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太后养成手册 >

第26章

太后养成手册-第26章

小说: 太后养成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疑点,便是当初国破之时,她派晴衣出去的事情。

    到后来逃离皇宫,也是晴衣带路,却恰好的就被张振尧拦截住。

    而后面又有在宫中时许多的一些事情,她总觉得周青鸾好似能提前得知自己的消息一般。

    她知道周青鸾肯定在自己身边暗处布有探子,却也从来没有怀疑到自己的身边人身上去。

    以及那日初遇山匪,本来以他们的情况,若晴衣真是狠下心来,也早已逃之夭夭。

    可偏偏却在原地停留许久,引到周青鸾前来。

    曾经或都觉得只不过是些巧合,而现在看来,一次两次可以说是巧合,可若那般多的巧合如此巧妙的连在一起,却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了。

    可尽管如此,她也难以就这样在心中定下晴衣可能有问题的事情。

    而恰在此时,外面传来脚步声,清宁一愣,想到什么,转头叮嘱纺霞:“记住我与你说的。”

    纺霞忙点头。

    晴衣进来了,一见两人都在,不由一笑:“刚刚奴婢好似瞧见纺霞的身影在楼下,一时没瞧真切,也不知是不是,现在看来,倒是我看错了。”

    纺霞瞧了清宁一眼,见她模样居然在这瞬间就恢复如初,不由有些不适应,扯了扯唇角,看向晴衣,目光闪动道:“晴衣姐姐没瞧错呢,就是我。”

    “哦?”晴衣诧异:“你下去做什么。”

    “我”

    “我的霜面落马车内了,叫纺霞下去取了一趟。”清宁笑吟吟的打断纺霞的话,继续道:“本来准备叫她嘱咐你一下小心点,莫要强求,哪知错过了。不过倒也无事,你平安归来就好。”

第66章 独立其中() 
想到什么,她偏头,嘱咐纺霞:“你出去守着,莫要让人靠近。”

    纺霞心思装不住事情,刚刚的事情虽然没漏太多异样,可她终归怕纺霞表现什么不对的地方让晴衣怀疑。

    晴衣可比纺霞聪明多了。

    纺霞一听,显然也清楚,忙点点头,连招呼都没跟晴衣打便跑出去了。

    晴衣见状,不由哑然失笑:“这妮子,还是这般冒冒失失。”

    清宁不动声色的打量着晴衣,见她一身青色,隐约想起脑海里那个画面,似乎

    又是这般巧合,她心微沉。

    面上神色丝毫未变,她似是无奈的摇摇头:“你又不是不知道她,罢,别管她,快过来,细细与我说说下面的情况。”边说,便走到房内上座坐下。

    晴衣颔首点头,没有丝毫疑虑之处,上前将自己所打探到的消息说出来。

    听到那一行人果真在此地留宿下来,清宁眼眸亮。

    晴衣一直盯着她,说完后,又试着问了一句:“娘娘,依您看,这一行人,可有什么问题,会不会,就是咱们暗中所想的那些人?”

    清宁唇角一扬,下意识便想答出自己的想法,可猛地想到和纺霞在一起所说的那番话,略一迟滞,笑容很明显的顿住。

    这般明显的模样,晴衣自然也看出来了,却依然好奇,没有丝毫怀疑的唤了声:“娘娘?”

    清宁回神,看了她一眼,眸底深处闪过一丝复杂。

    她心里清楚的很,哪怕她心里不会,甚至说是不肯去相信,晴衣可能就是自己身边,周青鸾的那个‘耳目’,可即便如此,如今的自己面对的她的时候,绝不会再有曾经的坦然。

    除非那一日,能够真的证明,只是自己多想,错怪了她。

    否则,这种情况则永无好转之日。

    她已不敢再冒险,昌伯侯府的教训在前,如今自己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不得不谨慎之后再谨慎。

    她勉强扬唇,道了一句:“是与不是,此刻却是不好下定论。”

