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修真神医 >

第166章

修真神医-第166章

小说: 修真神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于龙作为肯定要深入的去想这么一个餐馆的独特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竞争性是什么!

    这要思考的东西真心多,比如说咱要吸引消费者,那首先是不是要定下来风味儿?这风味怎么定下来?咱们是完全中国的味道呢,还是跟什么“芙蓉蛋”、“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这样的中国听都没听过的米国中餐一样的进行本土化?虽然说任何餐馆进入了新的区域,要进行本土化是一定的。就像是正宗的川菜在东南沿海开店。那不说要弄的偏甜吧,至少不能那么辣!

    否则真的还像原来那么辣,那东南沿海的顾客人一个个的吃了都要拉肚子!就像是岭南菜跑到了北方去开店,那就一定要口味重一点。北方人吃东西比南方人口重,南方湿热吃口重的话真心容易受不了,吃清淡的才是王道。

    甚至像是岭南那种充满了“瘴气”的地界,哪怕当地人那隔三差五的也会被“瘴气”弄的头痛脑热的!什么叫瘴气?其实就是水土和气候让人容易生病!

    而且另外一方面,这中餐因为中国文化的弱势,在其他文化强势的时代,去米国发展,这真心困难。本来中餐的国际化就是有很多障碍的,这要在米国这资本主义大本营里面发展,那更是问题多多!

    像是于龙出国前,因为已经计划要开餐馆了,还专门在网上找过资料。他大概记得日本市场上的中餐饭店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5。8%。

    相比之下,法式餐厅占0。9%,意式餐厅占2。1%,韩式餐厅占3。1%。

    于龙本身最初的想法,肯定希望能够把餐馆尽量做的高档。

    但是像在日本的六本木大厦,有高级中式餐厅厉家菜——这些在日本做的比较高档的餐厅什么的,很多那都是几十年前甚至去了日本打拼的中国人开出来的店,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第二代第三代传人那一点点的改造成了高档饭店,这中间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啊!

    而这还是在文化上一衣带水的日韩呢!如果一下子要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米国来弄高档那还真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而且真的要高档的话,于龙也不愿意专门针对华人市场。虽然说西海岸这么一个地方那是全美华人非常多的地方,而全球目前海外华人华侨已超过四千万,遍布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曾经和正在从事餐饮业的华商比重占到半数以上,中华饮食文化已成为连接世界华人华侨的重要纽带和基础。这些看起来好像都非常适合中餐的国际化,但是,中餐馆也是很多华人初到异乡创业生存的首选行业,但由于海外中餐馆大多为家庭式小规模经营,仅被当作资本积累的初级环节,因此往往陷入低档、廉价的误区,造成海外中餐业的经营现状与我国“美食王国”的美誉并不相匹配。

    这中国人到了米国打拼之后。起码有一半人都是开各种中餐馆的!那什么芙蓉蛋啊左宗棠鸡之类的奇葩菜品就是他们发明出来的!然后这些菜品呢已经被改造的中国人吃了都不习惯的地步了!

    而且这些小餐馆在米国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好像中国菜就是在半夜其他餐馆都打烊已经关门了以后还可以叫外面的餐馆。而且还便宜。这一下子就把中餐的档次有点拉低了!

    而且真的说起来,因为中餐的特殊性,所以这外卖的菜品至少说起来跟高档菜差别不是很大!比如说吧,这米国的外卖是披萨,但是在米国真正的高档餐馆里面,是基本吃不到披萨这玩意儿的!

    为啥?因为这披萨跟汉堡热狗一样。那就是肉夹馍这种快餐的水平啊!中国的顶级餐厅里面叫个肉夹馍试试?这都要被服务员给扭送派出所的好吧?人家直接就认为是来找事儿的!

    但是中餐就不一样了,米国的中餐馆打包外卖的都是啥?木须肉、咕咾肉、宫保鸡丁这些玩意儿在大饭店里一样可以叫的到啊!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平常习惯了快餐和正餐的菜单是完全不同的米国人,突然走进了中餐高档餐馆,发现这里面的菜品很多他们日常叫外卖的时候都吃过。

    他们会有什么感觉?当时第一感觉是不是味道品尝起来就跟外卖的饭店一样,然后就感觉这餐馆怎么这么坑爹,人家卖那么便宜的菜他这边卖的这么贵?这绝对是可能的吧?所以这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甚至口味的问题那都是最后的最后才用解决的了!

    在口味之前甚至连装修风格都是需要详细考量的问题——这特么的整体装修风格怎么样才好?是传统中式的还是中西混合现代化的?

    所以有这些问题在,于龙肯定要思考的很详细很专业啊!不专业的话,随便砸钱开个店,想都不用想,肯定不赚钱。到时候甚至还要往里贴钱,别弄的于龙来一次米国才赚个三万美刀,结果这边店一个月就要赔三万。

    那合着于龙是来做贡献的?

第两百四七章神奇老张() 
于龙找了洛杉矶这边的华商联合会寻求帮助。华商联合会的主席,还就是一个在洛杉矶开餐馆的华人老板。

    而且,这老板的餐馆还不小——全美最知名,或者说全世界最大的连锁中式快餐,就是这老板搞出来的!

    这个连锁快餐的名字叫做“熊猫快餐”!

