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诱妃成瘾:妖孽王爷轻轻爱 >

第313章

诱妃成瘾:妖孽王爷轻轻爱-第313章

小说: 诱妃成瘾:妖孽王爷轻轻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易摇头,“上皇难道忘了,太后当初入凉州厉王府时,不也是为了保住钱氏一门的荣辱,为了不让父亲的罪证公诸于天下,而使钱氏一门毁于一旦。世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与皇权相抗,这是他们数百年来积累的资本。太后能为了家族而放弃与她青梅竹马的简子初,简子初也可以为了恢复简氏的荣光娶他不爱的华清郡主为妻,如今世家被寒门和功臣一系打压,他们如何不会铤而走险!”

第388章:离间计() 
这一夜,杜恪辰没有入眠,他一个人坐在帐外,头顶着满天繁星,长久地发呆。他想起他与管易的初见,想起他们一次次的大打出手,鼻青脸肿地继续挥舞拳头,却因为一只蛐蛐结下了数十载的兄弟情。从此之后,他们相互扶持,从京城的纨绔到军中的小兵,不管是何种身份,管易始终都陪着他一起经历,低谷、高峰,胜利、失败,他们都一同品尝过。

    相信他还是相信顾征,杜恪辰没有答案。

    但他仍然相信管易不会骗他,那么顾征在说谎,倘若顾征说谎等同于是钱若水在骗他,这是他无法容忍的事情。

    可他又不得不正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管易临行前对他所说:“娘娘这些年一直没有提起过夏辞西的死因,这并不代表释然,有可能是让上皇放松警惕。云家百余年的蛰伏,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放手了。你不在朝的这段时日,她在朝中三省六部都安插了自己的人手,都是云氏的族人,何风如今就在门下省任职,跟着简飒。”

    难道又绕回了原点?

    钱若水夜里惊醒,发现杜恪辰不在帐中,她披了外袍出来,见他望着京城的方向发呆,又折回帐中,拿了件厚实的袍子走过去,披在他身上。他没有回头,她一走近他便知道是她,不用回头就能感知到,她脚步的声音,她身上传来的芬芳,还有她靠近时熟悉的温暖。

    “怎么不睡?”管易走后,杜恪辰就一直没有说话,钱若水也没有问他管易说了些什么,霍青遥和何风带来的京城消息并不容乐观,因为平安和如意都还在宫里,叛军等同等握着两个筹码,握着整个天下。

    杜恪辰摇头,“睡不着。”

    “那也要休息,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所有人都仰望着你,你不能出一点差错。”

    “你呢?”杜恪辰突然回头,“你希望我不出差错吗?”

    钱若水蹙眉,“你这是什么话?你我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平安和如意在宫里,他们还等着我们回去。固然平安贵为天子,可他才十岁,尚且难以自保,自然是不能有半分的差池。也不知道宫里的形势如何,何风说这几日罢了朝,他没有入宫的机会,连子初都被软禁在府中,不得出行,他唯一能去的地方是鲁国公府。你说奇不奇怪,世家还是对鲁国公府颇有几分忌惮的。”

    “何风?他如何能进宫的?”

    钱若水遂把何风参加春闱的事情告知于他,“何风不能埋没了他的才华,云氏的旧案已经了结,他也该有新的开始,还有一些云氏的族人,我都安排他们参加各地的乡试,考取功名,为大魏效力。”

    “你倒是把他们安排得很好。”杜恪辰脸色凝重,不见一丝情绪的波动。

    “兄长已经死了,遥遥主事又有很多人不服,我自然要为他们计划一二。”

    “不是还有承恩公吗?”杜恪辰说的是钱忠英,以钱忠英的身份,成为云氏族人仕途之路的向导才是最佳人选。

    钱若水说:“他还是不宜过多地出面,毕竟云氏还是一个大的禁忌,我怕会遭至朝中士子的抵制,不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云氏离开了大魏朝堂百年之久,需要一个过渡期,让他们慢慢地融入,我不希望一开始就阻碍重重,让你倍感压力。朝堂乱政,屡次发生,三千太学生不知还会如何口诛笔伐,我不希望因为我的一己之私,而让你承担本不该属于你的压力。往事已矣,兄长泉下有知,也会明白我的苦心。”

    杜恪辰轻拍她落在肩上的手,“我一直有一件事情不明白,若是你当日没有到凉州,没有遇到我,你该如何助夏辞西为云氏平反?据我所知,承恩公奔波忙碌了一辈子,都没能达成。”

    钱忠英是大魏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六部尚书,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已经执掌礼部,继至入主户部,得以进入政事堂。以他之能,都无法让自己心爱的妻子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京城的社交圈,更不用说整个云氏。

    钱若水摇头,“我也不知道,兄长有他的打算,我会尽可能地配合他,但这并不包括牺牲我自己一生的幸福,不幸的事情有兄长去承受就够了,没有必要多一个我。只是,上天让我遇到了你,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可以结束云氏后人百年的噩梦。”

    人的际遇就是如此。

    “你恨我吗?”杜恪辰问:“没能保住夏辞西的性命。”

    “为何要恨?之后的事情已完全脱离了掌控。”钱若水很少再想起夏辞西,他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杜恪辰呼出一口气,“如今之乱局,你有何良策?”

    钱若水把他推回帐中,烧旺火盆,“我全然不知道京城的形势,单凭何风的片面之词,我很难有正确的判断,待明日简飒前来,弄清京城的时局,再作定夺。”

    “你为何不问管易对我说了什么?”杜恪辰一直地诱导她,可她似乎对管易的话不感兴趣。

    “你曾说过,鲁国公可能是先帝的人,那么到了今时今日,管易也有可能不值得相信。所以,我不想知道他说过些什么,不想受到影响。”

    “你宁愿相信顾征,相信简飒?是因为简飒曾与你青梅竹马,值得你信任?”

