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诱妃成瘾:妖孽王爷轻轻爱 >

第283章

诱妃成瘾:妖孽王爷轻轻爱-第283章

小说: 诱妃成瘾:妖孽王爷轻轻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桩婚事,施姜葳是极力反对的。可这是太后的旨意,他没有抗旨的能力,只能把小九送出门去,看着她满面的笑容,身披红衣似火,眼眶一热,差点当众失态。施姜葳和小九是在京城的宅子过的年,担心钱若水的病情还会反复,一直留着没有走,横竖回府也是一团乱糟糟。没曾想,却是与女儿最后的相处时光。

    钱若水在下旨时,没有特别言明这桩婚事的性质,只说是赐婚,至于是什么,那就不关她的事了。说到这个庞家,她也有些犯怵,不想开罪庞家。

    庞统在京城有府邸,借着婚事之期,在府中大宴宾客,都是在镇西军中的兄弟,连饮了三天三夜,据说隔着三条街都能闻到庞府的酒味。

    钱若水也去过一回,想留下来拼酒,被杜恪辰死命拉回宫。她如今是太后,已经不是在西北大营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

    她颇为扫兴,去找小九闲聊。

    小九完全没有新嫁娘的羞涩,自己取下盖头,坐在榻前找红枣填饱肚子。从早上出门到华灯初上,屋外觥筹交错,酒过三巡,可她连一口热茶都没吃上。这也不能怪庞统,他毕竟是第一回成亲,府中的奴仆又少,他平日都在宫里,府中太多人也是麻烦,于是直接导致小九拜过天地之后,被撂在洞房无人相问。

    “喏,给你带的。”钱若水带了食盒来,“门外那些都是粗人,没注意到你还饿着。”

    小九痛快地接过去,用手拿着吃,“你这么快下旨,太上皇他老人家同意吗?”她记得,杜恪辰是反对的,还特地与她谈过。

    “就是他让我下的旨。”

    小九奇道:“难道是要远征了,他担心庞统娶不到媳妇,就这么将就了。”

    钱若水笑道:“庞统可是抢手货,他随侍君侧,多少人都想把女儿嫁给他,是他自己不要的。这一次,他能答应也是挺意外的。”

    小九不以然为,“有什么可意外的,一定是被本姑娘的美貌吸引。”

    钱若水喜欢她的直爽,可又不得不提醒她,“他要是个看脸的人,早就娶妻生子了,还轮得到你。”

    “既然如此,为何他要答应?”

    钱若水也想不明白,可这是一桩好事,想得那么明白也没用,祝福他们便是了。

    “不过你这新嫁娘也当不了几日,他们快走了,你也要独守空房。”

    “我为何在守着?我也要去。”小九吃了个饱嗝,“娘娘去不得,可我却是去得的。军中总缺军医吧?”

    钱若水哑然失笑,“庞统不会同意的。”

    庞统确实不同意,但小九软磨硬泡,在床榻之间又极尽讨好,让他恨不得能死在她身上,再坚强的意志也都被她消磨光了,只能含糊其辞地答应下来。

    蒋琦的进宫伴读,让平安颇有些不习惯。他独来独往惯了,多了一个人反倒不适应了。倘若说蒋琦为人热情活泼,倒与他的性格互补,相处起来可能会轻松一些。但范琦和他一样少言寡语,坐行起卧都谨守规矩,委实无趣得很。

    倒是带如意会轻松许多,只要喂她吃饱,她就会冲着你直笑,那笑容就算是冰山也会消融。可她若是哭起来,那也是惊天动地。他曾听说那日在太庙前,就是因为她哭声震天,而让杜恪辰提前现身。他未能亲历,但也能想像那时的画面,如意就是那种一出现就能吸引众人视线的奇特存在。但蒋琦很讨厌如意,每次如意一哭,他都很不屑地走到殿外。

