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

第3章

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第3章

小说: 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蜗牛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    
    原来脱离沉重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成见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很想当天使,上帝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要他们每天把烛台擦亮,结果一天两天过去了,上帝都没来,于是有些小孩就不再擦拭那烛台。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访,只有一个烛台是干干净净明明亮亮的,那是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烛台,因为上帝没来,他也每天都擦拭,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天使。    
    原来当天使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有只小猪,向神请求做他的门徒,神欣然答应。刚好有一头小牛由泥沼里爬出来,浑身都是泥泞,神对小猪说:“去帮他洗洗身子吧!”小猪讶异的答道:“我是神的门徒,怎么能去侍候那脏兮兮的小牛呢!”神说:“你不去侍候别人,别人怎会知道,你是我的门徒呢!”    
        
    原来要得到别人尊敬很简单,只要真心付出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原来快乐很简单,拥有少一点就可以了。    
    人生的光彩在哪里?早上醒来,光彩在脸上,充满笑容地迎接未来。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杆地活在当下。到了晚上,光彩在脚上,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    
    人生箴言:    
    原来人生也很简单,只要能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拥有了生命的光彩。    
    


修身养性篇6。对必然之事,且轻快地加以承受

    在纽约市中心办公大楼里有一个开货梯的人,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左手齐腕被砍断了。一天,有人问他少了那只手会不会觉得难过,他说:“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针引线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件事情来。”    
    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家15世纪的老教堂,在它的废墟上留有一行字: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    
    在漫长的岁月中,你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况,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那样。    
    因此,要乐于接受必然发生的情况,接受所发生的事实,这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惟有学习坦然面对失败和痛苦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让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困境、失败、障碍、疾病与痛苦都转变成创造成功、奇迹与完美的力量。    
    很显然,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我们对周遭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受。必要的时候,我们都能忍受得住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我们也许以为自己办不到,但我们内在的力量却坚强得惊人,只要肯加以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克服一切。    
    但这并不是说,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应该极力忍耐接受,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不论哪一种情况,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普通常识告诉我们,当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我们的理智,就请不要再“左顾右盼,无事自忧”了。    
    没有人能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能利用这些情感和精力去创造新的生活。你只能在这两者中间选择其一,你可以面对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暴风雨,弯下自己的身子,你也可以自不量力地去抵抗而被摧折。能在一切环境中保持宁静心态的人,都具有高贵的品格修养。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心理上的抗干扰能力,冷静地应对世间的千变万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台”就是宁静的心灵。    
    贤明的唐尧担任部落首领几十年,人老了想找个接班人。于是,聪明贤能的虞舜成为被考核的对象。虞舜有个后母所生的弟弟像,几次挑唆父亲和后母加害虞舜,虞舜一点不记仇,仍然孝顺父亲,爱护弟弟。虞舜和气谦让,人们乐意与他和睦相处,他居住的地方也由偏僻的乡村变成了热闹的城镇。唐尧赏给虞舜一架名贵的琴、许多衣料,又为虞舜修建了粮仓。像看见舜家富裕了,十分妒忌,多次想加害他,虞舜仍然和原来一样对弟弟十分友好。唐尧经过考察认为虞舜品德高尚,又有才能,便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虞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禅让。    
    虞舜能够坦然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面对任何人对自己的态度,保持自己的真诚与善良,也正是因为他做到了这些,才获得了人们的爱戴和至上的权力。    
    北欧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便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着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袋子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接着来了一位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的。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究竟,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的假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捡了他钱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真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是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足可以解决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故事,却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感激。”    
    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    
    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    
    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才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人生箴言:    
    “对必然之事,且轻快地加以承受。”这句话从耶稣诞生前399年就流传开去了。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今天的你比以往更需要这句话。    
    


修身养性篇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和朋友谈起了自己看问题视野的变化。    
    由于小学成绩优秀,他考上了县城的中学。他发现自己再不能像在小学时那样稳拿第一了,于是产生了嫉妒:比自己好的同学原来都有六棱好铅笔,自己却没有,天道不公啊!经过几年的苦读,他居然又成为县中学的第一了。而他又觉得:人与人之间还是不平等的,为什么自己没有好钢笔呢?    
    中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北京的某所大学,可好景不长,他的学习成绩连中等也保不住了。看到城里的同学是好铅笔成堆,好钢笔成把,早上蛋糕牛奶,晚上香茶水果,想想自己,早上一个窝头还舍不得吃完,还要给晚上留一半。“合理”又从何谈起呢?    
    5年后,他留学到美国,亲眼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所有的嫉妒、自卑、怨恨却忽然一扫而光了。原来自己选取的比较标准发生了变化,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同学、同事和邻居,而是整个世界。    
    有的人在蜗牛角上打架,有的人携手在太空漫步。坐井观天的争斗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固步自封。当你转换一个视角再看问题时,你有可能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自己得瞧得起自己,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认为反而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生活中如此,工作上也一样,只要好好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是,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和不平坦的路程的时候,我们却常常把自身贬低。    
    王亮原来在某公司的营销部当经理。一天他突然接到人事部门的调令,调他去供应部当经理。在公司,供应部的地位哪里比得上营销部呢?王亮心想如此一调,不就是明摆着对自己不满意嘛,看来前途不妙。以前王亮从事销售工作,整天往外跑,很合乎他的个性,如今,要他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搞物资调动,和那些器材报表打交道,实在是有些受不了。    
    开始的时候,王亮一直闷闷不乐,心灰意冷。后来他自己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以前    
    对自己信心十足,当上了供应部经理后就没有了呢?他思之再三,突然醒悟过来:“这是因为我自己的期待值无形中随着部门的调动而降低了,我失去了自我上进的动力。”于是,他开始把精力投入新的工作,慢慢地发现供应部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且,供应部对整个公司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是大家平时把它忽略了而已。王亮重新找到了“工作的意义”,    
    一改以往消极拖沓的作风,变得充满自信,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他的积极态度也感染了下属。    
    由于他出色的工作成绩,供应部获得总公司颁发的两次特别奖金。不久,王亮收到一张人事调令,他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经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其实在生活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