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 >

第7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第7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蛮王子”,也是产于森比姆,一年前它荣获国际预赛的冠军,它的主人是纽
约的餐厅业老板杰克·索罗门。在黑色安格斯良种牛交易所中,这头高贵的
牲口有个大名叫“威利”,那是索罗门先生为了纪念他的已故好友威尔·罗
杰斯而替这头冠军良种牛起了这么个绰号。为了替这次拍卖壮大声势,索罗
门派一架飞机把百老汇的著名演员接到自己纽约州的农场来,只留下埃德·沙
利文去主持“两足动物”们的演出。主意已定的哈默博士用两万七千五百美
元的代价买下了“威利”。

哈默的牛群开始扩大了。十一英亩的一个农场发展成占地九百英亩的三
个农场。这位没有开业的医生,在艺术品收藏和威士忌酒事业方面,他已是
一名杰出人物,但是在那些头脑顽固的安格斯良种牛饲养商中间,他并没有
得到公认的地位。他花费巨资,宣传招徕,使安格斯良种牛的售价普遍上涨;
他搞成的许多项改革,往往被别的养牛商加以研究和抄袭。在最早几次“幻
影岛”的良种牛拍卖活动中,哈默发现,一条售价五百或七百美元的母牛,
如果它腹中怀有一胎用“野蛮王子”配种的小牛,售价竟能高达三千美元。

但是同行们对哈默的成功并不那么服气。出于哈默的自豪感(以及为饲
料业务谋求利润),他热衷于想参加芝加哥国际牲畜展览会,在那里争取获
得良种牛的冠军。他把索罗门的前任经理李·利奇曼留任下来,精心照料“威
利”,使它在当年的几次展览竞赛中获得冠军。哈默对这头种牛抱有极大希
望,把它运往芝加哥参加这次重大的比赛。就在评选活动开始的前一天,哈
默得悉传统的养牛人士依然把他看作是一个“门外汉”,使他怒不可遏。这
个消息是阿伯丁产安格斯良种牛饲料商协会的秘书弗兰克·理查兹告诉他
的。

“别让‘威利’参加展览竞赛”,理查兹直截了当地说,“听我的话,
没错!”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谁都知道,‘威利’是这次竞赛中最好的一头!”

那位秘书颇不高兴地喘了一口气。

“你的‘威利’决不会获胜,”他说道,“不错,你在养牛业中取得了
巨大的成功,并且帮助改革了整个养牛业的结构。可是,这里有几位老资格
的实力派,他们说你走得太快了。他们要降低你的声望,其中一个就是评判
员。你不可能获胜,这样就有损‘威利’的身价。’

“好啊,让他们冲着我来吧!”哈默愤怒地说,’如果我干的行业就是
这么回事,那我就不再干下去了。不过,眼见为实,我倒要看一看你所讲的
是不是真实。我还是要让‘威利’参加竞赛。”

“威利”落选了,正如那位劝告哈默的人所说的,这是一头不那么起眼
的公牛。哈默对这次牲畜展览的评判员提出了一些强硬的意见,并且要求进
行改革:在今后的牲畜展览会上应该指派不抱成见的畜牧专家担任评判员。
但是,哈默咽下了这口怨气,仍然经营他的养牛业,理由有两条,他的牛群
养得很好,生意兴隆;他已经爱上了自己的牛群,如果说,他不能击败那个
养牛商组织,那末他倒想参加这个组织。于是,他开始参加一系列的展览,
每个重要的牲畜展览会他都在场;他同一切饲养安格斯良种牛的人们会晤,
无论是老的、年轻的、富的还是穷的。在每一次重要的拍卖场合,他都买牛。
后勤问题对他来说不是一个严重的难题。哈默买了一架双引擎的“比奇克拉
夫特”号飞机,机舱内安装着舒适的床铺、一个酒柜、几张安乐椅和一个厨


