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太古虫仙 >

第274章

太古虫仙-第274章

小说: 太古虫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颂道:“那也不在乎这半天时间,我在里面得了至道分身的法门,大哥你的太上分身本就是天下有数的分身,若能借鉴至道分身部分奥义,更是如虎添翼。”

    越嗔连连摆手,道:“这可不行,我若得了这法门,心思岂不是和左长老龌龊心思一样了,太丢份了。”

    鱼颂早知道越嗔存了这心思,所以才会避嫌,便笑道:“咱们兄弟心照不宣,依心而行便是,刻意避嫌反倒着了形迹。何况大哥你修为日增,便没觉得太上分身有所不足么?”

    越嗔微微一怔,他本来也不是迂腐刻板的人,何况鱼颂最后一句话确实说中了他心事,太上分身是天下有数的高明分身,越嗔自幼修行,痴心于修炼,太上分身已练到极高境界,确实发现太上分身中有所不足,一直也加意磨炼,可这也非一时之功,目前进展甚慢。

    越嗔心直口快,终究没忍住,问道:“难道你的至道分身于我大有禆益?”说完拍拍额头,又道:“也是!至道分身应是迦罗祖师当年所修分身,三力归于本体,本体分身为一体,三力加成之效大有可借鉴之处。”

    鱼颂微微一笑,以前他看到太上分身时,满心都是高山仰止的感觉,修炼了至道分身之后,仿佛登上了一座更高的绝顶,与太上分身一一印证,对其优劣心中约『摸』有数,若是将至道分身法门告诉越嗔,以他琢磨之深,定能使太上分身更上一层楼。

    鱼颂识力探查四下无人,也没有布置什么法宝,这才将一缕神识印记送入越嗔识海,道:“大哥,这次有赖你相助,我总算解决了心腹大患。孟国诸事缠身,恐怕不能到中山国与大哥相聚,大哥若是有空,可来江宁寻我!”

    越嗔感应识海中功法印记,有些心不在焉,听到鱼颂说起孟国之事,忽地想起一事,郑重道:“你在孟国的事情家父多有关注,做得不错,不过当今无论是道门还是三霸七国,牛鬼蛇神一堆,正事不在行,内斗可都是行家,你可一定要小心了,『奸』滑小人太多,别阴沟里翻了船。”

    鱼颂点头应是,越嗔虽然大条,但自小在圣堂长大,各种明争暗斗耳濡目染,具有天生的警觉『性』,对鱼颂所说也是肺腑之言,难得他这么谆谆告诫,鱼颂自是领会。

    他想起穿梭时空到小时候,自己被魔界绝孤峰暗算,正是天元与越嗔父子救下了『性』命,当时越嗔还是力主救人,从小便有任侠之气,只是看样子越嗔现在也记不得这件事情了。

    不过想来也不奇怪,越嗔经历颇多,以他『性』情,恐怕自小救人也不少,哪里会记得神山县这件小事。

    鱼颂取走木盒中残页后,高塔内各种物事都湮没成灰尘,但殉葬七人各有一道光华铭记在佛尊莲座上,都是一些神妙功法,微言大意,深奥得紧,鱼颂又请教了越嗔一些疑『惑』,两人谈了许久,都是心有所系,便告辞离开。

    鱼颂早在孟国皇宫设下传送符母阵,以符法传送回去,到达孟国皇宫时已是第三天黄昏。

    鱼颂身入皇宫时,便感觉到宫内灵气异常波动,自是感应到鱼颂的传送,他回到寝宫时发现替身还在,内侍、宫女也是行动如常,将那替身当作正常人对待,更不敢有丝毫怠慢。

    幽若很快赶来,看到鱼颂兴奋异常,大声道:“鱼颂,你可算回来了,邵逸探听到你在地坛海会收获颇丰,算是让我们放下心事,先前你在那座高塔里呆了两月余不出,我们可是担足了心事。”

    鱼颂不由暗叹邵逸能量惊人,地坛海会里修者数量并不多,而且普遍品阶高,都是各道门的长老级别以上的人物,可这也不妨碍邵逸这么快便得到消息,连鱼颂出塔的事情,也在两天一夜之内便得知。

    不过邵逸这种神通广大的特务是双刃剑,用之不当反会伤了自己,鱼颂屏退左右,问道:“粘杆司那里莫少艾的处境如何?”

