇如是说。

        创造精品的是人,改造环境的同样是人。他们是怎么做的呢?答案在这里——

        一、为造孔设备加装降尘装置。潜孔钻、手风钻等钻孔设备在造孔时粉尘非常大,为了减少污染,技术人员为潜孔钻加装改造了空气滤清器和孔口除尘装置,利用水幕稀释降尘,同时规定用手风钻造孔时不得打干钻,必须加水除尘。

        二、增设两条直径为1。4米通风竖井。施工单位经过反复研究,征得业主同意后,在主厂房中部扩挖时,采用反井钻机技术40天就钻通了总长为165米的两条从山顶垂直通向厂房中部的通风竖井。这仿佛为主厂房增设了两个大烟囱,加上1号支洞口的抽风机,形成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模式,使洞内空气可以循环对流,大大改善空气质量。

        三、针对洞内设备尾气排放和噪音两大突出问题,施工技术人员通过反复摸索,为装载机等大型进口设备成功加装了尾气排放过滤装置;为压风机和登高平台车加装了一个电动油泵,行走时烧油,定位后用电油泵工作,大大降低了设备在洞内的油烟和噪声。通过这些措施,主要设备尾气排放达到了欧Ⅱ排放标准。

        出入谜宫,见识“庐山真面目”

        现在是2006年5月中旬,我再次来到了地下电站施工现场。

        这里大洞小洞层层叠叠,上下交错,短则几十米,长则数百米,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陪同人员告诉我,山体内目前有6条进水洞、6条尾水洞、3条施工支洞、一个交通支洞,还有运送电缆的竖着的3条母线竖井洞和几条为了方便施工开挖的通风洞。

        白岩尖上游山体前的6个引水洞,我在大坝蓄水156米前已见识过,如今已封闭了。下游山体前,亦有6个一字排开的洞口宛如“城门”,它就是地下电站的尾水口。

        尾水洞,每条洞全长238米,洞门高28米,宽13。5米。通过机组的尾水将如一条条巨龙,从这里奔涌而出,在大坝下游注进长江。

        监理吕邦华告诉我:地下电站的土建工程竣工后,除了进水塔和尾水塔外,其余都将被“密封”在山体内。

        往洞内走,越走越感觉洞室的空间高度不一。

        吕邦华介绍说:这里的尾水洞,采用了“变顶高”技术开挖建造。发电后的水,如蛟龙奔腾而出,采用“变顶高”可以缓解水流对岩壁的冲刷;闸门开启或关闭时,可以减少水压对机组的冲击,以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同时它可节省地下厂房空间。

        远远望去,洞内一台“机器人”伸出3只“臂膀”同时钻孔开挖。这是“三臂台车”,造价600多万,是地下电站最贵的施工设备,它以一顶三,而且主要是钻孔的,还能把人抬升至高处作业。吕邦华说:目前用于地下电站施工的三臂台车共有4台。

        尾水洞施工,从上至下分五层向山内掘进。

        沿山体上行至半山腰,进入施工支洞。洞内空气潮湿,地上湿漉漉的,洞内两侧安置着通风、通水等管网。过往的大型运渣车轰鸣而过,一车车岩石块就这样从山腹中排出“体外”。

        从弯弯曲曲的施工支洞向前行走百米,连拐了几道弯,眼前竟豁然开朗,主体厂房巨大的拱形洞室呈现在面前。在灯光照耀下,洞内如同白昼。不用问,这里将是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巨大的地下“卧室”。

        在镁光灯照耀下,洞内如同白昼。巨大的挖掘车正“一把把”往运渣车上“放”石块,钻孔工人手持风钻钻孔,好一派沸腾景象。

        吕邦华称,主厂房长311。3米,高87。24米,跨度为32。6米,其高度和跨度均居国内地下水电站之最。

        越往里走,空间高度逐步变高。主厂房分9层开挖,与地上建房不同的是,它从“天花板”开始,一层一层往下开凿,每层高约10米。第一层已挖完,目前进入第二层开挖,最高空间约20米。

        按施工进度,挖完9层大约要3年时间。全部开挖完后,厂房有29层楼高,一个足球场大。

        抬头仰望“天花板”,上面布满了“星星”。原来,这个“天花板”虽然由厚达80米的花岗岩、风化层和泥土组成,但是和巨大的主体厂房相比,仍显得单薄。为了加固,专家们设计在岩石上施行锚索和锚杆工艺。就象穿针引线纳鞋底一样,先在整个“天花板”岩石上穿洞,然后将锚索锚杆穿进去,再灌入混凝土压实。整个“天花板”上有数百根锚索头,这满天“星星”就是纳鞋底的针眼。

        此外,整个山体里还开挖了4层共2500余个小孔,为地下电站排水“减负”。

        沿山体继续上行,来到了3号施工支洞前,这是前往引水洞中部的入口。洞口挂着标牌:“上班不是逛公园,劳保用品穿戴全。”

        施工人员说,地下电站施工现场的特点是洞连洞,在里面穿行如同走迷宫,每入施工现场,看到这温馨的警示语,安全意识就增强一次。因此,自地下电站开工以来,一直保持着“零安全事故”的纪录。

        继续向里走,6个引水隧洞一字排开,各洞开挖进度不一,有的已向地下深层开挖了,有的还在水平推进。

        吕邦华说,在地下电站的开挖中,属引水洞开挖的精细程度最高,因为其横截面是圆形,要掌控好精确的弧度。为此,其炮孔的开钻采取“短进尺”。记者在现场看到,横断面为圆形的洞室开凿得非常精细圆滑,就象用圆规一层层钻掘出来的。

        三峡地下电站施工着实称得上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里大洞藏小洞,小洞布小孔,平整光滑的岩面,弧线优美的顶拱,爆破痕迹整齐划一。

        在地面上可以利用模具浇铸成或圆或方、或直线或曲线体型不一的建筑物,而地下电站的模型在每个建设者的心里,需要一种“情感体验”。心领神会了,一双双巧手便能在山体内创造奇迹。

        从美学角度说,三峡地下电站的建设者,不单是劳动者,而是现代工艺美学意义上的“雕刻艺术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