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在红楼当丫鬟 >

第168章

在红楼当丫鬟-第168章

小说: 在红楼当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姐是?”

    “茵儿,我是你大伯家的秀伊姐姐。妹妹不记得了吗?你小的时候我还给过你糖吃呢。”

    “秀伊姐姐。”

    姜宛茵颇是惊讶,仔细看着秀伊总算是想起来秀伊这眉眼哪里熟悉了,秀伊长得像她奶奶,尤其是这眉眼,可不就跟她奶奶一模一样吗。

    秀伊比她大八岁,她刚出生不久,秀伊就进府当差了,与她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后来她去了荣国府,刚四岁就进府当差,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秀伊。秀伊如今已经十九岁了,模样也彻底长大了。数年不见,秀伊变化不小,也不怪她认不出来。

第214章() 
此为防盗章;订阅需达70%才可即时订阅;否则需等12个小时。

    “瑚儿此次你要和老爷一起去金陵守孝,母亲有些话要叮嘱你。你如今年纪也大了,算是半个大人了,也有自己的主意。只是此次去金陵;为娘还是不放心。”

    张氏眉宇紧锁;忧心忡忡。

    “母亲,有什么话您说;儿子听着。”

    “绿茵,你出去叫书芳端碗莲子羹来。”

    张氏刚要说想起姜宛茵还在;便将姜宛茵打发出去。姜宛茵也猜到张氏的意思依言出去。

    虽说荣国府大房二房不睦已经久,张氏对贾史氏和王氏也心有怨恨,张氏可以将这事告诉儿子让儿子警惕;但却不愿意让不是亲近的下人知道她说贾史氏和王氏的不是。

    姜宛茵出去后张氏拉着贾瑚的手说道:

    “原本这内宅之事不该让你们男儿操心;只是此次大房只有你去金陵为娘实在不放心;而且你也大了,有些事也是时候让你知道了。”

    “这事还得从去世的老太太和太太这说起;你父亲”

    张氏将老太太与贾史氏婆媳之间的恩怨,将贾史氏与贾赦母子之间的关系,将贾赦与贾政兄弟不睦之事;将二房对爵位的觊觎以及王氏为了谋划爵位及管家权对在房下毒手等等她知道的事情都告诉贾瑚。

    “为娘告诉你这些并非是想让你心存怨恨;也并非是要你去报复什么;这些事是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我与你父亲自会处理。若非大房只有你一人去金陵;为娘也不为将这些告诉你。”

    “为娘告诉你这些只是想要提醒你;让你提防太太和你二婶。你是为娘的长子,是大房的嫡长子,是荣国府的嫡长孙,是未来荣国府的继承人。”

    贾瑚多聪慧,虽然张氏没说透,贾瑚却已经听明白了。

    因为他是大房的嫡长子是荣国府的嫡长孙,是荣国府未来的继承人,欲想谋夺爵位的二婶必会从他这开始下手。

    “母亲,是不是若儿子出事了接着就是二弟?”

    “所以你千万不能出事,为娘不愿看你出半点事。”

    “母亲放心,儿子知道了。”

    贾瑚还带着婴儿肥的脸上神情严肃地保证。

    “还有为娘打算让绿茵跟随你去照顾你,这些年她一直跟在你身边伺候,有她跟着去为娘也放心。”

    “母亲你安排就是。”

    贾瑚对此倒没有不异议,毕竟这些年一直是姜宛茵贴身伺候他,他已经习惯了。

    见贾瑚不经心的样子,张氏犹豫了一下心挣扎了一番还是下了决定。

    “瑚儿,关于这绿茵”

    姜宛茵跟在书芳身后端着莲子羹正往正堂来的姜宛茵根本不知道张氏已经将她的特殊能力告诉了贾瑚。

    “奶奶。”

    书芳站在门外出声提醒,紧接着姜宛茵就听到张氏的声音。

    “为娘说的这些你都需问过绿茵才方可用,知道了吗?”