    幽若从袖间取出一封密本,递给鱼颂,道:“这上面都分门别类记载得清楚,你自己看看吧。鲁镛识趣得紧,这些天都没来打扰你,不过宫里眼线甚多,恐怕明天就该开大朝会了。”

    鱼颂翻开密本,见里面分类别类写得清清楚楚,邵逸宦海浮沉,深知为官为臣之道,对莫少艾的作用和地位极为深刻,凡有要事必让莫少艾知悉,重要决议也会咨询莫少艾意见。

    而莫少艾也不负重望,鱼颂临行前给了他许多辅助修炼的灵『药』,再加上莫少艾本身也有天赋,识力已到地阶境界,判公决断明晰异常,在粘杆司也站稳了脚跟,得到粘杆司新旧属下的臣服,已成为粘杆司的二号人物。

    至于燕乙训练江宁四卫这边,虽是磕磕绊绊,却也在艰难中前进,在滇王明里暗里的支持下,正自裁汰老弱,清查空饷。

    当然燕乙也受到数次暗杀,好在鱼颂当时在圣犼界时与掌控之神有约,有他保护,燕乙连伤都没受过,与申重一道干得有声有『色』。

    只是燕乙的成效建立在海量的资金消耗上,满朝官员明的直呼没钱,暗的只说精兵无用,修者才是人界的主宰,好在阿二长袖善舞,将鱼颂为数不多的掌控力利用到了极处,买卖有无,将大笔资金投入到江宁四卫和相关衍器中,倒还勉强支撑得过去。

    不过阿二因此极为繁忙,经常脚不沾地,现在还在孟国各处奔走,洽谈扩大业务,以他的心『性』,也是累中有乐,人手不足之下,连屠涂也是随同阿二一道四处奔波。

    鱼颂匆匆扫看完密本,对幽若愧疚一笑,道:“真是辛苦你们了!”

    幽若瞪了他一眼,嗔道:“少来虚文客套,真有诚意的话尽快扫平上清道,替我一族报仇才是正理,而且明天的大朝会才是重头戏,你可得精神些,别出了大丑。”

    幽若预料得不差,天『色』未黑,便有六部高官提请明天的大朝会,依孟国制,本是十天一大朝,三天一小朝,有要事可特请重开。

    之前鱼颂离开以替身相代后,满朝官员很有默契地各行其事,没举行过一次朝会,好在孟国文官系统效率不差,国内也没什么大『乱』,但有些事情终究牵涉太深,一直难决。

    因此众人一得知鱼颂回来的消息,便来奏请第二天的朝会,鱼颂欣然应允。

    于是,在内外许多有心人的注视下,孟国朝会时隔三月之久,再次开启。

428。 朝议风云() 
鱼颂高坐御座之上,看着文武百官一本正经的高谈阔论,心里着实有些厌烦。

    那御座雕刻的金龙栩栩如生,仿佛要随时飞上九天,可在鱼颂心底,未免太硬太冷,不像是给活人坐的东西。

    他心中不时感慨命运弄人,自己明明不想坐在这个位置,却阴差阳错地坐了上来,其实与他也大有关系,上清道的势力太大了,高手如云,若不依赖一国之力,他几乎不可能报得了灭门之仇。

    前面的事情不大不小,只是按例必须面禀,再经众议方可颁行天下,鱼颂不想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与那些文臣置气,只是以点头示意没有异议,一路倒还顺利。

    过了许久,诸事已毕,鲁镛缓缓走到殿中,捧玉笏行了一礼,鱼颂知道戏肉要来了。

    只听鲁镛道:“臣听闻最近中山国希夷府地界修者毕至,陛下力挫强敌,眼前尽是当年武帝雄风遗影,陛下文武双全,实是我大孟之幸。”