    平安很不明白,跟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较什么真。后来他才渐渐明白,蒋琦一人孤身入宫,而弟弟被父亲带到南境,母亲刚生的妹妹,他连抱都没有抱过,自然不会对如意有什么好脸。

    这就是活生生的迁怒,但平安也不会因此责罚他。有一个伴读总比一个人好,关键这个人的武功还非常的差,可以随意地欺负。

    蒋方因为孙子入宫,他向杜恪辰自荐为帝师,为平安筵讲经学。平安准了他的奏请,还特地给蒋琦留出与祖父叙话的时间。

    时光飞逝,过了十五没几日便是立春,杜恪辰整装待发。可立春刚过,北境便下起了暴雪,一连下了半月,幽州十四城被积雪覆盖,并州大营也受到影响,冻死了不少的将士,发来军报请求大军稍候开拔。

    钱若水调集粮草和冬衣,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并州。天下物资,都在商贾手中,因北境的暴雪,商人大多坐地起价,趁机生财,钱若水反倒以最低的价格卖给北境的百姓,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云氏商社的善举得到百姓的一致好评,钱若水也得到美誉。在朝中立威,对百姓施恩,如此恩威并重,让钱若水的威名传来,先前的太祖之怒早被抛之九霄云外,而关于云氏的那些禁忌,也没有人再提起。京城之内,纷纷传扬钱若水和云氏的美名。

    北境的大雪一停,杜恪辰便点兵出征。临行前,钱若水带他到了她在京郊的马场。

    “旁人是嫁女儿,夫婿争气,娘家就有了依靠。可我呢,嫁了夫婿,还要自己倒贴。”钱若水万般惆怅,“先是我的嫁妆,然后是云氏三年来的盈余,如今再加上这个马场的马匹。”

    杜恪辰愕然,“你这是”

    “北境大雪,人尚且冻死饿死,更不用说战马了。王赞在军报里虽然没有言明,但可以肯定轻骑兵的马匹一定是不够用的。”她的马场有专人打理,西北还会定期送来新的马匹品种,先时是为了买卖赚钱,如今是为了应急。“旁人是小富即安,嫁妆少但普通生活还是够的,可我却嫁了个帝王,砸锅卖铁要养活整个天下。”

    她自嘲,他不知该说什么,揽她入怀,动情地说:“这辈子我怕是还不了了。”

    “那就拿来生来换,来生若是不够,那就再许三生三世。”钱若水搂着他消瘦的腰身,“不过就你这身板,怕是撑不了三生三世。答应我,去了北境,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能再像年少时那般任性。以前你是一个人,如今你有家室,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还有整个天下。”

    杜恪辰说好,“我一定会凯旋而归。”

    “我等你三年,三年后你要是不回来,我就去找你。”钱若水的语气坚决,“你为所有人都安排好了,唯独没有你自己。所以,我一定要和你定下期限。”

    杜恪辰也说好,“我答应你。”

    “还好我还年轻,可你就不行了,已经老了,只能折腾三年,别想糊弄我。”

    “我哪里老了?依然使得动长枪,纵马横枪不在话下。”这是他的骄傲。

    “反正比我老。”

    这一点,杜恪辰不得不承认。

    誓师那日,大雨倾盆,杜恪辰银甲闪亮,长枪在手,身形笔直。他立在高台上,头上的红缨在大雨中格外醒目。这样的场景,他一生中不知经历过多少回,战鼓的擂动,军号的齐鸣,大魏的战旗在风雨中巍然飘扬。他既是君,又是帅,本该有一番豪言壮语,鼓舞士气。然而,话到嘴边,终是艰涩。十四城本不该丢,却因太皇太后的愚蠢,不得不发兵夺回属于大魏的领土,如此难以启齿的因由,让他如何开得了口。

    高台之下,将士们手持兵刃,肃然而立,铁甲苍寒,一股肃杀之气在风雨中无声蔓延。

    “将士们,今日出征,朕不再是大魏的太上皇,只是三军统帅,与你们休戚与共,同生共死,不夺回幽州十四城,本帅绝不还朝。雪我国耻,扬我国威,大魏必胜。”

