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 >

第2章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第2章

小说: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的时期,他也极力主张不要自己勒自己的脖子,而应积极去创造繁荣。他 

首先做到的是使自己繁荣。那时恰巧有人推销汽车,因萧条时期销路不好而 

以五折出售。他便不顾身份是否相称,毅然用5800元购置了一辆标价为15000 

元的汽车。买下这辆车真是一举多得,不仅节省了开支,而且以车代步四处 

做生意,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益。 

     1934年年后,关西地区的川北和粤村两家重型电机公司宣布破产,大阪 

一带的电机产业便出现了空白。松下为填补空白,满足社会需要,便设立了 

电机部门。有人担心地说,松下公司虽兴盛发达,但涉足电机行业未免大冒 

险。松下认为:要生产的是家用小型电机,目前没有一个家庭使用电机,这 

就意味着拥有不可估量的市场。松下义无反顾地开始了电机研制工作,并同 

住友公司合作,以100万元的投资建立了子公司——电动机公司。这公司乘 

家庭电气化热的东风,很快就实现了每个厂月产5万台电机的大规模生产。 

这件事是松下经营观念的一个具体体现。 


… 页面 7…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商法勇于求索 开创经营的佳境 



     1958年6月,在松下63岁生日时,荷兰政府为奖励他对荷兰与日本友 

好关系和经济交流所作的贡献,授予他一枚勋章。 



                     让技术创造更高的效益和价值 



    真正的日本经济恢复期始于1950年,1950年7月17日,松下召集了一 

个“紧急经营方针发布会”,向公司全体干部发表了振兴宣言:我们这一代 

经营者,应该通过产业的复兴完成振兴祖国的大业。在过去的五年中,松下 

作为总经理,可谓竭尽全力,尽职尽责。但每当思考振兴,准备大干时,总 

要受到制约,善意总是被曲解。现在不同了,松下面前出现了曙光。1951年 

初,为了从世界的角度重新探讨经营问题,松下要求全体员工做好重整旗鼓 

的准备:“今后必须要以一个国际经营者的身份,从事世界性的经济活动。 

当务之急就是以谦虚的态度向外国学习。” 