    “儿子知道了,母亲放心。”

    母子二人说话声音不大,姜宛茵是耳力非凡才听得清楚。

    说完张氏叫进来,姜宛茵才跟在书芳身后进去。

    等有了莲子羹,张氏将贾瑚和书芳打发出去,只留下姜宛茵。

    “此次瑚儿要随老爷扶灵去金陵,我和大爷决定就由你跟着瑚儿去金陵伺候瑚儿。”

    “是,大奶奶。”

    对于这样的安排,姜宛茵一点也不奇怪。连去张府张氏都不放心让她跟,更别说是去金陵远离张氏了。

    “你定要保护好瑚儿,莫让瑚儿着了别人算计。还有也要替我看紧瑚儿,莫让他被歹心之人给带坏了。”

    金陵那地可是温柔乡风流地,多少风流才子世家子弟折在金陵,她可不能让人将她的瑚儿给带坏了。

    张氏细细的叮嘱姜宛茵,真可谓是事无巨细。

    “大奶奶您放心,奴婢都记下了。”

    “只要这次瑚儿能平安回来了,我必不会亏待你,也不会亏待你的家人。”

    听到这话姜宛茵眼睛一亮,心想自己的愿望或许是有希望了。姜宛茵恭敬的向张氏行礼。

    “奴婢谢大奶奶。”

    姜宛茵眼睛闪过的亮光没瞒过张氏的眼睛。

    “行了,下去收拾去吧。”

    “是,大奶奶。”

    姜宛茵回屋就见绿菲也在。

    “回来啦。”

    “嗯。绿菲姐姐你怎么在屋里,不是去哥儿那伺候吗?”

    “哥儿说他要一个人静会儿,不让打扰。有小丫鬟们守着,我就回来了。”

    闻言姜宛茵想或许是张氏说的事对贾瑚冲击到了,他要静一静,缓一缓。

    姜宛茵看着绿菲,绿菲比她大两岁,现在已经是十七岁的大姑娘了。容貌清丽,气质温婉可亲,便是一般小户人家的姑娘也不能比得上。

    “听说瑚哥儿要去金陵,大奶奶可是要你跟着去。”

    “姐姐怎么知道?”

    “我猜也是,这些年一直都是你跟在瑚哥儿身边伺候,想来瑚哥儿去金陵定也少不了你。若你没跟着去,只怕大奶奶会不放心。”

    “大奶奶吩咐的,我也没办法,谁让咱们是下人呢。”

    就因为是下人非自由身,所以才受主子摆布安排。

    “再说了金陵我还没去过呢,正好去瞧瞧。”

    她这等身份只有跟着主子才能外出,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听说年初的时候陆嬷嬷已经替姐姐你跟大奶奶求了恩典,可是有这事?”

    转眼绿菲已经到了配人的年纪。没想到姜宛茵突然提起这事,绿菲不禁脸红。

    “你听说谁的?”

    “陆嬷嬷来怀芳院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也是听姐妹们说的。听说是个当掌柜的,可见陆嬷嬷和大奶奶疼姐姐。可是定了日子了?”

    “原本就是要订的,可是老太太这事至少也得等出孝之后呢。”

    原本绿菲的亲事是要订下了只是老太太突然仙逝了,至少近一年内荣国府是不会办喜事的,荣国府的下人也一样。

    “姐姐才十七,再等一年也才十八,倒也不急。只是我这一去怕是得在金陵呆上一年,怕是赶不上姐姐的喜事,这些算是妹妹提前给姐姐添妆了,妹妹一点心意还望姐姐莫嫌弃。”

    姜宛茵从自己的箱子里取了一套金镶银头面,这面头还是张氏赏的。虽然于主子们是寒酸了些,但于下人来说却是极好极体面的。

    一般下人得主子赏可极少有得整套头面的,多是一支簪子一对耳钉,这还是姜宛茵立了大功才得的赏赐。

    “这怎么行?我记得这头面还是大奶奶赏你的。我怎么能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行不行。”

    “不过是套头面罢了,再贵重能比得上咱们十余年的姐妹之情。姐姐若是不嫌弃就收下吧。”

    不过是套银饰头面,姜宛茵还真没放心上;再说了一套头面与绿菲的交情比起来,不算什么。虽然老太太没了,但陆嬷嬷是伺候老太太的老人,贾赦对其颇为敬重,与陆家交好利多于弊。

