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 >

第59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第59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塔·皮帕德公司的报告认为:在1978 年至1988 年这10 年内,IBM 公司软
件和固件的收入将占总收入的40%~50%。


七、IBM/PC:席卷全球的风暴

早在70 年代初,电子计算机的品种就从小型到大型,应有尽有。但售价
太高,只有那些有钱的企业才能买得起。当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计算机
行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拥有70%的计算机市场。剩下的30%的市场份额由
该行业其他公司激烈争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不仅具有计算机行业最好的研
究开发机构,而且拥有最雄厚的营销经费来源,因而似乎具有坚不可摧的优
势。该公司由于在急速发展的计算机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增长极快的人
力、物力,那些较小的公司难于与之竞争,它们只好满足于在计算机市场的
边缘地带垂死挣扎、苟延残喘。

自60 年代初以来,计算机工业的特点始终是技术革新极为迅速。但到
70 年代初,引进新技术通常只涉及那些外国辅件,而主要部件并没有多少重
大发展。

在微电子技术——它使制作较小的零件成为可能——出现之前,计算机
既价值昂贵,又极其复杂,因此,一个人使用一台计算机,从经济上说也是
不适宜的。那时,那些自己买不起计算机的人只好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
处理。

“小型”或微型计算机工业开始于1974 年,当时一些小企业开始用存储
器芯片制造供单个人使用的小型计算机,售价只有400 美元。事实证明,这
些微型计算机很受欢迎。从而在计算机行业掀起了制造供业余爱好者和小商
人使用的微型计算机热。

1975 年,微型计算机和小型商用计算机的销售额超过10 亿美元。随着
计算机主机(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市场日臻成熟,微型计算机工业以火箭
般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1975 年,第一台个人用微型计算机投入市场。

我们可以把这种个人用微型计算机定义为操作简便的桌上机器,它以微
处理机为主体,自带电源,售价在1 万美元以下。通过运用不同的软件包,
可以按不同需要制造微型计算机,譬如有商业上需要的微机,有供会计、金
融分析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等各方面专家使用的微机,还有供善于精打细算
的人持家使用的微型计算机。应当看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即在70 年代中
期在主计算机市场上占居统治地位、收入占全部计算机收入的2/3 的那一家
公司,并没有参与制造个人用微型计算机。因此,本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传
说之一,便随着微型计算机的问世酿成了。苹果牌计算机最早于1976 年在一
个家用车库中制成,资本仅用了1300 美元。到1982 年,其销售额已达5。83
亿美元,这种计算机的创造人是年仅21 岁的大学肄业生斯蒂文·乔怕斯,当
时已拥有资本净值2。5 亿多美元,成为美国最富的人之一。

过去,IBM 公司主要是生产大型和中型计算机70 年代,IBM 公司几乎成
了大型计算机的代名词。直到今天,它仍然控制着将近70%的大型机市场,
但是,在小型机和微型机领域,却一直是处于落后状态。直到1975 年,IBM
公司才生产属于第三代计算机的System/32 和serics/1 等小型机系列。在
此基础上,以后又研制出了更先进的第四代小型机Ssytes/38 和36 系列、中
小型机IBM/8100 系列以及IBM/4300 系列。从此,改善了IBM 公司在小型计
算机市场上的竞争状况。然而,在1981 年之前,IBM 公司在微型机方面,却
一直无所建树。

许多小公司发展了微型计算机产业。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苹果公司,在


1981 年以前,它一直是微型计算机市场上的霸主。至于IBM 公司的传统市场
到1980 年就没有多大进展了,这时,IBM 公司的销售人员却在老顾主们的桌
子上,看到摆有苹果公司和无线电棚房公司的微型机。于是,IBM 公司的高
级首脑们在1980 年7 月作出决策,决心进入微型机领域,一定要在一年内研
制出一种像样的个人计算机。

1979 年8 月,IBM 公司组建了一个12 人的秘密研制小组研制个人计算
机。小组负责人是埃斯特里奇,成员有工程师、程序设计人员和销售专家,
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附近的一座不显眼的大楼里办公。经过整整两年的努
力,于1981 年8 月12 日上午,IBM 公司在纽约市向世界宣布,它的新产品
——个人计算机研制成功,发表了被视为微型机产业的巨人——IBM/PC。这
台IBM/PC 的诞生,是该公司计算机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从那时以后,IBM
公司在微型计算机的开发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先后发表了IBM/PC
系统、PC/XT 系统、XT/370 系统、3270/PC 系统、IBW/9000 系列、PCjr(少
年)和IBMPC/AT 等,在微型机市场上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并取得了成功。

前已述及,IBM 公司的保密措施是严格的。多年以来,它一直独揽研制、
生产和销售的大权,创办的分公司或其他企业绝对保持百分之百的投资以排
除外人的干预。对于新机器的技术资料,实行严格的封锁政策,甚至公司内
部的一般职工也无法知道机器的全部技术细节。可是,在微型机的开发方面、
IBM 公司却一反常态,实行了“技术大开放”的政策,让IBM/PC“吃百家饭”
由一大群小公司把微型机“巨人”IBM/PC 抚养成长起来。