     于是,他在1月18日踏上去美国的旅程,目的是为了学习美国最先进的 

经营思想和管理方法。在美国,他每天独自在街上徜徉,一天看一场电影。 

银幕使松下从更广的角度了解到了美国人的生活。一天,松下去看美国严冬 

的海水浴场。海滩上空无一人,浴场的各种设施却是整齐有致,厕所清洁得 

令人难以置信。松下感叹道:“真干净啊!”向导解释说:“当然干净,我 

们都是为此纳了税的。”只此一句话,便给了松下极大的启示。松下感到第 

一次发现了美国繁荣的原动力。日本人向政府纳税只认为是自己的义务,而 

不关心政府如何使。美国人则不然,他们认为纳税是为了让政府从事一些与 

纳税人生活和事业相关的活动。发现美国人的纳税意识后,松下强烈地感到 

当国际人、与各国经济往来的重要性。 

    对美国的繁荣与富裕,松下早有所闻,但亲眼目睹之后,感受便更为深 

切。以通用电器公司为例,该公司制造的标准型收音机的零售价为24美元一 

台,而制造此机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平均为1。5美元,一天干8小时就可得12 

美元,两天工资就可买一台收音机。日本则不然。松下电器公司生产的收音 

机约为9000元一台,工人的平均工资每月才6000元左右,即一台收音机的 

价格相当一个工人一个半月的工资。松下的这次美国之行,虽然是走马观花, 

但却大开了眼界,促使他下决心争做国际经营者。回到日本,他立即在公司 

提出了“奋起直追,赶超美国”的口号。 

     1951年10月,松下再次访美,并于10月底直飞欧洲。此行的目的是, 

寻找一家能在电子技术方面合作的外国厂商。松下最终选中了荷兰菲利浦公 

司。松下觉得,菲利浦公司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而且在经历和形态乃至作 

风上都与松下公司相似,同菲利浦公司合作,不但有益于松下,而且有助于 

日本的繁荣。松下派高桥荒太郎君(专务董事)负责与菲利浦公司谈判。1952 

年7月13日,高桥君从东京羽田机场起程,前往荷兰,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同 

菲利浦公司负责人的谈判。由双方投资在日本合办企业的方案很快取得了一 

致意见,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提成的问题上,谈判陷入了僵局。菲利浦的条 

件是,他们在合资企业的总资本额中占30%,首次出资55万美元,同时收 

取6%的技术指导费。松下认为前两个条件是可以接受的,但这最后一条6 

%的技术指导费是万万不能答应的。倘若是单纯引进技术,那么自然要为此 


… 页面 8…

支付费用,但现在是办合资企业。如果说合资企业也支付技术指导费,那么 

日方也应收取经营指导费,因为合资企业是由日方经营的。就这样,高桥君 

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双方各执己见,寸步不让。最后,菲利浦公司干脆表 

示:“若无法取得进展,索性中断谈判。”然而高桥君仍然耐心而又不失原 

则地按松下的意见向对方解释,终于说服了对方支付经营指导费。谈判圆满 

结束后,高桥君回到了日本。提成问题的最后解决办法是,菲利浦公司方面 

得到4。5%的技术指导费,松下公司获得3%的经营指导费。那时,日本国力 

贫弱,谈判能得到这个结果,已令人心满意足了。菲利浦公司为遇到这样强 

硬的谈判对手和这样坚决的主张而惊讶不已,并感到松下公司是一个可以信 

赖的公司。 

     1952年10月,松下第三次出国,与荷兰菲利浦公司正式签署了技术合 

作协定,同时,日荷合资企业——松下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于同年 12 

月诞生了。从1951年松下访欧第一次与菲利浦公司接触算起,到各项条件具 

备,合作协议正式签订为止,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松下电子工业股份有限 

公司在大阪兴建了一座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在世界前列的新型工厂。新厂于 

1954年投产,主要生产电灯泡、日光灯以及真空管、晶体管、电子管、半导 

体等产品。从那以后,松下电器公司全部使用这个工厂的电子管、半导体零 

件来生产收音机和电视机等电子产品,质量达到了世界水平。1967年,松下 

电器公司与菲利浦公司的合作,顺利地进入了合同所规定的最后期限,经双 

方协商,合同延期10年。在过去15年间,双方对提取技术指导费和经营指 

导费的比例曾作了调整,分别改为3%承2%,合同续签时,这两项费用拉平 

为2。5%。同菲利浦公司的合作,对松下来说是同外国公司合资办企业的初 

次尝试,由此松下也得到了在世界范围里重新思考经营价值的宝贵机会。 

     对于经营价值,日本人过去看得很轻。自松下开始才得以升值。松下认 

为:“不能认为经营是无偿的,事实上经营与技术是等量齐观、缺一不可的。” 

在同菲利浦公司的合作中,松下让对方承认了经营的价值。日本电子工业的 

迅速发展,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松下公司同菲利浦公司的合作。 



                        走向兼收并蓄的跨国公司 



     1952年2月的一天,老朋友久保田四郎先生来松下家做客,与他同来的 

还有一位中川电机公司的总经理中川怀春君。据久保田先生介绍,中川在 

1939年靠自己的力量创建了中川机械公司(即中川电机公司前身),战后一 

直为盟军生产冰箱。盟军撤走后,中川打算面向国内生产冰箱。为此,他去 

向久保田请教。久保田告诉他,要想成功,就必须请松下先生把公司接过去。 

中川这时向松下简明扼要地谈了他的公司情况。当时,中川电机公司的流动 

资金虽只有5000万元,但固定资产却达3亿元以上。看到他对自己公司的情 

况了如指掌,松下不禁感到中川是个优秀的人才。中川说:“如果松下先生 

接收我的公司,我将不提任何条件。我愿无条件地把公司托付于您。”松下 

听后,感动不已。凭经营者的第六感觉,松下认定接受他的公司一定能成功。 

于是,松下连工厂也不看,当即答应了下来。中川电机公司后来改为松下冷 

冰机械公司,一手承揽了“Naiional”牌电冰箱的生产,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中川也不负众望,他刻意进取,勇于磨炼,认真学习松下电器公司的经 

营方法,从而在松下电器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上得以大显身手。这件事使松 


… 页面 9…

下感慨万千,而与胜利公司的合作则在另一种意义上也令松下终生难忘。日 

本胜利公司是由美国胜利公司于1927年创立的,后来吸收了日本的资本,发 

展成为日美合营公司。后因日美关系动荡。美国公司于1938年收回了在日本 

胜利公司的全部资本。当时的胜利公司深受战争之灾,负债累累,其资本额 

仅有2500万元,而债务额却已高达4500万元。该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日本 

兴业银行希望松下接管其经营权,但按照常规,谁都不会去接收这个烂摊子。 

在此之前,松下并不太了解胜利公司的状况,他只是认为,胜利牌产品以狗 

形作商标一向赫赫有名,在日本国民中妇孺皆知,若任它自行消失,无疑是 

日本产业界的一大损失。于是,松下毅然做出决定:尽管胜利公司已是债台 

高筑,仍要接收下来。 

     1958年松下接管胜利公司后,发现这个公司技术非常先进,那里缺少的 

只是科学的经营。松下恳请前海军上将野村吉三郎先生出任总经理。同时, 

松下还从公司选派了两名经营管理人员负责建立胜利公司的经营体制。终 

于,在野村先生倡导的“大和”精神的鼓舞下,他们成功地保住了狗标 

 “ric…tor”的牌子。1956年,松下电器公司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轨,松下 

在1月10日的经营发布会上第一次宣布:“未来5年,松下公司的销售额将 

提高3。倍。”松下说:“乍一看,这似乎很难办到。但是请不要忘记把今后 

5年的技术进步因素考虑在内。这既要靠科学的力量、经营的力量,也要靠 

大家的努力。若五年后依然故我,就不会出现繁荣。”在松下这一宏伟计划 

的鼓舞下,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在第四年就基本实现了五年计划所规定的800 

亿日元这一目标。第五年,公司的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日元。 

     1958年6月,在他63岁的生日时,荷兰政府为奖励他对荷兰与日本的 

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所作的贡献,授予他一枚勋章。两年后的1960年,松下 

夫妇受朱丽安娜女王之邀,访问了荷兰。松下对欧洲王室一无所知,进王宫 

时很拘谨。女王亲自为他沏了加糖的红茶,说:“请用茶,也请抽烟”。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