    她微微后仰,靠在椅背,面容浮现一丝疲惫:“我乏了,你先下去吧。”

    晴衣闻言,仔仔细细的盯了她一眼,后发现实在看不出什么来,她微微蹙眉,眸中闪过一丝担忧,服了一礼:“那奴婢告退,娘娘好生休息一番。”

    屋子里响起轻微的窸窸窣窣声,而后归于平静。

    清宁睁开眼,看着空洞的房间,略出神。

    虽然只是个打发晴衣离开的借口,不过清宁还真是小小的休息了一会儿。

    此行路途波折,少有这般安稳睡觉的时候。

    没多久,房门被敲响,纺霞悄摸摸的进来,在刚刚醒来的清宁耳边道:“娘娘,那位说月色正好,邀娘娘一同前去襄城内游一番,去还是不去呀?”

    本来按照清宁的想法,是绝对不想去的,可转念一想,却改了主意。

    不说这个时候周青鸾还出门,深意绝对大,怕有引蛇出洞之意。

    而她却猛地想到一个念头,眼眸一转,道:“去!为何不去?”说着,正好晴衣进了来,她心思一动,立刻道:“过来,我有事吩咐你们。”

    晴衣纺霞对视一眼,快步上前,清宁眼眸微闪,与二人附耳。

    此时夜色正浓,却也是一夜最为热闹之时。

    清宁打扮好,戴了帷帽下楼,发现琼楼人不减反增,越往下便越热闹。

    琼楼都这样了,那作为襄城中心处,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到了一搂大厅,果然便见得周青鸾为首一行人在不远处等着。

    大厅人来人往,偏偏他一身白衣,工工整整,长身而立拿着一手折扇如陌上公子独立其中。

    人越多,反倒更加衬的他气质非凡,如群星之月。

    恰好,他似是感觉到了什么,侧首看了过来,那如海中深月般的眸子就这样定格在她身上。

    明明戴了帷帽,可她却有一种,好似他能看穿这层薄纱,直入她心底深处的感觉。

    清宁心中见得此番的他,微微闪过丝异样,呼吸跟着都慢了半拍。

    随即反应过来,略觉一丝羞赧,冷哼一声,暗道:“人模狗样!道德败坏!”这才迎了上去。

    周青鸾微微一笑,折扇一收,负于身后看着来人道:“我本以为,表姑不会愿意前去,没想到却答应了,倒是意外之喜。”

    “你多虑了。”清宁呵呵一笑,声音不高不低,平平稳稳:“既是览一城大好风光,如此文雅之事,我自然不会错过。”

    前者点头:“表姑所言甚是。”

    清宁懒得与他多说,往外走:“既如此,那边走吧,莫要耽搁时间了。”

    一行人出外,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七弯八拐,没多时便到了襄城中心。

    隔着马车,都能听见外面的鼎沸之声,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画面好似跃于眼前,清宁哪怕本不算特别热衷,却也忍不住掀开帘子朝外扫了一眼。

第67章 赠你如何() 
便见满眼繁华,映入眼底,街边灯火印满,人群熙攘。

    再往前,马车便行不动了,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请下马车。

    清宁等人这才作罢,弃了马车,步行在街上。

    十里长街,灯火漫天,将这浓浓的夜也驱散过去。

    清宁等人一下来,就有许多人注意到这边,见他们一行人衣着不凡,便知非富即贵,当即他们身边就好似有一种无形力量将街上其他人排开,隔着远远儿的。

    清宁扭头在街上四处看了看,满眼兴趣。

    周青鸾扫了一眼,不由微微一笑,他们谁也没人说话,就这般闲庭漫步在街上,好似真就前来闲逛一番。

    他们左逛右逛,却又无定心,但凡停留之处,周青鸾便出手或是买下何物,或是题字几句,高调至极,惹得众人一番连连喝彩。

    行过不远,有各种杂耍,唱曲儿,扎着冲天小鬏鬏的丫头爬在一丈多高的杆子上面,下面的人拿着火把吆喝一声,小丫头喷出一口气,就见火把上火焰冲天,围观群众一片叫好声。

    清宁也看的喜不自禁,使唤纺霞学着四周的人扔了一个碎银子,唤来老丈满脸菊花褶子的呵腰点头笑。

    “没想到,表姑还喜欢这些小把戏,那等回了家里,便给你请一班子养着,想要什么时候瞧瞧便什么时候瞧,可好?”周青鸾一边走,一边轻轻的笑着。

    清宁闻言,脸上的笑却淡了:“何必这般麻烦,看个新鲜罢了,不必如此费心。”

