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

第29章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第29章

小说: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山海关,进入北京,是为了打击李自成,为明朝“雪君父之仇”。出于同样的目的,他在五月初六,为崇祯皇帝设置灵堂,允许群臣为先帝哭陵三日。他还任命李明睿为礼部侍郎,负责先帝的谥号和祭葬事宜。李明睿向多尔衮报告,拟定先帝谥号为“端皇帝”,庙号为“怀宗”,并且提议另行改葬。不少大臣以为,先帝既然已经葬入田贵妃墓中,改葬似乎有背礼仪,便把田贵妃坟墓改名为思陵。
  如果说,上述举措带有明显的“为尔雪君父之仇”的政治目的,那么顺治十四年(1657)清世祖(即顺治帝)下令修缮思陵,则是从表彰朱由检的道德层面考虑的。这位年轻的皇帝给工部的谕旨说:“朕念明崇祯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为阐扬,恐千载之下,竟与失德亡国者同类并观。”显然,他认为朱由检是孜孜以求地在治理国家,最后以身殉国,应该予以表彰,否则,后世人们会把他与没有道德的亡国君主相提并论。为此,他特地书写了一道碑文,勒石以后,立在思陵前面,目的就是为了“以垂不朽”。据营建思陵碑的大学士金之俊说,清世祖对于明朝灭亡的缘由了如指掌,知道崇祯帝之所以失天下,另有深刻原因,他本人并非亡国之君。
  “思陵碑”是一个四边各长四丈四尺的方形建筑,中间有一个龙首龟趺石碑,高一丈六尺,宽六尺,正面镌刻九个金色大字“大明壮烈愍皇帝之陵”,背面是大学士金之俊写的“奉敕建明思陵碑记”。享殿中供奉木神主牌位三块:中间是皇帝的,左面是周皇后的,右面是田贵妃的。
  顺治十六年(1659)十一月十四日,清世祖前往明十三陵祭扫,十七日祭扫思陵,失声痛哭,连呼“大哥,大哥”,发自内心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的祭文,镌刻后立于碑亭的东门。文中称赞崇祯皇帝“英姿莅政,志切安民,十有七年,励精靡懈”。看来,这并非为了宣传的官样文章。因为一年以后,他特地下诏重修思陵。原因是,明十三陵中,各个陵墓都宏大壮丽,唯独思陵简陋而荒凉。可惜的是,不久他就与世长辞,修陵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至今人们在十三陵看到的思陵,依旧是明末清初由田贵妃墓因陋就简改建而成的样子。人们在这个并非亡国之君的陵墓前面,对于他的亡国悲剧,将会有怎样的感慨呢?
  或许人们会想起,康熙年间的文人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对崇祯皇帝的评价。他说,自古以来亡国之君形形色色,有的以酒而亡,有的以色而亡,有的以暴虐而亡,有的以奢侈而亡,有的以穷兵黩武而亡。崇祯并非如此。他“焦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今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当然这位陶庵先生对于“先帝”也不是一味推崇,指出了他的两大失误,其一是把“内帑”——宫廷的财政积蓄,看作命根子,不肯轻易动用。虽然不断增加赋税,仍然无法满足连年战争的需要,结果,九边军队多年欠饷,体无完肤,怎么指望他们来保家卫国?其二是“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行法”,结果十七年来,三番四覆,朝令夕改,一言以蔽之,叫做“枉却此十七年之励精”!
