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挺起胸膛站排头 >

第60章

挺起胸膛站排头-第60章

小说: 挺起胸膛站排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在生起的火堆旁,口干、舌燥、饥饿、困乏……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一阵阵向我们袭来,山顶没有食物怎么能捱啊!这是,团长提议,大家打着手电筒继续寻找,空投有帐篷,就一定有食品。经过仔细寻找,一瓶矿泉水和撩在草丝中的半盒八宝粥,就是大家的晚餐了。坐在火堆旁,大家互相推让着,谁也不肯先喝。

    最后,大家建议道,说:“还是,团长先带个头,矿泉水,大家用瓶盖轮着喝,八宝粥,每人也分一口。”

    也就在这时,永安镇大部队的救援人员赶到了北川县城,高山下的北川县城车灯闪闪,山顶的战友们用手电筒打圈圈,大家就这样,互相传递信号。看见山顶的手电光,团保卫股刘股长背着一袋子水和食物,要强行往上爬。

    团长看见一道光亮正往山脚下走来,于是他马上掏出手机,用仅有一个信号发出:“不要爬上来,危险,我们平安,你们请返回吧!”

    夜里,大家坐在火堆旁,头并头,肩并肩互相依偎着,一直到天明。6月26日上午11时,一份宝贵的擂禹路资料和两盒影像资料,被火速交到绵阳市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当军地各级从宽大的投影幕布上,看见咱们部队官兵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不抛弃,不放弃’的镜头时,那种生死相依的战友情、同志爱,让现场的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第七十八章: (连心桥)一份祥和() 
第七十八章:(连心桥)一份祥和

    我是一只燕子,曾经对苍鹰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磅礴气势赞叹不已,也做过自己变成苍鹰的美梦。但醒来之后,我依然是我。于是,我明白:一个人必须正式现实,发挥自己的长处,沉溺于虚幻缥缈的梦想之中,是可悲的。没有理想的自我,就像是没有目标的航船,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奋斗,没有现实的自我,理想也只是虚幻缥缈的梦。只有把现实与理想联接起来的桥梁,用脚踏实地的行为,去为理想而奋斗。这样的羽翼未丰的雏鸟,未必不是将来的雄鹰。

    6月26日,星期四,天气晴朗。

    这几天连续的奋战,使得我们早已经被透支的身体,再也负荷不了超载的运转。于是,今天营长特地让我们多睡两个小时。本以为会舒舒服服的一觉睡到8点钟自然醒,不想紧绷的大脑神经还是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尽管我已经把所有会吵着瞌睡的铃声都关掉了,就连手机都调成了震动的。然而,一阵‘嗡—嗡—嗡…—嗡—’轻声震动后,我还是警惕般的睁开了双眼,为了避免吵醒其他战友,迅即拿起手机直奔帐篷后5米远的位置,没看清来电号码就稀里糊涂的按下了‘接听键’。

    直接就是一副没有睡醒的迷糊声:“喂—,你好!你找谁?”

    只听一声很柔和的关切声音问候我道:“万桅,你没事吧?听声音怎么这样的疲惫。”

    一听对方竟然是个女的,方才还一副要死不活的神情立刻像打了鸡血似的精神抖数般有些差异的问道:“请—请—问,你—你是?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码?”我一边疑惑的问着对方,一边在心里琢磨着‘难不成又是同学那个的女同事?’

    还没等我疑惑完,对方用她特有银铃般的声音回答道:“万桅,是我呀,鲁恋你还认识不?你同学。”

    听到‘鲁恋’这名字后,我记忆的仓库中很快跳出来两组形容词‘漂亮’、‘班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曾经在学生时代无数男孩心目中的邻家女孩儿,却没有令我感到热血沸腾。是我心有所属,是这几天生离死别让我无暇他顾,还是军旅生活早已经把我们锻炼得宠辱不惊……;不得而知。

    带着疑惑,我很礼貌的回答她道:“老同学你好!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

    就听她爽朗并调皮的卖着关子说道:“你猜?”

    “美女别卖关子了。这个时候,我哪还有心思跟你玩猜谜哟!”我哭笑不得说道。

    “那就不难为你了,是胡春告诉我的,她还说你正在四川抗争救灾。是不是真的?”鲁恋直白问道。

    “是真的!”我简单回答道。

    还没等我话音落下,她再次关切问道:“你们每天都做什么?累不累?听你刚才的声音,好像很疲倦的样子?”

    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只好照直说道:“累倒是不累,就是欠瞌睡,刚才疲倦是因为才睡醒。”

    哪知道,她以为我是故意在安慰她。于是,就很激动地说道:“别安慰我了,你们解放军每天做什么,电视上每天24小时都在不间断的直播。现在我一看抗震救灾节目,就会被你们的事迹感动得止不住的泪水直流,而且,那种感动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难道你不觉得你很伟大吗?”

    听她的口气,看来是把我表达的意思给误会了,只好再次重复道:“老同学,你别误会,我刚才是真的才睡醒。”

    本想解释清楚的,不想却越描越黑,反而更坚定她误会的想法:“别在安慰我了,我知道你是不想我们这些同学着急,万桅你在部队里是真的成熟了。”

    什么情况?我已经彻底无语了,正直的真话变成安慰人的善意谎言。最后我只得违心的告诉她“我们正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待会还有任务,你让我小小的休舔一会儿。”她才肯愿的挂上电话,不去跟同学们说我是个‘骗子’。

    不凑巧的是,才挂完电话,宿营地上空紧急集合的哨音再次响起,看看时间才7:20。深感上当受骗的战友们只好闻令而动,迅速的抓起床边的衣服边穿边牢骚满腹的自言自语道:“营长就是个坑,不是说好8点钟起床的吗?这还差整整40分钟呢,下次再也不相信营长的鬼话了。”