    姜宛茵都这么说了,绿菲并不好再拒绝就收下了;不过姜宛茵的话绿菲也是听进去了,只觉这声姐妹没白叫,也更重视与姜宛茵的姐妹之情。

    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姜宛茵跟随着贾瑚登上了去金陵的大船。

    众人都在一艘船上,有贾代善在又是孝期,贾史氏上船后就被禁足在房间里为老太太抄经祈福。贾史氏是见不得大房好,临走前还硬是挑刺,裁了贾瑚带去伺候的下人。

    原本贾史氏的话在贾代善那是极有分量的,可自出了灵堂喜笑之事之后,贾史氏在贾代善心里的分量已经跌到谷底了。事后贾史氏极力想挽回她在贾代善心中的形象,只不过之前贾史氏经营的形象太好了,如今丑形毕露再想挽回就难了。

    王氏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伺候贾政,自然是不得闲。

    至于贾敏,自贾史氏出事之后她整个便没了精神气,上船后就一直呆在房间不出来。贾瑚年纪也大了,也到了避讳年纪,自然是要避着王氏和贾敏。

    姜宛茵只一心照顾贾瑚,或是看沿路风景,其他的她都不管。

    到了金陵,安葬了老太太之后荣国府的主子就开始闭门守孝。

    如今荣宁贾代善和贾代化都还在,后宅老太太也才去世;外有贾代善和贾代化坐镇,内有老太太盯着,贾史氏还没能如意伸手到金陵;金陵的贾氏族人虽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甚至渐有仗势欺压百姓之事发生;但到底不像十数年后贾代善和贾代化去后贾史氏执掌荣宁两府那般,金陵的贾氏族人都成了百姓眼中的毒瘤。

第215章() 
王秀瑶最后也没闹成;被薛衍叫人给带回正院;对外只说是是王秀瑶病了。

    之前王秀瑶装病;薛衍顺水推舟对外声称王秀瑶病了,目的就是为了避过甄贵妃的召见。毕竟王秀瑶若是有病在身;甄贵妃身为嫔妃要侍奉圣人不好与有病气之人接触。

    也正是如此,王秀瑶称病之后甄贵妃也的确没再召见过她。

    薛衍对外声称王秀瑶病了,还有是因为担心甄贵妃召见;王秀瑶到甄贵妃那又闯下什么大祸来。王秀瑶那点脑子在后宅争斗还够用,可到了外面也只有被她忽悠的份。王家‘女子无才便是德’教养出来的女儿也就都是这样。

    王秀瑶被带走后没一会,薛氏族人就来贺喜了。

    薛家热闹了一个下午,直到傍晚族人才离开;这还是因为薛衍承诺会大办宴席庆祝;那些族人才甘心离开。

    薛虹中了举成了举人老爷,薛家也彻底更换门庭。如今薛家虽还挂着皇商的商号,但却已经是正经的读书人家了。大景朝对商人倒没有别的朝代那么限制。当然主要是因为薛家家祖上是紫薇舍人的缘故。

    在薛衍担心因为得罪荣亲王遭来荣亲王对薛家下手的惶恐不安中,九月初;圣人终于要御驾回京。

    直到御驾回京荣亲王都没有来找薛家麻烦;并不是荣亲王不想找薛家麻烦;实在是因为荣亲王忙得焦头烂额顾不上来找薛家麻烦。

    因为姜宛茵送给康亲王府的那四个黑衣人;荣亲王暗中培养的势力被人连锅端了;荣亲王为此愤怒不已。荣亲王被人查,不想却查到圣人那。知道是圣人动的手;荣亲王整个人惶恐不已;整日惊恐不安;缩在别院不敢有半点动作,就怕被圣人惊觉连他都给端了。

    荣亲王的事姜宛茵是不知道,她更不知道康亲王巧妙地用了一招栽赃陷害借刀杀人,将培养死士之事自己栽赃到自己身上,然后借圣人手端了荣亲王培养死士的窝。

    至于康亲王自己被人栽赃的理由他都想好了,就是因为宝樱和薛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