  乾隆年间在文坛颇有声望的历史学家全祖望,写了一篇《壮烈帝论》,他的结论是:以他执政所表现出来的明察与忧勤作风,不能说他是亡国之君;以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秉性,不能推辞亡国的责任。他认为,至少有两方面的过错是无法推脱的,一是听任宦官干政,二是拒绝同清朝议和。
  这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似乎还可以继续争议下去。
  “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清鼎革之际,复社诗人吴伟业(梅村)在回首亡国的心酸往事时,写了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圆圆曲》,透过一介武夫吴三桂与绝代佳人陈圆圆的姻缘,寄托对于亡明的哀思。诗的开头几句就把吴、陈的悲欢离合放在改朝换代的大背景下展开: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诗中的名句“冲冠一怒为红颜”,传诵一时,人们用它来解释吴三桂投降清朝的缘由,其实是皮相之见。说来话长,听我细细道来。
  陈圆圆何许人也?她出身于一个罪犯家庭,沦落为苏州名妓,天生丽质,才华横溢,因此名闻遐迩。关于她的艳闻轶事,文人雅士津津乐道。关于她如何进入宫中,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是,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从苏州花重金买来,带到北京,金屋藏娇。
  比如陈维崧《妇人集》中有一篇“姑苏女子圆圆”,这样写道:姑苏女子圆圆,原本是罪犯的女儿,色艺双绝,独步一时。如皋人冒辟疆说,妇人以身材标致为主,姿色次之。而圆圆具有独特的气质——“蕙心纨质,澹秀天然”。崇祯末年由外戚武安侯(按:即田弘遇)得到,安置在别墅中。
  又如陆次云《圆圆传》这样写道:陈圆圆,苏州歌妓,无论歌声与姿色都号称天下第一。总兵吴三桂仰慕她的名声,不远千里礼聘,让田弘遇捷足先登。圆圆以不能跟随吴三桂而闷闷不乐,吴三桂更加感到遗憾。
  另一种说法是,陈圆圆由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得到,送进宫里,侍候皇帝,企图分享皇帝对田贵妃的宠爱。
  比如钮琇《觚剩燕剩》的“圆圆传”,这样写道:明末,江南经济繁华,崇尚声色之娱,苏州尤其风靡。有名妓陈圆圆,举止娴雅,体态秀丽,极具江南山水的风致。年方十八,在梨园演唱,每次登场,花明雪艳,独领风骚,令观众神魂颠倒。当时田贵妃得宠,致使两宫不和。外戚嘉定伯周奎,因丧葬事务回归苏州,得到陈圆圆,送进宫里,以缓解皇帝宵旰之忧,分割田贵妃的宠爱。然而皇帝忙于国事,无心顾及圆圆,把圆圆送还周府。
  尽管说法有些分歧,但是也有许多共同点。我以为,陈圆圆由田弘遇从苏州买回北京,藏在田府的说法较为可信。
  吴、陈之间确实互相倾心。陈圆圆这位多才多艺的绝代佳人,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风流公子冒辟疆在回忆录《影梅庵忆语》中谈到崇祯十四年(1641)他慕名拜访陈圆圆的印象,文字极为典雅,很难用现代汉语转述,不妨援引于下:其人淡而韵,盈盈冉冉,衣椒茧时背顾湘裙,真如孤鸾之在烟雾。是日燕,弋腔红梅以燕俗之剧,咿呀啁哳之调,乃出陈姬之口,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陈圆圆像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陈圆圆在田府,向田弘遇建议,在这个兵荒马乱、人心涣散的时代,应该结交一名将帅作为后援,最佳人选莫过于吴三桂。正巧他奉召入京,你可以与他深情结交。田弘遇有点为难,与吴将军素无来往,一旦厚礼结交容易引人怀疑,何况吴将军进京,公务繁忙,哪有机会可以联络感情呢?陈圆圆说,听说吴将军一向仰慕田府的歌舞,何不以此结交,吴将军必定乐于来往。