    原来是二炮又给高川乡捐建了一座载重三十吨的军用钢架桥,要架设在二泉村流经河流上的那座危桥上,需要我们再次担负这项任务。

    随着灾情的稳定,通往高川乡被毁的道路陆续抢通,地震发生后被转移的群众归心似箭,纷纷从四面八方返乡归来。然而,就在通往回家的路上的一座危桥,将满载群众返乡的车辆和调拨的重建物资挡在进村之外。这座危桥,是通往高川乡泉水村往里数十个村庄的唯一通道,桥下是湍急的河流。地震后,桥面已经发生多出裂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断裂的危险,以至于成了过往群众的‘心头石’。

    局据张村长介绍,即使是这样,许多返乡的群众仍驾驶着车辆不顾阻拦,冒着坠桥的危险强行通过。因为,老乡们忙着灾后重建,需要源源不断的将购买的农田肥料和房屋建设材料往里运送。于是,在俺们部队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下,团长迅速组织留守驻地的战友们日夜兼程,从远在千里之外的驻地紧急调运钢桥一座来解燃眉之急。

    这这条危桥上重新架设一座钢架桥,不仅能排除险情,避免群众们再次遭遇不测。而且,还能使运送灾后重建的物资器材的车辆开到老乡们得家门口,尽快帮助老乡们搞好灾后重建。

    和先前一样,营长简单的交代一些注意安全事项后,我们就马不停蹄的出发了,来到这座横跨在牙口大坝上的危桥旁。远远的就看见几名群众和车辆正从危桥上快速的通过,为了防止危桥超载而发生垮塌危险,几名晒得黝黑的村干部分别在危桥的两头一一疏导交通,一次不让太多的人和车同时通过,以保证桥、人、车的安全。

    看到我们的出现,早已得到消息的村干部们,喜出望外的像是松了很大一口气的说道:“解放军同志,你们可算是来庀伦游颐切睦锿返摹??贰?闶锹湎氯チ?? ?p》  同样是四川老乡的营长,操着熟练的四川话爽快的回答道:“老乡这里交给我们,你们放心撒。”

    简单的交接后,我们就正式接手了这里的工作。在钢桥还没有运达之前,我们兵分两路:一路负责疏导过往的群众和车辆;一路负责勘探检测需要架桥的位置土方的稳定性和桥梁自身的安全系数情况。我被分在交通疏导这一路,通过危桥到达桥的另一头的时候,我看见先前咱们敷设在危桥缝隙间的水泥混凝土,已经被过往的车辆碾压得粉身碎骨。特别桥墩的结合部位,缝隙越来愈大。

    桥已经到了非修不可的地步。然而,正值上午9点35分,从四面八方回来的老乡们越来越多。可,咱们援建的钢架桥再次运送到达的时间还有至少3个小时的时间。为了保证安全,我们也依照泉水村村干部们的法子,疏导人员车辆有序的过桥。为了配合我们工作,人多的时候老乡们主动排队等候。这样一来,原本桥对面只需一个小跑一分钟之内绝对能快速到达的家的距离,竟然因这座桥足足晚十几分钟。

    中午13时17分,正当烈日当空之时,援建的钢架桥准时运送到位。随运送队伍而来的还有部队的几位首张、总工,以及团部负责装备的处长。按照桥梁的构架,我们迅速将运输车上的桥梁配件一一分类卸下,并一字排开整齐的码放在危桥段桥头的一片空地上。然后,部队首长、总工、营长和装备的李处长现场制定了钢桥架设方案,并将人员编成钢桥连接班、支架班、大梁班等6各小组。

    由于,这座桥只有靠近镇子这边存在危险,进镇子的一边经监测安全系数还是比较可靠。所以,钢桥就决定架设在出镇子的这段距离上,加上钢桥的长度比较长,也就是说钢桥的六根支撑中游根落在进镇子的桥面上,其中两根正好落在桥墩子上。方案很简单就是从墩子和出镇子的这边往中间一点点的铺设桥梁支架,使得段距离是最危险的桥面上一点点的要承受起近30吨重的钢桥主体。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抢先把钢桥的承重大梁铺设起来。

    看见我们架桥的场面,老乡们纷纷主动地绕道往前几里路去过另外一座小桥。感谢,老乡们的理解支持。

    大地震让我们重新发现人本身,重新回到人本身。所有的冷漠,所有的骄矜,所有的轻狂,这时都不再时尚。我们彼此珍惜,我们携手同心。原来中国人并不丑陋,原来中国人可以这么友善,原来社会可以这么脉脉温情。 

第七十九章:(连心桥)一份坚持() 
第七十九章:(连心桥)一份坚持

    一切,都在瞬间,天昏地暗、天崩地裂、房坍屋塌、残垣断壁、血肉模糊、哀嚎震天、掩尸废墟、魂聚九天!此刻心中的沉重和悲痛,难以述说。虽然我们素昧平生,毫无所知;虽然我们相距遥远、从未谋面。但是,我知道,你们都是我们的同胞,你们都是我们同种同属的兄弟姐妹!

    下午14:00左右,为了快速抢通这条连通南北大动脉的交通枢纽,上级经过研究决定增援三个班的人员一同投入架桥的战斗。这样一来,此次投入战斗的人员总数一下子达到了近50人。本来以为人多力量大,会很快的完成这项紧急而迫切的光荣使命。不想,人算不如天算,我们心里头盘算得美滋滋的计划仍旧不如现实遇到的困难来的急迫得多。

    原以为支撑桥梁路面能足以承担起这座钢桥的的重量和我们殷切的希望。那想,就在我们满怀欣喜的组装完毕的桥体一点点加重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