    这主席非常厉害,于龙搜索了一下他的简历,发现他家以前在内战的时候,是另一边的。后来在70年代,举家搬迁到了米国。

    这老板老张,本人申请了米国的大学,去读了数学。到了数学硕士毕业了,他堂兄正好在洛杉矶这里买了一家小餐馆,缺一个大堂经理。

    本身这堂兄自己英文不咋样,招呼华人还行,招呼老外是实在不行。但是大堂经理这职位,一定是要能招呼华人也能招呼老外!所以后来这老张在毕业之后,看着数学硕士的学位也不太好找工作,就先去堂兄那里帮忙当大堂经理。

    结果越做越喜欢,越做越出彩!做了几年,自己和老爹攒了一些钱之后,再拿出了全家的积蓄,在一条老街上盘了家咖啡馆,经过改建,开了一家名叫聚丰园的中餐馆。父子俩雄心勃勃要打造“中式菜馆的麦当劳”。

    而他老爹,本身年轻的时候在国内,也是给达官贵人做厨师的,而且做的还就是江南菜。

    聚丰园开张的第一个月,程正昌只做了一万两千块钱生意,差得不行,就连周末时间,也只做了几百块钱。礼拜一更不用说,只有可怜的一两百元钱。

    可是几十年后,这老张靠着做中餐连锁,足足打拼出来了一个年销售额差不多20亿美元的饮食帝国!

    于龙对老张真的是很好奇,他觉得如果这老张真的肯指点他的话,他一定能成功——要求也不高,他不需要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只要能赚点小钱就行。

    “中餐影响力确实比较大,但中餐馆的国际排名却并不高。英国著名美食杂志restaurant前几年全球50家餐馆排名中,亚洲只有3家入围,日本一家,新加坡两家,咱这边餐馆名落孙山。”见面之后老张在于龙面前侃侃而谈道。

    “这是不是有文化隔阂的问题?”于龙此时问道。“肯定会有这个因素,但同为亚洲国家,日本有8家餐馆列入米其林指南,而英国本土却只有2家。当然了本来英国菜就烂,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咱们中国没有一家餐馆被米其林选上,至少这说明,日本餐馆的国际化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

    就拿你加州为例,我记得每年能挤进最佳餐馆排名的中餐馆基本还没有过吧?而日本餐馆就不一样了,甚至韩国馆子都时不时的能上一两次榜呢。总之,我们自己看自己,和别人看我们,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老张非常坦诚的说道。

    “造成咱们自己看自己和别人看咱们之间差距比较大的原因吧,我个人是这么看的。当然了只是一己之见,不一定正确,我就这么一说,贾总你们就这么一听。

    我觉得这有很多原因。从技法上看,中餐没有西餐的摆盘、日餐烧烤等花样。虽然咱们中餐也有摆盘,但是人家西餐的摆盘那盘子很大菜可以很少,整个摆盘起来的画面感简直就像是什么抽象派的画作一样!不说别的。至少在第一眼看上去之后给人感觉就很艺术,就有噱头!而咱们中餐摆盘呢?

    最多就是一些蔬菜一些花朵。最多就是豆腐萝卜的雕工,从观赏性、噱头以及所谓的艺术感上来说没那么强。甚至比如印度抛饼,几年前风靡首都,因为大家没见过这个做法,觉得新鲜,可它并没提供什么新口味。而咱中餐在这么一个飞饼的噱头上都没有;从经营角度看。

    中餐馆多走低端路线,讲究薄利多销;从口味上看,西方主流美食界还没有真正接受中餐;从服务上看,我们的差距非常明显。一家好的餐馆。不是菜品好就能成功的,服务才是关键。”

    “服务?”听到了这里,于龙突然愣了一下。他以前还一直以为经营餐馆口味甚至环境和价格都是最重要的呢,怎么服务反而是关键了?而且服务好不应该是什么高档餐馆的标准呢?

    而老张看到了于龙迷惑的眼神,那直接不用问就往下解释了。“中餐服务弱,确实是一个突出问题。以国内来说,像样点的日餐馆、韩餐馆,都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明它们在服务上比较好地保留了其文化特色,可有多少中餐馆能让人过目不忘呢?你们俩想想看,国内有多少中餐馆是你们去过之后过目不忘的?是觉得远远超过其他餐馆的?没有吧?”

    说到了这里,老张顿了顿,仿佛是在整理思路和词语,“咱们国内中餐服务差呢,原因很复杂,但关键在人。中餐服务员工资比较低,很难留住人,像西餐馆那样,大学毕业生能干上3…5年的情况,实在太少了。

    在西餐馆,一个好的服务员能看五六张台子,还能做到有条不紊;而我们的服务员看四张台子,就已经手忙脚乱,顾不上什么服务细节了。这就是差距啊!”

    于龙此时赶忙找出来了纸笔,那一点点的把老张说的内容都给记了下来。把之前的记了下来之后,于龙还问道:“服务细节?”而老张呢也配合的放慢了语速的说着,

    “所谓的服务细节呢,那就是比如该怎么上菜、摆餐具等,你不能把菜duang一下子地就给人家撂桌子上。甚至中低档的餐馆里面最基本的一点,服务员端菜上菜的时候。这手拿着盘子,手指头不能扣到盘子里面吧?不能碰到菜和汤吧?但是说真的,这些事儿国内太常见了!你说看到一个服务员上菜的时候把手指头都蹭到了你要吃的菜了,你还觉得高档么?还有胃口么?

    而好一点的西餐馆,服务员走路要快而安静,我们服务员习惯了大喊大叫。走起路来劈啪乱响。不论是西餐还是中餐,上菜程序都非常讲究,在西餐馆,好一点的服务员见老顾客进来,能直接通知后厨,什么时候上什么,顾客吃完头盘,聊两句,主菜一准上来。

    咱们中餐馆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后厨也做不出来,顾客不催,服务员就想不起来,主菜上来了,凉菜还没到,这种事并不罕见。当然,国外食客有为服务埋单的习惯。人家服务员服务的质量好。消费者就多给几块钱当消费,而一个服务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