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

第14章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第14章

小说: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美国中北部的阴郁小城,我颇不适应。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马凯特大学,那里的老师倒是不错,希望我留下。当地留学生帮我安排了一家

  学校旁的酒店住下来。谁知第二天半夜3点多,一个喝醉的黑人砰砰砰地乱敲我的门,门似乎都

  快被他打破。我赶紧给酒店保安打电话,才把这人拉走。我因此一夜没睡。多年后,易建联初加

  盟NBA时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他一度不太情愿去密尔沃基,希望雄鹿队将自己交易到其他城

  市的球队,那种心情我十分理解。辗转反侧中,我认定自己不能在这个地方待下去。这不是我想

  象中的美国,况且学校也只是一般而已,我应该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乘“灰狗”我又回到芝加哥玩了一圈。接下来依次去了底特律、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迈阿密

  、休斯敦、丹佛等,然后又回到洛杉矶。这趟环美长途旅行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最后确定在加

  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继续我的博士后研究。

  我的洛杉矶生涯就此展开,我常把洛杉矶称为我的第三故乡(第一故乡常州,第二故乡名古屋)

  。初进学校,只见满宿舍贴着“卖自行车”、“卖二手电脑”的小广告。随后我又发现,在美国

  注册自己的公司只需100美元,且手续简单之至。浓厚的商业气氛让我震惊,继而心痒。我切实

  体会到美国的社会环境真正是重视创新、鼓励创业,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加州理工的计算机

  房是对外开放的,我整天泡在里面,作一些自己的研究。我的第一项专利发明—卡拉OK计分器就

  是那时做出来的。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我的人生其实经历了很多次失败。考大学是一次失败,留学日本读研究生又是一次失败。我和板

  仓老师发生冲突后私逃美国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是不妥当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从日本到美国

  的人生环境转变,是我的主动选择,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创造了新的契机。

  当年和我同一届留学日本的100名同学,大部分都选择留日发展。绝大部分人至今还在日本的大

  公司里当高级雇员,还有一些人在大学里当教授。由于日本这个民族相当排外,外国人进入日本

  企业的管理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我没有选择去美国,就很难有后来的发展机会。因此,这

  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职场定律,

  当周围人沉迷于温饱时,你应该去发现新的机会所在。如果你在一家公司里感觉工作很安逸,你

  就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日本企业虽以管理规范见长,但弊病在于难以产生新的创意。更多的商业创意总是产生于美国,

  这就是文化的环境和氛围所带来的差异。到了美国以后,美国人喜欢挑战、激情、创新,还有一

  点点冒险的性格,使我又获取了这方面的长处。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第二章 卡拉OK计分器:我的第一项专利发明

    7年之后的1998年,我已回到国内创建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眼快首发更新Yankuai)在上海的一次朋友聚会中,

  在场的人都轮流尽情地唱歌,每个人都毫不吝啬地为歌者鼓掌。歌声一完,卡拉OK的计分器就会

  显示一个或高或低的分数。每逢这时,都会带来许多笑声。也总会有人抱怨这个计分器的评分方

  式有问题,没有正确反映歌者的真实水平。更可恶的是,没有一个人能得到85以上的高分。

  为了给这部受冤的机器“平反”,平时不怎么唱歌的我,“自信”地走到了演唱台,“深情”地

  演绎了一首自己熟悉的歌曲。起初的掌声不过是象征性的捧场,但等我一曲歌毕,掌声热烈了许

  多,还夹杂着情不自禁的惊讶声。只见显示屏上出现了当晚前所未有的高分—93分!这让我有些

  得意,这得意不仅是因为机器上的数字,更因为我的朋友们还不知道卡拉OK计分器的发明者就是

  我。

  日本是卡拉OK的发源地。卡拉在日语中的意思是空,OK是日文交响乐的缩略语,意即有一个看不

  见的交响乐团在后面伴奏。我在日本和美国时都爱唱卡拉OK,我的专业又是语音信号处理,便自

  然而然有了做卡拉OK计分器的灵感。

  开始时,我只是想随便做个小东西玩玩。我以自己的歌声作为评分标准,感觉唱得很好就调到90

  分以上,唱得不错就调在60分、70分,很糟糕就是50分以下。(后来我向朋友们总结唱卡拉OK得

  高分的诀窍:只需在KTV里模仿唐骏的声音即可。如果你没听过我唱歌,第一,让麦克风离嘴越

  近越好;第二,唱的时候,尾音稍拖长一点;第三,我的机器很在乎歌者是不是用情在唱,如果

  投入感情,声调跌宕起伏,一定会得高分。(眼快首发更新Yankuai))

  谁知几个朋友来试过后,都说这计分器既有趣又精准,很有商业价值。他们对一台机器竟然能给

  人的歌声打分十分惊奇,自然对于分数的准确性要求不会太高。

  可是我那时每月的奖学金只有800美元,一无资金,二无品牌,要把发明开发成产品谈何容易。

  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把这项技术卖给别人。当时卡拉OK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是日本先锋