  田弘遇欣然应允,设家宴招待吴三桂,酒过三巡,陈圆圆翩翩起舞,吴三桂看得如痴如醉。临近告辞时,田弘遇问:如果流寇逼近京城,怎么办?吴三桂直率地说:如果田公把圆圆送给我,那么我可以保证,田公无恙,国家无恙。田弘遇心中明白,既然吴、陈两人都有意,乐得做个顺水人情,答应了这个请求。于是,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离开田府,在北京喜结连理。正当他们如胶似漆,亲昵百般之时,朝廷催促吴三桂赶快出关。吴三桂本想携带陈圆圆同行,正在京城的父亲吴襄担心皇帝获悉此事,劝他把圆圆留在京城。吴三桂只得依依不舍地前往山海关。
  三月上旬,吴三桂接到皇帝的圣旨,放弃宁远,率领兵马保卫京城。三月二十日抵达丰润时,得知京城已经陷落,便退回山海关,与部下、父老一起遥望南面的京城,嚎啕大哭。
  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询问太监,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没有一个国色天香?太监回答:先帝忧心于国事,拒绝声色,因此后宫没有佳丽。只有一个陈圆圆是绝代佳人,田弘遇送给皇帝,遭到谢绝,后来田弘遇送给了吴将军,将军出关,圆圆留在府内,与吴襄住在一起。李自成追查此事,逼迫吴襄交出陈圆圆。李自成考虑到吴三桂的关宁劲旅很难对付,如果霸占他的妻子,恐怕他拼死力争,就把她暂时关押起来。不久,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霸占了。
  李自成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决定派遣降将唐通带了犒赏银子四万两,以及吴襄的家书,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
  这封家书,其实是牛金星起草,由吴襄抄写的,因此通篇全是说理,毫无亲情流露。大意是说,明朝大势已去,天命难违,皇帝去世,父亲也危在旦夕。识时务的人也可以随机应变了。如果及早投降,不但能够得到嘉奖,而且可以成全孝子的名声。万一意气用事,一意孤行,兵败之后,父亲性命不保,你就身败名裂了。
  唐通到了吴三桂军营,交了书信,不免要游说一番。无非是新主(李自成)对老总兵(吴襄)十分礼遇,希望将军共图大业,成为开国元勋。吴三桂信以为真,便带兵入关,行军至沙河驿,他派往京城的密探前来报告,李自成在京城对达官贵人“拷掠追赃”惨不忍睹,吴襄也未能幸免。吴三桂不胜气愤,发誓说,君父之仇必定以死相报。不久密探又来报告,吴三桂问起家里的情况,密探告诉他,父亲吴襄已经被李自成拘押了。又问:夫人(陈圆圆)还在府内吗?密探回答:已经被抓走了。吴三桂一听,怒不可遏,拔出宝剑,怒吼道:“逆贼如此无礼!我吴三桂堂堂丈夫,岂肯降此狗子,受万世唾骂,忠孝不能两全。”说罢,立即指挥军队,退回山海关。
  这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由来。
  细细揣摩,其中不乏渲染与夸张的成分。吴三桂的“冲冠一怒”,并不仅仅为了一个红粉知己,更着眼于“报君父之仇”这样的纲常伦理。当唐通来劝降时,他提出的唯一条件是,把崇祯的皇太子交给我,而没有说把陈圆圆交给我。这种根深蒂固的忠孝观念,在他给父亲的回信中,流露得淋漓尽致。大意是:听说皇上死去,臣民受到杀戮和侮辱,气得眼睑爆裂。父亲一向忠义,大势已去,应当义无反顾地为国殉难,儿子则缟素号哭,发兵复仇,岂不是忠孝两全!为什么你要隐忍偷生?父亲既然不能做忠臣,儿子怎么能够做孝子呢?最后,他写道:“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响当当地喊出了他的忠孝观念,忠孝不能两全,当“忠”与“孝”发生冲突时,选择“忠”,放弃“孝”。
  吴三桂“报君父之仇”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回师山海关,一举全歼李自成派来的唐通八千兵马,以及后援白广恩。这一战是他“移檄讨贼”的开始,为此发布了“讨贼檄文”,亮出的头衔是已故皇帝册封的“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团练总兵官平西伯”,表明他“兴兵剿贼”的目的,是收复北京,安定社稷。明白无误地打出复辟明朝的旗号:“请观今日之域中,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