房。晚上,他可以从纽约飞到加利福尼亚州,中途只因飞机加油而降落一次。
从丹佛飞到纽约或从纽约飞到佛罗里达州的产牛之乡,可以一次飞达不用降
落。对于那些以往对他不大殷勤好客的养牛商,他就出最高的价格买他的牛。
他开始在《安格斯良种牛杂志》上刊登大幅广告;凡是养牛商带着自己的一
家到纽约或雷德班克前来访问,他总是慷慨地竭尽地主之谊。

“我受到同行们的承认了,”哈默回忆这一时期的情况说,“我的有些
竞争对手说,我不仅是一名可靠的纳税人,而且是一个迷恋养牛业的行家。
我真正享受到获奖和取得冠军的喜悦。同时也弥补了我生活中的一段空白,
那就是我没有能够进修完毕我的那段医学课程。公牛的遗传特征和母牛的性
格成为使我入迷的一个研究项目,我永无休止地进行着这一研究工作——替
牛治病,使牛群保持健康。徒步穿越空气新鲜的牧场,翻越牛栏,已成为我
的一种癖好。杰克·索罗门养牛,并展览他的良种牛,同时又在他自己的餐
厅里销售烤牛肉和炸牛排。我可办不到,也不想这样做。我的牛大多卖给养
牛商,不过有时候也卖给大型的商业畜牧场,我的公牛和母牛使这些牛群的
质量提高了,而且还提高了牛肉的质量和产量。”

这位专心致志地为1808 年在苏格兰培育出的这种良种牛进行繁殖的牧
人哈默博士,为繁殖另一品种的牛犊,只进行过一次投资。在他新泽西州的
牧场旁,有一个相邻的农场主要把自己的土地卖给哈默,但是这位邻居要求
把自己的一群赫里福兹良种牛连同土地一起卖掉,否则就不卖土地。哈默答
应了这一要求,土地买下以后,就用栅栏把那批白头白面的英国种赫里福兹
牛群同自己的纯黑安格斯良种牛群分隔开来。事后哈默就忙于从事他的其他
业务活动去了。

栅栏埋得不够坚固。一头赫里福兹公牛冲过栅栏同一头正在发情的安格
斯母牛交配上了。哈默的牧场经理被弄得狼狈不堪。

“牛的血统!”他向哈默抱怨说,“真是创纪录啊!从来没有见过这样
的事!再也不能发生这种麻烦了。请您拿定主意吧,要末养安格斯良种牛,
要末养赫里福兹良种牛,就是不能养杂种牛。”

这对哈默来说并非是一件难办的事。他卖掉了那批赫里福兹良种牛,把
栅栏拆掉,让他的安格斯良种牛群到更大的草地上去放牧。就在原先只有一
头母牛(本来打算把它屠宰了放在贮存食品的冰箱里)的那个地方,“威利”
同它的子孙们,还有哈默用重金买来的其他良种公牛,繁殖出了数以百计的
后代。

哈默的牛群遭到了安格斯良种牛饲养业的妒忌。牧场中有着青翠幽美的
草地;有着现代化的管理有方的牛棚;外出展览时,使用的运输设备也是全
行业中最为精良的。为了招徕生意,牛只是用最新式的大篷货车运送的,哈
默随时随地要让自己的同行们记住:他的牛群之所以能养得这么肥壮、漂亮、
饲料丰富,主要是靠“幻影岛饲料”——也就是他开办酒精厂和威士忌酒厂
所剩下的取之不尽的下脚料。

笼罩在哈默养牛场上空唯一的一块阴云是他未能拥有那头“埃里克王
子”;由于一时胆怯,他竟错过了买到这头“本世纪的最佳公牛”,的良机。
尽管此刻他每年在幻影岛举办两次拍卖,每次可得五十万美元,但对这件事
却始终念念不忘。除了公开拍卖每年可得一百万美元外,哈默养牛场每年还
可从个别私人销售中获利几十万美元。

哈默面临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现实:他必须得到“埃里克王子”!如果得


不到,他就一刻也不得安宁。

有一天,他终于听到了关于这头最佳公牛的惊人消息。年仅八岁的“埃
里克王子”竟然得了阳萎的毛病!