    钱若水猛地抬起头,毫无顾忌地回答说:“没错,因为我与子初从小一起长大,我对他的信任比任何人都高。就算他曾经在凉州做出过对我不利的事情,那也是当时立场不同,如今他与平安生死相系,我就有理由去相信他,若是我连他都无法相信,我还能相信谁?是管易吗?我不认为我可以和他站在同一立场,虽然他娶了遥遥为妻,但他一直对我有成见,我与他很难成为互相信任的君臣,至少不能像你和他一样,肝胆相照,彼此扶持。我不知道管易说了些什么,但有一点你必须清楚,就算我与他立场不同,但我与你的立场是相同的,我们都是为了平安,为了大魏天下。这是君臣的不同,倘若管易说了什么让你有所改变,请你想想,我会不会伤害平安,置于他险境而不顾。平日里,我与平安并不亲近,这由来已久,在出云山庄时我就是这么带平安的,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今夜这些话,我就当没有听到过,你的质疑,你的不安,让我寒心。”

    钱若水不再和他说话,翻身上榻,背身以对。

    杜恪辰回过神来,为自己一时的恍神而懊恼不已,因为管易的一席话他有了动摇是他的不对,可钱若水和管易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若是连管易都背叛他,他已经不知道该相信谁。

    “佛儿”他艰难地起身,撩开她的被褥贴身过去,“我只是不想再让任何人伤害你,有些事有些话我还是要说开比较好,不能再像从前那般,你不开口,我也不问。”

    “不一样,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问。倘若你对我还有一丝疑惑的话,我只能说这些年来我们都白过了。”钱若水挪开身子,“但在这个时候离间你我的感情,管易的心思显而易见,鲁国公是否受了先帝遗命,我想也不必再求证了,是与不是都不那么重要,京城迟早是要攻破的,不管等着我们的是什么,天下都是你和平安的,谁也无法抢走。至于你我,是再也无法分开的。还是说,你还有其他的心思,想把我撵走?”

    钱若水转过身,与他四目相对,恶狠狠地说:“杜恪辰我告诉你,你休想,每次你都是这样,用你自认对我好的方式,我不接受这样的心意,我必须和你并肩作战。”

    杜恪辰去握她的手,“我知道了,我不会的。只是管易今日”

    钱若水捂住他的嘴,“不用说了,我不想知道。他与你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但他同时也是鲁国公的嫡长孙,世家都有一份自己的坚守,旁人无法猜透,可世家却固执地守护着,直至陪上性命。”

    这一夜,杜恪辰没有阖眼,晨曦微露时,他的心中已有计较。在钱若水醒来前,他已经出了营帐,唤来萧腾和谢洲。等到钱若水起身出来,萧长信已经奉诏而来。

    他面带倦意,看到儿子平安,似是松了一口气,“这小子没给娘娘添麻烦吧?”

    钱若水摇头,“萧腾这回立了大功,等回了宫再论功行赏,这小子比你强。”

    “蒙娘娘夸赞了。”萧长信深深一揖,“上皇,娘娘,京城局势未明,皇上被困宫中,几位辅政大臣都不得入宫,末将失职,请上皇责罚。”

    “萧长信,传朕密旨,召集京中各府影卫,今夜出城见朕。”

    萧长信跪地领旨。

    可当天夜里,出现在杜恪辰面前的影卫寥寥可数,都是一些五官以下官员府中埋伏的暗桩。

    “其他人呢?”杜恪辰似乎早已料到有今日,“都死了?”

第389章:入城() 
杜恪辰安插于京城各王公贵族府中的影卫,是从先帝驾崩,废帝登基之后,逼迫他不得不离开京城远走凉州时,逐渐挑选、训练,并慢慢地渗透到各府之中,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积累,虽说当中更新换代,旧人换新人,但都对各府有相对稳定的掌控,绝不可能一夕之间全都死了。

    但也并非全然不可能,这些世家的府里死上一两个奴仆也不算是大事,谁又会把下人的生死看在眼里。

    萧长信也不愿相信眼前没有一人的空地,他只能对杜恪辰道:“消息放出去了,可末将也不知道为何没人来。”

    他只负责传递消息出去,但他并不知道具体在各府中的人,因为这些人都归管易管辖,就算是回了京,他官居中书令,杜恪辰也没有下了他这个职务。

    “末将这就去找老管。”

    “回来。”杜恪辰道:“不必了,这件事先这样,你不必和他说起影卫之事,朕自有计较。”

    萧长信道:“末将这一出城,暂时回不去了,城中还有老褚在。”

    杜恪辰不想再说什么,挥挥手让萧长信退下。

    钱若水一直没有出声,等到萧长信走后,她才从帐内走了出来,“管易不会做这么笨的事情,这也不像是他的手笔,我不相信他会背叛你。”

    “那你如何解释影卫们的集体缺席。”

    “京城大乱,想要出城并不容易,萧长信出城尚且需要冒生命危险,又何况是隐于各府的奴从。”钱若水道:“京城被困,各府想必也是草木皆兵,门户紧闭,仆从们都会被严令出府,以免横生枝节。”

    往深了说,各府也都是有警觉的,自己府里都有些什么人,为了明哲保身,必然要节约府中下人的行为,以免大乱之后为自己带来祸事。

    若说世家没有这点觉悟,也就不称其为世家了。

    “你这是在为管易辩解?”杜恪辰不太明白她的用意,钱若水与管易向来是井水不犯河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