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帝国雄心 >

第289章

帝国雄心-第289章

小说: 帝国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先期抵达的党卫军官兵,这里还能够看到不少戴着短沿头盔的伞兵战斗人员,他们各自将身体隐藏在战壕之中,只从战壕边缘的灰黑色土垛上冒出半个头,满怀期待地眺望着前方。
    视线中,灰色的坦克和装甲车正碾过略显松软的田野向城区推进,千余名德国步兵低着头、躬着腰,以散兵进攻队形跟随装甲部队前行。由于师属炮兵大多数的火炮辎重还在后头,眼下为这些德军战斗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是数量有限的突击炮和一些利用车辆拖曳的榴弹炮,以至于战场上更多的炮火来自于苏军一方。
    “敌人看样子已经部署好了防御,这样的进攻……”看着前方的战场,史蒂芬伯格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虽说德军自从5月中下旬以来已经处于战略反击的有利局面,但那支曾经在西线战场光芒万丈的装甲雄师,在苏军面前不论规模还是战力都还落于相对下风,纵然是装备上颇受重视的党卫军部队,若是在一场战斗中损失大量战车,想要恢复实力恐怕也要很长一段时间!
    周围的党卫军官兵全然没有理会这位空军同僚的忧虑,他们全神贯注于前方的战场——尽管身处敌人枪炮射程之外,但他们的命运和率先出击的伙伴们却是紧紧相连的。
    在这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苏军依托城区所构筑的防线毫无隐蔽性可言,灰色涂装的德军坦克一面推进、一面开火,步兵们亦在交替掩护着攻击前进,战斗所产生的硝烟尘埃团绕在战场上空,虽达不到遮天蔽日之势,可灰蒙蒙一片也让人心头笼罩着一种无形的压抑。
    在派下属去与党卫军指挥人员联络之后,史蒂芬伯格密切关注着苏军防御火力的配置以及它们对德军进攻部队的杀伤状况,脑中快速演算夺取这处阵地所要付出的代价。等到乔斯提醒自己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周围的党卫军官兵们正起身离开战壕,只见传令官在人群中往来奔跑,传递着来自上级的进攻号令。不远处,原本正向苏军阵地实施炮击的三号突击炮转向朝这边驶来,它们带起了飞扬的尘土,像是要为这些步兵提供烟幕掩护似的。
    “这就派第二攻击梯队上去了?”史蒂芬伯格一脸茫然地环视四周,这些党卫军士兵一面前行,一面与同伴们拉开距离,从而形成避弹效果较好的散兵队列。不多会儿,战壕中就只剩下头戴短沿头盔的伞兵。粗略数去,人数约有400,虽不及党卫军第二梯队的四分之一,却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面对下属们投来的纠结目光,史蒂芬伯格只能在口中抱怨前去联络党卫军指挥部的几名军官。犹豫之间,党卫军士兵们已经迈开步子进入战场,他们前方是潇洒转向的三号突击炮,在行进途中,又有十多辆刚刚抵达的轮式装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加入了这支攻击部队。远远看去,灰色的浪潮正义无反顾地拍向那看似坚硬的堤坝!
    从后方上来的第三批党卫军士兵都已经进入战壕,前去联络的两名伞兵军官终于回来了,还带来了一名约莫在三十五、六岁的党卫军少校。
    “长官!”党卫军少校敬礼道,“我奉斯塔内尔将军之命向您传话:殷切期望伞兵部队与我们并肩作战,全力向当面之敌发起进攻!”
    “就这样?”史蒂芬伯格一脸愕然地看着这位比自己还高出半个头的少校。
    “是的!”少校一脸坚毅地回答说,“没有其他的了!”