象人世间男女关系的谣言一样,“埃里克王子”阳萎的传闻也很炔在养
牛业中传开了。传播这一不幸消息的人士是伊利诺斯州水晶湖的巡回兽医克
罗普赛医生。这位兽医定期来到幻影岛替牛群治病检查,由于哈默也学过医
科专业,谈话投机,所以他特别乐于到幻影岛来。哈默往往同他一起穿上工
作服、穿着长统靴、戴着橡皮手套共同操作。在克罗普赛为母牛进行阴道检
查和谈论诸如怀孕和可能流产之类的产科问题时,哈默仔细地做着笔记。在
一次会晤中,克罗普赛在餐桌上向哈默透露了“埃里克王子”所处困境的这
段轶闻。

“是怎么回事?”哈默问道,心中不知是忧是喜。

“据我看,奥布赖恩先生让这头公牛交配过度了,”克罗普赛医生说,
“他让这头公牛同五十头母牛交配,这对任何一头公牛都太过分了,对“埃
里克王子”也是一样,依我看,差一点把这头公牛累死了。更糟糕的是,牧
场上还有人用鞭子抽打“埃里克王子”,逼着它同一头头母牛交配。这种办
法,每交配一次它就要挨一顿鞭子。它才八岁,还不是一头老牛,我认为这
头公牛的毛病是一种心理病,而不是生理上的缺陷。我曾经替一个属于芝加
哥柯蒂斯糖果公司的牧场当过顾问,做过一些人工授精的工作。我总感觉到
这头公牛的精液同往常一样,是有生命力的。我要设法证明这一点,想给这
头公牛套上一个阴茎套,伸手插进它的直肠,按摩它的前列腺,激发它射一
次精液。然后再检查它的精液中是否有活的精子。”

“真是个好主意,医生,”哈默说,“咱们就这么干罢。我去拜访奥布
赖恩,他可能会把‘埃里克王子’低价卖给我的,因为‘王子’不会交配了。
然后咱们就做人工授精的试验。这头公牛一定还是头好牛,就把这头本世纪
最佳公牛交给你,它一定会象你想象的那样用人工的方法繁殖后代。那简直
比一座金矿还能赚钱。。。我马上就去拜访我的好朋友奥布赖恩。”

哈默同奥布赖恩的农场挂通了电话,就赶到了芝加哥。两人愉快地寒喧
一番,哈默就言归正传。

“好吧,老朋友,”他说,“把你的‘埃里克王子’卖给我,怎么样?”

“我也很愿意把‘埃里克王子’卖给您,”奥布赖恩说。

“那很好!”哈默高兴地说,“你得卖便宜一点,这头牛你打算卖多少
钱?”

“十万美元,”奥布赖恩说。

简直是当头一棒,哈默咆哮起来:“你疯啦?我知道你的这头公牛不能
再交配了,而且已经有一年多没有交配过了。”

“那你为什么还要买它呢?”奥布赖恩紧逼着追问道。还没等哈默想好
怎样答话,奥布赖恩又紧逼一步。“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他说,“大学里
已经派人来谈过,他们告诉我说,这头公牛可以用来做人工授精的种牛。”

“那好,你为什么不这么干呢?”哈默生气地反问。

“我的妇女内衣生意太忙,没有时间再经营这个牧场了。所以我要尽快
把它卖掉。”

哈默又振作起精神。

“你花三万五千一百美元买了这头牛,”他说,“老实告诉你吧,我打


算把这笔钱还给你,三年前你付多少,现在我给你多少。总而言之,谁也不

能保证这头公牛还能生育,我也只是想碰碰运气。”
“十万美元!”奥布赖恩又重复一遍。
“算啦,我给你五万美元。”
“十万美元!”
“好啦,让我们折衷一下,我给你七万五千美元,我只是为了进行试验

嘛。”
奥布赖恩沉思片刻,接着说,“那么,我赞成你试一试。”
第二天一早,哈默就带着克罗普赛医生和农场经理比尔·杨达尔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