    眼眸扫向前方的城中河上,不由眼眸一亮,那河中画舫游船如织,筹光交错间,只见如大家手中丹青风情宴宴。

    周青鸾跟着看过去,便提议道:“不如,去那边瞧瞧?”

    清宁眼眸闪动,没有多说,周青鸾便微微一笑,抬步先行。

    众人又至河边,却见河边挂着一溜儿制作精美的灯笼,其中尤以一盏众生灯最为亮眼。

    其上画满了不知多少的动物、花草,随着风悠悠而过,那灯笼便跟着慢悠悠的转动起来,而那灯火映在灯面上,那灯面上的画作便好似活了过来一般,嬉笑怒骂,追逐调戏,犹如众生。

    清宁眼前一亮,饶有兴趣的上前问灯下一个穿着灰布衣的老者问:“老丈,这灯笼怎么卖?”

    那老人打了个呵欠,眯眯眼扫了她一下,笑嘿嘿的道:“这灯笼只赠有缘人,不做粪土物。”

    “哦?”在清宁怔愣的时候,周青鸾上前一步,背着手笑问:“敢问老人家,何为有缘人?”

    老丈又扫了他一眼,随后抬起手一指侧边,‘喏’的一声:“瞧见没,十灯亭,百字迷,你若能一一答出,不出丝毫差错,那便是有缘人了。”

    清宁眼眸一瞪:“老丈,你可在说笑?十灯亭,百字迷,不出一错?”

    她磨牙:“老丈既是不诚心,那我也不需为一灯笼耗费时辰,不要也罢!”说罢要走。

    “慢。”周青鸾却轻喝一声,笑吟吟的:“老丈有些意思。”

    又看着清宁:“表姑何必如此动怒,左右无事,瞧瞧也罢,这十灯亭,百字迷,我倒有些兴趣。不若,我为表姑将那众生灯拿来,做有缘人赠你如何?”

    清宁眼眸微垂,滴溜溜一转,而后抬首看着他:“你确定?可莫要诓我。”

    周青鸾只微微一笑,也不说话,朝那十灯亭而去。

    十灯亭早已围了不少人,有些人埋头苦思,有些人则带着淡淡的自信解题。

    而一边儿,还有许多娇俏的女子,或抿唇不语,或掩唇与身边人笑谈,对某个才子尤为注意。

    而恰在此时,杨逍突然挤出人群,跑到周青鸾身边附耳相言。

    随后,杨逍退开,周青鸾却似是没有听见什么一般,只手中折扇一开,翩翩扇动起来,那唇角的一丝笑,映着那满河面的荧光烁烁,叫人瞧痴了眼。

    清宁微微一愣后,却很快注意到他的眼睛不动声色的转向几个地方。

    她愣了愣,紧接着心中一紧,想到什么,不惊反喜起来。

    周青鸾一行人过来,许多人眼前一亮,有女子见周青鸾英俊不凡,脸泛红光。

    清宁心头幽幽转过一个念想,猛然提声道:“侄儿,你说要为姑姑赢得众生灯,可莫要食言。”

    如此一言,更叫众人侧目,许多书生眉头微皱,略带不喜。

    很明显,那盏众生灯乃是这里大多数人为之而去的目标。周青鸾这般说的话,却好似根本没将其他人放在眼中,言定自己赢了一样。

    周青鸾却眉梢微挑,并未在意她这番将周围人对他升起怒意的挑拨之言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