    嘶……
    史蒂芬伯格倒吸了一口冷气,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搭乘党卫军运输车辆以及利用缴获的苏军汽车赶来的伞兵至少有一个连的规模,这意味着一个营的兵力可以随时投入进攻。等他重新将目光投向正前方的战场,作为第二梯队发起冲锋的党卫军部队已经越过了战场中央,苏军发射的炮弹时不时落在队列之中,不断有人倒下,但周围的人丝毫没有放缓速度。至于率先投入共计的那些党卫军战车和士兵,此时已然推进到城区当中。
    前来进行联络的党卫军少校既不催促、也不离开,还不到一支烟的功夫,党卫军的传令官们又开始在战壕附近来回奔跑,眼看着周围的党卫军步兵陆续爬出战壕,史蒂芬伯格咬了咬牙,喊道:“第2伞兵团……进攻!”
    热血沸腾的伞兵们无不从命,尤其是那些先前抵达的,更是迫不及待地拎着武器爬出战壕。这一次,最后几辆装甲车也加入到了进攻队列当中,而当史蒂芬伯格和同伴们一起向前快步小跑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汹涌的浪潮,分明是一场气势磅礴的风暴……
第25章 外定内乱
    有人说,战争是科技进步的强力催化剂,是各种实用发明诞生的温床。因为交战各方都希望掌握凌驾于对手之上的技术,而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投入,亦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天才们提供了和平时期难以寻觅的优厚条件。
    坐在库麦斯道夫试验场的贵宾席上,罗根双手合拢,两支大拇指清不经意地轮转着。他上一次来到这里还得追溯到三个月前,当时克虏伯、戴姆勒…奔驰、亨舍尔进行了空军“35吨空降坦克”第一次样车展示,虽说不尽如人意之处颇多,可毕竟为这个当时争议颇多的项目铺上了一块坚硬的基石。三个月过去了,苏军装甲洪流的冲击,尤其是T…34和KV…1、KV…2的惊人表现,让那些一直沉浸在旧荣誉中的德军将领、专家们如梦初醒,仓促之间开发一款全新的坦克,怎么比得过一个已经进入样车试验阶段的项目?
    冷僻的“35吨空降坦克”变成了香馍馍,这点完全在罗根的预料当中。在东线全体将士的努力下,苏军的新一轮攻势短短两天就被完全遏制住,在奥斯特罗文卡和卢布林,德军卓有成效的反击也沉重打击了苏军官兵的士气。带着初战告捷的好心情,德国军事决策委员会主席、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和陆空军的一干高级将领亲临试验场,就连海军方面也派了参谋长赫尔莫斯。海耶前来。这可让三家老牌军火公司的管理者们喜出望外,他们尽情谄媚、巴结着,反而将这整个项目的发起者和决策者遗忘在一旁。
    商人的本性,罗根无意计较,他与空降兵总监斯图登特坐在一起,两人默默地注视着正在进行试验准备的样车。按照往常的规律,一款坦克从设计到服役需要经过至少两年的试验和改进,但苏军的突然入侵令一度放缓了运行速度的德国战争机器重新全速运转起来,即便在苏军空袭不断、元首遇刺身亡的情况下,军工生产和研发也一刻不停地进行着——作为一个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奇迹的奇迹,三家军火公司的改进样车都超前完成了!
    阳光下,三辆全新的样车连同德军目前最犀利的四号F2型坦克非常直观地摆放在了一起。或许是时间紧迫的关系,三辆样车均只喷涂了防水漆,加上刚刚驶下流水线的四号F2,四辆战车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金属气息十足。
    尚未加装钢制衬裙的四号F2,和以往几种型号的四号坦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43倍径的75毫米长身管炮,这也是德军装甲部队唯一一种能够在有效射程内击毁T…34和KV…1的坦克炮。尽管陆军将领们更倾向于使用威力强大的88毫米炮,但一方面适合车载的88毫米炮以及相应的炮塔仍无法定型,另一方面,对于35吨这一级别的坦克而言,使用过重的火炮和炮塔势必严重影响防御力和机动力这两项重要指标,因此三家军火公司的“35吨空降坦克”依然沿用了这种75毫米炮,而这也是空军技术部门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的!