    “雪我国耻,扬我国威,大魏必胜,大魏必胜。”

    钱若水立在台下,仰望那高大伟岸的身影,雨水模糊了视线,可她仍是清楚地看到他眼中的坚定,他是为战场而生的当世战神,长枪所指,只胜不败。

    她缓步上台,挥退撑伞的秋蝉,“待来日凯旋,本宫与诸位把酒言欢,痛饮三天三夜。”

    她接过士兵手中的鼓槌,亲自擂动战鼓,为他送行。

    他回眸,千言万语,尽在震天的鼓声中化作克敌致胜的信心。

    那一日,她站在城墙上,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头上红缨化为永恒的瞬间。

第350章:开杀() 
杜恪辰出征的这日,平安也去送行,他年纪还小,臂力不足,便让人做了小背篓,背着如意去。如意自从跟了平安,也不找他爹。他爹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可她还不大会认人,自然没有挂念这一说。每日吃喝拉撒都由平安带着,平安上朝,她原是由乳娘带着,找不到平安便哭闹起来,平安只得把她抱起来,她倒也安静了,只是朝臣们觉得这不合礼数,可如意还小,总不至于把孩子硬是抱走,一来二去也就习以为常。

    平安看的书多,但他读到的历朝历史,都是皇子为父亲打天下,父亲为儿子誓师,送他出征。可到了他这一朝,却是反过来,父亲出征,他这个当儿子只能遥遥相送。都说皇帝御驾亲征,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太上皇亲征,这也算是开了先河。

    回程的路上,钱若水和他同一辆马车回去。

    “你父皇走了,朝中大事没有人给你参详,你自己与几位辅政大臣商量着来。”杜恪辰临走时,立了几位辅政,管易、简飒、顾征、楼解言,还有自请为帝师的蒋方,还有褚传良和萧长信这样的武将,平安不能一味在读书,文武兼备方是立身之本。

    平安应了,想起他爹的嘱咐,又道:“儿臣还要照顾妹妹,有时候顾不过来,母后还是要照看一二。儿臣还小,有些事情还是不大了解,父皇走了,就只剩母后可以相问。”

    话说得极是委婉,他既不是让钱若水效仿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也不是让他娘拿主意,钱若水想拒绝也找不到其门而入,只能应了。

    “妹妹这几日老是流口水,见了东西又爱啃,像小老鼠似的。”平安便说起如意的事。

    钱若水道:“该是要长牙了,你且仔细看着,兴许这几日要发上一回热。”

    其实平安的意思是,想让他娘把如意抱回去带,可听她那意思,是想让他一直带着如意。平安腹诽,他不仅仅是开了送父出征的先河,还开了带着妹子上朝听政的先例。

    “母后不把如意带回去吗?”平安觉得再不直接说出来,他娘还是要和他打太极。

    钱若水觑了一眼在他怀里安静睡去的如意,“你带着挺好的,她喜欢与你一处。”

    于是,盖棺定论。

    宫里人少,一个太皇太后被拘着,只拨了四个宫人伺候,素馨宫大门紧闭,任何人不得出入。太上皇这一走,只余平安和钱若水,如意又与平安一处,需要的人手也无须太多。一时间,皇宫中宫人们渐渐懒了起来,大都是混水摸鱼,能不干活白拿银子的事情,是没有人会拒绝的。

    钱若水于是大刀阔斧,以战事重开,宫中带头节俭为由,裁减了伺候的宫人,只在平安和如意的宫里多增了许多人。平安就算再懂事,到底是个孩子,让他带着如意也是有些委屈他。再者就是他如今掌政,几位辅政大臣每日都要进宫,勤政殿就不能缺了伺候的人。

    管易等人看着钱若水的安排,一时间也是无话,真不知道她为何要让一个孩子带着另一个孩子。但如意很少哭闹,长牙时发了一回热,平安手忙脚乱地照顾,几位辅政还特地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