  公司,第二名是韩国三星公司。但两者的市场份额相差10倍以上。我因为有在日本留学的背景,

  本想把这项专利卖给先锋公司,谁料想他们丝毫不感兴趣。正好我认识一个韩国朋友,他认识三

  星美国分公司的人。

  那时候三星公司的国际知名度还很低。当我向三星公司的人陈述我的这套理念之后,他们觉得这

  个想法非常好。不过他们强调,卡拉OK机上多这么一个功能,用户并不会因此多付钱。我没有经

  验,一听觉得挺对。他们提出以8万美元买断我的专利,我的心理价位是3万美元,所以我就对他

  们说:“其实中国人对钱并不是太在乎,我在乎的是我的技术可以得到应用。”于是我们达成了

  协议。

  我拿到这笔钱内心异常激动。穷学生一下子变成了8万富翁!

  商业模式的重要性:我与比尔?盖茨的差距

  后来我才知道,三星公司当时处境艰难,却因为拿到了我这项专利,卡拉OK机的市场份额从2%

  左右涨到10%以上。更重要的是,它把专利使用权又卖给先锋公司,光第一笔专利使用费就要了

  500万美元。而且以后先锋公司在自己的每台机器上使用一次专利,还要另付3美元!

  这种商业模式也正是当年微软初创时的成功之处。1994年初,微软公司推出了著名的Windows操

  作系统,那时比尔?盖茨已经成为全球首富,是各大杂志封面的常客。我便去研究盖茨的商业模

  式。我这才发现,20世纪70年代后半段,当微软公司刚起步时,盖茨并没有像我那样把它的MS…

  DOS操作系统整个产品卖给IBM公司,而是只出售了产品的使用许可证,这样便可以长期从对方获

  得收益。

  这就是我与比尔?盖茨在初创业时商业思维上的差距。这件事给我上了深刻而生动的一课,促使

  我由“做学问”向“做企业”转变。

  1992年,伴随卡拉OK计分器专利费的到账,我又迎来了第二个喜讯—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签证

  失败后,小兰终于签证成功,来美国和我团聚了。

  这期间,我们俩甚至担心会永远见不了面。因为我的学生签证虽然是无限期的,但一旦离开美国

  就会失效。我回不去日本,她也来不了美国。为此事,小兰经常在越洋电话里失声痛哭。我甚至

  一度有离开美国去加拿大移民的想法,这样小兰签证比较容易成功。谁知1992年4月1日愚人节,

  她又一次去名古屋的美国领事馆办签证,当时就签给她了。她立刻给我打来电话,我激动得无以

  言表。

  之前我和别人合租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夫人来了之后,我们搬家去了一家位于好莱坞山上的酒

  店式公寓,每月租金1200美元。这在留学生中是一种无法想象的奢侈行为,周围人都难以理解。

  但对于我来说,这是对我和小兰一年多来备受煎熬的日子的一种补偿。

  住所周围环绕着好莱坞著名的电影公司,公寓里时常进出一些三四流演员。他们来好莱坞拍电影

  ,往往在这里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偶尔我去公寓附近的街头篮球场打球,和我打篮球的人后来又

  会出现在新上映的电影里,那种感觉十分有趣。

  住进“豪宅”之后,我又买了“香车”。一辆崭新的日本产马自达323,花了1万美元整。我是个

  非常念旧的人。后来我进入微软,又买了更好的新车,我就把它搁进家里的车库好好地保养着。

  我太太一直让我卖掉它,我就是不卖。日本车性能很好,随时上路没有一点问题。更重要的是我

  对它有感情。这辆车最后脱手的时间是在2005年。

  五手车也升值:创业时期强势的重要性

  买马自达之前的一年,我开的是一辆600美元买来的“五手车”。新车买好后,旧车打算卖掉,

  不然是种资源浪费。我花了5美元请一个墨西哥人将车洗了,照片一拍贴在学校的走廊里。广告

  上的话写得很简单:车很好,价格面谈。来了一个美国人,想买这车。我说:车的性能非常好,

  只是因为有了新车才卖掉。我让他拿回去先开三个月,不用交钱,如果觉得好回来交钱,觉得不

  好就把车送回来。首先在气势上就把他压住。他从没听说过这种卖车方式,哪有用三个月还不用

  付钱,性能一定很过关,不然我不会这么自信。他试开了一圈回来说车真的不错,不好意思开价

  。我说尽管开价好了,我不会还价。他开了一个价,900美元。不错啊,“五手车”开了一年居

  然升值50%。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也可以看出:

  在创业时,强势有时很重要。而且务必记住,价格永远不是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永远应

  该强调的是自己的产品质量。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第二章 双鹰软件公司、感情速配机和大头贴

    生活安定下来以后,我开始了正式创业。(眼快首发更新Yankuai)我的研究主业是计算机软件,我一直没有放弃做软件的梦。1992年10月,我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我没有多想就给公司取名为“美国双鹰软件公司”,意为“夫妻一起做比翼双飞的雄鹰”。

  当时无论在中国或是日本,开公司还是门槛很高的一件事。而在美国,填一份简单的表格,交100美元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