    鱼颂继位后,追封祖父为武帝,为此文臣们还进谏了许久,认为与理不合,斗法超过四月才得以成功。鱼颂听鲁镛提起祖父,便站起致意,一众文武也躬身行礼。

    鲁镛接着又道:“只是白龙鱼服,未免有龙游浅滩之时,万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黎民苍生为重,万勿轻离国土,此乃人界诸国陈规,还请陛下体谅臣一片苦心。”

    鲁镛虽未修道法,但养气功夫极强,鱼颂仍是难以看透他心意,鲁镛直言鱼颂离境一事,戳破了窗户纸,也没有在此事多做陈述,展『露』的是关爱之意,说完之后竟无人附议劝谏,倒是大出鱼颂意料之外。

    鲁镛结党是毫无疑问的,可一众大臣并没有增他声势,只由鲁镛一个人说话劝诫,又是什么用意?

    鱼颂心中起疑,面上却没有表『露』,只是点头道:“朕自晓得!”

    鱼颂的应对不置可否,似乎未出鲁镛意料之外,他又行了一礼,便退了下去。

    鱼颂本来做好受众臣责问的准备,没想到那帮御史一个个口观鼻、鼻观心,并不理会此事,不由得好奇。

    但接下来的事情就令鱼颂愤怒了,先是一名兵部侍郎说燕乙是『乱』国之臣,为讨欢心整治得江宁四卫鸡犬不宁,还重惩了许多中上层军官,令江宁治安不靖。

    又有户部官员说燕乙需索无度,掏空了国库之后,又让阿二勒索求财,弄得怨声载道。

    更有御史提及燕乙本非孟国人,乃是他国差来祸『乱』国事之人,以求兵不血刃削弱孟国的目的。

    ……

    一时间朝堂之上热闹无比,一众文武争相讨伐燕乙,最后更有一人磕头出血,只求斩了燕乙,以正视听。

    鱼颂看不明鲁镛心事,对这些人的心事却看得清清楚楚,蝇营狗苟,无非就是喝惯了兵血,以前江宁八卫除太师府掌管的铁石卫外,几无能战之军,大量军费便夏天冰敬、冬天炭敬之类的方式流入了各部官员口袋里。

    现在燕乙整顿强军,断了这些官员的财路,自是惹得人人忌恨,先前数次暗杀不成,现在便要在朝堂上发难。

    鱼颂心中冷笑不止,面上却不动声『色』,任由一众官员慷慨陈词,只是不发一言,一直持续了一个月时辰。

    那些武将倒还罢了,一众文臣寅时进朝后,滴水未进,已是又渴又饿,见鱼颂不理不睬,大有一副袖手看热闹一直看下去的架势,兴头不免越来越低,到后来便稀稀落落。

    鱼颂又冷眼旁观了一会儿,见无人再说话,这才轻扣御座扶手,便有内侍承上一本锦册,上面写着反对燕乙最为强烈的官员劣迹。

    鱼颂一边看,一边感叹这些官员的无耻,明明一肚子男盗女娼,看起来却堂堂正正,说话也是滴水不漏,几乎连自己都要相信了。

    而邵逸此人手段也着实厉害,早在昨夜就将这锦册送来,看来早就料到这些人要在朝会上发难,给自己送上杀手锏来了。

    鱼颂早令内侍将锦册分页裁好,当即下令将相关分页呈送各人,登即令那几人都是脸『色』苍白,两腿战战,似乎马上就要晕倒的架势。

    朝堂上原本就有些冷清,此时更有些阴森寒冷,许多人都猜到了那几人看到的应是一些阴私之事,鱼颂招纳邵逸之事他们大多知道,在场诸人多有把柄,也不知道邵逸是否承送鱼颂,一时间人人自危,先前还只是怕挨饿,现在心里是真是紧张或者害怕。

    鱼颂仍是不动声『色』,心里对这种气氛颇为满意,以邵逸之意,自是惩处这几人,最好株连一批,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最好,鱼颂私下怀疑他或许想借此增大权柄。

    但朝堂不比道门,有把柄震慑比株连更能令他们害怕,因为谁也不知道第一个挨罚的是谁,行事之前必有思量,鱼颂目前欠缺的是时间,众臣有了敬畏之心,便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