    35吨+的重量,25度+的正面倾角,40公里+的公路时速,相近的技术指标却没有造成三辆过于相似的样车。就长、宽、高的比例而言,克虏伯样车依然是“放大版的四号坦克”,与四号坦克的零部件通用比例达到了近六成,而带有明显倾角的车体和勺状护盾的炮塔又让它看起来像是一辆变异的T…34!
    戴姆勒…奔驰的样车仍然比两个竞争对手更宽、更短,它看上去是一辆吃得太饱的T…34,这一次,放弃弹簧式悬挂装置无疑让空军将领和专家们感到失望,但装配柴油机而带来的行程优势依然是它的一大看点!
    回归汽油机动力的亨舍尔显然已经意识到“35吨空降坦克”对于德国陆军的意义,从动力系统中节省出来的空间则被用来增加防御力和备弹量,拥有良好防弹外形的炮塔内部是最宽敞的,在操作性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按照惯例,第二次样车测试的内容和要求都比头一次更加严格,不过经验丰富的军火商们显然懂得如何抓住客户的眼球。在持续半个小时的机动演练中,三辆样车不仅完成了五公里的越野测试,在翻越和突破障碍、涉水行进和小范围机动的测试中均有较为稳定的表现,而在火炮测试中,采用同款火炮的三辆样车玩起了“速射”,隆隆的炮声中,只见到场的几位陆军元帅都不住地点头,要知道苏军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虽大,射击间隔和持续火力都是差强人意的!
    “我看过陆军的45吨和55吨坦克设计方案,虽然采用的都是88毫米炮,可我总觉得它们过于笨重,在今后的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肯定还不如我们的35吨坦克!成本方面,我们也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回荡的炮声渐渐散去,斯图登特开始和自己的老下属小声交流起来。
    “我们的35吨坦克是作为中型战车设计的,不论是否以空降方式进入战场,火力、防御和速度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至于说他们的重型坦克,定位不同,特点也是非常明确的!”
    这话虽然没有明里表态,可作为穿越者,罗根对历史上德国战略的得失还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让他来统领全局,那么具有象征意义和心理作用的重型坦克虽然仍会被制造出来,但生产的重心仍然会放在性价比更高的中型坦克上,喷气式战机和螺旋桨飞机的处理也是一样的。
    “等到我们的超级巨人也投入量产,德国将拥有一支举世无双的空降部队!”斯图登特恨恨地说着,与“35吨空降坦克”的进展相比,用于搭载这种坦克的重型滑翔机研发之路却很不顺利,可承载30吨负荷的“巨人”似乎已经是当下技术的极限,理论上完全可行的样机,在实际测试中要么是机翼不堪重负,要么是无法保持平衡,接连几次试验都以失败而告终。
    “从我们越过斯卡格拉克海峡的那一刻起,德国空降部队就已经是举世无双的咯!”罗根不动声色地将赞誉献上,空降挪威算是德军空降兵的战争首秀,虽然斯图登特只是坐镇后方,但成功背后怎能少得了这位德国空降兵之父?
    斯图登特苦笑两声,这时候,勃劳希奇已经在和军火商代表们握手道别了,而满脸喜色的元帅们也一一起身准备离开。由于最终的决定还需要经过军事决策委员会商讨才能做出,军火商代表们倒是显得比较拘谨,谁都想得到这笔订单,却又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这一次,罗根并没有和元帅们一同离开。他虽然不是装甲兵出身,可从模范伞兵营时期就开始学习和摸索装甲指挥,后来又有不列颠战役的磨砺,如今也算是一名及格的装甲指挥官,对坦克的性能了解与理解也要比那些连坦克都不会开的元帅深入一些。作为项目的发起者和决策者,他在测试结束后又亲自对三辆样车进行了试操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