在发表IBM/PC 以后,IBM 公司于1981 年10 月改变了以往那种研制、生
产和销售独揽的政策,把IBM/PC 的硬件和软件的技术规范完全公开,允许零
售商销售该产品,并且提供服务。这项政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鉴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威信,IBM/PC 的先进功能以及各项技术细节又
不保密,许多公司都为IBM/PC 承担了研制附属的扩充硬件和750 多个软件
包,其中包括8 种不同的操作系统。这样一来,由于功能全、价格低廉,又
有许多实用而完善的应用软件,许多用户都乐于购买IBM/PC,它很快就成了
个人计算机市场上的佼佼者。1981 年,该机的销售量还不到1 万台,而1982
年就售出20 万台,1983 年增加到60 万台,已与苹果公司并驾齐驱。

近年来,计算机的发展已远远超出单机的范围,要求计算机拥有通信和
联网的功能。IBM 公司在加强IBM/PC 机的通信能力和联网功能方面,倾注了
不少心血。例如,为IBM/PC 配备了一系列的通信软件,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
仿真程序,它使IBM/PC 拥有与主机进行通信的能力,这是其他公司的微型机
所望尘莫及的。

美国管理科学公司于1983年11月发表了三种直接IBM大型机与IBM/PC
的接口产品,这不但使IBM/PC 和各种IBM 大型机可以共享联机实时数据库和
文件,也可以彼此共享各自的文字处理文件。IBM 大型机所产生的彩色图表
可以在IBM/PC 的图形显示器上显示,或印在特殊的绘图仪上。

IBM 公司为IBM/PC机配备了SNA3279仿真程序的远程作业输入支持软件
SNA3770RJE 之后,使IBM/PC 机如虎添翼,它可以作为一个3270 始端同主机
系统进行通信。此外,还提供一个3101 仿真程序包,使得IBM/PC 可以像
IBM/3101/20 型终端一样进行工作。

政策管理系统公司成功地设计了一个网络系统,它可以将28 台IBM/PC
连成一体。国民存储器公司在1983 年的下半年,发表了最大容量可达1000


兆字节的磁盘机系统,可供IBM/PC 和PC/XT 以及其他的兼容式机器使用。该
磁盘机系统可供多台IBM/PC 共用,这种组织起来的IBM/PC 网络可以代替小
型机。

IBM/PC 机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IBM 公司对微型机的开发和生产,1983
年3 月,该公司又发表了功能更强的PC/XT 型机,并向商用计算机市场推进。
这两种强有力的机种使IBM 公司在微型机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而那些帮助
IBM 公司培育“IBM/PC”的公司,也从中得到了好处。

微型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是苹果公司于1977 年发表的,
APPLE—Ⅱ机,第二个里程碑是IBM 公司于1981 年发表的IBM/PC 机。

为了争夺微型机市场,苹果公司曾以5000 万美元的投资和三年的呕心沥
血换来了新的个人计算机丽莎(Lisa)。丽莎不仅在硬件方面显示了最新的
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采用了一体化的软件系统,这是IBM/PC 和PC/XT 所不
及的。此外,丽莎的独到之处是用户可以在显示屏上开辟几个窗口,用来显
示文本和图形信息。通过这些窗口,用户可以看到操作系统同时进行处理的
几个进程,可以看到数据从一个程序转向另一个程序。这是微型机发展史上
的一次大突破。但是由于丽莎缺少有效的应用程序,因此它同过去的APPLE—Ⅲ机一样,销路一直不好。

1984 年1 月,苹果公司发表了APPLE32 机。该机吸收了丽莎机因软件太
少而导致失败的教训。准备了许多软件,而且请了约100 多家公司为该机编制
软件;还建立一个每27 秒钟可生产一台32 机的自动化工厂。苹果公司的经
营首脑们对此机寄予厚望,称APPLE32 机可能成为微型机发展中的第三个里
程碑。

面对苹果公司及其他公司的挑战,IBM 公司对IBM/PC 的市场实施了保
护,1983 年6 月,在香港的IBM 世界贸易公司宣布IBM/PC 机约降价11%,
从而展开了价格竟争。不久又发表了性能比IBM/PC 机高一倍而价格又低的个
人计算机Baby/PC。1983 年5 月,IBM 公司宣布将为微型机用户开展现场维修
业务。在大约100 个城市中,有38 个城市设置了现场维修服务站,IBM/PC
的维修费每年为392 美元。由于采取了这一措施,使得用户不再为机器的故
障而担心,更乐于购买IBM 公司的微型机。1984 年3 月,该公司在个人计算
机零售中心又提供了“IBM 信用卡”业务,以便于顾主购买它的个人计算机。

据IBM 公司低档计算机系统事业部的经理埃斯特里奇宣称,为了满足市
场对IBM/PC 的极大需求,IBM 把原订的1984 年个人计算机生产指标增加两
倍以上。

IBM/PC 生产线上的组装速度将由原来的每16 秒钟,缩短到每7 秒生产
一台。并继续投资来扩建其低档计算机系统事业部,提高生产能力。

在稳步发展IBM/PC 和PC/XT 的同时,IBM 公司仍在努力开辟新的领域,
发展新的产品,以牢固控制微型市场,1983 年10 月下旬,该公司又发表了
两种功能进一步增强的微型机XT/370 和3270/PC,只要把它们连接到原有的
大型或中型IBM 机器上,即可以正常工作,使大型机上的软件发挥更大作用。

IBM 公司的这两种新产品又获得巨大成功。

伴随着向信息化社会的迈进,家庭用计算机发展迅速,需求量激增。

IBM 公司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1983 年11 月,IBM 公司的输入系统事
业部发表了人们瞩目已久的家庭用计算机“少年”(PCjr)。

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在1983 年初,IBM 公司制定了规划,准备发


表家庭用计算机,并将其命名为“花生”(Pe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